第62章 憶往昔

這個晚上,鹹陽宮裏。

趙高極為謹慎地守在殿外聽差。

往日這個時刻皇帝差不多該批閱完畢一百二十斤的竹簡,随時可能會讓人送上丹藥。

但這幾天有所不同,因為華陰縣的使者帶回一個消息之後,帝王的神色就有些不對勁。

帶着某種刻意壓抑的暴怒,讓這些即便是常年侍候慣了的老人們也心驚膽戰。

一陣風刮過,趙高擡頭看了看挂在飛檐之下的風鈴。

因為帝王目力不好之後,對風吹草動尤為敏感,一點聲音都會疑心有異,他就命宮人将風鈴的鈴當用絲綢裹住。

風過去,趙高看了一眼緊閉的宮門,示意讓小太監換上熱湯水。

天已經開始涼了。

忽然殿內傳來輕微的聲響,像是竹簡墜地的聲音。趙高轉頭看了一眼斷水,他是六劍奴中心眼境界合一的蒙眼人,耳力自然最好。

斷水慢慢搖了搖頭。

殿內忽然傳來皇帝的聲音:“趙高。”

趙高連忙整束衣衫,道:“陛下,臣在。”

皇帝的聲音傳來:“外面人影太多,晃得朕心煩,你讓他們都下去罷。”

皇帝近來越發疑神疑鬼,趙高低頭道:“是,陛下。”他揮手讓六劍奴和幾個小太監都暫且退下。

“趙高,你也退下。”

Advertisement

趙高一怔,只得自己也先退開,站在殿外的臺階下,看着飛檐在漆黑的天幕下的形狀。

這裏已經離得足夠遠,如果不是刻意呼喚,他已經聽不見正殿的的動靜。

有小太監來讨好趙高,道:“趙大人回鹹陽之後就沒有在子時之前休息過,今日不如早些回府休息片刻。自有小的們在這裏遠遠聽差。”

趙高緩緩道:“陛下今日未曾服藥,若是半夜忽然想起,爾等伺候得了麽?”

那小太監頓時面色就白了。

先前不久,有陛下寵愛的美人看帝王批閱奏折太累閉目養神時睡着了,便自作主張讓陛下多睡了半個時辰,錯過了用藥時刻。陛下醒來,便下令将美人絞死。

的确,陛下近日喜怒無常得很。

看那小太監頓時面色慘白。

趙高忽然嗤笑道:“就你們這點兒膽子,不怕丢了小命,我還怕你們惹了陛下生閑氣。”

小太監畏畏縮縮道:“幸虧有趙大人提點奴才們,這條狗命還能為大人多跑跑腿兒。”

趙高也不再多說,只讓小太監去取了炭爐在這裏暖着陛下服藥需要的熱水,才閉着眼睛開始調息。

章臺宮。

是嬴政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的正殿。

嬴政坐在上方,緩緩開口道:“趙高已經下去,你也可以說明你的來意。”

葦白色袍袖的劍客慢慢上前,他的身影走出陰影,曝露在仙鶴長明燈的燭火中。

嬴政的目光中他手上掃過,看清楚那是一柄木劍,開口道:“難怪殿前的磁石陣沒有任何動靜。”

蓋聶不說話。

嬴政在他身上沒有感覺到殺氣。

這這個距離,就算六劍奴剛剛就在殿外,如果蓋聶真想殺他,也不是完全辦不到。所以此刻,帝王反而有點心情和自己昔日的貼身侍衛敘舊。

“寡人賜予你的淵虹呢?”

蓋聶這次總算有點回應:“在機關城。”

嬴政看着臺階下的人。

還是一樣的人,但是卻已經是自己和帝國的敵人:“你踏出鹹陽宮的時候,就已經舍棄了在帝國土地上自由行走的權利。你來,是為了殺朕,還是向朕忏悔?”

蓋聶放下劍,擡頭看着上座的帝王:“神農氏嘗百草,是為了更多人能夠不懼傷痛;士兵們在戰場犧牲,是為了家園能夠不受人侵犯;有人放棄這光明下行走的權利,是為了更多人能夠得到這種機會。”

嬴政的目光陡然銳利,帶着暴怒的先兆:“蓋聶,你是在指責寡人?”

蓋聶平靜地迎視着,然後他忽然說:“陛下,你還記得十年前,我是為何來到鹹陽宮?”

這次皇帝沉默了,他緩緩眯上眼,遮蔽鋒利的目光。

皇帝想起了他此生那次驚心動魄的危機。

“你來,是因為燕國的那個刺客。”

沉默。

章臺殿沒人在說話,這裏一坐一站的兩個人。

他們各自都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

許久之後,還是帝王先開了口:“當年燕太子的刺客伏誅之後,寡人令廷尉與羅網盤查刺客在入宮前接觸的所有人。你就是在那時被視作刺客同黨,被捉拿下獄,後押解入鹹陽的。”

說是捉拿也并不完全準确。

蓋聶那時沒有反抗,他只是平靜地束手就擒,被捉拿下獄,然後一路從榆次來到鹹陽。

帝王眯着眼,神情忽然開始有些放松下來:“那時你還只是不足弱冠的少年,卻已經是天下人盡皆知的劍客了。”

荊軻在刺秦前四處游歷與人比劍以證劍道,他自創的驚天十八劍險中求勝,幾乎難遇敵手。只是做榆次上門找還是少年的蓋聶挑戰時才吃了悶虧。

那是蓋聶小小年紀已經劍術有成,而且性子沉穩,對于荊軻的挑戰并不應戰。

荊軻最終迫使蓋聶與他比劍的時候,蓋聶卻連劍也沒出,單單憑借眼神和氣勢就讓荊軻在比劍中收劍認負。

這些事情,是在荊軻伏誅之後,帝王設在民間的伏哨打聽到的,由羅網層層上報。

一個比荊軻更加危險的劍客是帝王絕對無法容忍的威脅,加之他與大逆刺客曾有接觸,在親自見到蓋聶之前,嬴政是打算殺掉這個男人的。

但是王翦卻說,蓋聶是六國第一劍客,曾經在烏金山上斬妖除魔,劍法已經出神入化世間罕有。

但是他卻因為王翦對蓋聶的稱贊,對這個男人産生了興趣,于是打算破例親自見一下這個傳說中的劍術高手。

只是那一次帝王偶然興起的念頭,讓他改變了對方的命運。

帝王還在回憶,他的眼睛微微眯着,像是被仙鶴宮燈的煙火熏得難受。

蓋聶慢慢說:“陛下卻仿佛還和當年一樣。”

嬴政被打斷了思路,但是蓋聶的話讓他有了短暫的愉悅,仿佛剛剛服下一刻仙丹。帝王于是再度開口,語氣已經如同昔日君臣在閑敘時那樣:“那時,寡人還未曾稱帝。初次見你,卻似見到一柄劍。”

對,那個時候,未及弱冠的少年身負枷鎖站在章臺下,雖然長途奔波風塵仆仆,卻難掩鋒利的眼神。

就像是一柄即将出鞘的名劍。

嬴政當即生出愛惜之心。

嬴政出生在邯鄲,從小随趙姬在趙國為質。質子的生活通常都不怎麽好過,被趙國宗室子弟欺淩的事情時有發生。無論衣食,被挑釁與被欺侮,才是質子們該過的生活。

還只是趙政的年輕人,曾經無比向往着劍客游俠快意恩仇的人生。在做質子的歲月裏,他靠着四處求師苦習劍術才護住了自己和母親。

如今他已然身為九五至尊,卻仍随身佩戴天下第一名劍天問,便是不忘昔日過往的意思。

蓋聶微微動容:“陛下胸懷眼界世間唯一,當時力排衆議解我枷鎖。”

帝王亦是憶起昔日章臺情形:“不僅解去愛卿枷鎖,還賜座賜酒,與耳暢談論劍。”

那一場論道切磋,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嬴政忽然生出一點許久不曾出現的興致,對着蓋聶道:“蓋聶,不妨再陪朕把酒一敘。你仍舊是帝國的叛逆,但也确是我這劍術上唯一欣賞的知己。”

蓋聶在臺階下一時不言。

帝王冷淡地笑起來:“怎麽,你還是那樣,滴酒不沾?”

這或許是他們之間最後一次談道論劍了。蓋聶緩緩颔首:“聽憑陛下做主。”

帝王居高臨下看着他,許久之後,嘴角勾起:“很好。”

作者有話要說:

“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史記·刺客列傳》)

司馬遷的《史記》對他也僅僅是附在荊軻篇裏,只言片語。所以他如何而死,難以推究。

我引用的這個劇情,是歷史上記載蓋聶見嬴政的典故。他沒有參與刺殺,卻因為這荊軻刺殺之前與他比劍而受到牽連,差點被就地處決。是正好遇到王翦對秦王說,蓋聶是天下第一劍術大師。嬴政愛才,知道蓋聶還被關着的時候馬上就說“差點被那庸人荊軻毀了一代名劍。”然後命令押解蓋聶到鹹陽來見他。

二人在大殿上高談闊論因為知己,甚至當場切磋。可見嬴政的劍術也是數一數二。

歷史上說蓋聶有兩個結局,一是認為若大的中國,四分五裂,實在應該屬于一個政權之下。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一個民族的強大。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功不可抹。于是甘願死在嬴政劍下。

二個說法自然要理想很多,嬴政放了蓋聶,從此歸隐不在出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