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哥,是我。”

白昉看了一眼屏幕,是一個來自H市的陌生電話,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接了起來,沒想到傳來了熟悉的聲音,“……缺錢了?”

趁着爸媽不在,白康找了一個公用電話亭打電話,聽到白昉明顯冷漠的語氣,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咳咳……那個,哥,我手機摔壞了,所以想……”

曾經對這弟弟還恨鐵不成鋼,如今白昉是一句廢話都不想多說了,“一會就打你卡裏,還有事嗎?”

“那個……”白康瞟了瞟小區門口,糾結了一會還是決定先瞞着,“沒事,沒事了,謝謝哥!”

挂掉電話,白昉暗自嘆了一口氣,翻開了手機相冊,那是一張有些泛黃的老照片,上面是白康滿月的時候,拍的一張全家福。白媽媽抱着小小的白康,白爸爸牽着小豆丁一般的白昉站在旁邊,前邊是爺爺奶奶,姿态筆挺的端坐着。

白爸爸當年是知青下鄉,白媽媽則是當地村裏有名的美女,這才子佳人的,一來二去的便很快看對了眼。白家本是書香世家,尤其白爺爺,是從小飽讀詩書,浸潤在風花雪月裏的少爺,後來時代變換,家道中落,也只勉強保留一點家産生存了下來,為了培養唯一的兒子,幾乎更是快要一貧如洗。

但是這一切并沒有壓垮他們,從小良好的教養讓白爺爺對兒子的教育很看重,因此後來白爸爸帶着白媽媽回來的時候,雖然有些不滿,但還是接受了。白昉的名字是白爺爺取的,他出生的時候正好是大冬天的清晨,陰霾了許久的天空難得的碧藍雲清,就在日出的那一刻,白爺爺看着漫天紅彤彤的霞雲,說:“就叫白昉吧。日初明,昉,明也。”

當時家裏的條件不是很好,因此本沒有打算再生一個,所以一家人都寵着白昉,尤其是白爺爺,幾乎是白昉想吃什麽想喝什麽都給他親自下廚做,還從小給他念書,教他書法,直到白昉10歲那年,和幾個小流氓有些口角,打架打得狠了,腿上開了一個大口子,流了不少血,回到家把所有人都吓到了,趕緊去了醫院。

本以為縫一下傷口,包紮一下就好了,沒想到發現血根本就止不住,醫生一看就覺得有些不對,取了血馬上送去檢查,後來診斷出來,竟然是血友病,幸運的是輕型,而且是最不嚴重的那一種。只要平時注意一些,不要劇烈運動,産生傷口,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雖然醫生說的輕巧,但是白家父母聽得是憂心忡忡。白昉在家休息的那幾天,總是發現爸媽小聲的在商量着什麽,後來有一天晚上,白昉覺得有些渴,起來找水喝,聽到了從客廳傳來的争吵聲。

白爺爺:“我不同意!醫生不是說了嗎,小昉的病不嚴重。”

白媽媽:“公公,我們也是怕萬一啊,再生一個,将來小昉有什麽事,不是也多個照應,畢竟我們不能陪他到老啊!”

白爸爸:“是啊,爸!趁着現在年輕還能生,給小昉做個伴,以後也不會孤單啊!”

白爺爺沉默了許久,有些挫敗的開口道:“這樣對小昉不公平……你們能保證生了老二之後,公平的對待孩子們嗎?”

Advertisement

白爸爸和白媽媽聽出了語氣的松動,趕緊應道:“保證!肯定保證!兩個孩子都是寶貝,當然一樣寵的!”

小小的白昉躲在樓梯口,所有的對話都聽了個清楚,他最後記得是昏暗的燈光下,爺爺拄着拐杖,顫巍巍的一步一步走回了房間,冗長佝偻的背影印在破敗的白牆上,那麽沉重。

一年後,白康出生了。其間又正好趕上計劃生育,為了生下來,其中的困難糾葛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反正是付出了挺大的代價。白昉只知道爺爺本來還未全白的頭發,在這短短的一年內便全部花白了。

白康的名字是白媽媽取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後來去醫院檢查之後,确認沒有任何問題,一家人才松了一口氣。滿月的時候,找了照相館,拍了這唯一的一張全家福。

随着白康漸漸長大,白昉也發現弟弟長得更像媽媽,眉眼之間很是清秀,就像一個粉雕玉琢的瓷娃娃,可愛的外表很是讨人喜歡,漸漸的他就發現爸媽有時為了照顧弟弟,會顧不上他。爸媽對他的叮囑一直就是一句話:“不準打架,不準亂跑,別讓自己受傷。”

後來白昉的性子變得越來越安靜,有時候呆坐着就能坐上一天,再後來,爺爺去世了,白昉就變得更加孤僻了。奶奶比較喜歡活潑的白康,而且白昉也長大了,所有人都認為寵着小的理所當然,根本沒有注意到白昉性格的變化,只當是青春期到了。

後來白昉埋頭讀書,考大學的時候選擇了Z市,距離H市不遠,但也可以暫時離開這個家了,再後來,大二的時候遇上了何若帆……

“鈴鈴鈴——”提醒的鈴聲打斷了白昉的回憶,今天是周休,他每周這個時候都會去游泳館游泳,鍛煉一下身體,因為別的運動都可能有些風險,所以只能選擇游泳了,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好多年,白昉站起身,摸了摸餅幹的頭,拎着背包便出了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