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節
爸抱着從高高的、旋轉型的滑梯上滑下來,一直滑到水裏,鼻子眼睛嗆得發紅,還哈哈哈地大笑,很開心。
哥哥小時候敢滑,但現在已經不敢滑水了,沒有妹妹這麽大膽子,如果水沒搞到鼻子裏去,那還湊合,萬一鼻子嗆一下水,就很不爽,連續幾次就不敢再滑水了。
雖然他年齡越來越大,膽子似乎越來越小,很愛惜自己的小生命。每次去游泳,看着別的小孩子都跑到滑梯上去滑,他也很想去,在那裏躍躍欲試。
老爸便鼓動:“走,我們也去滑水。”
“水要嗆到鼻子裏去的。”
“不會的,我抱着你,你捏着鼻子。”
“還是會嗆到鼻子裏去的。”
“那你不滑算了,爸爸抱妹妹去滑,她不怕。”老爸說着,就從老媽手裏接過妹妹,爬到滑梯的頂端,抱着妹妹滑下來。
妹妹一路格格地笑,掉進了水裏,臉上到處是水,她自己用兩只小手使勁抹,抹兩下又格格笑,有時鼻涕都嗆出來了,估計也喝過不少泳池裏的水,但她一點也不怕。
太奶奶有時跟去看兩個孩子游泳,看到妹妹從那麽高的地方滑下來,總是提心吊膽:“哥哥,還是你聰明哦,知道愛惜自己的小命,你那個莽子妹妹,糊塗膽子大,從那麽高的地方滑下來,跌得多疼啊!”
“還有你這個莽子爸爸,這麽小的小孩,也搞到那上頭去滑水,你看看哪裏有這麽小的小孩滑水的?”
哥哥雖然被太奶奶表揚為“聰明”,但他還是覺得輸給了妹妹,所以想挽回局面,老媽善解人意地過來問:“哥哥,你想不想滑水啊?想劃就叫爸爸帶你去滑。”
哥哥扭捏一下,太奶奶說:“快別套了,再套就把袖子套脫了(錯過機會了)。”
哥哥終于跟老爸去滑水,上樓梯的時候,就越來越猶豫,等到上到了頂上,就開始打退堂鼓了:“等他們先滑。”
排在前面的小孩子滑下去了,哥哥又讓緊跟在後面的小孩子先滑,讓了一個又一個,完全不止禮讓三先了,經常是禮讓六先,禮讓九先。
老爸一個大人,站在上面擋道,十分不好意思,就問:“哥哥,你到底滑不滑?不滑我們就從樓梯上下去,免得站在這裏擋着別人。”
哥哥既不想下去,又怕坐滑梯,常常要猶豫很久,搞得有些小孩子開始嘲諷他,不得已才讓老爸抱着自己滑下去。
老爸抱着滑,也不是件值得吹噓的事,有些小孩子會問:“你怎麽不自己滑?”
哥哥窘極了,不想玩水了,要回家去,但妹妹還沒過足瘾,被老媽從水裏抱出來,還使勁往水裏倒。
老爸很為哥哥着急:“這孩子怎麽這麽膽小?這以後怎麽辦?不是會經常被人嘲笑嗎?”
爺爺說:“孩子膽小點好,膽子太大了,容易出危險。”
奶奶說:“他知道害怕了,說明他長大了,他小的時候,不也是莽頭莽腦,滑水滑得格格笑嗎?”
家裏人現在都盼望妹妹快快長大,會慢慢變得不那麽莽。
撿舊
“撿舊”是k市方言,意思是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穿過的舊衣服,或者玩哥哥姐姐玩過的舊玩具等,于是“撿舊的”就成了弟弟妹妹的代名詞。
“撿舊”的原因大半是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以前孩子生得多,父母沒那麽多錢為每個孩子買新衣服、新玩具,只好“撿舊”。以前的人也以勤儉為榮,所以家裏有舊衣服不給孩子穿,反而要去買新衣服,以至被人批評為“不會持家”,說你“大手大腳”“燒包”,甚至說你“資産階級生活方式”。
“撿舊”有不少清規戒律,在衣服鞋襪方面,一般是妹妹撿姐姐的舊,弟弟撿哥哥的舊。如果妹妹穿哥哥的舊衣服,或者弟弟穿姐姐的舊衣服,就會讓人笑話。如果是褲子,那更不得了,因為以前的褲子,男女是不同的,男褲前面開口,女褲旁邊開口,不像現在,男褲女褲都可以前面開口。
《山楂樹之戀》對“撿舊”有過比較詳細的描寫,靜秋上高中了,還穿哥哥的舊衣服,平時昂昂頭就過去了,但遇到了令她心動的老三,便覺得很自卑,很擡不起頭來。故事裏還有一個描寫,靜秋穿哥哥的舊褲子,要做一番改造,把前面開口改為旁邊開口。這些都真實地記錄了那個時代k市的風俗人情。
在k市老話裏,生了孩子,只要不是頭生子女,都叫“生了個撿舊的”。如果家裏沒有個“撿舊的”,家長就會給孩子買很寬大的衣服,很長的褲子,大幾碼的鞋,寧可讓孩子卷起褲腳穿,拖着鞋子走路,也不買合身合腳的,因為小孩子長得快,衣褲鞋襪買得太合身,過不了幾天就小了,又沒人“撿舊”,只能扔掉,這就虧了老本了。
老黃小時候衣服鞋襪都沒撿過舊,因為跟哥哥之間年齡相差太遠,而且父母也沒想過再要孩子,所以哥哥小時候穿的衣服早就送人了,讓老黃撿了個便宜,穿的衣服都是新的。但玩具還是撿了一些舊的,小時候的老黃,最羨慕哥哥,最崇拜哥哥,哥哥玩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哥哥滾過的鐵環,放過的風筝,抽過的陀螺,拍過的“洋畫”,在弟弟眼裏都價值連城,都像棒球明星簽過名的破手套一樣接過來保存着。
我小時候也沒撿過舊,獨生女兒,家裏經濟條件又不差,父母又寵孩子,寧可自己不買新衣服都要給女兒買,所以我的衣服鞋襪,不光不“撿舊”,在當時還都是比較“豪華”的。
以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來說,孩子是完全用不着“撿舊”的,但奶奶、太奶奶都說小孩子“撿舊”有好處,可以把孩子養“坡拉”點。這個“坡拉”,是k市方言,在标準漢語裏找不到一個對應詞,大意是“不那麽精細,不那麽講究,比較随意,比較皮實,經得起風浪”的意思。
黃米是第一個孩子,所以沒什麽舊可撿,本來還有個人家送的舊床,但被小昆舅舅劈頭蓋腦一頓反對,并親自買了個新床替換掉了,所以黃米吃的穿的用的基本都是新的。
黃米小哥哥穿過的衣服,都由奶奶她們處理。老爸老媽兩個是糊塗蟲,平時只管買新東西進來,從來不過問舊東西怎麽出去。我們這裏經常有慈善組織打電話來詢問有沒有舊衣服捐贈,如果有的話,請用袋子裝好了放在門口,他們明天會有車來收集。
老爸老媽兩個懶人接到這樣的電話,就向家裏幾個老人攤派:“奶奶,太奶奶,我們家有沒有舊衣服捐贈?有的話就收出來放在門口。”
攤派完了,任務就完成了。他們到底捐了沒有,捐了些什麽,我們就不過問了。
我懷小妹妹之後,太奶奶忽地一下,拿出好多舊衣服來,都是黃米小時候穿過的,洗得幹幹淨淨,折得整整齊齊。太奶奶吹噓說:“看,我都保留着,知道這些東西馬上就用得上,這件是寶寶剛生的時候穿的,這件要到滿月才能穿。”
我看到這仿佛從天而降的一大堆衣服,大吃一驚:“天啊,太奶奶,這是哪年月的衣服了,你都收着沒丢?”
“丢了幹什麽?都是好好的,又沒破,我都留着讓寶寶的弟弟妹妹‘撿舊’的。這是‘引子’,懂不懂?”
“什麽引子?”
“‘撿舊’的引子啊,這不一下就引來個‘撿舊’的了嗎?”
我自從一懷孕就變得迷信起來,看到那些小得難以想象的曾經穿在黃米身上的小衣服,不得不佩服太奶奶的雄才大略,私下對老黃說:“也許憨包包的舊衣服真的能做‘引子’呢,不然我們怎麽一下就有了第二個呢?”
但我不想讓女兒“撿舊”,說要一視同仁,哥哥都是穿新的,怎麽能讓妹妹穿舊的呢?
老黃婉轉地向太奶奶抗議:“艾米懷的是女孩,妹妹怎麽好撿哥哥的舊?”
太奶奶自有道理:“這都是寶寶從月子裏到歲把大時穿的衣服,分什麽男女?你以為你兒子長大了還能給你留下囫囵的舊衣服?人家天天在樓梯上爬上爬下,在地上滾來滾去,鐵做的衣服都能給你穿破了,沒穿破的也穿得沒有鼻子眼睛了!”
黃米還真的是很費衣服,一是他像太奶奶說的那樣,成天這裏爬,那裏滾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愛“盯”着一件衣服穿。我們始終沒搞懂他穿衣服到底是個什麽原則,但他絕對有他自己的好惡,某段時間總有一件特別喜歡的衣服,每天都要穿那件,你不讓他穿,他就寧可不穿;你給他穿了別的衣服,他會老大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