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頓飯吃的一家人滿嘴油,連今日因炎夏,胃口清減的老太太都多填了兩碗飯,華桑看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才去把煮好的綠豆湯端上來。

其實大家胃口好的原因并不是因為華桑做的飯有多好吃,而是這種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在一起吃飯的氛圍。

自姜芸娘嫁進來之後是從來沒有過的,以前大家還在一起,沒有分家的時候,每到吃飯的時候,她必要尋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鬧一場,讓一家人都不得安寧,像今日這樣歡聲笑語的場景宋家人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了,更不論今日這飯菜還是她做的。

“今兒做的菜有些辣,天氣又熱,怕大家吃多了上火,這綠豆湯大家喝些,清熱解暑的”說完,華桑盛了一碗給老太太。

王梨幫着給兩個小孩盛好了,才笑着跟老太太說:“今兒我算是見識了弟妹的手藝,這菜做的怕是鎮上的那些個大酒樓裏的大廚也是不及的”

老太太笑着點了點頭,喝了一口綠豆湯,才說:“這個湯倒是不錯,夏天喝着挺好”

給老太太盛好又忙着給其他人盛湯的華桑聞言,笑着說:“大嫂,既然我手藝好,這湯你可要多喝幾碗”說完拿了一個大一點的碗,盛了滿滿一碗遞給王梨。

其他人聽了都笑着起哄,但是給王梨弄了個大紅臉,笑着嗔了華桑一眼,華桑才笑着給她解圍。

“娘,你看二哥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

大家都在笑着,宋旭卻點出了宋良,使得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宋良。

宋良沒想到宋旭突然把話題引向他,一時間有些愣住了,嘴角的笑意還維持着。

華桑也看了宋良一眼,自她來到這個世界,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宋良笑。

宋良本身的氣質就比較溫和,因着不能說話的原因,一向存在感比較低,而他也不是非要找存在感的的人,待在哪裏便只會看着別人說話,大家往往會忽視了他的存在。

可如今這一笑,風華霁月,使人如沐春風。

華桑也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正是察覺到華桑看他,宋良的臉又慢慢的紅了。

Advertisement

宋旭又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驚奇,“二哥的臉居然紅了”

衆人看去,果然紅了。

宋良看了一眼宋旭,有點無奈。

宋旭是老太太将近三十以後才生的,老太爺老來得子,對他多有縱容,又因他和兩個哥哥的年齡差距大,所有一直是被衆人寵着長大的,因此性格比較跳脫,平時更是喜歡逗這個雖然不能說話,但是很疼自己的二哥。

看大人們一直笑,兩個小家夥聽的雲裏霧裏的,不知道大人們的笑點在哪裏。

宋懷揚人小,即使不懂也跟着咧嘴笑。

倒是宋懷軒本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精神開口問了:“大家都在笑什麽?是因為二叔臉紅了麽?可是二叔臉紅有什麽好笑的?小叔你好奇怪,為什麽會因為二叔笑了而大驚小怪?二叔笑了是因為奶奶誇了二嬸子,二叔覺得與有榮焉,等有了小嬸子,讓奶奶也誇誇小嬸子,到時候你也會笑的,那個時候我們可不會大驚小怪的”

宋懷軒的一串話下來,倒把宋旭問懵了。

大家又都笑起來了。

王梨摸了摸兒子的頭,才笑着說:“是啊,三弟,你什麽時候給我們找個弟媳婦回來?”

眼看着就要禍水東引了,小家夥無意間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了,宋旭撓了撓頭,“大嫂,我這不是還沒有遇到合适的麽?你要是有合适可以給弟弟介紹介紹”

“這可是你說的,到時候可別又找別的理由推托”王梨笑着揶揄他。

“不會的,不會的”宋旭陪笑。

王梨嫁過來時,宋良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郎,而宋旭就更小了,比現在的宋懷揚還要小,老太太年紀大了,有些照顧不到的地方,都是王梨一手操辦的,因此宋旭也算是王梨看着長大的,再說長嫂如母,所以對大嫂還是多有尊敬的。

華桑看着這和樂的一家人,心裏感觸頗深。自母親去世之後,一個人在異國生活,她已許久沒有體會到家人的溫暖了,雖然她對這個家還沒有多深的認同感,但是這種氛圍,這種家的味道卻是她懷戀而又眷戀的。

吃完飯沒多久,老太太便回自己屋子裏休息了,華桑和王梨說了一會兒的話,三人才回家。

一路人倒有不少人跟宋良打招呼,宋良雖然口不能言,但老太爺在世時,曾為他找來一江湖名醫為他治療啞疾。

因為這是娘胎裏帶來的,那位名醫也無能為力,大概心中有愧,也想結個善緣,後來認了宋良做徒弟,親自帶了他幾年,再加上宋良認真好學,年紀輕輕,醫術卻十分了得,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勢頭,名醫見他已能獨當一面,這才又回歸江湖。

宋良在名醫離開後,仍刻苦好學,在醫術方面頗有建樹,但他偏偏卻隐于村莊,有鎮上的藥店掌櫃看出他藝術不凡,邀他坐堂,他也一口拒絕,只在村子裏替人看個頭疼發熱的小病症,但每次也必是藥到病除的。

因是一個村的,宋良從來不收錢,又因為村裏人都是些頭痛發熱什麽的才找宋良,所以大家一直都認為宋良的醫術尚可,大病卻從來不找他。

但即便如此,村裏的人對宋良也是多有尊敬的,畢竟誰能保證自己平時不會得個發熱頭疼的,得了這個,不治吧,硬是熬倒也能熬的過去,但也要難受那麽幾天,那有宋良一貼藥好得快。

這些村民跟宋良打招呼的同時,都不忘細細的打量華桑,對病症不了解的他們怎麽可能相信一個人一覺醒來就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不覺得是被鬼神附了體已經夠好的了,哪裏還能管住自己的好奇心。

華桑倒也不在意,對宋良打了個手勢,拉着宋懷揚加快了腳步。

等宋良走到家的時候,就看見母子倆一人坐個小板凳在院子裏的樹下乘涼。

“吶看好了,一個丁老頭,買了倆小球,四天沒吃飯,圍着桌子轉,買了三根爛韭菜,花了三毛三,買了一個大西瓜,一道切開了,買了六個扣,花了六毛六,買了兩根大蘿蔔,花了五毛五。”華桑拉着小孩一路走回來,熱的滿頭大汗,洗了把臉,搬了倆小板凳坐在樹下乘涼,坐着無聊才想起來叫小孩畫畫。

說是畫畫,也不過是華桑小時候聽過的順口溜。

宋懷揚照着娘親說的,果然畫出了一個小人,仰頭看華桑。

華桑看了一眼歪歪扭扭的小人,又看了眨着大眼睛,臉上挂着倆梨渦的小孩,笑着誇了小孩兩句。

宋懷揚不好意思的笑,露出一口白白的小牙,華桑稀罕的不得了。

看到宋良回來,華桑沖他一笑,等看見他手裏的大西瓜,就笑的更甜了,“揚揚,看,你爹買了一個大西瓜。”

這句話不知道哪裏戳中了小孩的笑點,小孩樂的見牙不見眼。

華桑捏了捏兒子的臉,也跟着笑起來。

宋良看着笑作一團的倆人,把西瓜放到地上才比劃:“不是買的,是李大叔給的”

李大叔是村頭頭一家的,對種水果頗有些研究,自己家的幾畝地不種糧食,都用來種這些瓜果,之前他的小孫子發燒,是宋良治好的,今兒見了他,便挑了一個大西瓜給他。

“太好了,揚揚,洗洗手,來吃西瓜”華桑抱起西瓜洗幹淨了,對還在沉迷于丁老頭的宋懷揚說。

宋懷揚聞言連忙跑去洗了洗手。

把西瓜切好了以後,華桑叫宋良吃西瓜,而自己又拿着西瓜走到了樹下的小板凳坐下。

宋懷揚本來也學着娘親坐在小板凳上吃西瓜,看爹爹一個人站在那,乖巧的把小板凳搬到華桑旁邊,奶聲奶氣的對宋良說:“爹爹,你坐”

宋良看了一眼宋懷揚,又看了一眼華桑,沒有動。

華桑笑着看着,見宋良不動才說:“過來坐呀,兒子的一片孝心”

宋良見華桑笑了,才走過去坐下。宋懷揚把小板凳放的離華桑很近,宋良坐下似乎都能感覺到自己衣服摩挲到了對方的衣服。

華桑倒沒在意,摸了摸宋懷揚的腦袋,誇獎道:“我們揚揚真孝順”

宋懷揚一會兒被誇兩次,臉上的紅暈都快溢到了梨渦裏,蹲在兩人面前,咬了一大口西瓜。

唔,好甜。

華桑吃完西瓜後,問宋良:“村上有會做桌子的木工麽?我們做個桌子板凳放在這樹下吧,以後吃飯的時候可以在這下面吃”

“不用找別人,我也會做”宋良聽完華桑的話,比劃道。

沒想到宋良還挺全能,華桑驚喜道:“那太好了”

說幹就幹,吃完西瓜,宋良就找來了做木工的工具,蹲在樹下開始做了。

雖然宋良不靠這個手藝吃飯,但是這些都是會的,不光他,村裏的其他男人也都是,只不過沒有真正的木匠做的精致就是了,用總是沒問題的。

宋懷揚對這個是很有興趣的,就蹲在宋良旁邊好奇得看,時不時的還幫忙遞些工具。

華桑看了一會兒便坐不住了,進了屋裏,拿出了還沒做完的父子倆的衣服。

作者有話要說:

沒穿之前,宋良心裏:這衣服太怪異了。

穿上之後,宋良面上:好看,還不錯,很可以。

很久之後,心手一致:我媳婦設計的衣服就是好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