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等大雪稍稍融化之後, 華桑就跟宋良一起帶着宋懷揚去鎮上去買年貨。
快過年了, 街上也變的喜慶起來了, 因為明天就是小年, 所以趕在今天來買年貨的人不少。
來往過去的行人臉上都帶着笑意, 孩子們也都高興極了,因為這個時候, 要買什麽零嘴吃, 求一求, 大人們一般是不是會拒絕的。
華桑拉着宋懷揚, 一邊走一邊看, 自己也有些新奇,在國外呆了這麽多年,一個人也就無所謂過不過年, 她早就忘記了過年要幹些什麽, 只記得是要吃餃子的。
“咱們要買些什麽呀”華桑轉頭問宋良。
成婚幾年,這也是宋良第一次帶着妻兒出來買年貨,一時間也有些茫然, 往年都是央大哥代買的。
回想了一下大哥買的東西,宋良比劃道:“我也記不太清楚了,要不看看別人人買的什麽?”
“也行,看看先買輕一點的東西吧, 要不拎着怪重的。”華桑看着過往行人拎着的東西,要買些什麽,基本上已經知道了。
宋良看着華桑, 點了點頭。
輕一點的東西,輕一點的東西,有了!
華桑拉着宋懷揚走向一個賣對聯的攤子,這攤主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漢,此刻正當着大家的面,在紅通通的紙上寫下行行吉祥話,每寫完一對就有人拍手喝彩,似乎這老漢字寫的極好。
華桑對于書法了解的只是皮毛,歪頭看了看那些已經寫好,墨跡已經幹了的對聯,評價道:“寫的挺好的,要不咱們就買這個吧。”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宋良也學着華桑歪頭看了一眼,搖了搖頭。
“不好?我覺得還可以呀,華桑又拿過別的看了看。”許是宋良評價不好的原因,華桑越看越覺得好像确實缺了點意思,“要不咱們買點紅紙,自己寫吧。”
宋良只是搖了搖頭,華桑說話聲音也并不大,但是兩人的這番讨論還是被那攤主聽到了,只見他放下手中的筆,摸了摸下巴上的八字胡,嘲諷道:“自己寫?我看你年齡不大,口氣倒不小!”
雖然無意評判,但是在別人攤子上說一些不好的話,是有可能影響他的生意,人家生氣也情有可原,華桑笑着道歉:“這位老伯,我對書法不是很懂,剛才的評價多有得罪,冒犯之處還請見諒。”
Advertisement
那老漢在這街上賣了多年的對聯,最喜歡的事就是在大街上當着這些百姓寫上幾幅,每次得到誇贊便十分得意,即便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寫的只是花架子,上不了大臺面,況且這些百姓也并不懂書法,往往誰誇贊的好便給誰寫的對聯吉慶些,被人誇着誇着便真的以為自己書法了得,哪能允許一個女人來評判。
“冒犯是肯定冒犯了,對自己不懂的東西不要随意妄加評論。”老漢看了華桑一眼,斜着眼說道。
雖說老漢語氣尖刻,但這話說的也在理,華桑并不辯駁,老實的點了點頭,只是宋良在一旁聽的直皺眉頭,話是自己說的,卻得要她來道歉,心裏有股怒氣隐隐發作,這怒氣不是針對別人,而是自己。
那老漢見華桑态度誠懇,便又施然然的補了一句:“再說,這書法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會的。”
“你!”說她錯了,華桑認,但是這樣說實在欺人太甚。
宋良沉着臉,徑直走進老漢面前,看也不看他,拿起他方才丢在一旁的毛筆,蘸了蘸一旁的墨,左手拉着袖子,在一張空白的紙上提筆便寫。
“山高自有行人路,水深不乏破浪舟。是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好字。”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其他人見狀也跟着誇贊。
華桑看向說話的人,來人四十多歲的年紀,穿着樸素,留着胡須,站在攤子邊上,想來是剛走到這的。
“這不是陳夫子嗎?你也今天來買年貨啊?”有人認出了這是鎮上私塾的夫子,便向他問好。
“是啊,來買兩副對聯。”陳夫子神态謙虛,語氣溫和,很容易讓人産生好感。
同那人寒暄完,陳夫子又看了兩眼宋良寫好的那對字,越看越滿意,便笑着說道:“勞駕給我寫兩副。”
看樣子這位陳夫子是把自己當做攤主了,宋良比劃道:“抱歉,我不是攤主。”比劃完便從攤子裏出來,重新站到華桑身邊。
“您寫點什麽?可有定好的對子?”那老漢此時從旁邊站出來,聽聞來人是夫子,并不敢在他面前拿喬,連說話語氣都谄媚了些。
沖着這家字寫得好才出口問的,沒想到攤主另有其人,陳夫子抽出幾張老漢事先寫好的對聯看了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半晌放下之後,對老漢說道:“給我拿兩張紅紙吧。”
賣對聯也是會賣紅紙的,因為總是有些讀書人是看不上街上賣的那些對聯,是要自己寫的,那老漢賣對聯多年,因為普通百姓都是買他寫好的,使他漸漸的忘記了這事。
老漢愣了愣,然後從攤子下面拿出幾幅裁好的對聯紅紙遞給陳夫子。
給了錢,陳夫子拿着紅紙走到宋良身邊,問了句:“你的字,師承何人?”
“師從家父。”因着對方間接的替自己解了圍,又是愛書法的,宋良對他觀感極好。
陳夫子教了二十多年的書,平時涉獵廣泛,并不拘泥于書本之中,因此對宋良的比劃能基本上理解,除了特定的詞語,“令尊是……?”
“家父宋哲。”
陳夫子一臉的疑惑,顯然并沒有看懂。
“宋哲。”華桑補充道,之前老太太與靜聽主持談話時曾經提起過,所以記得。
“原來是他,難怪如此。”陳夫子恍然大悟,繼而問道:“數年來,似乎再不曾聽聞令尊的消息,不知他是否在潛心著作?”
宋哲生前頗有些文名,至少此地的讀書人對他相當推崇,他對某些古籍的注解,也是此地私塾經常拿來為學生講授的。
“家父已去世多年。”既認識父親,想必是父親的友人,宋良對他的問題一一回答。
“去世了!怎會?”陳夫子一臉不敢相信的樣子,“可惜,太可惜了……”
陳夫子顧自搖着頭,慢慢往前走,那樣子似乎十分遺憾。
宋良看着他離開的背影,神情也有些恍然。
華桑正想着要如何安慰他,忽然一聲女聲傳來:“這不是宋大夫嗎?”
宋良往聲音處一看,認出這是當初在百草堂鬧了烏龍,還揚言要給自己說媒的那位婦人。
“真是宋大夫啊,我還以為我看錯了呢。”那婦人走到宋良跟前,又笑着說道,婦人說話聲音極大,惹得路人頻頻往這邊看,“喲,這是你媳婦啊?長的可真俊,怪不得宋大夫瞧不上我那侄女呢。”
這婦人說話大大咧咧的,說話說一半留一半,又不說完,憑白惹人誤會。
宋良聽完,不由得看向華桑,見她正看過來,比劃道:“我沒有見過她侄女。”
華桑笑着點了點頭,自然是相信他的。
這婦人雖然說話不着調,人卻是沒有惡意的,看着華桑手裏拉着一個孩子,又是一聲驚呼,“你這兒子長的可真會長,盡是挑着你們倆好看的地方長,将來也是個俊小子喲,來,給你蘋果吃。”
婦人說着,從籃子裏挑了個又大又紅的蘋果遞給宋懷揚。
宋懷揚仰着頭看着婦人,并不接她給的蘋果。
“咋不要呀,這個好吃,來,拿着。”婦人見小孩并不像一般孩子那般貪食,對他更是稀罕,硬是把蘋果塞到宋懷揚的懷裏。
華桑看的哭笑不得,宋懷揚不知是不是被婦人的大嗓門吓到了,這會兒都還愣愣的,直盯着人家看,“揚揚,快謝謝婆婆。”
宋懷揚這才回神,看着懷裏的蘋果,甜甜的說:“謝謝婆婆。”
這一聲婆婆叫的婦人喜笑顏開,又在胳膊上挎着的籃子裏扒了一會兒,抓出一把幹果,也要塞到宋懷揚,只是小孩子手就那麽大,幹果又不像是蘋果,拿不下便掉了,于是婦人轉而送遞給華桑,“這個也給他吃。”
“您不要再給他了,留着給您自己家的孩子吃,我們待會兒也買。”婦人實在是太客氣了,華桑不得不拒絕,要不一會兒把買給家裏小孩吃的東西都給宋懷揚了。
“哎,不打緊。”婦人說完便低頭逗着宋懷揚玩。
華桑沒辦法,只好接過,轉頭看着宋良,小聲說:“你去那邊賣糕點的地方買點糕點回來,人家給了揚揚這麽多東西呢,我們也買點東西給她。”
宋良點了點頭,轉身去往買糕點的地方,華桑則留在原地同婦人寒暄。
“你叫什麽名啊?”婦人笑着問,婦人身材微胖,說話總是笑眯眯的,很招孩子喜歡,宋懷揚一開始還有些害怕,這會兒已經跟婦人聊上了,“我叫宋懷揚。”
“宋懷揚?這名字真好聽。”婦人或許并不知道這三個字是怎麽寫的,但是不妨礙她覺得這名字起的好。
似是極為喜歡宋懷揚,他說個什麽都能惹得她笑起來,繼而又是一頓誇。
作者有話要說: 在學校考研也比較忙,基本上一直待在圖書館,可能沒辦法天天更啦 ,但會盡量更,實在沒時間也會擠出時間隔天更的,謝謝大家支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