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揭穿假港商投資騙局
打從建國起來, 萬光縣開天辟地頭一遭出了省高考狀元,沈明星的待遇堪比國寶大熊貓, 各種表彰和獎狀收到手軟。
唯一的遺憾, 就是這年頭不太流行發現金獎勵, 她收到的都是筆記本、鋼筆、錄音機和搪瓷茶杯等實用獎勵。
縣城尚且如此轟動更別提大梁村, 沈家的門檻兒差點被人踏破。
王春妮揚眉吐氣,讓兒媳在縣城做飯, 特地回村裏招待來賀喜的人,重複她教養女兒的經驗。
“想讓娃學習成績好, 就得好的學習條件。俺家明星是個好學習苗子,平時在家,俺和她爹把活包圓了, 她只管學習就行。”
頭一次當狀元媽, 王春妮自覺身份不同,回村裏前特地讓沈明星給她寫了幾段話, 在心裏背得滾瓜爛熟。
被鄉親們圍在中間, 眼巴巴的瞅着,她比當年嫁給老沈時還神氣。
宋大嬸兒家裏有個高中生, 明年就要高考,得知王春妮家落榜兩次的閨女高考拿了全省第一名, 天天跟丈夫念叨着到沈家取取經。
好不容易等到王春妮回來,她急忙問“春妮妹子,你家明星學習經驗能傳授一下,利民明年就要高考了, 俺這做娘的心裏老挂念着。”
宋大嬸兒開了口,其他人争着發問“還有俺家秀妞,她小時候常跟明星一塊玩兒,能不能讓明星回來教教俺秀功課。”
“沈家嬸子,咱們村裏出了高考狀元,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你說,能不能讓明星回來,教教咱村裏孩子,以後大家都考上大學,也好互相幫襯一下。”
家裏有學生的鄉親,臉上都露出意動之色,殷勤的望着王春妮,好話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外說。
王春妮這人最愛聽好話,被人誇的合不攏嘴,就是不給句痛快話,讓大家很是着急。
胃口吊得差不多了,王春妮起身笑得像朵向日葵“咱家明星一直記挂着大家呢,她把自己筆記還有平時做的考題複印了兩套,免費送給咱村裏的學生們。大家想複印也行,想抄也可以。至于明星啊,這暑假還得忙着出版參考資料和店裏的生意,怕是不能回村裏輔導學生了。”
“明星這孩子就是好,我先前就說過,明星人長得排場,看着就聰明,還有文曲星護身。你看那誰家的秋明,癞想吃天鵝肉,現在過的多慘。”
“可不,有了省狀元的筆記,咱們大梁村明年肯定能再出幾個大學生”
Advertisement
“多虧春妮和建國教的好,咱們以後想法都得改改,這女娃子上學啊,比男娃子還厲害。”
大家的誇獎,美得王春妮揚起眉毛。
還是明星想的周到,提前複印好參考資料讓她拿回村裏。
不然大家湊在沈家誇了她一天,拎着雞鴨魚蛋過來,空着手走多尴尬。
讓閨女回來輔導村裏孩子功課,王春妮還真沒想過。
她就是個摳門兒蛋蛋,沒出嫁前在娘家當牛做馬灰了心,這輩子也就丈夫兒女孫兒輩的盼頭。
鄉親們的恭維,讓她揚眉吐氣,當初村裏人暗地裏議論着明星人懶嘴饞、學習不行,王春妮生了不少閑氣。
如今丫頭給自己掙了面子,王春妮才舍不得她放下賺錢的正事,跑到村裏白出力。
“阿嚏。”
沈明星正在修訂稿子,鼻頭發癢,打了個噴嚏。
人不經念叨,自打高考成績公布後,她就時常打噴嚏。
眼看着暑假過了一半,發通知書的日子快到了,各種表彰會告一段落,沈明星加班加點的編寫教輔資料。
征服小山一樣的題海後,沈明星在出題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她之前投稿陸陸續續發表了十幾篇文章,有短篇也有中、長篇,賺了不少稿費,也有了相熟的編輯。
恢複高考後,高中教輔資料市場就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得知沈明星考上高考狀元後,相熟編輯恭賀的同時,提出她可以編寫參考資料出書,出版社可以多給她一些版稅分成。
來自後世的沈明星,比誰都知道賣參考資料書多賺錢。
随着華國經濟不斷發展,教育業也将迎來發展高峰,沈明星仿佛看到了炙熱前景。
為了占領教輔市場,建立屬于自己的品牌。
沈明星臉不紅心不跳,給自己編寫的教輔書取名狀元星系列。
目前的高考是全國統考,這意味着只要沈明星教科書編的好,暢銷全國不是夢。
先定一個小目标銷量突破一百萬冊
編寫教輔書需要趁熱打鐵,沈明星給邵文華打了電話,将見面的日子往後挪了一段時間。
沈明星稍加估算了下,等這批教輔書出版投入市場,按行情半年內她少說也能到十幾萬。
她一口氣出了十本參考書,出版社那邊簽合同時,每本預支稿費一千元,加起來就是一萬元。
只要教輔賣得好,買房買車少不了。
寫完最後一本物理參考書的初稿後,沈明星摸了把頭發,掉了七八根。
編書勞心費力又耗神,還好她頭發茂密不怕禿。
這陣子她全身心投入到編撰參考資料上,連服裝店的生意都沒怎麽管。
沈明星抽出時間,翻看了一下賬目,笑容從唇角爬到眉梢。
出名真好
自打她成了高考狀元,春光精品服飾店人流增加了兩倍還多。
店裏推出買衣服送試卷後,日銷量打着滾兒往上漲。
錢多不紮手,沈明星将做慈善的計劃提上了章程。之前她手頭緊,一直在找賺錢門路。
等服裝廠開起來,版稅分成到賬,她每年都要勻出一些錢做慈善。
翻完賬本,沈明星打算提前關店,帶着店裏員工下館子,作為員工福利,門口突然停了輛光鮮氣派的小轎車。
縣城裏一共就沒幾輛小轎車,沈明星掃了一眼就認出這是縣政府辦公室的。
“沈同學在麽”
吳亞豐從車上下來,還沒進門先喊人。
“在,吳大哥怎麽有空過來了,進店喝杯茶”
吳亞豐擺擺手,國字臉上露出笑來“好事兒啊,明星,有港商聽說咱們縣出了省狀元,有意來咱縣城投資”
改革開放後,海外關系不再成了諱莫如深的話題。
為了發展經濟,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推出各種優惠政策招商引資。
許多事業有成的海外華僑都收到回國投資的邀請,海外關系成了香饽饽,只要能招來投資都是好同志。
萬光縣地處內陸,不像沿海地區有許多出洋謀生,在外幹出一番事業的僑胞。
有港商主動考慮到萬光縣投資,縣領導如何不高興。
見對方那麽重視教育,特地将沈明星給請到縣國營賓館處的酒店。
一路上吳亞豐眉飛色舞,将請她的緣由說的一清二楚。
得知不是表彰會,沈明星松了口氣。
別着大紅花做報告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先不提那股尴尬勁兒,她都快詞窮了。
國營賓館外拉着橫幅,地上還有放完的鞭炮紙。
“熱烈歡迎港城同胞回國投資,萬光縣百姓鼎力支持”。
橫幅寫的很氣派,港商來萬光縣考察投資是稀罕事兒。
沈明星仔細回憶原書劇情,要是沒記錯,似乎沒港商來投資的情節。
十有,這港商是被她高考狀元的名頭蝴蝶來的。
為了招商引資,各地下了血本,司機小吳将沈明星送到雅間,關上門離開。
幾個面熟的縣領導,看到沈明星後,熱情的招呼她坐下,同時跟港商比劃着說“狀元,省高考狀元。”
來萬光縣考察的,是一對父子還有他們助理和司機,加起來也就五個人。
年紀略長穿西裝打領帶,戴着名牌手表挺着肚子的港商,主動跟沈明星打招呼,粵語和英語參半,叽裏咕嚕說了一大堆話。
英語難不倒沈明星,粵語得靠半蒙半猜。
穿休閑裝的少年,戴着耳釘,頭發染成金黃色,靠在椅背上懶洋洋的打量沈明星。
燈光下,少女明眸皓齒膚若凝脂,一雙美目澄澈動人,亭亭玉立似出水芙蓉,比港城女明星還漂亮。
少年收起懶散神情,興致勃勃的盯着沈明星的臉蛋兒瞧,等她害羞低下頭。
倆助理和司機,看沈明星的眼神,同樣充滿驚豔,驚豔之餘還露出垂涎之色。
被人當做花瓶一樣打量,沈明星自然不舒服。
她拼湊出港商剛才說的話,大概是表達沒想到她人長得這麽靓,讀書還這麽好,去港城念大學一定很有前途。
這年代通訊不發達,粵語歌還沒風行各地,萬光縣能幾乎沒人能聽懂粵語。
在沈明星進包廂之前,裏面的人幾乎都是靠着手勢溝通。
出于禮貌,沈明星用流利的英語回複港商的誇獎,同時提醒他們可以說英語,她不太能聽懂粵語。
港商沖沈明星豎起大拇指,用帶着粵語腔的英語誇她英語說的好,很有做生意天賦。
沈明星嘴角抽抽,英語說的好,跟有做生意天分搭邊麽
“還是明星厲害,外國人的鳥語說的這麽好。你替我們轉告港商,我們萬光縣懷着極大的誠意,邀請他們到本地進行投資。”
“”
要不是沈明星跟桌上幾個熟面孔都打過交道,知道他們人品方正,心地不多,一定會以為“鳥語”二字是在諷刺她。
“好的,我可以承擔一下翻譯職責,幫縣裏和港商溝通。”
她說完話,将工商部鄒局長的話轉告給港商。
港商笑呵呵的回了些場面話,沈明星認真負責的承擔起傳話筒職責。
兩邊談的很是投契,港商也向大家重新介紹了一遍自己兒子孫德毓。
孫德毓剛滿十八,是跟着父親孫查理出門長見識的。
負責傳了一段時間話後,沈明星對這些揚言要在萬光縣興建商業中心和塑料、皮革及錄音機加工廠的港商産生了懷疑。
他們滿嘴跑火車的樣子,一點都不像正經生意人。
糊弄一下沒去過港城,不了解國際形勢的人還行。沈明星上學時成績不錯,對于八十年代的全球形勢有一定了解,可不會這麽容易被他們糊弄過去。
“cheers”
孫德毓單手舉着紅酒,朝沈明星做出邀請手勢,毫不吝啬誇贊之詞形容她的美貌。
對于膚淺好色的人,沈明星可沒什麽好感,她搖頭拒絕敬酒邀請,反手打開了系統檢索功能。
“滴滴前方一點五米處,有假港商意圖進行投資詐騙,請主播立即阻止,請主播立即阻止”
作者有話要說 好累呀,麽麽噠小天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