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幫忙和名聲
肖氏回到家時,劉氏正歪在床上哼唧。
劉氏氣不順,就指桑罵槐道:“一個個的都被鵝啄了眼珠子,有眼無珠的,把一棵搖錢樹便宜了別人家。哎喲,真是氣死我了。”
肖氏心裏也不好受,忍着氣說道:“娘,當初把那掃把星趕走,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主意。”
劉氏見肖氏還敢反駁,嗓門不由得提高了:“咋?還賴到我身上了,我一把年紀了,哪裏顧得這麽多,你可是孩子的親娘,孩子的事不可都是你張羅?”
“娘,您這話……”
婆媳倆個正在丁丁當當地争執,就見李寄滿面怒容的出來嚷道:“吵吵吵,還讓不讓我看書了?”
婆媳倆的争吵戛然而止,臉上立即換上一副笑容,心呀肝呀的叫了一通。
李寄不以為然地說道:“瞧你們那點出息,那個掃把星掙了這三核桃倆棗的就心動了。将來,我若考上狀元當了大官,你們還不得喜得發瘋?”
李寄這一番話,讓兩人轉怒為喜。
劉氏拍着大腿道:“我的好孫兒,奶奶就等着享你的福。”
肖氏也道:“我家寄兒長得俊學問好,将來考上狀元,肯定得有一把達官貴人的閨女送上門,老天,到時有個貴女當兒媳婦,我這個婆婆可不好拿捏。”
李寄鼻孔朝天,輕哼一聲進了屋,看得出來,他的心情很不錯。
李三姐仍像個隐形人一樣,在默默地幹活,默默地聽着這些話。她心裏在為李竹高興。本來,她以為雖然大姑人不錯,但畢竟是別人家,小妹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裏去,沒想到會聽到這個好消息。
李三姐去河邊洗衣服的時候正好碰到了王小翠,王小翠問她有沒有李竹的消息,李三姐搖頭,她家跟大姑已經斷了來往。自斷親之事後,一直沒見到李竹。
王小翠有些失落,低聲說道:“我挺想她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見到她。”
李三姐也小聲說道:“我也有點想,反正離得不遠,聽、聽我娘說,她在縣裏賣鹵肉,說不定有機會見到。”
Advertisement
王小翠一聽也高興起來,縣城她還是有機會去的。
春去夏來。李竹穿上了李大姑給做的新衣,腳穿楊雲做的繡花鞋,坐在河邊的大柳樹下釣魚,順便放鴨子。柳樹根下拴着一條小船,有幾個調皮的孩子在裏面玩耍嬉鬧。
孩子正鬧得歡騰,就有人喊道:“蔡大哥過來了。”
孩子們呼啦一下圍了上去,抱腿的抱腿,扯衣的扯衣,李竹側頭看了看,覺得這些孩子倒真有意思。
蔡青面帶笑容,拍拍這個的頭,訓訓那個。還有的孩子要求他舉他一下。蔡青連舉了三個孩子後,說道:“不玩了,我有事先走了。”
他路過李竹面前時,略略停住了腳步。
李竹沖他打了個招呼,蔡青點了點頭也沒說話就離開了。
小鳳目送着蔡青的背景,轉過頭埋怨李竹:“小竹,你怎麽對蔡大哥不熱情,他人多好啊。”
李竹忙說道:“沒啊,我不是招呼了嗎?”她總不至于也像那些孩子那樣撲上去拉拉扯扯吧。
就在兩人說話時,蔡青去而複返,也不知道聽沒聽到她們的談話。
“蔡大哥。”小鳳有些羞赧。
蔡青沖她笑笑,對李竹說道:“你今日釣的魚給我留着,家裏還有鹵肉嗎?要我三斤。”
李竹答應了,鹵肉沒有現成的,一會兒也回去現做。
蔡青腳步匆匆地離開了。
小鳳咋舌:“他家是來了貴客了?”接着,她又神秘兮兮地說道:“哎,你見過蔡大哥的阿娘了嗎?村裏人都說她很像城裏的貴婦人,頭上的首飾可好看了,穿的衣裳也精貴,說話慢聲慢語的。”
李竹搖頭,小鳳眼睛發亮,越說越來勁:“還有他的兩個妹妹也是,長得很仙女似的,不過她們從來不跟我們玩。”
說到最後,她又補充一句:“他們家就蔡大哥最和氣,那個蔡二郎都不理人。”
中午的時候,李竹将釣到的兩條魚和三斤鹵肉送過去。
如小鳳小說,蔡家果然來了貴客,因為他家門前停着一輛豪華馬車,和兩匹膘肥體壯的大青馬。
至于貴客本人,她并沒有見過。李竹敲了門,蔡青很快就出來應門。
他的手裏還捧着兩包果子,他估算了一下價錢,将錢和果子塞到李竹手裏,說道:“你拿去跟那幫孩子分一分,等天涼快了,幫忙割些好草喂馬。”李竹點頭答應了。
她正要轉身離開,就聽得一個銀鈴般的笑聲傳來,“大哥,誰啊?”
“阿墨家的妹妹。”
“妹妹?我看一眼嘛。”
笑聲未了,她人已邁着輕快的步伐從門裏跑出來。
兩人四目相對,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長着一張可愛的圓臉,臉上有兩個笑渦。
“哎,你是李竹吧,我叫蔡藍,你有空來找我玩啊。”
李竹客氣地應了,然後告辭離開。
李竹回去時,楊墨已經把飯做好了。李竹以為古代男人都主張“君子遠庖廚”的,沒想到,他做得還不賴。兩人吃了飯,李竹收拾完碗筷,又去河邊了。
不多一會兒,河邊的大樹下又聚集了一幫孩子。
李竹把拿出兩包果子分給衆人,特意給小鳳多分兩塊,接着把蔡青的意思說了。
衆孩子一聽是幫他幹活,頓時熱情高漲。有的人吃完果子就去割草了。
不到半個時辰,這幫孩子就割了三大筐嫩青草,說是派幾個代表,結果衆人争着去,小鳳也在其中。李竹主動要求留守陣地。沒多時,大家歡天喜地地回來了,他們一人分得兩塊糕點,李竹自然也有。李竹留着沒吃,準備等大姑回來再一起吃。
這幫孩子得了糕點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正玩得投入。突然從不遠處傳來一陳嘹亮的哭聲。
小鳳側耳聽了一陣,臉色大變,嚷道:“是小草。她怎麽了?”
衆孩子擠到岸邊,踮腳翹望。小草邊哭邊往這邊跑。衆人忙拉着她問到底怎麽回事。
小草邊哭邊說:“我把鴨子趕到了蘆葦蕩裏,全跑散了,怎麽喚都不出來。怎麽辦啊?我爹會打死我的……”
小鳳急得直跺腳,“大人都說不了,不能趕進去,你咋不聽。”
衆孩子紛紛幫着想辦法。有水性好的說要游過去,立即被大點的孩子制止了,那裏水域寬廣,水底下水草很多,經常淹死人。別說孩子,大人都不敢去。
有的人就問小草一共多少只鴨子,小草哭得更大聲了,一共有一百多只,還不是她一家的,她大伯小叔家的也在裏面。
“趕緊去找大人吧。”孩子們也沒撤了。
“我爹會打死我的。”小草一直重複這句話。小草的爹,李竹也聽說過,愛撒酒瘋,愛賭個小錢。
李竹正在聽着他們說話,突然感覺釣竿往下一沉。她想着,既然她能吸引魚群,那能不能幫忙找到鴨群呢。她看了看樹下的小船,前些日子她趁着沒人也偷着學着劃過。
李竹清了清嗓子,說道:“小草,我試試吧。”
李竹的話音一落,大夥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她身上來了。李竹話不多,又是外來的,除了小鳳小草幾個,大家都對她不遠不近。
現在看她這麽說,多少都有些懷疑。
其中一個叫大林的男孩子說道:“你是李家村的,不像俺們打小都在水裏長大的,俺們都不行,你怎麽會成?”
小鳳覺得大林說話不好聽,就反駁道:“小竹也不想幫忙嗎?她還沒試呢,你咋知道不行?”
小草顯然也不相信李竹能幫到她。
李竹說道:“我先去試試,成不成還不知道,總比在這兒幹坐着強。”話不能說得太滿。
“這條船先借用一下。”那小條小船正是大林家的,平常都用鐵鏈子鎖着,他高興時也會解開讓大家劃一會兒。大林飛快跑回家拿了鑰匙來解開鐵鏈,小船地方狹窄,自然擠不了那麽多人,最後上去的只有小草大林和李竹三人。其他人全都留在岸上等着他們。還有幾個水性好的男孩子跳進水裏在船後跟着。
大林用力劃着小船,他今年十四了,長得又黑又壯,頗有一把子力氣。
小船像箭一樣竄進了蘆葦蕩中,初夏的陽光映照的水面波光粼粼,刺得人雙目作痛。
小草拖長聲音呼喚着鴨群,李竹也跟着喚,她一邊喚一邊裝作撩水,在四周撒上了一圈靈泉。不多時,魚群便向這邊聚集過來,大的小的都有,黑壓壓一片。
大林驚訝得叫喚起來,李竹為了掩飾,趕緊袖籠裏的一點碎點心捏碎了撒在水面上。
她解釋道:“一有了魚餌,魚就會過來,說不定鴨子會被魚群引過來。”
大林眼疾手快,竟徒手抓了一條魚。小草只惦記着她家的鴨子,一聲接一聲的喚着。她的嗓子都快喚啞了,也不見鴨們的倩影。李竹也跟着焦急起來,難道靈泉對鴨子不管用?
就在這時,他們聽見了天籁般的“嘎嘎”聲,鴨子們歡騰地拍打着水面,呱呱大叫着,從四面八方一齊湧來。
小草拽着李竹,大聲叫着:“找到了找來了。”
“找到就好。”大林高興地咧着嘴,伸手去抓魚,結果那魚溜了,他險些栽下水去。小草破泣為笑。
李竹飛快地點了點數,約有一百多只,應該全到齊了。
大林用力劃着小船,夥伴邊都在岸上歡呼。小草再三向李竹道謝。
那些孩子看向李竹的目光也有些不同。
李竹忙說道:“是我們三個一起找的,小草喚的嗓子都啞了,大林劃船也挺累的。”大林抿着嘴沒說話,他正用柳條串那條魚。
傍晚時分,大家各趕着自家的牲畜家禽,各回各家。
等到吃晚飯時,小草的爹楊二水提溜着五只大肥鴨子過來了。
李大姑和楊墨趕緊讓他進屋說話,“大侄子都鄉裏鄉親的,互相幫個小忙很正常,哪用得着這個大禮,你家也不容易,快拿回去。”
楊二水嗓門哄亮,大聲說道:“嬸子你聽說我,你愛侄女可幫了我家大忙,去家楊老頭的幾十只鴨子散了都沒找回來。如今倒好,不但不少,反倒多了幾只,這鴨子不是我一家的,孩子他大伯小叔各出一只,剩下的就是多出來的,我在村裏也吆喝了,沒人家丢。大林家我也送了,人家也收了。你再推辭就不好了。 ”
兩人推讓好一會,楊二水到底還是鴨子留下來了,李大姑給他裝上半斤鹵肉帶走。
李竹幫小草家喊找到鴨子的事很快就傳遍了村子,大家對這個女孩的印象不覺好了許多。村裏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跟她親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