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攻奪合浦郡
徐逍領兵之後,日夜操練,僅半月,兵士武藝提升快速。
四月,春耕結束,士兵皆閑。黃月英發下命令,令徐逍、章明各領一千人,攻打合浦郡城。鄭軟兒領兵五百,守護徐聞縣平安。
徐逍夜間奇襲合浦郡城,何郡派出愛将樊城,上馬會面,不出三個回合,被徐逍挑至馬下,大頭朝地,腦漿迸裂。徐逍趁勢追擊,殺得何均潰敗,棄城而逃,往蒼梧郡去投舅兄了。徐逍與章明得投降兵士千餘,皆帶兵甲。
次日,黃月英派遣兵士,守衛合浦郡,打整郡守衙門,又命兵人收繳兵庫,所獲甚豐。何均屯糧屯兵久已,盔甲千餘,大刀兩千柄,黃月英手中兵士裝備得以配齊。
話說,攻城為何如此容易,士兵為何盡力?
此乃黃月英一道诏令的緣故。诏令中言及:兵士每殺敵一人,可獲三十石糧食,乃農民全年收入;兵士陣亡者,家中可領取二百石糧食。怕糧食過期者,還可以過些年再取,中間年能收得利息。
故而,勇武之士幾乎全部投軍,這比種田來錢快多了!生怕沒敵可殺,人人沖在前線,看見敵人眼睛都發亮,那可是十石糧食呀,争相沖上去厮殺。
黃月英又開始發愁,這樣太兇猛了,怕那些兵士屠戮降兵,又令不得屠殺俘虜,不得騷擾平民百姓,違者軍紀重罰。
這次攻打合浦郡,黃月英本來不急的,是那些大頭兵猴急,他們想搞糧食很久了。
此番大勝,殺敵一千四百人,死亡二百餘人,黃月英的糧倉難以供應,先發放三分之一糧食,秋收之後再全額發放,士兵見之,狂喜不能自己。
月英令徐逍等武将用一月時間,收管合浦郡的全部兵士;又令袁漾等文官,安撫郡中平民,待秋收之後,統一收管其田地,再行分田發糧種,照大柳樹村處理即可。
還有一事,也很為難。無論何均與士家如何不睦,始終為姻親,若是四郡圍攻,士家出大力,黃月英只能戰敗,然後被抓去種田。
黃月英請人備下大禮,送往州牧府。諾言絕不讨伐何均,願為士家赴湯蹈火。然此事關鍵,士家當然不予理會,仍然要攻打合浦郡,報女婿之仇。
軍師袁漾親自去講和,答應回報士家優質糧種。低報說此水稻能産十五石(你說三十石,人家沒親眼見,哪裏肯信,而且不能送真正高産的),士家悅之,族長士燮消減怒氣,只提出一個要求,讓黃月英嫁入士家,作士家嫡幼子士建媳婦。
袁漾心中生怒,卻暗贊主公黃月英料事如神。袁漾故作感動哭泣,頓首俯拜,言;“郡守岳英早有此意,只是郡守祖母亡故未過三年,郡守仁孝,孝期未過,不敢耽誤士家子弟,故而沒提。若是士家有意,只需等待八個月之後,月英除孝,士家便可派人迎娶,合浦郡仍然歸士家管理,但是月英必須為正房,長子要出自月英。”此乃緩兵之計。
說得好像很真的樣子,不過實在有效。士燮本為儒士,平日素愛《尚書》、《論語》,常與人在府中研讀,并着書解說,素重孝道。誇贊岳英孝心,還令人以金銀布匹賞賜,欲約定十一月娶月英過門。
Advertisement
原郡守何均,秘密谏言,說月英素來狡詐,恐怕是計,不可答應,當立刻奪取合浦郡。
月英未婚夫——士建,聯姻的獲利者,也是受害者。受害是因為娶得醜妻,獲利是因為将掌一郡,總之利大于弊,心偏向月英。
士建當即反擊姐夫何均:“當年父親憐惜阿姐,才給姐夫合浦郡。不料姐夫無能,罔顧百姓,民心盡失,才丢失合浦郡。如今又揚言合浦郡,莫非還想做得太守!”
士燮不停踱步,心中想着:“原本何均就有二心,士家奈何不得。現如今也算好,只待婚事大成,士家便可不費兵卒收回合浦郡,還能獲得高産糧食。若是強行收回合浦郡,岳英反悔,放火毀田,糧草盡失,反而不美。”
于是,吩咐何均不得多言,仍叫黃月英統轄合浦郡,只是期間不能離開,并要郡中大事,皆要和士燮請問。
袁漾無不同意。
黃承彥這邊,胡子氣得老高,直罵岳英:“汝祖母已經亡故多年,為何用老人家做借口?”
士燮信黃月英,主要是不曾料想,月英會拿長輩生死作謊言。殊不知,在讀碩士期間,黃月英為了請假做生意,奶奶反複去世,如今不過故技重施。
黃月英不可置否:“祖父母泉下有知,知曉月英當得郡守,指不定多開心呢,這是祖母在保佑我呀,阿父何必生氣?”
蔡阿蘭只是擔憂,知道女兒是假意婚姻,但是名聲不好呀,這是女人家。
月英當即召集衆謀士将軍,秘密商議:“吾主政一郡,豈可嫁作他人婦,繳納城池!如今此事,乃緩兵之計。合浦郡中,只有八個月的時間,必須兵強馬壯,糧草豐盈,方可不懼士家攻打。”
衆謀士将軍皆感動,聲淚俱下:“太守大義,為謀長久發展,犧牲女子聲名。吾等豈敢不盡力壯大合浦郡?”
徐逍笑言:“某今日方知,太守大志大智不輸袁紹、呂布等流。雖為女子,卻值得我等拜為主上。”
黃月英內心喜,言:“朝廷诏令未下,叫‘太守’為時尚早啊!”
衆人皆說,“太守”好,雖然有實無名,卻能安撫民心,月英方許可。
話說月英供奉給士家的,其實只是普通高産稻米,并非雜交水稻。雜交水稻事關重大,豈能輕易給出,若是落到他人手裏,加以利用,月英的優勢就沒有了,劣勢反而一堆,肯定死得透透的。
是以,攻入合浦郡中以後,黃月英及諸官吏,心頭反而更加緊張,每日除了吃飯睡覺,都是加班加點工作,尤其各村各縣,高築城牆。秋收之前,米糧都是給百姓借的,百姓是第一次遇上說要還糧的官員,雖然不得不交,亦是心裏舒服,總比被強搶好。
五縣當中,黃承彥守徐聞縣,其餘縣城主事人全換作黃月英的親信愛将,村莊也不放過,全部換成黃月英自己人,黃月英知道深入基層的重要。至于原來的舊官吏,也得參加考試,否則不得為官。
令衆将四下招兵買馬,命衆官開墾農田,開辦學堂,有阻礙者,不必上奏,直接當場斬首。郡中不比縣城,儒士大家甚多,有許多都罵女子執政,大不敬之事!黃月英也很直接,直接砍頭就是,但不必禍及家人,家人何其無辜?現代文明,不喜連坐。
現在忙着呢,不是磨叽的時間,哪有空花時間感化他們。
效果很明顯,不出兩月,合浦郡大小事務,皆在黃月英掌控之中。由于戰火導致的流民,也已經全部安置完畢,郡中百姓,開始察覺到黃月英的好處了。尤其豐收之後,黃月英依照承諾,還各戶人家糧食,彌補兵士的賞賜,衆人皆服,再無生亂者。
主要也亂不起來,黃月英的耳目太過厲害,稍有動靜,便有人來收拾。
雷霆手段,低價收繳各家土地,然後再按人均三畝的标準發放土地,放貸高産糧種,其中以土豆、玉米為主,畢竟積蓄水田需要時間。
幾個月的瘋狂忙碌,官吏幾乎都瘦了幾層肉,比起大柳樹村的人民來說,仿佛家中吃不飽飯的惡鬼。
黃月英但笑:“諸君艱苦,吾盡知。事情平息迅速,農業快速恢複生産,兵士已有七千,汝等功不可沒!”命人記下各人功勞,各行賞賜提拔,然後于太守府中,設大筵席,文官武将皆有列席。
黃月英言:“攻打合浦郡,是吾做過最冒險的事情,現外有四郡包圍,內有五縣混亂風險。危急存亡之秋也,諸官應與月英一起,齊心合力,守護我們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眼下,最為重要的,文官主持耕種秋田,繼續保持大豐收,挖渠引水,不必多言;武将要勤練兵士,年底必有大戰,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衆人伏首叩拜(黃承彥除外),皆言月英聖明。
徐逍雖然身材高大,然而性子促狹,三碗酒後玩笑道:“自從太守承諾,軍功獎勵豐厚以後,這些大頭兵啊,天天鬧着要進攻!攻郡時得了功勞的,希望還有;沒有搶得人頭的,更是鬧騰!”
黃月英哈哈大笑:“都是好兒郎啊!可惜眼下唯恐後方不穩,屯田要緊,哪敢大肆進攻?軍師安排下去,莫讓軍士受苦,穿着食物都要最好,不可吝啬。且回複将士們,以後打仗機會多着呢!”
“莫說以後,就是此時,各山之中,也有無數土匪,聽聞吳登也在其中。月英治下,容不得龌龊。爾等盡快安排将士進山剿匪,先是勸降,不服再殺之!”
袁漾雙淚長流:“吳登昏聩,不足與謀,然有恩于我,我時常愧疚。如今太守大人,肯給他改過的機會,使其活命,袁漾心懷蕩漾啊。”
黃月英親自安撫袁漾:“軍師莫擾,吳登雖然無謀,卻是武功高強。月英不好殺戮,倘若他真的肯歸順,做個村尉縣尉也可。”
徐逍笑嘆:“太守大人愛才之心,能比曹操;賢能名聲,不輸劉皇叔啊;胸懷寬廣,更甚小霸王孫策!”
此話一出,衆人開始無拘無束,只說笑話閑語。
黃承彥喝下兩碗羊肉湯,道:“今年年中,曹操智囊,天下第一謀士,郭嘉郭奉孝征戰之中,水土不服,半道夭亡,真是可惜啊!”
誰說不是呢,細算之下,建安十二年郭嘉身亡,建安十三年便是赤壁大戰,至此之後曹操好像再無勝仗。
列席之中,少有女性,王蘭便是其中之一:“老大人所言甚是!郭嘉之死,天下感嘆。但是最近,聽聞劉皇叔三顧茅廬,求得賢士,號稱卧龍諸葛呢。這諸葛孔明,才出山,便得博望坡大盛,劉皇叔封其軍師。”
此話聽得,黃月英和黃承彥腦門直抽,老熟人啊!還是投入劉備麾下了,算來黃月英真是可憐,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哪個不是謀士如雲,大将上百,千古名将不在少數。
而黃月英,大将唯有徐逍,名士只得黃承彥,還是她親爹。真是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