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補更3.10

“……皇……皇上?這個……”小寶子實在不知該怎麽辦了, 他還是頭一回看到這樣磕碜的賀禮, 也不知道頤婉儀是如何拿得出手的。

“收起來吧。”元璟帝臉色有些不好, 笑容散盡,黑眸沉沉,隐約有些暴風雨欲來的跡象。

小寶子心裏沒底, 也不明白皇上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看着樣子, 這頤婉儀的賀禮,皇上定是不喜歡的。

可她畢竟是皇上的寵妃, 昨兒夜裏情況那麽緊急,皇上百忙之中還記得讓他去通報一聲讓頤婉儀早些歇息,小寶子就知道頤婉儀在皇上心中的輕重了。

所以這賀禮,真是棘手得很。

“皇上,那待會兒獻禮之時,還傳頤婉儀這……”小寶子遲疑着問道。

“傳。”元璟帝面無表情地坐下,倚在紫檀夔龍紋玫瑰椅的靠背上, 微微眯起了眸子。

陰晴不定。

小寶子趕緊撤了出來,去清點其他的賀禮了。

皇上身邊, 真是一刻都不能多待。

自從有了頤婉儀,皇上已經越發難以捉摸,高深莫測了……

===

彩繡來楠木殿送了賀禮, 便去太後那給姜菀備了早膳端回住處。

姜菀的院子是沒有小廚房的, 但太後住的松鶴齋卻有。

姜菀住在承霄山莊的這些日子都是彩繡來太後的小廚房給姜菀備的早膳。

在雞湯裏頭下了後瀝幹的細面, 配上雞肉和香菇淋成的濃鹵汁兒, 盛在白玉蓮瓣紋碗裏, 在這仲夏時節看上去也十分的清爽可口。

彩繡回去的時候,姜菀已經起來洗漱完畢了。

本來昨夜折騰那麽久她早就餓了,今日這一碗對她胃口的溫面吃得很盡興,一根也沒剩下。

用完早膳,彩繡伺候着姜菀更衣,穿上一襲粉霞錦绶藕絲緞裙,襯得一張芙蓉面绮麗如春花,溫婉明麗如春曉。

彩繡的手很巧,姜菀如瀑青絲的烏發在她指尖滑動,很快便绾了個如意高寰髻,端莊淑麗,中嵌上一朵海棠珠花,一側插上一支鎏金穿花戲珠步搖,晃得眉心如水,肌膚嬌嫩,舉手擡足,袅袅婷婷。

再敷上一層珍珠粉,抹了姜菀去承霄城買的胭脂,畫上兩道柳葉黛眉,最後再塗上畫龍點睛的唇脂,便妝成了。

當真是仙姿玉色,秀靥豔比花嬌。

彩繡一直都看得有些癡了,她一直覺得頤婉儀是個大美人兒,沒想到這樣梳妝打扮一番,竟美得這樣驚心動魄,不似人間能有的姿色了。

姜菀滿意地照了照銅鏡,盈盈含笑着說道:“時辰差不多了,我們現在便走吧。”

她一點兒也不擔心自己太美了,她只擔心自己不夠好看,對不起每一日虛度的光陰。

姜菀走出自己的住處,這才發現承霄山莊已布置得十分喜慶絢麗了,就連道邊的燈也是紅彤彤的,更遑論隔幾十步的牆壁上便繪了精致絕美的彩畫,寓意吉祥喜樂,更遠處隐隐約約傳來歌舞聲,很是熱鬧。

今兒是元璟帝年滿二十,既是跨入弱冠之年,再加上去年沒辦萬壽節,因是元璟帝年滿十九,大秦朝的習俗一直覺得九這個數字不吉利,所以逢九的生辰是不過。

既缺了上一回,所以這次便打算格外辦得隆重些。

姜菀款款而行,到了楠木殿的正殿,由候在那兒的小太監引到了後宮妃嫔們坐的一處。

楠木殿的正殿是用金絲楠木搭成的,木色樸雅而木香清馨,雖沒有皇宮的那一番金碧輝煌雕梁畫棟,但也是古樸素雅之中透着金尊玉貴。

此時的正殿隔扇和頂棚都雕刻着萬字、壽桃、卷草一類的雕紋樣式,寓意着“萬福萬壽”的吉祥之意,又用數道紫檀邊座嵌玉石花卉寶座屏風将偌大的正殿分成了三處地方。

一處坐的是周邊附屬小國的前來賀壽的皇室使臣,一處坐的是大秦朝的皇親貴胄等大臣們,另一處便是姜菀和一同來承霄山莊避暑的四位妃嫔——淑妃娘娘、夏小儀、蘇貴人和汪嫔。

太後則端坐在寶殿之上,就在皇上龍椅的旁邊設了個紫檀嵌玉花卉寶座,一臉慈祥溫柔地笑着,氣質淑雅地看着底下的所有人。

姜菀聽彩繡來的時候說了,這次來承霄山莊慶賀萬壽節的大臣都是元璟帝極其看重的官員們,能來的都是面上有了極大的光。

其他沒機會前來的官員們,只能自行擺設香案,朝着元璟帝所在承霄山莊的位置行慶賀大禮,恭祝元璟帝萬壽無疆。

姜菀朝其他妃嫔們略行了禮,便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閉目養神了。

淑妃盈盈如剪水的眸子笑着掠過她一眼,并沒有說什麽,也沒提昨晚将元璟帝叫走的事情。

其他妃嫔隐約覺得淑妃娘娘和姜菀之間有些不對勁,都緊閉着嘴,也不敢再說些什麽了。

在這後宮裏頭,唯有一件事是對的。

那就是謹言慎行,少說少錯。

又過了半柱香的功夫,姜菀正眯着眼,似是突然聽到了鳥鳴聲。

她睜眼往殿外望去,只見殿外的竟已站了八行八列的教坊藝人,站成了一個整整齊齊的大方塊,和諧統一,穿着也俱是一模一樣的大方得體又絢爛多姿。

樂人們正在效仿百鳥鳴,殿內的交談聲說笑聲均戛然而止,一片肅然。

只見殿外碧空萬裏,日麗風清,又聞半空之中,百鳥和鳴,若鸾鳳翔集。

姜菀覺得甚是有趣,仔細分辨着其中有哪些鳥兒的叫聲,如新月之色的眸子也微微彎了起來。

卻沒注意到寶殿之上端坐着的元璟帝,一直在注意着她的神色。

菀菀喜歡這個,明年萬壽節再讓來。

菀菀不喜歡那個,明年萬壽節便撤了。

元璟帝在心裏頭悄悄記着,還叮囑自己待會回了書房趕緊全寫下來,免得忘了。

百鳥和鳴之後,教坊藝人們便一人執兩個金壽字,變換位置,許多個小金壽字組成了個大大的金色壽字,衆人也跟着長號一聲:“祝皇上聖體安康!國運昌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笙歌千聲,雲霞萬色,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小寶子拉長着尖細的聲音響徹殿內。

“獻禮!”

元璟帝一襲香色缂絲金龍夾龍袍坐在剔紅夔龍捧壽紋寶座,身影高大而俊朗,高高在上的寶座襯得他相貌越發英俊得不可多得,仿若天神下凡。

諸國使臣們和官員們送的賀禮都很講究,追求的便是“精、珍、奇”三個字,陶瓷、繪畫、青銅器、琺琅、玉石器、金銀錫器比比皆是,不外乎是圍繞着福壽吉祥的這些字眼兒獻禮。

元璟帝一一收下,合他心意的賀禮便當衆行賞,被賞之人自然是紅光滿面,春風得意。

衆人皆知,皇上的眼光刁鑽得很,若能入他的眼,真是莫大的榮耀。

等使臣和官員們送完,便是妃嫔們送賀禮了,按位份高低依次獻禮。

自然是淑妃第一,她送的是本缂絲寶典福書冊,共有缂織和刺繡朱、白文印章六十方,是用缂織、齊缂、搭梭、刺繡等技法描摹出的印章,形狀也是包羅萬象,有四四方方的,也有圓形的,還有葫蘆形的,至于還有些外方內圓的,外圓內方,像兩個銅錢般模樣的也是應有盡有。

淑妃淺笑着站在最前頭,有些羞怯地聽小寶子正在展示她的賀禮,這本缂絲寶典福書冊是她親手繡的,從去年就開始做,直到前幾日才完工,不可謂不是費盡心血。

元璟帝随意的瞟了一眼:“淑妃有心了,賞。”

淑妃一聽,珠翠輝輝的俏臉飛起了兩朵紅暈,盈盈行禮道:“臣妾謝皇上恩典!”

萬壽節上,元璟帝給所有人的賞都一樣,是一枚銀元寶,底端刻着福壽二字,是宮廷為了萬壽節特意讓鑄錢作坊精心制出來的。

雖說只是銀元寶,但得了賞的都會跟寶貝似的供在屋中,恨不得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來彰顯皇上的龍恩浩蕩。

很快便有小太監端了個托盤過來,裏頭盛着一個銀元寶,用紅布蓋着。

淑妃接過賞,往後瞟了一眼,與姜菀對視着,晃了晃那個銀元寶,笑得春風得意,這是明晃晃的示威。

姜菀不動聲色似是沒看到一般,眸色平靜自若,但彩繡卻在身後為她心驚膽戰的捏了一把汗。

完了,頤婉儀那賀禮,在這大殿之上念出來,可該如何自處……

姜菀的位份只比淑妃低,所以淑妃獻完禮,便輪到她了。

姜菀身姿婀娜而不失端莊,邁着碎碎的步子往前走了幾步,隔着屏風旁的使臣官員都看不到她的國色天香,但都聽到了一道清甜的聲音,讓人心中也不自覺跟着明快起來。

“臣妾恭祝皇上龍體安康,萬壽無疆。”姜菀笑意盈盈,十分溫柔恭順的模樣。

可笑意卻只浮在臉上,未達眼底。

她琥珀色珠子似的眼眸深處,只有波瀾不驚的平靜,夾雜着一絲對元璟帝說話不算話的怨氣。

小寶子捧着姜菀獻上的木盒,朗聲念道:“頤婉儀恭進!水墨山水扇一把!”

原本肅然的殿內,突然多了些小聲議論的躁動。

之前每一份賀禮,只要是書法繪畫之類的,都會加上繪制者的名字,譬如居節蘭圖扇,陳廣萬福來朝圖之類,可這個頤婉儀送的明顯不是名家之作,連名號都不曾提起……

這木盒看起來也甚是不打眼,平平無奇,實在難想象這是一份怎樣的賀禮。

等到小寶子将那木盒子打開,滿殿嘩然。

這這這……這也太……頤婉儀是不是送錯賀禮了?

衆人都擡頭緊張地盯着元璟帝,端詳着他的神色,想看出一些端倪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