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郎,你好不容易旬休,好好休息休息,不要劈柴了,一會讓你大哥劈柴,你去多看看書,好好溫習溫習功課”,陳母望着正在劈柴的陳成,陳家二郎說到。

“娘,你可真夠偏心二郎的,二郎回來劈點柴怎麽了,一個大男人還能累着不行,大郎每日挑水擔柴,去地裏幹農活,怎麽不見你讓他休息休息呢?”聽着大郎媳婦陰陽怪氣的說到,陳母立馬就生氣了。

“我讓二郎休息休息怎麽了,二郎是讀書人,多讀讀書,日後發達了難道還會忘了他的兄弟不成”。

“是,娘說的對,二郎有出息,日後啊,必定發達起來,我們啊,等着享福就行了”。

不一會只見在竈臺上做飯李氏小聲道:“有什麽用了,都考了幾次了,一次也沒考上,老天爺都不願意讓他發達,難道他能發達嗎”。

聽到這話陳母張氏立馬生氣了說到:“大郎媳婦,你說什麽再說一遍,你每天說這些倒黴話,詛咒我兒,你是不是皮癢了,啊,信不信我撕了你的嘴”。

“娘啊,我說什麽了天啊,你還要打我,沒法活了”,李氏正準備哭。

“行啊,好,真好,我就不相信我教訓你他陳大郎難道還會對我有意見不成?”

聽到婆婆張氏的話,李氏頓時有點害怕了,要知道陳大郎一向對父母很好,要是讓他知道自己頂撞婆婆,又得吵架了,頓時就不說話了。

聽到大嫂和娘的話,陳二郎皺了皺眉頭,随後說到:“娘,我看家裏柴火也不多了,我去後山,撿些柴火去”。

“行,後山剛下了雨,你小心路滑,注意安全”,陳母說到。

“我知道了,娘”,說完背着竹簍就走了。

陳母看着兒媳婦,頓時越看越生氣,當初她想着大郎人老實,給娶個精明點的媳婦,也好管家啊,誰知,這李氏精明過了頭,處處都要算計計較,一點也不省事,于是搖了搖頭回房了。

要說陳家兒郎陳成,是個讀書人,長的斯文,模樣周正,年僅12歲就中了秀才,前途無量,一片光明。

當時在省城裏引發了不小的風波,人人都說文曲星下凡了,但凡路上看見陳成都會叫一聲秀才公。

後來參加考試,考了兩次都沒考中,再加上原本因為陳成的原因,陳家大出風頭,有些人看着很是嫉妒,就開始在背後慢慢的說些酸話了。

Advertisement

其實像這種科舉考試,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頂天也就只能考個秀才功名,但是陳成少年就中了秀才,他們自然而然的認為舉人考試對陳成來說不算什麽,他肯定能考中的。

于是自然而然的認為後來他考試沒中就是老天爺不讓他中,畢竟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大多都是二三十才有功名,像陳成這樣的極為罕見。

慢慢的村裏漸漸有人開始說他,沒有當官的命,也發達不起來,一輩子啊就是個種地的,這不原本看陳成少年就中了秀才,模樣周正,村裏不少人都想把閨女嫁給他,可是誰知,他一次次的考試不中。

這讓更多想把閨女嫁給她的人歇了心思。畢竟就是個窮酸秀才,家裏日子也不好過,只有當上了舉人才有可能發家致富,當官。

于是陳成今年二十多,還未娶親,她娘想的是等陳成考上了舉人,給他在找媳婦,年紀也差不多,結果陳成連續二次都未考中,這讓她娘歇了心思。

畢竟秀才在村子還算是少有,但是縣裏可有不少。

“那不是陳家二郎嗎,你幹嘛去啊”。

一個背着竹簍的婦人問到。

“高嬸嬸,我家裏柴火不多了,我去後山撿些柴火去”。

“行,去吧,去吧,之前剛下完雨,小心點,注意路滑”。

“知道了,謝謝嬸子”。

“那就是陳家二郎啊,聽說十二歲就中了秀才,那可是以後要當官的啊,怎麽還出去幹活啊,家裏人也不好好的供着”。一個新嫁來的婦人問到。

“當什麽官啊,你啊,才嫁來我們杏花村有些事情你不知道,陳二郎,雖說年少中了秀才,可哪有什麽用呢,我告訴你後來他考舉人時,怎麽都沒考中呢”。

“不是吧,我還在娘家的時候就聽人說他啊,将來可是要當官老爺的,誰能和他一樣年少就中秀才呢”?

“秀才有什麽的啊,他們家又不富裕,左右一個窮酸秀才,不像哪些有錢人家,秀才村裏不少見,縣裏可不少呢”。

“只有考上了舉人,才能當官,發家,你看人家為啥都說窮酸秀才,舉人老爺,一個秀才啊,沒什麽用的,既挂不了田,也當不了官啊,家都發不起來”。

“是嗎,我之前在娘家的時候聽說過,你們村裏啊,有個人前途無量,年少就中秀才了,将來啊,可能就是為官做宰的人呢”。

要知道當年陳成少年中秀才,那動靜可是很大的,連他們縣裏的縣令都來給他們陳家道喜,簡直是羨慕死了杏花村其他戶人家,都恨不得陳成是他們家兒子呢,簡直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可誰也沒有想到,他就是個當秀才的命,發達不起來,要不考舉人的時候,怎麽都考不中呢。

原本羨慕陳家的人,在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紛紛開始嘲笑他們家,說他們家就是個種莊稼的命,根本啊沒有發達當官的命。

鄉下就是這樣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誇你的時候把你誇上天,損你也能損死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