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二郎啊,你坐在在這裏等着娘,娘去買些香火去”。

“娘,還是我去吧,你在這裏休息一下,我們走了那麽長時間了,兒子去吧”,說完就走了。

望着陳成的背影,張氏一嘆,這個兒子什麽都好,讀書好,也聽話,孝順,在想到陳大郎,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一個男人,連自己的媳婦都管不住,雖說陳父平時不吭不響的,都是張氏一個人在家裏張羅的,但是關鍵的時候,只要陳父不同意,她也沒有辦法。

想到這,頓時覺得自己該找個時間好好的和大郎聊聊了。

陳成去買香火的時候說來也巧,正好看到了劉子曦也在那裏買香火,楞了一下,還是過去了。

可他過去後剛好看見劉子曦買完走了,留給他一個背影。

于是買了香火後,去找他娘去給菩薩上香了,磕了幾個頭,随後就和他娘往外走。

“這位夫人請留步”,突然聽到這聲音,陳母張氏楞了一下,随後說到:“你有什麽事嗎”,看着這個穿道袍的男人。

其實這個穿道袍的男人不是別人,是上回說劉子曦以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又說她克弟弟的人。

“我看夫人面色不好,可是家裏不安寧嗎,我看夫人家中應該是有讀書人,但是他的氣運不好,考試不順,所以未考取功名”。

随後又道:“應該是夫人身邊這位了,看起來氣運不太好,老道這裏有一法子,可以去除這位公子的黴運”。

頓了一下說到:“只不過做法嗎,需要點銀子”。

不等陳母開口,陳成說到:“多謝道士了,只不過小生不需要做法去除黴運,只要努力讀書,必會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陳成是一個讀書人自然不相信這些。

“哈哈,公子好決心啊,那老道祝公子以後,萬事順利,一路青雲直上,随後道,如果公子不作法,一輩子黴運連連,一生都成功不了,要什麽便不得什麽”。

聽到那個道士這樣說自己兒子,張氏正要罵回去,結果陳成回複到:“那就不勞道士關心小生以後了,告辭了”。說着就拉張氏就走。

Advertisement

“二郎啊,為什麽要拉娘走呢,那個道士敢這麽詛咒你,看娘不撕了他的嘴”,張氏悶悶的說到。

“娘那個道士就是個騙子,他的目的就是騙錢,自然是是說的越嚴重越有人相信他,給他銀子”。

其實陳成說的沒錯,這個道士就是個騙子,他在寺院裏,看見穿長袍的讀書人就說人家這不行那不行,要錢做法事才能去除黴運,才能科考順利。

看見像劉翠花帶着年輕女子來拜佛,她就說這個女子以後必然會有榮華富貴,但是面相不太好,比較記仇。

劉翠花正在找這個道士,別的沒聽見,倒是聽見了後兩句,其實她認識陳成,畢竟他們村裏的秀才公呢,她一直以為之前的傳言不真,這下聽到道士這樣說,認定了他就是個倒黴蛋了。

只見道士轉身就要走,連忙叫住說:“道士,等一下,我有事情找你”。

聽到這聲音道士回頭看,看了一會便想起來了,這個人之前給過自己銀子,為了不讓人克她自己,于是笑了笑,說:“夫人,找老道有何要事”。

“只見劉翠花,連忙說,道士可有方法,怎樣能讓人以後日子過的不好呢”。

“俗話說,天機不可洩露,不過我看夫人如此焦急,就幫幫夫人吧”,說着從袖子裏面拿出一張道符說:“把這個放在那個人的枕頭下,只要三天就可以達到夫人心中所想”。

“不過嘛,這麽好的東西,也是要二兩銀子的”。

聽到二兩銀子,劉翠花心疼不已。随後想到自己,立馬就拿出來了,随後小心的把道符藏在身上,準備回去就給劉子曦放到枕頭底下。

随後進去叫上劉子曦,回家了。

道士看到懷裏的二兩銀子,笑呵呵的,晚上有酒有肉吃了,随後就出了寺廟。

晚上回到家,看到陳母張氏為他的親事憂愁不已,陳成心中也不快,便對母親說:“兒子認為娶妻當娶賢,不一定非要找個有福氣的,只要勤快孝順即可,劉子曦雖然沒有親娘,但勝在品行端正,勤勞孝順”。

聽到兒子又說劉子曦,張氏心中不快,但也好奇,問二郎,為什麽三番四次的要娶她呢。

陳成說:“兒子覺得娶妻娶賢,只要勤勞能幹即可”。

“二郎啊,你不要忽悠我了,你該不會是看那個劉子曦樣貌好,就想娶她吧,還在這裏跟我一直說她能幹,孝順,你告訴我,你是怎麽知道的”。

其實張氏也不是個傻子,這幾天也想過了,兒子一直在提劉子曦,可那個劉子曦在她看來,除了樣貌好,別的沒什麽好的,說是孝順幹活多,可那個農家姑娘不幹活呢。

想來想去的,慢慢的就明白了,兒子是看她樣貌好,所以想娶她。

其實陳成想娶她,也不是說是看她樣貌好,只是覺得這個人不同于他平時所見的的姑娘罷了,在一打聽,別的方面也沒有毛病啊,于是想要結婚時就想到她了。

看到兒子如此,張氏決定了,說:“娘明天去找媒人,要一下她的生辰八字,找人合一下,若般配,娘也沒有什麽意見了,就看你爹了”。

“若是生辰八字不合,我告訴你二郎,你就徹底的死了這份心了罷,我是絕不會同意的”。

“兒子知道了,娘盡管去辦吧”。

其實這也是張氏的底線了,在她看來兒子看上了,她之前也找人打聽了,是一個勤快孝順的姑娘,但是對她親娘早死這一點不滿意。

但是二郎看上了,只要生辰八字能合到一起,想來以後也沒什麽事情是不吉利的。

其實,張氏能退到這一步,也不容易,之前是嫌棄她沒福氣,後來一經歷了李氏的事情,她明白了,人嗎,安安分分過日子就行了,就算找個爹娘健在的,要是在來一個像李氏一樣,還不氣死她了。

況且兒子也看上了,只要八字能合,他就同意了,畢竟陳成不小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