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子曦啊,明天二娘要去縣裏了,你看你有什麽需要的,我給你帶回來,或者你跟二娘一起去,看需要什麽,我給你買”。

“二娘客氣了,我哪裏需要什麽東西,該有的東西都有呢,不需要買什麽”。

“你這孩子啊,馬上就要成親了,怎麽可能不缺的東西呢,這樣吧,二娘去給你扯一匹布回來,你給自己也做身衣服,馬上就要出門了,也不能太寒酸了”。說完就樂呵呵的出門了。

其實這幾天劉子曦都習慣了,劉翠花沒事就找她說話,或者主動關心她,這要是以前是不可能的,現在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了。

劉翠花嗎想得很簡單,她現在好好對她,把她送出門了,自己也就解放了啊。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事情也不是這件,她馬上就要嫁人了,可她現在身無分文的,嫁妝什麽想來也沒有多少,只能靠自己了。

就算她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她也知道不管在那個年代,娘家永遠是女人的後盾,只要娘家有人,女人就不會輕易受欺負,畢竟欺負你之前他還要掂量掂量呢。

看劉翠花和劉二山這幾天雖說對他比以前好,可她也知道要是自己以後能給他們漲臉,他們自然願意認她,要是不能那她這個娘家就是個擺設了。

自從劉子曦要嫁給陳成的事情,在村裏慢慢的傳開以後,村裏人茶餘飯後又熱鬧起來了。

劉子曦這幾天忙着自己在山裏撿的山筍,她準備把這些山筍處理好,到時候也好賣出去,自己身上也好歹有點銀子啊。

轉眼間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這幾天村裏人慢慢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事情。

那就是劉二山每天臉帶笑容,嘴角都快扯到耳根子哪裏了。

劉翠花每天樂呵呵的,感覺家裏好像發財了一樣。

劉子曦本人也沒有對這門親事的反抗,好像也接受了,每天該幹什麽就幹什麽,絲毫不受影響。

劉子曦仍然在忙自己的事情,她準備把自己處理好的山筍用竹簍裝起來,賣到縣城的酒樓裏去。

這天她出門前給劉翠花說了一聲。說自己想要去轉轉,劉翠花還給她拿了銅板,讓她想買什麽就買什麽,不要舍不得。

Advertisement

她把銅板揣到懷裏,然後去山洞裏面把山筍裝好,外面又拿幾個蘑菇給蓋住了。

別人看見她也只是以為她去縣裏賣山貨了,畢竟他們住在大山裏,山裏的物資豐富多彩的,有人經常在山裏找山貨,拿到縣城裏去賣,畢竟他們看着普通的東西,有些城裏人可沒見過,想買呢,還能給自己換點銅板呢。

對于這一點讓劉子曦更郁悶了,別人都是身懷絕技的,去賣的都是配方啊,藥材啊,還有打到獵物去賣呢。

她到是想去賣,可自己也打不到獵物,更是不認識藥材啊,人家賣就是幾十兩銀子的賺,她剛才把自己辛苦找來的山筍賣了,也才得到了不過半兩銀子罷了。

不過她這幾天有個發現,那就是村裏有買貨郎,每到每個月的15號就來了,有的姑娘會做針線活,自己繡的帕子賣給貨郎,能給自己掙點銀子,雖說不對,也比沒有強。

不過她發現原主的繡活好像不錯,她之前看見了賣貨郎還主動問她要不要賣自己繡的帕子呢。

相必原主之前經常幹這個的,她準備回家好好找找說不定,還能找到原主藏銀子的地方呢,自己也好多一筆收入啊。

她在縣裏給自己買了幾方帕子,準備回家去試一試,萬一她要是能繡出來了,以後好歹還有點收入啊。

不管什麽年代只有自己手裏有錢,才是真的有錢。

回到家裏照樣是劉翠花一直不聽的噓寒問暖,到吃完飯時劉父說:“陳家今天托媒人送來了彩禮,一共給了二兩銀子,子曦啊,你今天出去了,等你出嫁的那天讓你二娘給你拿上一兩銀子當陪嫁”。

“我看女婿是個讀書人,估計也需要錢,你就直接帶上銀子,若是女婿家裏以後有需要,你也好幫襯一下”。

劉翠花聽到要給一兩銀子當陪嫁,頓時整個人呆了呆,肉疼的不行,剛想反駁,突然想到他這是送劉子曦出門呢,不管怎樣只要她以後不影響自己就行了。

想到這也說了幾句:“子曦啊,你到時候一定要拿着,姑爺讀書也費錢,你拿着以後也好幫幫姑爺啊”。

劉翠花是本着送瘟神出門的态度,只要人走了,怎麽都行,劉二山想的就遠了,雖說他也心疼銀子,但是他一定要和姑爺搞好關系,到時候他發達了,他這個岳父也是跟着沾光啊。

聽到兩人這麽說,劉子曦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謝謝爹和二娘”。

其實她也沒不想要,本來想推辭一下,結果兩人都這麽說了,她就直接收下了,畢竟不管在那裏,錢都是最重要的,有總比沒有強。

等到了晚上的時候,她在原主房間裏不停地翻找,企圖找到原主藏銀子的地方。

看到了枕頭下面的符文,有點楞了,這是什麽啊,翻來翻去也不認識,就直接就扔了下去了。

後來她在枕頭芯裏面找到了原主藏的銀子,一數也不過半兩銀子,不過想到今天的事情,出門劉翠花還給她一兩銀子,也有二兩銀子了,總比身無分文好,藏好銀子,躺在床上不一會就睡着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