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上回的驚吓後,甄媽媽害怕得很,最擔心聽到這句話,「夫人今晨暈倒,怎會無病?」
「恭喜老夫人,少夫人這回是喜脈,只是時日尚淺,加上夫人操勞憂思過多,所以才會暈倒。」像夫妻之間那點子密事,他可不會說,「嗜睡,犯懶,渾身乏力提不起精神,都是懷孕的征兆。」
成靖寧還在為剛才王老夫人的誤會犯囧,聽過大夫的話後愣了愣,懷孕,她懷上了,終于有了……
兩人成親兩年,調理吃藥了許久都沒消息,這喜訊突然就砸下來,砸得王老夫人措手不及,抖着手扶着秦媽媽道:「剛才大夫說什麽了?靖寧這是真有孩子了?」
京城一度盛傳鎮北侯夫人不能生育,老大夫也有耳聞,知曉王老夫人盼曾孫多年,一時間還接受不了這意外之喜,肯定地道:「少夫人的确有喜了,已一月有餘。老朽于婦人之上的醫術并不專精,老夫人可派家丁去請京中擅長此道的安大夫來。」
王老夫人喜得不知該做何事,還是秦媽媽定力好,讓嘉祉院的丫頭去找跑腿的小厮去請安大夫來,又命人把喜訊報與蕭老爺子知曉。
成靖寧不知所措, 捂着小腹不敢相信裏面有新生命在成長, 「可月初的時候……」還來了葵水, 盡管很少,那時她以為要等到明年會有。
「夫人不必擔心, 懷孕初期的婦人也有來月事的狀況。你生來就體弱多病, 又有體虛氣弱之症,好在後來堅持鍛煉身體,又調養得當,狀況有所好轉, 少量的經血于胎兒影響不大。再有可能是,夫人原本懷有兩個,只是另一個弱了些就沒存活下來。」老郎中捋着胡子解惑道。
「先前小夫妻兩個不知輕重, 不知對胎兒是否有影響?」王老夫人執着的問着這事, 聽老郎中解惑後,越發的覺得是兩人把另一個孩子給弄沒的,不由怪起蕭雲旌來。
成靖寧聽得一陣窘迫,也覺着有這可能,顧子衿就生了雙胞胎,這種秘術傳女不傳男, 說不定原本真懷了兩個。都怪蕭雲旌那禽獸,不, 現在是孩兒他爹, 只是他今天出征,還不知道這件事。怎地就這麽不巧?
老郎中說得含蓄, 道:「夫人身體康健,侯爺又年富力強,乃我大祁第一猛将,孕育的血脈自是生氣蓬勃,老夫人不必多慮。」
「那就好那就好。」王老夫人激動道,雙胞胎可遇不可求,一個已經很滿足了。蕭祖父聞訊匆忙趕來,過去嘴上雖不說,但心底裏盼得不行,先前聽那叫錦繡的丫頭說起時猶不相信,問了三次仍有疑慮,不放心就親自趕到嘉祉院來。
「老頭子,靖寧有雲旌的孩子了,沒有比這更好的新年喜訊了!」王老夫人緊握着蕭祖父的手,興奮得流淚。盼了兩年多,總算把曾孫盼來了。
蕭祖父到底曾是漕幫裏的風雲人物,和蕭雲旌一樣,不是喜形于色之人,聞言肯定之後勸老妻別太激動,對老郎中道了謝,親自給了一筆不菲的診金,指揮若定的安排嘉祉院的人好生伺候成靖寧,又一起等着安大夫來診一次。
是喜脈無疑,蕭祖父總算确定喜訊是實打實的,将大夫送到侯府大門口,請他暫時保密,等到半月後再來複診。回到內院,先打賞了嘉祉院上下的丫鬟婆子,叮囑着頭三月一定要加倍小心。
「雲旌還不知道,要不要派人通知他?」成靖寧問道,懵懂之後,終于确定不是做夢。蕭雲旌,你終于成孩兒他爹了。
Advertisement
算時辰,大軍剛離開京城,蕭祖父思索片刻,決定派個人去告訴他,這等大事他必須知道,「我派蕭洋去。」告訴他成靖寧身體康健,腹中胎兒茁壯,不必折回來,叮囑着這一仗好生打,争取早些回來看孩子。
此刻踐行儀式已結束,蕭雲旌帶着衆将士往滇南趕,年底風大雪大,道上積滿一尺來厚的雪,行路并不快。人剛出京城二十裏,蕭洋就騎着快馬追上了。
蕭洋是蕭祖父的貼身随從,大部隊正在朝前行進,蕭雲旌見他來以為發生不可預料的大事,出列後準備細問一番。
蕭洋騎馬在大冷天裏趕了二十多裏路,又累又冷,上氣不接下氣地道:「侯爺不必擔心,府上一切安好。是夫人,今天夫人突然暈倒,看過大夫後診出是喜脈!老爺和老夫人不放心,又請了安大夫來診治,确定無疑。侯爺,您要做父親了!」
蕭雲旌同樣不确信,孩子來的太意外,一時間以為自己幻聽了,問道:「可是真的?」
「千真萬确,屬下不騙您。老爺想着這件事必須通知您知道,就派我來告訴您,幸好趕上了。老爺還說邊疆大事要緊,您不必回去,叮囑您早去早回,興許能趕上小侯爺出生。」蕭家有後,蕭老爺子老夫妻兩個夙願得償,在侯府裏大筆揮灑銀子,蕭洋今天也領了不少,提起來很是興奮。
蕭雲旌哪管得了其他,當即就要折回京城,想到成靖寧現在是雙身子,到前頭把聞禮也捉了回去,命令幾個軍将帶着大軍繼續趕路。「可……将軍,大軍開拔後,上下将士不得折返,除非有聖旨,您回去是要被降罪的!」成永皓勒住缰繩提醒道,發生了什麽非返回去的大事?
「我自有分寸!」蕭雲旌叫上聞禮就往回趕,此戰他勝了便封無可封,還極有可能引來今上疏遠和猜忌,不如趁此機會主動遞個把柄給他,也讓那些文臣言官有個說法。再者,這種時刻他如何能不回去看看?等回侯府之後,再親自寫一封請罪的折子,怎麽處置,就看今上的裁奪。
蕭雲旌折回京城,騎馬從京城大街上跑過,幸好天下着雪,街上行人不多,一路趕回鎮北侯府暢行無阻。
原本因過年一家不能團圓,侯府上下顯得悲戚冷清,沒過年的興致,現在府上即将添丁,王老夫人又命令上下把紅燈籠挂上,好好的過個熱鬧年。蕭雲旌突然回來,讓在大門忙碌的家丁很是意外。
蕭雲旌哪會管府上下人的反應,移步往嘉祉院走。安大夫來看過後,開了一些安胎藥和補品,廚房的下人動作迅速,已送上炖好的血燕。成靖寧今天突然暈倒,這時被上下人等看着不能下地,躺床上好好休息。剛端着燕窩沒吃上一口,墨竹就匆忙過來說侯爺回來了。
「靖寧!」
成靖寧還沒來得及怪他不知輕重,人已被緊緊地抱在懷中。「你告訴我,是不是真的?」蕭雲旌想聽她親口說出來。
「真的,沒有騙你。」他進來時,身上還落有雪花,帶着寒氣,左右兩人即将分別,她也不嫌棄,回抱着人的腰說。
蕭雲旌低頭狠親着懷裏的人,他現在激動得無法言語,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成靖寧他很高興。成靖寧險些就大腦缺氧再次暈倒,推了推人,讓他別親了。
「我太高興了。」這輩子,他終于要做父親了。
「我也是。」成靖寧靠着他的胸膛說,她從未這般急切的盼望着有個孩子。
門外,王老夫人咳嗽幾聲後,蕭雲旌才再次松開成靖寧溫軟的唇。「不是讓蕭洋告訴你不用回來嗎?你知不知道,擅自離隊回京是大罪!」王老夫人知道軍中的禁忌和規矩,輕聲斥責道。今上雖然需要蕭雲旌打仗,但也不會喜歡一個任性胡為的臣子。
「知道消息後什麽都沒想就回來了,陛下那裏我會先上書陳情,等戰事結束後再去請罪。」蕭雲旌回來的路上已安排好,朝堂之中人太正了也不行,總得有些許個污點把柄,這樣今上用起來才放心。
「算了算了,我不說你,你們兩個說說話。」王老夫人聽到蕭雲旌回來的消息,擔心他不知輕重就趕了過來,見他并無其他舉動,便不留着打攪。
甄媽媽等人也退了下去,派了墨竹回永寧侯府報信,又讓墩子到通州的莊子跑一趟,把喜訊報知沈太夫人。房間內地龍燒得旺,暖烘烘的讓蕭雲旌一身的盔甲也帶上些許溫度。
成靖寧起身,将人拉進隔斷裏的書房,鋪開宣紙,磨了墨後遞上毛筆,說:「快寫吧,不然陛下怪罪起來就不好了。」
蕭雲旌伏在案前,奮筆疾書寫了一封情真意切,沒有公文格式的請罪書,直白的談論他此子的來之不易,談成靖寧治病的辛苦,談得知喜訊後的欣喜若狂和情不自禁,最後說他深知此行有違軍規禁令,願在邊疆肝腦塗地,奮力殺敵,平定叛亂來抵罪。
「這麽寫沒關系嗎?」成靖寧坐他身邊,直覺就是中學生寫作文,水平算不上好,但能将就過去。
「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