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夢燈成燼(十二)

絲路重開,皇帝最後還是決定讓二皇子負責打通絲路西部通道,孫鶴衍終于重掌兵權,再回沙場,即使一開始所領的軍隊人數并不多,但是只要這件事情定下來,多的是人要求進入他的隊伍,絲路背後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孫鶴衍什麽話都沒說,但是心中還是領情的。無論孫義芳如此做的目的是什麽,作為一個受益者,他都無法再去阻止自己的弟弟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旌旗漫漫,孫鶴衍帶着自己的親兵直奔西北大營,他将從那裏借調人手,打通商道,重開這條具有上千年歷史的黃金血脈。

劉夢知聽到這些消息後,問:“你總是這樣算無遺策,從來沒有失敗過嗎?”

游鴻吟說:“怎麽可能,曾經的我,也是一個傻白甜啊。”

劉夢知仔細想象了一下游鴻吟傻白甜的樣子,然後垂頭喪氣的放棄了,完全想不出那是怎樣美好的畫面。他現在已經确定,游鴻吟絕對不是什麽所謂的命運關聯的志願者,只是作為一個亡魂,他就算猜出來又怎樣,只能裝聾作啞,哪怕是已經死了,他也是一個怕死的人,完全不想去挑戰這背後的真相,只想等游鴻吟替他過完一生後,安安全全的放他去輪回。

夏天很快就來了,京都氣溫有些炎熱,孫仁的年紀也大了,受不得熱,雖有冰卻不能常用,便決定去避暑。

避暑山莊是前幾年才修建好的,距離京都大概十幾天的距離,依山傍水,附近湖泊水源衆多,環境優美的很。

孫仁一是考慮到天氣緣故,二是想要讓太子監國,很是痛快的将大半後宮和不少朝臣都帶走了。

最近太子受到的流言蜚語不少,孫仁不插手是為了磨煉太子,卻并沒有真的想要動搖太子地位,所以這次給個機會讓太子監國,算是表達了自己的态度,同時考驗一下太子真實的水準,畢竟,做二把手和做一把手極大程度上是不一樣的,二把手做的優秀并不代表一把手就能同樣傑出。

游鴻吟聽聞這個消息後,選擇了讓孫義芳一同陪皇帝去避暑,如今太子處于這麽明顯的位置,誰對他動手就是傻瓜,游鴻吟自認不是傻瓜,但是那些同樣對太子不懷好意的人中,有沒有傻瓜他就不知道了。所以孫義芳還是跟着皇帝去度假比較安全,也能把自己摘的清清楚楚。

大概是天生的勞碌命,皇帝剛到避暑山莊,人還沒坐下來,便有急報過來了,黃河大水決堤了。

孫仁倒是不慌,太子雖然政務處理的不錯,但是他也不可能真的就安心把所有事情就交給太子,內閣和中書省的幾位相公可都在呢,水患這種事情之前也發生過,處理不是問題。

但是幾天後再來的密報就讓他臉色下來了。

太子孫世澤在水患急報送來的時候,居然第一時間不是和幾位商議該如何處置,而是醉酒不醒,等幾位相公處理的差不多了,就等着他蓋章撥錢撥糧的時候,他酒也醒了,卻再三拖延,直到去了解幾位相公的處置方案,認為沒有問題後,才用了章。

愚蠢。

可是如今事情已經發生,他在避暑山莊鞭長莫及,只能期望朝中官吏辦事速度點,水患這種自然災害,就是與時間搶奪人命,速度越快,遭受的傷害越小。

游鴻吟這次是跟着孫義芳來的,比起皇帝人在山莊心在廟堂,他可就悠哉多了,先是将整個山莊的景色游覽一遍,心中感嘆皇家的東西就是好,神游園雖然并不差,但只是勝在新奇舒适,而這座皇家修建的避暑山莊,一山一景,周圍所有建築和周圍山水渾然一體,完全沒有突兀感,配上四周的自然風景,這座雕梁畫棟的山莊讓人打心底覺得精妙非常。

觀賞完這座山莊的游鴻吟就收到了京都送來的信息,那些世家的确出手了。太子醉酒的事是巧合還是安排先不說 ,但是太子醉酒耽誤朝政這件事第二天遍傳的到處都是,這就肯定有人在背後弄鬼。

孫義芳也得到了黃河決堤的消息,而回來告訴游鴻吟的時候,游鴻吟便立即說:“殿下這避暑怕是避不成了。”

游鴻吟帶着一絲憐憫:“殿下可能沒見過真正的水患。”他描述了一下洪水之下的慘狀,又說了一些水患過後預防疾病的處置辦法,最後說:“朝廷必然會派人赈災去,但是赈災所需錢糧數目十分大,在下怕有人貪婪過頭,爪子伸到這方面來。”

“先生是想讓我去赈災?”孫義芳聽明白了言外之意。

游鴻吟說:“這件事情對于殿下來說還是有危險的,災難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災後失去了一切,完全沒有可以生存條件,已經餓極了的人。去與不去殿下自己決定。”

孫義芳也明白這其中的危險,但是他同樣明白這背後的名望,所以最後他咬咬牙說:“去,為什麽不去,少死一些百姓就是莫大功德,這些手無寸鐵的人又能危險到哪裏去。先生教我的那些處理辦法我記住了,定然不會放任天災造成生靈塗炭。”

游鴻吟欣慰地笑了笑,誇贊說:“殿下很勇敢,讓在下十分敬佩。只是殿下此行危險重重,多帶些人手無妨。”

等孫義芳去找皇帝讨要差事,游鴻吟搖了搖手中的紙扇,自言自語:“如今這避暑山莊看完了,不如明天去外頭湖面上游賞一番吧,聽說這湖裏有一種特産魚,名為桃花魚,肉質細膩粉紅,狀似桃花花瓣,無一絲腥味還帶了一絲鮮甜,十分好吃,說不定還能釣上來幾尾呢。”

出來透氣,親眼看着他前一秒的憂國憂民把一位皇子送去吃苦受罪,後一秒左思右想打算去釣魚的劉夢知,很識趣的贊同了這個游玩的主意,然後默默的又隐匿了。

游鴻吟笑了一聲,十分期待明天的出行。

孫義芳雖然離開了,但是皇子妃趙菡還在,所以游鴻吟這個編外人員厚着臉皮蹭着趙菡的名頭繼續住在避暑山莊,玩了個夠本,吃了許多當地美食,才和皇帝一起回到了京都。

游鴻吟此時根據多方情報可以确定,這次事情世家怕是誤打誤撞打太子打到了點子上。

皇帝孫仁定然對太子有所不滿了,但是這不滿絕對不是針對醉酒這件事,而是太子後續對這件事的應對。

醉酒無論是無心還是被算計已經變成了事實,太子最該做的是和幾位替太子處理事情的重臣表示歉意和感謝,但是他卻沒有一個為君的心胸,先是當做這件事不存在,沒有一點表示,然後不顧事情輕重緩急,對幾位朝臣給出的方案不放心,耽誤時間不說,還表現出了十足的多疑以及對屬下的不信任。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皇帝也一樣,皇帝做不到事事躬親,就必須學會放權,必須學會把握大方向。太子所作所為沒有一個君主該有的開闊視野,也沒有一個君主該有的大心胸。

這就是皇帝培養太子時讓他過早參與朝政引起的必然結果,這種培養方式讓太子政務能力出衆卻眼界窄小,着眼處多在左右平衡和各方利益方面,卻很難去真正思考一個君主該如何去做。

太子做個守成君主足夠,但是孫仁即便是已經年老了,卻依然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開國皇帝,他不會喜歡太子這種性格的。

哈,游鴻吟覺得,也許自己所等的機會就快來到了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