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草紙
扶蘇想到嬴政昨天說的“打下楚國種竹子”,眉頭跳了跳,讓懷才把新紙拿來看看。
懷才依言把新紙取了進來,只見一半已經用塗料塗布過,顏色微微發白,只是顏色和竹紙比還是偏黃;還有一半維持着沒有塗布的狀态,看上去就是純粹的草黃色了。
一上手,扶蘇便明白問題出在哪,這紙太軟了,表面也不太平坦,不怎麽适合書寫。
可能是原料配比不太對,處理時間也有問題,所以這次做出來的紙軟趴趴。
至于那一半沒塗布的新紙,扶蘇越看越熟悉,很快想起來了,這是他曾經見過的“草紙”,拿來如廁後用的。
他在雲陽縣見過百姓用的茅廁,臨近山林的人家,他們如廁之後大多用約莫一個竹節長短的竹篾來清理;臨近草甸的人家,他們用的一般是某種大小适合的茅草。
無論竹篾還是茅草都極不方便。
達官貴人倒是很少煩惱這個,他們可以用麻布或絹帛來代替,區別只在于麻布造價低些,絹帛造價高些,還有些講究的,不僅要用絹帛,還要備上熱水、施用香粉。
不管麻布還是絹帛,都是極重要的物資,很多時候比錢還好使,畢竟錢還可能不通用,衣服卻是人人都要用的。
倘若将造紙的步驟縮略一些,改成适合做草紙的流程,成本還可以低上不少,基本只費些蘆葦稭稈、耗點人工而已。
這樣造出來的草紙別處的人可能用不起,但賣給達官貴人代替掉他們常用的麻布和絹帛還是可以的。
像雲陽縣這樣的富縣也可以推廣一下,畢竟雲陽縣的百姓最早用上新茅廁,也最早用上新犁和堆肥之法,手頭上應該有點積蓄才是。
等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富裕起來了,就可以在整個秦國範圍內推而廣之了。
扶蘇說幹就幹,拿過懷才帶來的造紙流程開始删改起來。
因為是在琢磨着怎麽造新紙,作坊那邊每做一道工序都有專人記錄下來,扶蘇可以輕易看出哪些步驟可以改,哪些步驟可以省。
要求低了,造價也就低了,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對外售賣。
Advertisement
這也算是意外之得了。
扶蘇準備讓人分建一個小作坊制作這種紙質偏軟的草紙,不必考慮顏色和平不平坦、洇不洇墨,這紙的用處不在書寫上。
現在生産出來的這一批,扶蘇讓人送兩車回來,其餘的把它分給莊戶,告訴他們用法。
剩下的原料也繼續做這種紙,他準備趁着年節想辦法把它送進鹹陽各家各戶之中,好及時省下一批布帛,免得它們又被拿去擦屁股!
扶蘇把事情安排完了,每日必定來報到的小不點們也都到了。他和平時一樣教他們認字鍛體,到午膳過後他單獨留下獻玉,讓獻玉按照他的要求做些特殊動作。
獻玉在其他兄弟姐妹面前很彪悍,在扶蘇面前卻乖得不得了,一一按照扶蘇的要求做了。
扶蘇不得不感嘆有些東西果然是天生的,比如獻玉這一身筋骨仿佛天生就是為練武而生。
扶蘇溫聲問道:“你想不想練武?”
獻玉有些疑惑,她每天都有好好練習扶蘇教的鍛體法!她可是學得最快的!
獻玉不懂就問:“鍛體法算不算?”
扶蘇笑道:“也算,只是鍛體法比較基礎,連入門都談不上,充其量只能強身健體而已。”他摸摸獻玉的腦袋,“真正的武技,可以再戰場上以一當十,若是騎上好馬、練好武器,以一敵百也不是不行。”
獻玉兩眼發亮:“我想練武!”
扶蘇道:“那你每天早一些過來,我陪你一起練,等你基礎打好了,我再讓恬叔他們教你兵法。等你把兵法也學會了,那就不是以一敵百那麽簡單了。”
獻玉聽得眼睛更亮了,扶蘇讓她早些過來也不覺得辛苦,還特別高興,興奶聲奶氣地答應:“好!”
扶蘇這才讓她回去,又把挑出來的武技删删改改,改成适合小孩子入門的基礎版本。
傍晚雲陽那邊按照扶蘇的吩咐把兩車草紙送回來了,扶蘇琢磨了一下,叫人先把兩車草紙卸下,自己帶了一疊去找嬴政。
嬴政聽人說扶蘇過來了,還想着扶蘇是不是又弄了什麽新花樣,不知道好不好吃。
結果扶蘇進來了,後頭沒送膳的人跟着。
嬴政心中納罕,不知扶蘇為什麽來找自己,招招手讓他上前。
扶蘇先乖乖喊了聲“父王”,随後才帶着草紙走近,把草紙呈給嬴政看。
嬴政已經用上竹紙了,見扶蘇又拿了疊紙過來,眉頭微微揚起,拿起一張紙瞧了瞧,發現它比竹紙軟和許多,便問道:“這紙看着不太好寫。”
扶蘇說道:“這紙不是用來寫字的。”他簡單又委婉地給嬴政解釋了一下草紙的用途,其實也沒什麽好避諱的,人食五谷,總是要如廁的,既然人都要如廁,這事兒有什麽不可說的呢?
扶蘇就坦坦蕩蕩地說了,并且和嬴政提了個小請求,說想讓嬴政把它賜給朝中公卿,告訴他們用途,讓他們替換掉現在用的絹帛。
嬴政:“……”
嬴政臉黑了。
他堂堂秦王,還要親自給人賜草紙,告訴他們該怎麽擦屁股?!
這混賬小子不要臉,他還要臉!
扶蘇見嬴政不應,又認真和嬴政闡述此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個人上廁所用的布雖然少,一家人用的布累加起來可能就多了;相反,要是能省下一匹布,百姓興許就能多一件衣服;百姓能多一件衣服,天氣寒冷的時候興許就能少一個人凍死。
所以,要早些讓草紙走進滿朝勳貴家!
嬴政無情地指出扶蘇話裏的漏洞:“便是他們省了一匹布,那匹布也落不到百姓手上。”
真以為人人都善心泛濫,省下點東西就拿去救濟百姓?
真有那麽無私的家夥,嬴政還不敢用來着,誰知道他藏着什麽心思?
扶蘇道:“既然要造紙,那就得收原料,百姓可以拿田裏的稭稈、山間河岸的蘆葦賣錢,也可以在農閑時受雇于作坊。這樣一來他們手裏就會有餘錢,可以去買多餘的布,或者不必賣掉自家織的布,可以留着做衣裳。”
嬴政覺得扶蘇這小子吧,有時候有話憋着不說,有時候又什麽話都敢說。
經他那嘴巴一說,倒還真有必要讓鹹陽那些勳貴省點布帛了。
不過,要他親自賜下去是不可能的,他才不會幹這麽丢人的事。
嬴政說道:“又不是不讓你出宮,你自己召集人手送到各家去便是了。”說完他還讓人去給扶蘇抄了份朝中要員的名單,讓扶蘇自己看着辦,要人自己點,要送自己跑,別拿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來煩他。
扶蘇眼含期待地看着嬴政:“父王你會用嗎?”
嬴政覺得也不是什麽大事,就讓扶蘇把帶來的草紙留下了。
扶蘇也不多糾纏,乖乖走人。
回去後扶蘇寫了份簡單的使用說明讓人按照名單上的人數抄寫一疊。
第二日一早,扶蘇叫人把兩車草紙和使用說明送去蒙恬當值的衙門,托蒙恬幫忙把它們分送到一幹朝中要員家中去。
忙活完了,獻玉就到了,扶蘇沒再挂心草紙的事,專心帶着獻玉練習入門武技。
另一邊,蒙恬很快見到來送草紙的內侍。
蒙恬家三代都在朝中為官,能分到好幾份草紙。
他順手地拿起扶蘇寫的使用說明看了眼,發現上面簡明扼要地寫了這草紙的用途,又簡單地闡述一下以紙代布的意義,最後還補了個重點,說是嬴政現在也在用!
蒙恬沉默了一會,覺得扶蘇不可能背着嬴政亂來。
負責送草紙過來的內侍也說扶蘇已經去和嬴政商量過了,這事嬴政顯然是知情的。蒙恬想明白後也不耽擱,忙叫人把草紙分了分,對着名單連同使用說明一起送到各家去。
因為朝中官員大多勤勤懇懇上衙去了,因此一整個白天過得風平浪靜,除了諸位官員的家眷之外還沒人知曉草紙的誕生。
諸位官員的家眷對蒙恬派人送上門的新鮮事物卻很好奇,一個個輪流拿起使用說明看了看,震驚地發現這竟是大王拿來擦屁股的紙!
有了這個認知,衆人拿起草紙研究時,表情就端肅了許多,不知道的人看了很可能會以為他們在看什麽叫人驚為天人的絕世文章。
草紙上手倒是挺柔軟的,雖然比絹帛差了些,不過用來擦屁股也足夠了。尤其是,連大王都用這紙了,他們還好意思用絹帛嗎?
可惜家裏在朝中任職的人沒回來,沒人敢率先試用這份來自大王的關愛。
等朝中大員紛紛回到家,大多都被家裏人拉去看大王賜下的草紙。
衆官員心中納悶,沒聽大王說給他們賜了什麽東西啊。
聽家裏人說是蒙恬那邊派人送來的,還附帶一份簡單的使用說明,衆官員一下子懂了:上廁所畢竟不是什麽雅事,大王不好意思當面說,所以才叫蒙恬私底下送來。
在家裏人的催促下,他們恭恭敬敬地捧着那疊草紙進了年初新修的新式茅房,在裏頭努力醞釀了一會,終于得以嘗試這摸起來頗為柔軟的草紙。
說實話,比起他們平時用慣的細絹體驗還是差了些,不過大王都帶頭用了,他們怎麽敢不跟着用?
回頭大王一時興起來他們這裏上個廁所,發現他們一點都不給面子,壓根沒跟着用上草紙,說不定心裏就記上他們一筆了!
在朝為官,細節很重要。
不注意細節的人,往往都死得很慘!
于是鹹陽有頭有臉的勳貴大臣家裏,都開始打聽哪裏可以買到草紙,以後他們認準草紙了,誰都不許攔着他們用!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扶小蘇:沒有沒有,這是在為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