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少府
扶蘇說着說着,發現情況不對,擡頭一看,嬴政臉色不是很好。
扶蘇一點沒慌,鎮定自若地向嬴政闡述“早進補有好處”的道理:“萬物有恒數,就像一缸米,裏面的米你用掉了得及時補上,這樣才能每天有米可用;再比如一個水缸有了道小裂縫,初時補上很簡單,若是放任不管,這水缸可能就徹底壞掉了。”
最後扶蘇總結了一下中心思想:所以,進補這事兒一定要從小處做起,不要把身體掏空了才後悔!
嬴政聽着扶蘇認真誠摯地說什麽米缸水缸,什麽用掉了要補上、什麽不及時補上要徹底壞掉,有點手癢,想揍兒子。
他才幾歲,仙人連這種玩意都教他?!
雖然說吧,這話說得也沒錯,他不是蔡桓公那種諱疾忌醫的人。可他這不是連病在腠理的程度都沒到嗎?
可正是因為扶蘇還小,約莫還不太懂陽元衰微、雄風不振具體是什麽意思,嬴政雖然有點氣,卻也不能真揍他。
嬴政很快找回自己的表情管理技能,面色平靜地收下扶蘇呈上的食補菜譜,颔首說:“行,你有心了。”
扶蘇小心翼翼地仰起頭問:“父王您不喜歡孩兒準備的壽禮嗎?”
嬴政:“……”
行吧,兒女生來都是債,是他前世欠扶蘇格外多。
嬴政說道:“怎麽會不喜歡?我明日就叫膳房的人學着做。”雖然他不太需要,不過怎麽吃不是吃,左右這菜譜裏的菜看起來還挺好吃的,往後時不時嘗幾道就是了。
扶蘇送完賀禮,本來要溜走,嬴政卻讓他在一旁坐着,跟着聽了半天大小事務。到宮宴要開始前,嬴政仿佛才想起他還在旁邊似的,睨了他一眼,說道:“國子學這次考核,你考得還不錯?”
國子學已經開了兩個季度,第一個季度搞基礎教育,第二季度不少學生分流去上專業課,扶蘇也選了好幾課,一個冬天聽聽這個聽聽那個,忙得不得了,最後考出來全都拿了高分,博士們還紛紛對嬴政說他們沒什麽可教給扶蘇的了。
嬴政一開始就知道扶蘇是什麽水平,對這個結果也不意外。只不過扶蘇在這次考核力壓所有人,卻一句都沒和他提過,嬴政覺得這小子有點傻氣。
扶蘇說道:“博士們講的內容孩兒以前看過一些,考得自然比其他人好一些。”他本就不是個七歲小孩,和一群孩子比成績,那不是欺負人嗎?扶蘇覺得這事沒什麽可誇耀的。
Advertisement
嬴政對此不置可否,領着他去見候在席上等他們出現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看到嬴政領着扶蘇進來,心中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其他公子和扶蘇相比,年紀相差也不太遠,要是嬴政不那麽看重扶蘇,他們真的和扶蘇相争未必沒有勝算。可這兩年來嬴政對扶蘇的偏愛已經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了,比如像今天這樣的日子嬴政都只帶扶蘇出現。
這讓不少人暫且歇了某些小心思。
這次被請過來的除了文武百官,還有燕太子丹等諸國使者。
燕太子丹落座後,感覺其他外使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古怪,不過平時他們就不愛搭理他,燕太子丹也沒太在意。
燕國所在的地方物産自古就不太豐富,氣候不好,水土也不好,種糧産出很少。他們燕人被人瞧不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換個暴脾氣可能要提劍上去理論,可他是太子,反而不能太和他們計較。
扶蘇說得對,太子之位給他帶來的束縛和麻煩比給他帶來的好處多太多了!
要是他不當燕國太子,現在不知多快活!以前他客居他國,偶爾半夜夢醒時常會牽挂燕國,每每都會黯然傷神。
好在自從喜歡上鞠球,他夜裏再也不會失眠多夢,精神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了。
聽到嬴政說要大夥作詩的時候,燕太子丹積極地第一個起身,寫了一首贊美鞠球的詩,把新式鞠球說成了一項有益身心、陶冶情操的團體運動,大力游說大家一起來踢鞠球。
現在的燕太子丹絕對是個非常出色的鞠球推廣員,時刻不忘見縫插針地吹一把鞠球。
當然,今天是嬴政的生辰,燕太子丹深感嬴政是自己的知己,在後半截很是吹捧了嬴政一番,說他自幼聰敏過人,繼位後又英明神武,真是世上不可多得的聖明之君。
燕太子丹是個很重情義的人,信奉“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你對我壞,我和你勢不兩立”的交往原則,既然覺得嬴政對他有情有義,他當然不會認為自己在好友生日這天給好友吹吹彩虹屁有什麽不對。
這是一個成熟的大人該做的事!
在燕太子丹聲情并茂地給嬴政念完自己的祝酒詩之後,他周圍的外國使者們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秦國的文武百官倒是很給面子地撫掌叫好,直誇燕太子丹寫的詩詞精妙絕倫,令人聽了三月不知肉味!
嬴政沉默片刻後也哈哈一笑,和燕太子丹對飲一杯。
後面就是文武百官的表現時間了。
連燕太子丹都這麽積極主動,他們感覺自己準備的彩虹屁看着也不怎麽羞恥了,當然是次第起身獻上自己精心準備的賀壽詩。
還真別說,文武百官拿出來的詩裏頭還真有幾首很不錯的,扶蘇一聽就覺得很适合改編成童謠,馬上暗暗記在心裏,回頭讓人拿出去傳唱一番。
有些事,做了就該說出來。
你什麽都不說,百姓怎麽知道為什麽要做這事?怎麽知道朝廷都做出了怎麽樣的努力?
所以,這事得安排上!
因為想挑揀些适合的詩文用來編童謠,扶蘇聽得格外認真,不時還點個頭撫個掌,一副覺得對方的詩好得不得了的模樣。
嬴政本有些不耐煩聽這些,瞧扶蘇那副津津有味的樣子,也耐着性子一首首地聽完了。
到文武百官都獻過詩,所有人的目光便落到扶蘇這個全場獨一份的半大小孩身上。
嬴政也瞅向扶蘇。
扶蘇不怕作詩,不過他畢竟不是真正的小孩,很難拿捏好分寸。而且文武百官基本已經把各個可以誇的角度都誇了個遍,他想找到新角度很難,實在沒必要再拿出新詩來。
小孩子嘛,正好可以耍賴。
扶蘇轉頭望着嬴政說道:“父王,孩兒餓了。”
嬴政也不惱,叫人開始上菜。
宮宴上的菜色自然豐富得很,每個人面前都擺得滿滿當當,酒也是最好的,聞着就香得不得了。可惜因為怕君前失儀,誰都不敢多吃多喝,表現得十分矜持。
扶蘇倒是乖乖巧巧地坐在自己位置上吃吃喝喝,看起來一點都不拘束。
嬴政後面喝得有點醉了,命人扶着自己回了寝宮,文武百官也聽命散去。
退場時,燕太子丹還找扶蘇聊了幾句,說其他使者狗眼看人低,連走都和他一起走,跟熱情好客的秦國人完全不一樣。
扶蘇自然好生安慰了燕太子丹幾句才各自散去。
扶蘇年紀小,席上沒喝酒,回去後還精神得很,便趁着天色還早把自己覺得好的詩挑出來譜了曲。
第二日一早,扶蘇叫懷德把曲子送去給嬴政,曲子上頭還附帶他那番“做了就該讓百姓知道”的見解。
扶蘇差遣走懷德,領着将闾他們往國子學去了。
嬴政第二日醒得和平時一樣早,聽說扶蘇身邊的人送東西過來,見還有點空檔,便讓人呈上去看看。
嬴政瞅瞅扶蘇挑出來的那疊詩,再瞅瞅上頭配的曲譜和說明,感覺這小子記性好不說,想法還挺多。
雖然嬴政不太在意這方面的東西,不過左右也不是什麽大事,他直接叫人把曲譜送去讓樂人學着唱,學會了就往外教,務必讓這些詩謠傳遍街頭巷尾、田間陌上,好叫百姓都知道朝廷去年都為百姓做了什麽。
吩咐完了,嬴政又琢磨起對扶蘇的安排來。
他這兒子什麽都好,就是做人太低調。
像這次,寫詩對扶蘇來說明明不難,可扶蘇為了給文武百官留點面子,硬是沒有寫,還挑了這麽多覺得好的詩給它們譜了曲。他還說什麽“做了就該讓人知道”,自己卻一點風頭都不出,這麽老實太容易吃虧了。
既然國子學的博士都說沒什麽可教給扶蘇的了,馮去疾又對扶蘇的實習表現贊不絕口,嬴政決定一步到位直接給扶蘇安排個實職,讓扶蘇好好鍛煉鍛煉。
當年甘羅十二歲便為使者,雖說扶蘇離十二歲還差好些年,不過扶蘇在雲陽縣做成的那些事已經充分證明他已經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戰場暫且上不得,在朝中任職難道還不成嗎?
兒子這麽優秀,怎麽可以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
一定得讓更多人瞧瞧!
要是有人反對,正好讓扶蘇拿出實力讓他們閉嘴!
嬴政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幹的。
這天上朝時,嬴政先耐心聽完百官上奏的事,脾氣很好地一一給了答複。
就在百官覺得今天的嬴政和平時不太一樣,總感覺有什麽事要發生的時候,嬴政終于開口了:現任少府丞年紀大了,該退休了,接下來他準備讓扶蘇統管少府事務,也不是多大的官,大家沒什麽意見吧?
事實上少府這職務絕對不是小官,少府管轄的範圍很廣,首先就是所有皇室事務,包括國君所用的所有物資和藏品、宮中所有衣食住行事務;其次是山海池澤所收的稅收,簡單來說就是統管全國稅務;再次,還要負責管理官營手工業,還要什麽營造、織布、養殖全都歸少府管;最後,連樂府也在少府的管轄範圍。
這樣算起來,扶蘇搗鼓出來的那些動靜和少府也算專業對口。不過這些事務君王只會交給自己最信任的人負責,畢竟君王的膳食也歸少府管,換個不可靠的人上去說不準會出大問題。
嬴政這個突然的決定把不少人都砸蒙了。
平時吧,你說讓大夥誇誇扶蘇,大夥也沒意見,誰家孩子不是寶貝疙瘩,誰不愛聽別人誇一誇。
可你不僅讓人嘴上誇誇你兒子,還想讓他空降下來管少府事務,這就有點過分了啊!
你兒子這才幾歲,不僅嘴上無毛,連牙都沒換完,你讓他管這麽大一攤子事?
你不怕出事,我們還怕要幫忙擦屁股!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文武百官開始陸續出列,試圖勸嬴政收回自己突發奇想的荒謬決定。
嬴政這人吧,你順着他的話來,他可能覺得沒什麽意思,反而不想幹了;你要是全站出來反對,他反而來勁了,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來。
看看這些人,平時誇扶蘇還挺積極的,一到這種時候就說扶蘇不行。
由此可見,他們根本不是真心覺得扶蘇聰明早慧!
嬴政當場表示扶蘇獻上新紙新鹽、改良主食,功勞大不大?不服的人,不如舉薦一個功績更大、能力更強的人來看看?
嬴政這麽一說,沒人敢吭聲了。
大王明顯都打定主意要讓扶蘇上了,這時候舉薦人不是存心坑人嗎?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一定要讓你們意識到我兒子是真的優秀!
文武百官:形象工程愁煞人,造星活動何時休!(苦巴巴準備擦屁股
注:
少府相關介紹參考陳松長老師主編的《秦代官制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