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連理
天氣太冷,其實不是打仗的好時機,天氣太冷,穿得少容易凍出毛病,穿得多行動不便。
不過對攻克大梁城這件事來說,冬天卻是個非常适合的季節,因為入冬之後鴻溝水系逐漸進入枯水期,要是天氣着實太冷,有些河道甚至會結冰!這樣一來,大梁城等同于失去了由密集水網構成天然屏障。
楊端和趁着秋收剛結束打到魏國境內,在魏國各地新糧還沒有上繳到大梁城那邊時提前把它們全截留充作自己軍糧不說,還把想抵抗的魏國百姓一批批地充作俘虜往回送。
還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大梁城就成了光杆司令,孤零零地杵在那兒。
楊端和也不喊話,也不攻城,只囫囵着把大梁城給圍了,全面切斷所有針對大梁城的援助,耐心等待最适合的時機到來。
另一邊的王贲呵着氣,專注盯着燕魏兩國的動作,時不時還和楊端和打個配合,也給手下将士們搞一批俘虜當軍功。
他還在心裏琢磨着要是楊端和打不下來,自己是不是可以接着打。
楊端和要是到冬天結束都拿不下大梁城,那估計得退了,到時換他上的話,他準備換個不一樣的打法。大梁城外不是水網密布嗎?到時他在黃河邊上挖個缺口,引水去淹了大梁城,大梁城外那麽多河道,他們想堵都不知道堵哪兒好!
到那時外無援兵,內無存糧,賴以死守嚴拒的大梁城還随時可能被水淹垮,不信魏王還能負隅頑抗。
“不知老楊能不能打下來。”王贲暗自嘀咕了一句,徑自去見燕王派來的使者。
燕王看到魏國的遭遇,心中又懼又憂,很快搜尋出那位隐匿在燕國境內的趙國公子。
這位燕國公子單名一字嘉,原是上一任趙王嫡子,接受的是傳統的王道教育,結果現在那位趙王的母親得寵之後,上一任趙王把他給廢了,還把他邊緣化得很徹底。
正因為被邊緣化了,所以他能夠瞞過秦人的眼睛往燕地逃亡。要不是逃入燕地後意外被游俠所傷,他斷斷續續養了幾個月的傷才撿回一條命,說不定他已經召集舊部圈塊地複立趙國了!
公子嘉相信燕王會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願意助他一臂之力。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他養好傷以後,局勢已有了極大變化,自己的舊部還被秦人剪除了大半,他沒了和燕王談判的資格,只能藏在燕地等待機會。
燕王的人把他挖出來的時候,他也想過求見燕王說服對方不要助纣為虐,結果燕王不見他,反而把他和一封燕太子丹的親筆信打包送去給王贲。
王贲和燕王使者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交談,收下了信和公子嘉。燕王這麽慫,王贲是有點失望的,不過逮到公子嘉也算是個不錯的收獲,王贲派人把公子嘉移交到鹹陽,順便把燕太子丹的信也一并送了回去。
轉眼到了正月,因着前頭還在打仗,嬴政今年的生辰沒準備大辦。
不過,即使嬴政不準備大辦,底下的人還是得有點表示的,送東西太俗,嬴政大多看不上,說不準還得挨一通臭罵,底下的人琢磨着嬴政近幾年喜歡讓人寫詩文吹捧,嬴政壽辰這邊便紛紛寫了賀表送上來,從各種角度狠狠吹捧了嬴政一番。
只要好好逼一逼,文武百官的創作能力還是蠻強的,至少目前已經從平鋪直敘變得豐富多變,比如出現自比孺子的、自比美人的、自比牛馬的敘事詩,故事性更強,代入感更好,馬屁拍得更曲折!
嬴政看着十分滿意,這些詩文吹不吹捧自己還是其次,主要是看到大夥的文化水平穩步提升,他心裏欣慰啊。
嬴政把包括地方郡守在內的文武百官送上的賀表都看了一遍,大致留意了一下署名,發現裏頭沒有扶蘇的。他很少誇扶蘇,怕這孩子太驕傲,可回想一下,這小子好像也沒怎麽誇過他,每次寫詩文的時候都讓他蒙混過關!
嬴政不太高興,難道這小子見識過仙人的神通廣大,對他這個父王誇不下口了?
嬴政正要叫人去把扶蘇喊來敲打一番,扶蘇就來了。
扶蘇不是自己來的,後頭還跟着個宮人,手腳麻利地扛着一株盆栽跟在扶蘇後頭。
這段時間扶蘇也在琢磨給嬴政送點什麽,趕巧有人來報說前兩年在上林苑搗鼓的一批果樹長勢不錯,瞧着開春說不定能開花挂果了!這不就趕得好不去趕得巧嗎?
扶蘇跑暖房搗鼓了一陣,今天就叫人搬着成果來獻給嬴政。
嬴政瞅了眼那株盆栽,瞧着是盆桂花,還是開着花的那種,因為那獨屬于桂花的香味兒跟着飄進來了。他過生辰,這小子就給他送盆桂花嗎?
扶蘇不知道嬴政心裏正不爽,乖乖上前向嬴政問安,随後叫人把那盆桂花擺到嬴政面前。
平心而論,這盆桂花賣相還挺不錯,長得不高,樹身頗為妖嬈,乍一看仿佛是仙人在翩然起舞。
但,賣相再好也掩蓋不了它只是一盆桂花的事實!
嬴政面色平和,瞧着那盆寒酸的桂花問扶蘇:“你叫人搬一盆桂花到我這做什麽?”
扶蘇說道:“這是孩兒為父王準備的生辰禮!”
嬴政忍着翻臉把扶蘇趕出去的沖動,接着問:“這桂花和尋常桂花有什麽不同?”他瞧着覺着不管是葉子還是花,長得都普普通通,看不出有半點不凡之處。
扶蘇不慌不忙地給嬴政解釋起來:“父王,您看這裏!”他指着桂花枝幹的分叉上,“《周禮》上曾記載有連理木,兩種不同的樹偶然長在一起,不時會出現一樹二花的奇景。您看,這裏其實是接口,孩兒親自把桂花嫁接到了女貞樹樁上。”
嬴政眼神稍緩,順着扶蘇指頭對着的地方看了過去,發現上頭确實有接駁的痕跡。
扶蘇和嬴政說起這種做法的好處:“女貞樹容易生長,不易害病,我們現在能有那麽白蠟就是因為這些樹長得又快又好!相比之下,桂花長得就沒它那麽快,也沒那麽容易種活了。所以,如果我們把桂花接到女貞樹上,它會更容易成活,也更早到花期。”
嬴政聽明白了。
樹和樹之間區別的很大,有的長得好,花不好看;有的長得慢,果子非常甜。
要是挑容易成活、生命力旺盛的樹當枝幹,接上花好果好的枝條,只要它們真的能長一塊,那接到一起的“連理木”就可能同時擁有兩者的優點!
嬴政繃着臉教訓道:“你有這法子,就拿來接棵桂花?”
比起觀賞價值大于實用價值的桂花,桑樹果樹之類的不更值得好好琢磨?嫁接出更好的桑樹,他們能收獲更多更優質的蠶絲;嫁接出更好的果樹,他們能穩定地吃上更甜的果子。
扶蘇腼腆地朝嬴政說出一樁自己已經先斬後奏的事:“我前兩年叫人在上林苑那邊挑了批果樹按這種法子嫁接了一批,挑的都是又好又甜的樹枝,長勢還挺不錯。要是順利的話,今年開春應該會開花了,陸續會有萘果、櫻桃、桃子和李子挂果。”
少府衙門都歸他管了,隸屬于王室的各大苑囿自然也歸他管轄,他要在裏頭搗鼓什麽其實都合法合規。
扶蘇覺得等開春那批果樹真要開花了,大家去上林苑打個獵開個賞花宴什麽的也算是樂事一件。
嬴政他們這麽忙,偶爾也得出去玩玩,适當放松放松、好好聯絡聯絡感情才能更好地繼續幹活!
回頭這些樹挂果了,還可以考慮專供給玉瓊樓,它們不僅又大又甜,還是連理木結出來的,聽着多吉利是不是?所以,貴那麽一點點也很正常!
扶蘇把自己的想法給嬴政講了一遍。
嬴政聽着也覺着沒毛病,就是他接下來得給那些能力出衆的朝臣多點賞賜,免得他們覺得在鹹陽過不下去了,紛紛決定告老還鄉。果子都沒結出來,這小子已經盤算好怎麽騙別人錢了,到底像的誰?
經扶蘇這麽一解釋,那棵平平無奇的桂花看起來順眼多了,嬴政欣然收下,打發扶蘇自己忙去。
扶蘇也沒多留,少府衙門事多得很,他還得去幹活,只說晚上來陪嬴政用膳。
嬴政沒拒絕,等扶蘇走了,便叫人把桂花擺在顯眼處。
諸官過來奏事時,先是聞見一陣桂花香,又瞧見旁邊擺着棵翠油油的桂花,枝桠上綴着一撮撮金黃色的小小花簇。他們見嬴政特地把他擺在旁邊,知曉這肯定不是普通桂花,不由在議完正事之後誇了句“這桂花開得可真好”。
嬴政笑道:“這是扶蘇送的。”更多的,他卻是不誇了,只說這盆栽看似是桂花,實則是女貞樹的樁子接上桂花的枝,乃是扶蘇親手所栽的“連理木”。
扶蘇連仙人都見過那麽多回了,弄個連理木出來一點都不稀奇。
現在嬴政都特意把這事給說出來了,當聽衆的人能怎麽辦,當即又狠吹了一通,說什麽自古連理木便是吉兆,公子能親手栽出如此奇花,必然是用心至誠、孝感天地!
嬴政聽了直點頭。
不錯,就是這樣。
前頭的人摸索出了标準答案,很講義氣地和相熟的同僚對了對口風,接下來其他人都依樣畫葫蘆地在談完正事之餘滿足一下嬴政的個人愛好(聽別人誇他兒子)。
到晚膳時分,扶蘇來找嬴政用膳,後頭又綴着一群搬東西的,先擺一張寬敞的高腿食案,又擺兩張的高腿座椅。
嬴政瞅了眼這些怪模怪樣的玩意,轉頭問正在指揮別人搬來放去的扶蘇:“你這是做什麽?要把我這裏的東西全給換了?”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誇得不錯,多換幾個角度就更好了。先說明,我不是愛聽你們吹彩虹屁,只是在鍛煉你們的寫作能力!
文武百官:千言萬語化為一個字,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