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道

“今天的炒豆和瓜子都賣完了,我叫你爺爺回去村裏多收一點,不知道明天他會收多少來。”媽媽總有操不完的心。

“媽,你可以把吃的品種多弄一些,比如腌蘿蔔條,腌酸菜,也可以用糖加在白開水裏賣,一小玻璃杯兩分鐘。”張笑笑提議。

媽媽懷疑。“這些東西賣得出去嗎?”

“先弄一些試試看,賣不了自己也可以吃的。”

“也是,我先做一點試試。”

“爸爸媽媽,今天五百多的毛利,除掉本金,差不多有三百多純利潤吧!”

“差不多這個數吧!這城裏的孩子就是有錢。照這樣下去,不用多久,房錢也掙回來了。”媽媽充滿憧憬。

“媽媽,今天開學第一天,買學習用品的人多,明天,後天就不可能有這麽多人了,三天後賣出的量才是正常穩定的銷售量。”不是張笑笑要打擊媽媽的積極性,而是讓她要學會理性分析市場的波動,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要一味消極。

果然就如張笑笑所料,第二天收入毛利四百多,第三天三百多,第四天也是三百多,後來每天的毛收益幾乎就是穩定在三百多的樣子。三百多毛利,淨收入也有一百多,爸爸媽媽還是很滿意了。

媽媽聽取了張笑笑的建議,不但有瓜子和炒豆賣,還腌一些鹹菜賣,如酸菜,蘿蔔,黃瓜,還有糖水。媽媽腌的鹹菜在張笑笑的指點下水平突飛猛進,張笑笑前世曾經腌過鹹菜賣,她的腌黃瓜是當地一絕。所以媽媽的鹹菜不但學生們喜歡來買,當地附近的居民也常來買了去下飯吃。

每到下課的時候,爸爸在窗口裏賣學習用品,媽媽在門外賣零食。有時候張笑笑也會跑回來幫忙。

周六周日,學校不上課,鳳陽路說到底那時也只是一條僻靜的路而已,往日熱鬧的學校門口變得寂靜無聲,周六一大早,爸爸媽媽都回家幹農活去了,周日是縣城特定的趕集日,全縣的人都集中在這天來集市上交易,購物,休閑,逗樂,湊熱鬧。爸爸媽媽聽從笑笑的建議,把炒瓜子炒豆搬到電影院門口去賣,還有糖水,再加上涼米線。

上個世紀的八二年的小縣城,電影是人們最大也是唯一的一種娛樂休閑方式。對于一個農業縣來說,每一個趕集日,除了牲畜交易市場人山人海,另一個人山人海的地方就是電影院門口,可以說是水洩不通,在那裏擺攤賣吃的,而且是獨其一家,生意火爆,所有東西,在中午一點多就全部賣完了。爸爸守着空攤子,媽媽和笑笑急匆匆的趕回家炒豆,制做糖水,連媽媽腌的鹹菜都全拿去賣了。張笑笑把正在家門口和小夥伴們玩的樂樂也抓來一起幫忙,張笑笑在家裏專門炒豆,媽媽和樂樂一趟趟的把炒好的豆和糖水往電影院門口搬,後來媽媽跑累了,和爸爸輪換着讓爸爸搬運,媽媽守攤。一家子人忙得跟打仗似的。

下午四點多,最後一場電影還沒有散場,家裏的所有豆炒完賣完,糖也沒有了,媽媽的鹹菜也全賣完了。一家人也累得像散了架。

晚上一家人坐下來算了一下,毛收入六百多元,趕集日一天的食品賣出量,是平時在學校門口十天,也就是兩周的銷售量。這個豆子和瓜子的存貨己空,照這樣下去,存貨成了問題,得趕緊讓爺爺每天趕着馬車去挨村挨戶的收購。

張笑笑提議,在樂樂學習用品店門口貼上一張“大量收購黃豆,蠶豆,瓜子。”路過的人見了,天長日久,就有人上門來賣。這主意後來經過驗證,确實可行。

Advertisement

爸爸媽媽趕集日在電影院門口賣出了甜頭,晚上吃過晚飯後,也趕緊收了炒貨和糖水就往電影院門口趕。縣城的晚上電影院門口人頭攢動,許多年輕人,就算是不看電影也到那裏湊熱鬧,看看電影海報。三五成群站在那裏聊天,看美女帥哥。

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的,都很少有做生意的意識,所以做生意的人很少,只要有人做,不管賣什麽,都能賺錢。爸爸媽媽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鍛煉,自己也捉摸出了一些門道。他們不知道從哪裏買來了一個炸爆米花的機器,又賣起了爆米花,他們還買了一張三輪車,每天搬貨就方便多了。

有人看見爸爸媽媽的生意興隆,也學着他們的樣子在電影院門口賣起了小食品。後來漸漸的發展到了四五家。競争強了起來,爸爸媽媽又增加了賣冰棍等各種的業務。攤子越擺越大。

爸爸媽媽對賺錢似乎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會捉摸,也越來越忙了。對于老家的田地,他們已經根本無暇顧及。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那麽多的田地他們也忙不過來,爸爸媽媽決定把田地給別人種,然後每年适當收取一點糧食。

剛剛開始的時候,爺爺奶奶說什麽也不同意,後來他們來看看兒子和兒媳婦确實是很忙,收入也可觀,他們不得不同意了,決定留一小塊地給他們老兩個栽點菜,其餘的就讓給別人栽種。

奶奶有意想要把田地分別讓給姑姑和張為軍家種,認為再怎麽說有好處應該先給自己的親人,爺爺和張笑笑卻堅決不同意讓張為軍家種。爺爺反對是因為他壓根就看不慣張為軍一家子人的所作所為,張笑笑想的是,以後的土地會越來越值錢,讓張為軍家種,怕他們以後會見利忘義,事實上他們就是這樣的人。怕以後對土地的歸屬争執不清。與其以後為此徒增煩惱,不如現在就不和他們有瓜葛。

爺爺和奶奶因為這個事情大吵了一架,奶奶罵爺爺鐵石心腸,不顧親情,爺爺卻說奶奶是頭發長見識短。好人壞人分不清,明明是狼崽仔卻偏偏要往自己羊窩裏牽。

後來最終給了姑姑家和村子裏平日裏關系很好的李叔家種。

張笑笑提出,要寫一個協議,說明一下這個土地的歸屬,以免以後時間長了分不清楚。大家覺得都是親戚朋友,沒有這個必要,可是張笑笑卻執意一再的堅持。

姑父豁達的說:“寫一下也好,什麽都清清爽爽,以後也沒什麽牽扯。”

媽媽有些不好意思。“這個孩子,真不懂事,自己的姑姑家,還有李叔家,又不是外人,有什麽不放心的,要是不放心,也不會讓你們種不是!”

“沒事沒事,寫一下也好,笑笑說的也有道理,既然你們也是一片好心才給我們栽種,我們也應該拿出一點城意來。”李叔忙附和着說。

最終,大家都簽了一份協議,詳細說明了土地的歸屬問題,協議人手一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