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妒忌(3)

39.妒忌(3)

第二天上午,笑笑媽去問趙老板家是否要小工,并把情況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說那是孩子大伯家的女兒,因為自己家店裏的人手已經夠了,卻又不好駁了人家的要求,正在左右為難,想起趙老板家也生意不錯,所以來問問他們家是否缺少人手。

趙老板家除了夫妻倆,另外已經請了兩個小工,人手已經夠了,但是,因為他們感激張為民家,如果沒有他們家的秘方,趙老板家的米線館早已經關門了,張為民家不但把秘方給了他家,自己家也不再用。這很是讓他們家感恩戴德。他們家的生意雖然沒有張為民家的好,但是也只僅次于張為民家,每天的收入也已經很可觀了,他們也還是滿足的。

所以,趙老板聽了笑笑媽的困惑,立即說:“沒問題,叫她們來我這裏,但是目前,我這裏只能要一個人,另外一個,我問一下朋友,看他們那裏是否需要人手。”

下午,張一雙和張二雙來到了樂樂米線館。兩個在村裏一貫目中無人飛揚跋扈的人,看着張笑笑家敞亮、氣派的店堂,不由地收斂了起來。

“我媽媽說讓我們到這裏來上班。”張一雙邊左右打量着店鋪邊對笑笑媽說。本來老太太說商量好了再通知他們,人家沒等到通知就自己來了。她們的意思是你商量好商量不好他就是要來。

“你們姐妹倆跟我來。”笑笑媽也不多和她們說,就領着她們向趙老板家店裏走去。

到了趙老板的店裏,趙老板看姐妹倆長得還可以,服務行業,門面最重要,所以點頭說:“張一雙留在我店裏,張二雙,我有個朋友在上面賣服裝,你到那裏幫忙。”

張一雙和張二雙都奇怪,不是說好到樂樂米線館裏幫忙的嗎?張二雙聽說改為賣服裝,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欣然接受,賣服裝總比在店裏洗碗洗菜抹桌子要幹淨輕巧多了。張一雙聽說讓自己留在這個又舊又小又破的店裏幹,想想樂樂米線館,落差太大,聽說每個月的工錢也只有十二元,更不高興了。

張一雙把笑笑媽拉到一旁。“嬸,不是說好到你家幹嗎,怎麽到了這麽個破店裏?而且還少了三塊錢!”

“我們家店裏人手夠了,再養不了那麽多,這裏你如果不想幹,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回家,要不是趙老板看在我們曾是鄰居的份上,恐怕連這都輪不上。十二塊錢你嫌少,多少人想來掙還沒有機會,你去打聽一下那些挖基溝的,挖兩米基溝也就五毛錢,一個壯漢一天從早到晚也只能挖五六米,掙三元錢,那苦,你吃得了嗎?”

張一雙想想也是,在家裏辛辛苦苦幹一年,也見不到一毛錢,每月掙十二元錢的工作不容易找,而且總比在家強多了,再說,自己來城裏,不僅來掙點錢,最主要的是有機會接觸城裏人,找個城裏人家,這才是最最重要的,失去這次機會,恐怕以後再沒有機會來城裏幹活了,嬸嬸他們家,看來并不歡迎她們姐妹倆。

想到這裏,張一雙點了點頭無奈的說:“好吧,讓在這裏幹就在這裏幹。”

安頓好了張一雙姐妹,笑笑媽終于長舒了一口氣,總算是放下了一塊心病。

可是次日中午,劉心麗來了,那時候通訊不發達,劉心麗見兩個寶貝女兒一夜不歸宿,心想一定是留在城裏做工了,但終歸還是不放心,所以特地跑來看看究竟。

劉心麗聽說她的兩個寶貝女兒沒有在張為民家幹,而是在別處幹,有些意外,但是轉念又想,不管在那裏幹,只要能賺錢,能留在城裏,怎麽都行。

Advertisement

既然來了,就得去看看女兒做工的地方,張為民一家正在忙,笑笑媽只告訴劉心麗說,就在一條街上,順着這條街往上走,就可以看到,讓她自己去找。

劉心麗找到大女兒做的米線館,大失所望,工錢也少了三元,劉心麗大罵張為民家人不懷好意,黑心黑肺,不顧人情。

張一雙雖然只在城裏生活了一天,但還是深切感覺到城裏比村裏好多了,她可不想再回去,所以把笑笑媽勸她的那番話用來勸劉心麗,劉心麗聽了,想想也對,好歹能掙點錢,能留在城裏,可是心裏還是對張為民一家人的無情無義憤憤不平。

劉心麗見到小女兒所在的服裝店,心裏的情緒平複了一些,小女兒所在的店雖然也是又舊又破,但是工作輕松多了,坐在那裏守着賣賣衣服,又幹淨又輕松,可聽說每個月只有十塊錢,心裏又不樂意了。可是事情己經這樣,又無可奈何。

劉心麗告別了兩個女兒,想來想去還是不甘心,又再次回到了樂樂米線館。

劉心麗回到樂樂米線館時,張為民家正在吃中午飯,劉心麗是吃了中午飯才來的,可是開餐飲,都是飯點過後,兩點鐘才吃午飯。

張老太太熱情的拉劉心麗來吃飯,劉心麗扭不過,只得坐在桌子邊。一看,張為民家過的可真是地主家的生活,菜做得那麽的豐盛,有魚有肉有菜有湯,自己家過年都吃得沒有這麽好,而且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制,看着好看,吃起來更香。

“我以為你們家煮米線賣,天天吃的就是米線,原來還吃得這麽精細。”就算天天吃米線,那也是很好的口福了。劉心麗想。

“天天吃米線也不行,孩子正長身體,營養跟不上。趕集日忙不過來,只得輪流着吃米線,其他日子裏都是有飯有菜。”笑笑媽解釋說,其實,什麽營養不營養的,她也不懂,只是聽女兒天天念叨,她也就這麽說了。

劉心麗想想自己家一年到頭也舍不得吃一個雞蛋,肉更不用說了,只在過年的時候買半斤回來吃,一年養兩頭豬,別家都殺一頭腌成臘肉放家裏慢慢吃,他們家卻舍不得,兩頭都賣成了錢。每頓米飯加一個青菜或是一個白菜,有時候米飯就着鹹菜就吃了,在她看來,能天天吃牛肉或是羊肉米線已經是最好的享受了,人家還說沒有營養。

張為民家原本不比他們家好多少,為什麽就能想到來城裏做生意,而且還做得這麽好。這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他們家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一想到這些,劉心麗心裏就堵得慌,這美味佳肴也難以下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