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禦書房的燈漏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钲,四铙,一個時辰堪堪過去了。

桌上文書的禦筆朱批還停留在之前的地方,趙筠批起折子向來凝神投入,很少有這樣心神恍惚,怔忪停滞的時候。可自從剛才聽完禦前侍衛的彙報,他就再難看進去一個字。

他自懷疑蔣相開始就派了信得過的幾名侍衛偷偷潛伏于相府周圍,暗中觀察其動靜。今天侍衛回報,列出了最近頻頻出入相府,與蔣相過從甚密的官員名單,而隋毅竟赫然在列!

秋日驕陽透過雕花木門在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中的浮塵在光束裏格外顯眼,張牙舞爪擾得人心緒不寧。

“小夏子”

“啊,啊皇上!”

夏公公立于一旁,早在這秋日暖陽的下午昏昏欲睡,點着頭打盹。突聞皇上開口,驚得立馬晃過腦袋打起了精神。

趙筠也不惱他,只自言自語一般輕輕問了一句:

“你說,隋将軍,他會背叛朕嗎?”

夏公公苦着一張臉回話:

“皇上,奴才哪裏曉得這些。”

其實夏公公年齡與趙筠相仿,論資歷和心計是斷坐不上太監總管這個位置的。但他勝在還是小太監的時候就跟着年齡尚小的太子趙筠伺候了,趙筠登基他也順應成了景帝身邊的大太監。夏公公倒不是像那些在宮裏已經修煉成精的老宦官一樣謹言慎行,為着明哲保身,他是真的不懂。

“呵,也是,我怎麽問起你來了”

明朝時期宦官專權,景朝引以為戒,太監決不能妄議政事。趙筠低下頭苦笑,可是在這宮裏他還有誰可以商量,又有誰能信得過。那些朝堂上恨不得以頭搶地表忠心的大臣,下了禦正殿轉眼就鑽進了蔣相府,與其結黨營私暗中勾結。

可隋毅呢,他也是這樣嗎?冀州的那些患難與共,體貼關懷難道都是虛與委蛇的假意嗎?

“啓禀皇上,冀州密報!”

Advertisement

當初帶去冀州暗訪的禦前侍衛尉仁和尉孝這段時間一直留守于冀州協助調查,還負責景帝和蔡忠之間的密報往來。趙筠收回心神,接過密報急忙展開。

這段時間有了方向,蔡忠的調查進展迅速。先是将王氏幾處住宅掘地三尺,終于在邢水縣王允治舊院裏的水缸下發現了一層小的暗格,裏面藏着幾本賬本。上面明明白白列了收受賄賂的來源,包括水利施工的克扣流水都記得清清楚楚,而那些餘出來的大批朝廷撥款支出後面都簽着一個周字。

蔡忠比對着時間拜訪了太守府和邢水小院附近的鄉民,他們有人記得賬本上記錄的那段時間裏有一個五十來歲模樣的男子頻繁坐着馬車來拜訪太守。目擊的人說那人看着不像是什麽達官貴人,太守府的人卻都恭敬得很,每次王太守都是親自迎送,且那人來來回回在那一段時間裏到訪了不少次。

趙筠心裏猜想,這個人多半是來運送貪污克扣下的水利銀的,幾百萬兩白花花的實心銀,馬車都得裝好幾趟。不過京城離冀州路程少說也要十來天,往返便是将近一個月,而根據鄉民的說法那人在短時間內就折返了許多趟。莫非銀子沒有運回京城?

密報後面蔡忠附上了一幅根據鄉民描述所繪制的畫像,畫中的老伯平平無奇,并無什麽明顯的特征,趙筠卻莫名覺得哪裏有一絲眼熟,難道自己曾經見過?

趙筠在禦書房內來回踱步,思索着可能的人選。能被派來做這事的,多半是心腹,往目前最大嫌疑的蔣相府上一聯系......

是管家!少時跟在蔣勤和蔣靈身後的那個蔣府管家!雖然年歲漸長,但畫像上的模樣确實和記憶裏八九不離十!!只要抓住這個人,追查出銀兩去向,再合着王允治那本賬簿,蔣相勾結冀州府貪污朝廷水利撥款的罪證就能如拔蘿蔔帶泥般一溜牽出來。到時候鐵證如山,任他累世功勞也要伏法認罪!

趙筠心裏翻江倒海,雖然早有懷疑,但當隐藏在暗黑深潭裏的幕後主使終于浮出水面,他還是難以抑制胸中的激蕩和憤慨。他迅速寫好了回信,命蔡忠帶着罪證即刻返京。

事不宜遲,他又寫下诏書命羽林軍捉拿丞相蔣效羽,徹底抄查相府!

“父親,周伯已經被發現了,要送他出城躲起來嗎?”

“躲到哪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這江山還是他姓趙的,躲到哪裏都不能放心。”

蔣相勾起嘴角陰鸷地笑了笑:

“只有地府那皇帝小兒管不着,你知道該怎麽辦。”

“是!父親”

“馬上派人通知那邊拔營,咱們的計劃得提前了。”

斜陽餘輝裏,暗雲在天邊湧動,紫金城的夜要到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上章提問解答:煙花自西邊天空綻放,第二章有寫到隋府位于京城西。所以,寶貝煙花就是為你而放,你值得所有美好的東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