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前途

當天晚上,李大姑娘被留在長公主府,各家夫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公主府的事告訴自家長輩夫婿,看他們心中是如何定奪。

李玉兒帶着丫鬟住在長公主府的客房,吃過晚膳後沒多久,杏兒帶着丫鬟們請李玉兒去見清河。

李玉兒起身跟在杏兒身後,有心問杏兒兩句,躊躇兩下還是沒問,她老老實實的長公主或許會更喜歡一點。

清河坐在偏房等着李玉兒,李玉兒進來福禮:“長公主殿下。”

清河擡頭,上下打量一下李玉兒:“做吧。”

李玉兒坐在旁邊的椅子上,身子微微傾斜,只坐了一半。

跟在杏兒身後的宮女全都站在門口,屋中除了李玉兒帶來的丫鬟初月,只有清河身邊的太監總管汪公公和剛剛與李玉兒一同進屋的杏兒。

清河瞄了眼李玉兒身後的初月:“李大姑娘,不知道你身邊的丫鬟今年多大了。”

李玉兒回頭看了眼初月,低頭道:“回長公主,初月今年十六了。”

“哦,可是說好人家了?”

“還沒有。”

“能跟着李大姑娘進長公主府的,肯定是身邊第一得力人,将來是要留在身邊做總管的?”

“是的。”

“可惜啊,李大姑娘現在注定是要嫁不出去了。”

李玉兒因為這句話整顆心都揪在一起,她當然知道她嫁不出去了,發生這樣的事,她要是能在京城這個地方嫁出去簡直有鬼,就算是嫁了也不會有什麽好人家要她的。

她心裏不禁生了怨氣,恨上了李老夫人,若不是她,她怎麽活落得今日這樣下場。

Advertisement

她咬着下唇,輕輕點頭:“臣女知道自己嫁不出去,所以打算青燈古佛過完這輩子,可是家中母親疼愛女兒,舍不得臣女出家。”

“好好地姑娘家出家多可惜啊,本宮這裏有一個機會,只是不知道李大姑娘可否願意讓你身邊這位初月姑娘跟在你身邊一輩子都不嫁人。”

初月從小就跟在李玉兒身邊,李玉兒要是青燈古佛過一輩子,她這個大丫鬟肯定是要陪着她的。她一個花一樣年紀的姑娘怎麽甘心就這樣孤苦伶仃的過完這一生。

清河話音剛落,她立即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道:“還望長公主殿下能給小姐和奴婢指一條明路,奴婢願意跟着小姐一輩子都不嫁人。”

“你把頭擡起來看着本宮。”

初月擡頭看着清河的眼睛:“你果真願意為了你家小姐終身不嫁?”

初月點頭:“奴婢願意。”

清河一笑:“如此甚好,從今天晚上起,你們主仆的命運就會綁在一起,你哪天要是敢背叛你的主子,你的下場不會比你的主子好到哪裏去。”

初月能做到大丫鬟的位置,自是一個心肝剔透的聰明人,她感覺得到從今天晚上後,她們主仆的命運将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李玉兒做不下去,她慢慢起身:“長公主殿下,您……”

“本宮送你進宮不是簡單的陪着皇後聊天說話。皇上喜歡像你這樣的美人,後宮之中百花齊放,皇後娘娘身邊總是需要一兩個得用的人争寵,以平衡後宮勢力。在後宮中,現在最得寵的就是麗嫔,難免有些張揚,宮裏積年的老人不想和她這種後來的人鬥,新人裏沒人能争得過麗嫔,于是這人選就得從宮外去選。”

李玉兒跪在地上,心裏撲通撲通的跳,原本她以為她送到宮裏陪着皇後,時間久了皇後同情她的遭遇給她指一個婚事,普通人家已經無緣,肯定會在皇族之中選擇,說不定會被指給哪個王爺做側室。

李玉兒怎麽也想不到,在京中一向名不見經傳的長公主居然想要在皇上身邊插人。長公主把她送進宮的目标竟是皇上,她一個普通五品官家的女兒,她可是從來都沒有想過哪天進宮陪在皇上左右,更何況她壞了名聲。

“長公主,臣女……臣女知道長公主擡愛,可是臣女現在名聲不好,皇後就算是憐憫臣女……”

“本宮只會幫你送到皇後身邊,後面的路怎麽走主要看你怎麽做。你的身上有很大的優勢,你的長得漂亮,是皇後喜歡的類型,同樣你那雙手也是皇上喜歡的類型,皇上他喜歡纖弱的手。皇後需要幫手,但是這個幫手不可以有威脅到皇後的機會,你性子溫順,出生書香門第,前段時間壞了名聲,家中無人在宮中為你打點,你一旦入宮就是一個人孤身的闖,這樣你就需要一個很厲害的後臺,皇後就是你唯一的依靠。”

李玉兒低着頭,雙手握成拳頭。清河低頭看她握成拳頭的雙手:“本宮需要這宮裏有自己人,你入了宮只要得了皇後的青睐,你将來的路就會走的很寬廣,你的背後會有兩個人幫你,一個是宮中說一不二的主人皇後,一個是本宮。”

“臣女可以問長公主一個問題嗎?”

“你問。”

“長公主為什麽要選中臣女,為什麽想要這宮裏有自己人。”

“本宮選中你的原因之前已經說了,皇後的想法就是本宮的想法,至于本宮為什麽要宮裏有自己人,那是本宮自己的事情,你不用多問,你盡管放心,本宮只想知道一些小道消息,不會有危害你地位的事情發生。”

李玉兒沉默許久,腦海中轉了無數個念頭,她想到家中因為她的事吵得日夜不得安寧,還有她将來未知的命運。在今晚之前,她一直在為她未來的命運擔憂,她明白她這輩子注定是要嫁不出去了,在家中養一輩子更是不可能的事實,她弟弟小時候就算再怎麽和她親厚,長大以後娶了媳婦一切都可能發生改變,她最終的下場無外乎是青燈古佛的過完這輩子。

實際上在來長公主府之前,她心中就萌生了這樣的想法。萌生這個想法的同時,又有一種強烈的不甘,這一切本來就不是她的錯,為什麽要把這份錯誤怪罪在她的身上。

哪個女孩心裏不對未來充滿幻想,幻想未來的夫君是什麽樣子的人,嫁了人後會過什麽樣的生活。李玉兒這樣的幻想在十五歲這年被自己的祖母親手打破,她為了自己嫡親的孫女毀了她的一生,她為了她的嫡親孫女,在那個男人已經沒用之後還想逼着她嫁過去。

美名其曰的說是為了他們家的家風着想,她要真的為李家家風着想,一開始的時候就不該為她定下這門婚事。

在最初的日子裏,她心裏怨過,恨過,随之而來的是無盡的絕望,她明白這種事情過後,她一輩子已經沒有希望了,盛昭不是好惹的,就算有人知道她的無辜,在盛昭權勢面前又有幾家有那個膽子娶她,除了坐在宮裏的皇帝,她沒有別的選擇。

她重重的磕了一個頭:“臣女謝過長公主。”

清河唇角微微勾起,起身慢慢走過去,扶起她的胳膊:“本宮就在此恭喜将來的貴人了。”

此時李玉兒心裏已經沒有多少閨閣少女的天真,更多的是對未來的算計,她要平步青雲,她要讓所有看不起她的人看看,她李玉兒不會就這麽跌入塵埃:“還望長公主能多多賜教。”

“本宮身邊的李公公是宮裏老人,今晚李公公會給你講講宮中的規矩和該注意的事項,明日随本宮入宮,本宮期待你的表現。”

“是。”

等李玉兒出去,汪公公憂心道:“長公主,你這是要幹什麽?”

“我之前說了,我希望宮裏面有我自己的人。”

“皇後娘娘是你的親姨母,你……”

“皇後是我親姨母,可是你別忘了,她背叛過母妃,一個背叛過的人,如何能信。”清河想起小時候,雲太妃知道自己親妹妹背叛她的事後,那種絕望的表情。

汪公公說不出話,清河很難信任別人,只要是背叛過她的人就永遠都不能得到她的信任,他是先帝身邊老人,先帝剛剛駕崩的時候他處處護着清河才獲得她的信任。

長公主生性護短,這輩子最想保護的人就是住在深宮中的雲太妃,那日清河從雲太妃那裏出來,讓身邊的人去查宮裏是誰在雲太妃面前嚼舌根,可她宮裏沒有人手,查到現在都沒查出什麽來。

她最想看到的是雲太妃能安安穩穩的在宮裏養病,而不是時時擔憂清河。

若不是為了雲太妃,她也不會犯忌在宮裏安插自己人,只希望皇後能看開點,明白清河心中想法,将李玉兒推到皇上身邊。

屋裏的太監宮女全都下去,清河一人躺在床上怎麽也睡不着覺,她沒有讓人守夜的習慣,偌大的一間屋子只有她一個人,此時此刻清冷幽寂,她坐在床上雙手抱膝,望着被褥上打多大多的花朵,想起幼年時先帝駕崩時發生的事情。

先帝在世時是清河最開心的日子,每天清晨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想該穿什麽樣的衣服,吃什麽東西,母妃今天在做什麽……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在先帝駕崩後全都變了,宮人們一改平日裏巴結的嘴臉,對她們母女兩人不冷不熱,清河嬌養多年,本來就不是什麽好性子,宮人怠慢她們清河心裏有氣,想要給他們教訓。

剛要動作被雲太妃死死的拉住,事後語重心長的對清河說不要四處惹事,今時不同往日,往日宮人們巴結,是看在父皇的面子上,雲太妃生下了先帝唯一的子嗣,在這宮裏屬于頭一份,先帝喜歡公主,各種賞賜接連不斷,宮裏人見風使舵,處處巴結她們是他們的本性。先帝駕崩,她們母女失去了靠山,雲太妃娘家死絕,唯一的妹妹成了新任皇後,多年前與雲太妃姐妹情義斷絕,宮人們更是沒有什麽顧慮,想怎麽作踐就怎麽作踐,橫豎沒人為她們說話。

汪公公這些先帝留下的人想要幫助雲太妃,也幫不了太多,他們手中的權利本來就是先帝給的,先帝駕崩,他們在先帝手下做事的人權利直接下去一半,新帝登基,又是先帝的兄弟,不是先帝的兒子,他們這些老人肯定不好過。

他們只能幫雲太妃母女一時,幫不了一世,這些人奉高踩低,他們哪天沒了,雲太妃母女的日子更加難過,不如趁着他們還在的時候讓雲太妃母女兩人先一點點适應這樣的落差。

他們心裏的想法固然美好,他們身居高位多年,都差不多忘記了那些個太監作踐人的本事,他們竟會越來越過分,竟當着清河的面打掉雲太妃冷掉的飯菜,還用腳踩了踩。

這一幕清河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那個小太監嚣張的表情和他的腳,她逼着汪公公這些心腹抓住那個小太監,拖到院子裏,按在凳子上,将他活活打死。

汪公公心裏也是憤怒,雲太妃再怎麽不得勢,她也是唯一一個孕育了先帝子嗣的人,清河是先帝唯一的孩子,新帝登基後,和先帝再怎麽不對付,也要看在清河是先帝唯一孩子的份上好好地照顧她們母女。

也好,不如借着這事,徹底鬧大,引起新帝注意,這樣清河就能得到重視,雲太妃的日子也能好過一點。

那個小太監是被活活打死的,清河眼睜睜的盯着那個小太監一點一點的打死在她的面前,從那一天起,清河的心徹底發生改變,她要好好地活着,為了雲太妃她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先帝駕崩,雲太妃身體漸漸不好,皇後将清河抱在膝下教養,清河收起心裏隐約而出的暴戾,順從皇後所有的安排,慢慢走進皇後的心裏,揣摩皇後的想法。

依靠着皇後,她們母女在宮裏的日子漸漸好過,雲太妃生病時有太醫前去診脈,不敢怠慢半分,清河那日所為,成了在場宮人抹不去的陰影,老人們都知道在這宮裏得罪誰都不能得罪清河長公主,越是沉默的人爆發起來就越是可怕,清河就是這樣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