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心機

怡紅樓的老鸨迎來了一個奇怪的客人,點名要見芊芊姑娘。所有人都知道芊芊姑娘被定國公包養,來怡紅樓的人誰也沒膽子去點芊芊,來人如此作為不由引起老鸨注意開始揣摩來人意思。。

來人是段熙語的心腹陪房王瑞。

王瑞是段家忠仆,當年段姨媽母女被趕出段家,所有仆人全都散去,不肯跟着段姨媽母女走,躲得遠遠地,好像段姨媽母女身上有什麽會傳染的病一樣唯恐避之不及。唯有王瑞帶着全家一路護送段姨媽母女來到京城投奔盛家。

王瑞一家此舉深得段姨媽的心,段姨媽不由自主的就把他全家當成心腹培養。段姨媽又是一個聰明人,牢牢地把王瑞一家攏在手心裏,平日裏許了諸多好處,許多重要的事情都是交給王瑞一家去辦。

段熙語出嫁,段姨媽擔心段熙語身邊沒有心腹可用,就把王瑞一家作為段熙語陪房跟着段熙語嫁到了定國公府。

王瑞一家原本是定國公府的挂名下人,現在跟着段熙語嫁過來就是真的盛家仆人。他們一有主子的信任,二是夫人的陪房心腹,在普通下人面前頗有幾分體面,在盛家的日子過得十分舒坦。

先前段熙語沒有什麽需要他們的地方,只把他們當成普通下人對待,當然待遇與其他下人定然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她屋裏的管事媽媽就是王瑞的媳婦。

自那日段熙語聽了心悅的一席話後,回到屋裏百般沉思方才下定決心,要在外面找出一個幫手。

盛昭對女色不怎麽在意,先前她在盛昭面前提過要把身邊丫鬟給他做通房的事被他拒絕,她現在懷孕,要是再說出來,盛昭肯定還會是拒絕,就算是有那麽一點點的把握,段熙語也不敢輕易在盛昭面前提起這樁事。

家中的丫鬟不能引起盛昭注意,可外面有人可以,比如青樓裏的芊芊姑娘。盛昭混跡官場多年,官員大多腐敗喜歡在青樓這些地方閑逛。

盛昭就算是位極人臣,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到青樓裏走上一圈。

他在青樓裏走了那麽多年,基本上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除了一個芊芊姑娘被他包養多年外,其他女子都沒能和他有過任何傳聞,即便有過,也很快消聲滅跡。

憑着這幾點,說明盛昭的心裏還是有芊芊的,家花沒有野花香,在嫁給盛昭之前,段熙語心裏就在想怎麽做才能除掉這個芊芊姑娘,她可不想看到她心愛的表哥除了她之外在外面還有一個他喜歡的女子。

她身在內宅,芊芊身處青樓,兩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交集點段熙語想對芊芊下手也實在是找不到法子,她是內宅婦人,外面的事她了解的不多,能顧到的也不多,只得暫時放下,以後慢慢圖謀。

只是沒有想到她有一天會利用到這個讓她一直不喜歡的對手,需要用她從清河那邊分走丈夫的寵。

在下這個決心之前,段熙語的內心是猶豫的,只猶豫了一會兒她就被要打敗清河的心給戰勝,她不要她的丈夫在她懷孕的十個月裏去和一個身份比她高的女人在一起。

Advertisement

因為不管從哪個方面去看,清河随時都能夠威脅她現在的地位,她腹中的孩子現在是男是女還不确定,若十個月後她生下的是個女孩,而在這十個月裏面清河正巧懷孕,在她前頭生下一個兒子,盛昭的心又全都被她抓過去,到時候她就落了一個兩空了。

她與清河相處這麽多天,自認為對清河的性子有那麽一點的了解。她出生皇家身份高貴,也許是平日裏無人與她相争,她又自持身份高貴,不屑使用一些小手段把丈夫留在自己身邊,故而新婚這麽長時間清河從未動手把盛昭從段熙語身邊搶走,不肯分她一夜。

事實上段熙語哪裏知道,清河的确是不屑去争,她不屑的原因是她從心底去厭惡盛昭,根本就不希望盛昭去她那邊去住,段熙語懷孕後盛昭一直住在清河那邊,清河心裏還覺得有些厭煩。

段熙語在心裏有過無數個設想,芊芊不過是個青樓女子,本朝青樓女子沒有地位,不管你的出生多麽的悲苦,命運如何的坎坷,只要你頭上挂上一個青樓女子的稱號你就永遠都擡不起頭。

盛昭包養芊芊多年,芊芊在他的心中肯定有一定的地位,她做主把芊芊弄進來,說不定盛昭會因此高興多看她一眼。

至于芊芊做大問題她一點都不擔心,不管她再怎麽厲害,她也改變不了她是青樓女子的事實,她接芊芊進來,為的是對付清河,她要芊芊與清河争寵。

她很想知道,一向高貴的清河大長公主會不會與一個青樓女子分享丈夫,橫豎她段熙語是不在意的。她心裏有點僥幸的想,或許清河會因為芊芊進門厭惡盛昭,不要盛昭近身,這樣她就少了一樁麻煩事。

要是清河不在意也沒關系,她把芊芊弄進門,肯定要把芊芊的賣身契握在手中,她堅信只要手裏握了她的賣身契,芊芊就不敢對她造反,她又不可能投誠清河,只能按照她的命令對付清河。

她不知道清河與芊芊的手段怎麽樣,她隐約覺得兩人一個從宮裏面出來,一個青樓出生,手裏沒有手段那是不可能的,說不定旗鼓相當,在她懷孕的這幾個月裏能鬥得你死我活,等她出了月子,變成兩敗俱傷的場面。

要是兩方一強一弱她也不用糾結什麽,要是清河贏了,除掉了芊芊相當于除掉了她心頭的一根刺。

清河對付芊芊的過程中肯會落下把柄被她抓住,只要她好好關注兩人之間的進展不愁抓不到清河把柄。

等清河把芊芊鬥敗,她找個合适的時機把清河的所作所為揭露出來,再在裏面添油加醋。這樣有手段的一個人到時候肯定會遭人厭惡,說不定盛昭一輩子都不想去清河房中。

要是清河鬥不過芊芊也沒關系,槍打出頭鳥,清河是大長公主,她不能對她動手,有一個合适的人對付清河她高興還來不及。

芊芊表現的好的話,她有可能留下她,給她一條活路,不把她處置掉。

段熙語對自己的手段十分的自信,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壓制住芊芊,不讓芊芊爬到她的頭上。就算她沒有手段壓制芊芊,芊芊将要爬到她的頭上她同樣不擔心,她的上面還有一個盛太夫人,太夫人是絕對不會允許一個青樓女子在盛家作威作福。

不管怎麽樣,她都不吃虧,別忘了,她的肚子裏還有盛家的長子嫡孫。

段熙語越想越是覺得高興,忍不住的笑出了聲,她只盼着王瑞做事能靠譜點,別給她辦砸了。

不過王瑞的本事她還是相信的,他家一家老小全都握在她的手中,她不擔心王瑞做事不賣力。

芊芊被盛昭包養多年,豈是說見就見的,王瑞與老鸨在異樣的目光下,硬着頭皮說出自己的底牌,他是定國公府的人。

定國公府這四個字在老鸨腦海裏轉了一圈後,老鸨還是疑惑,盛昭常逛怡紅樓,盛昭身邊的随從老鸨還是認識的,王瑞她可是一點都不認識,還很陌生。

她心頭一轉,心想着進門就是客,說不定人家說的是真的,還是先別得罪人比較好。

老鸨心思一轉,臉上扯出笑容,拉着王瑞的手走到包間的桌邊坐下,親手為他倒了一杯茶水與他套近乎:“原來爺是定國公府的下人,怎麽不早說嘛,害的奴家白白誤會。”

老鸨年到中年,已經青春不再,年少時的美麗容貌還是在她的臉上存留了一兩分,頗有幾分風韻。

王瑞是個老實人,娶了媳婦後一心為媳婦着想,再也沒有看過其他的丫鬟媳婦子,有了孩子後則是一心為孩子着想,想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前程。

他對主子忠心耿耿,他是誰的仆人就忠于那個主子,輕易不會改變。就像當年段家家仆解散,只有王瑞一人帶着全家,送段姨媽母女到京城,去找分散多年的姐妹,而且人還去世了,盛昭收不收還是個問題。

臨走之前,很多人都在嘲笑王瑞一家在做傻事。盛家與段姨媽唯一有血緣關系,關系親近的人已經死了,盛家怎麽可能會收留段姨媽母女,再者就是段姨媽母女怎麽好意思留在盛家,不靠娘家,靠着盛家過活。

世事難料,盛家偏偏收留了段姨媽母女,還是盛太夫人開的口,段姨媽母女也有這個臉皮留下來,她們要是不留下來也沒什麽地方去。

宰相門前三品官,定國公府的家奴在普通百姓面前也高人一等,遠在段家宗族的那些原來伺候段姨媽他們的下人得知此事,後悔的腸子都青了,心裏萬分羨慕王瑞一家的好運。

王瑞此舉得了段姨媽的心,段姨媽就把王瑞一家當成心腹對待,平日裏有什麽好處也給王瑞分一點,這更是讓王瑞死心塌地的跟着段姨媽母女做事。

來青樓是王瑞生平第一次,作為一個老實人,在這麽一個花枝招展的地方他實在是不适應,尤其是面前坐着一個半老徐娘,年紀雖大,卻風韻猶存的女人,可是比他的媳婦漂亮多了。

老鸨長得是不錯,還沒影響王瑞本來要做的事,在出來之前,段熙語對他可是千叮咛萬囑咐,一定要把這事給辦成。

王瑞做事認真,又不是陽奉陰違的人,肯定要把事情辦妥才肯離開,而且此次來怡紅樓還是他背着自己的媳婦偷偷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