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生産
元雙這一聲喊如同當頭棒喝,打在一起的丫鬟全都停下,清河的幾個丫鬟跑到清河面前扶起清河往産房方向過去,銀雙抓過清河手腕緊張把脈,另有幾個丫鬟跑出去通風報信。
鸾鳳被眼前景象吓到,僵在那邊過了一會兒後她抖了抖身子說:“這和我沒有關系,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
汪公公得知消息往這邊跑來,從丫鬟口中他已經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剛踏進涼亭就聽到鸾鳳說的那句話,原本七分的惱意變成了十分。難道她不知道大長公主懷孕,還這樣刺激她,她說她不是故意的就不是故意的不成。
清河情緒激動,肚子上的疼痛不時傳來,她頭上冒出汗水,幾乎都快喘不出氣來。根本沒辦法走路,她身子沉重,幾個丫鬟不是做粗活的料,扶着清河格外的吃力,走了好長時間都沒有走出涼亭。
汪公公走到清河身邊,從元雙手中接過清河,他撐着清河沉重的身體,帶着她慢慢往前走,清河是他從小看到大,此事她情緒不穩汪公公明銳感覺到,他邊走邊安慰她:“沒事的清河,那些事情與你沒有任何關系,你不用在意,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好。”
鸾鳳在後面聽到汪公公這通話只覺得面紅耳赤,燥得慌,她這是怎麽了,竟然忘記清河懷孕,就這樣直沖沖的闖進來找清河麻煩,要是清河出了什麽事,她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她自己生過孩子,知道生孩子的時候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十分的危險。現在清河情緒不穩,裙子上的血不住的往下流,每走一步都拖着血印。她現在很害怕,害怕清河就這麽出事了。
她站在原地躊躇一會兒,決定跟在清河身後,要是清河出事了,她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內知道的。
元雙看到鸾鳳跟上來,悄悄的在汪公公耳邊提醒,汪公公冷哼一聲,無視鸾鳳,帶着清河進屋,何嬷嬷已經準備好需要準備的東西,看清河身上那麽多的血吓了一跳,趕忙迎過去問:“這是怎麽了,怎麽流了這麽多的血。”她嘴上不停,回頭對站在那邊的丫鬟說,“你們趕緊過來,扶大長公主進去。”
那幾個丫鬟是何嬷嬷特意挑出來訓練的,為清河生産的時候做準備。
從開始的震驚中反應過來幾個丫鬟過來一邊兩人扶着清河慢慢往屋裏面走,何嬷嬷沒有和汪公公繼續廢話,轉身跟進屋中,銀雙想要跟進去,在快要跨進去的時候被丫鬟攔住,要她換身衣服再進去。
銀雙只得扭頭,換了身衣服跟了進去。
汪公公站在屋中聽着裏面動靜,來回走動,他這輩子經過的大事小事無數,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緊張的時候,他很害怕,他害怕他伺候了半輩子的小主子沒能度過生産這一關。
他年歲已經大了,這輩子也沒什麽追求,他最想看到的是清河能夠好好地,像先帝和太妃希望的那樣活着,他無兒無女,早就把清河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
那些沒了子孫根的宦官在有權有勢以後都會娶一個清白人家的閨女做媳婦,再認幾個幹兒子。這些他都不屑去做,他不想去糟蹋人家好好地姑娘家,更不想認那些心思不正的幹兒子,他只想好好照顧清河。
他眼睛裏慢慢發狠,他年輕的時候也不是什麽好人,手上沾的鮮血也不少,他是個孤兒,沒有親人,這一生除了清河無牽無挂,要是清河今天出事,他絕對不會放過那些傷害清河的人。
元雙站在旁邊,擡頭無意中看到汪公公眼底的那抹狠意,吓得後退兩步,低頭裝作沒有看見。
汪公公扭頭看她一眼,知她是清河心腹,也不甚在意,慢慢平定心緒坐在椅子上等清河的消息。鸾鳳在門口徘徊了很長時間,頂着頭頂的太陽,愣是邁不過心底的那道坎進去看清河情況,清河預産期還有好幾天,今天要不是她闖進來刺激清河,清河也不會早産,都是她的錯。
清河躺在床上,感覺到肚子一陣一陣的抽痛,額上冒出的汗越來越多,何嬷嬷指使着丫鬟做手頭上的事,她坐在清河身邊安慰清河:“大長公主莫怕,有嬷嬷在大長公主不會有事的。”
清河忍者肚子上的疼痛無力點頭,她疼的都沒了說話的力氣了。
盛太夫人得知清河要生的消息,手中的佛珠落在地上,她起身扶着丫鬟的手腳步不停地往清河院落疾行過去。她正好在門口與鸾鳳撞上,鸾鳳看到盛太夫人莫名的感覺到一種心虛的感覺,低頭不敢看盛太夫人。
先前鸾鳳闖進來的時候盛太夫人就已經知道,她一直在後宅外面的事同樣不知道,只知道盛昭這幾日對定國公府管制的很嚴,閑人輕易不得入內。這麽多年來風風雨雨的事她見得多了,也不會覺得奇怪,只安心管好內院不給盛昭添亂就好了。
鸾鳳是個公主,又帶了那麽多人過來找清河,有着前幾次的經歷,盛太夫人也沒在意,只當鸾鳳擔心清河會出什麽事才這樣做,故而她也沒想着要阻止鸾鳳,鸾鳳能在定國公府內宅毫無阻攔的到清河面前,除了清河身邊的丫鬟攔住鸾鳳的路,一路上定國公府的丫鬟沒有一個人動手。
就這麽一個疏忽,清河竟然出了事,這是盛太夫人始料不及的,盛太夫人從找她報信的丫鬟口中知道事情的始末之後,悔的腸子都青了,她竟然犯了這麽嚴重的一個錯誤,清河要是出了什麽事,她是不會心安的。
屋中清河的悶哼聲不斷傳到屋外兩人的耳中,兩人在院子裏對視,鸾鳳心虛自動把臉扭開再也不敢看盛太夫人。盛太夫人心裏很複雜,她的孫媳婦和重孫子在裏面生死不明,害她孫媳和重孫子的元兇就站在她面前,她卻不能做什麽,誰讓她是個公主呢,她做錯了事除了皇帝皇後,誰能處置她。
門口的氣息很尴尬,汪公公看到盛太夫人站在門口面對面,也沒出聲,他想知道盛太夫人會怎麽對待這個害清河早産的元兇。汪公公還沒有被憤怒沖刷了頭腦,他此時腦子還很清醒,知道鸾鳳是個公主,盛太夫人不可能會對她做出什麽事。只是心裏仍是有幾分不甘心,皇帝為了牽制盛昭将清河嫁給他,最後竟然敢這樣對她,把大皇子的死都怪在清河的身上。
清河是先帝的女兒,皇帝的皇位是從先帝的手中奪來,先帝的死與皇帝皇後有脫不開的關系。清河多年來一直在皇後膝下長大,就算皇後對清河像是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的好,汪公公對皇後都沒有什麽感恩戴德的心思,要不是皇後,清河過得會比現在更好,皇後給清河的一切都是清河應該得的。
至于鸾鳳,皇帝要是不是皇帝,永昌帝要是沒駕崩,鸾鳳頂多算一個郡主,她有什麽資格與清河平起平坐,她必定是要低清河一等的,見到清河還要給清河行禮,連妒忌的資格都沒有。這麽多年來她仗着自己是皇後嫡出公主的身份還一直給清河下絆子,一副高人一等的樣子,好像清河現在的一切都是她施舍的,清河搶了原本屬于她的的寵愛。
實際上清河根本就不稀罕皇後的寵愛,畢竟皇後是害她全家的罪魁禍首。
沒錯,汪公公讨厭鸾鳳,一直都不喜歡這個皇後嫡出的女兒,他一直都覺得鸾鳳今天擁有的一切都應該是清河的,鸾鳳根本就沒有資格在清河面前嘚瑟。
汪公公讨厭鸾鳳,更讨厭的就屬于鸾鳳的生母皇後,什麽狗屁好姐妹,在權勢面前還不是背叛了自己的親姐姐,外面傳的是皇後為了丈夫才背叛雲太妃,在汪公公看來根本就是雲漣想當皇後才背叛雲太妃。
也活該皇後的報應來的那麽快,剛當上皇後沒有多長時間皇上就開始廣納後宮,在一場宮鬥中二皇子被人害死。二皇子被人害死的消息傳到汪公公的耳中時,他只覺得格外的痛快,這覺得這就是報應,屬于皇後背叛雲太妃的報應。
屋中清河只覺得自己痛苦不堪,她的肚子很疼,就想要把她撕裂了一樣,何嬷嬷一邊安慰她一邊檢查她的情況,她還不到生的時候,想要把孩子生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她叫清河冷靜一下不要白費力氣。
清河此時慌亂無主,乖乖聽從何嬷嬷的話按照她說的去做,她第一次生孩子,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麽辦。
順着何嬷嬷的安撫,她的情緒慢慢穩定,腦海中想起鸾鳳與她說過的話。盛昭居然真的對大皇子下手了,皇帝膝下只有大皇子這一個成年皇子,他現在沒了,只剩下一個尚在幼兒時期的四皇子,要是在這個時候皇上忽然駕崩,到時必定是四皇子繼承皇位,按照盛昭本事,到時候大政就會捏在盛昭手中,四皇子要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他養廢掉,他想要篡位就更加方便了。
大政就徹底落在盛昭手中,離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她該怎麽辦,怎麽樣才能阻止盛昭對皇上下手。她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念頭,要是盛昭忽然間死了,是不是就沒有什麽事了。
盛昭武将出生,能當上大将軍就說明他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她與盛昭靠的近也不一定能殺了他。下藥也不可能,要是能夠成功的話,盛昭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而且她身邊還有一個銀雙,她可沒有忘記盛昭基本上都不在她這邊吃飯,就算偶爾有那麽一兩次也是由身邊丫鬟嘗過之後才吃。她腦海中的念頭一轉,忽的想到一個法子,她雙目慢慢放光,她的手緊緊抓着被褥。
忽的感覺到一陣強烈的疼痛,何嬷嬷大聲喊:“快,時候到了。”
盛太夫人早就坐在偏廳等候,聽到裏面何嬷嬷那一聲喊,知道清河到了該生的時候不禁轉動手中佛珠,求佛珠保佑清河能夠平安生下孩子,鸾鳳情緒越來越緊張,現在正是多事之秋,既然盛昭對大皇子下手,就說明他已經做好,謀朝篡位的準備,她闖到定國公府,害的清河早産,簡直就是在将把柄送到盛昭手中。
要是盛昭借着清河這事為借口,別說別人不會放過她,就連她都不會放過她自己,她肯定會變成大政的罪人。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