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開導

所謂菜湯燴餅,就是切了菜炝鍋,然後加水燒開,把切成塊或者條的餅放進鍋中略煮。

如此一來,湯、菜、主食就都有了。

若是不夠,還有提前做好的雜糧餅,可以就着鹹香的燴餅湯吃一點。

小小的仲靈早已學會了精打細算。

她把自己的打算一說,元寧便皺了皺眉說道:“這點燒餅留到明天味道也不好了,咱們這就分着吃了就是,這些雜糧餅留着明天再吃好了。

仲靈撅撅嘴,“可是長姐,這都是細糧的……”留着明天吃,等于連着吃了兩頓細糧呢!

元寧嘆了口氣,“想吃細糧啊,沒事,下一次進城的時候我保證帶一些回來,現在別節省着。你們都給我記住了,那種攢吃食的行為要不得。

“往後有了什麽好吃的,都趕緊趁新鮮吃了,因為留的時間長了味道就變了。就算是想要給家裏人分享也是要分享新鮮的,若是不新鮮了,不如不分享。

“就好比吃果子一樣,為什麽要先撿着壞的吃?你吃完壞的,好的也不新鮮了、變壞了,到頭來吃到肚子裏的都是壞的,連果子原本的滋味都沒嘗出來。

“這燒餅也是一樣,明兒再吃,還是吃燴餅,哪能嘗出來是什麽滋味?本來我們這一路回來,燒餅的滋味已經沒法和新鮮出爐的比了,你還要留到明天,滋味就更差了。

“若是冬天呢,我也就不說啥了,放一晚上也無所謂,可如今這天氣還是挺熱的。聽話,都吃了!”

伯鐘連連點頭,跟仲靈說:“聽長姐的,吃吧!”主動掰了一個燒餅給了仲靈一半給了叔毓一半。

白面燒餅裏混了五香粉和鹽,吃起來又軟又香,只咬了一口,仲靈便連連點頭,“好吃,真好吃!”緊跟着又問,“長姐,大哥,你們吃過了沒?”

元寧和伯鐘異口同聲回答:“吃過了!”

叔毓相信了,大大的咬了一口燒餅,眯着眼睛說道:“香!”雖然和肉餅不是一個滋味兒,但是這個面更瓷實一些,有嚼勁,回味起來不僅僅有白面的香味,還有五香粉的香氣,混合起來是前所未有的美味。

仲靈卻還不肯信,把自己手裏的半塊燒餅遞給了元寧,“長姐,吃過了你也要再吃一些,這還早呢,要不然到半夜裏肯定就餓了。”

Advertisement

元寧笑眯眯的,接了過來,颔首誇贊:“我家二妹真是懂事貼心。”

叔毓不甘示弱,把自己手裏的燒餅往伯鐘嘴裏一塞,“大哥,你也吃!可好吃啦!”

伯鐘嫌棄地一扭頭,“你這家夥,自己啃過的東西還給我幹什麽?”

叔毓到底還小,吃得又急,被咬過的燒餅上一片口水。

叔毓看到自己被嫌棄了,撇了撇嘴,幹脆重新拿了一個燒餅,囫囵着遞給了伯鐘。

伯鐘猶豫了一下,只撕了一小塊下來,“我已經吃飽了,意思意思就成了。”

元寧吃餅的動作頓了頓,很快若無其事吃了起來。

等到弟弟妹妹都睡了,她把伯鐘叫到一旁,小聲跟他叮囑:“往後弟弟妹妹給你吃什麽,你就接着,哪怕意思意思吃一點也好,不要辜負了他們的一片好意。而且,還有一點,若是你總是拒絕,他們便會習慣了這樣獨自享受,久而久之會養成自私的習慣,這對他們不好。”

伯鐘還小,她不會跟他講那些大道理,而是把道理轉化成淺顯易懂的話跟他說。

伯鐘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重重點頭,“我知道了,長姐,以後我會注意的。”

溝通完畢,元寧笑着問:“你真的吃飽了?”

伯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其實還有點不足……”

“來,”元寧招手叫他,兩人一同去了廚房,元寧點了火,把雜糧餅上抹了油和鹽,在火上烤熱,兩面烤脆,然後拿給伯鐘,“嘗嘗。”

伯鐘只是咬了一口眼睛就眯了起來,不住地點頭,“好吃,好吃!”

元寧笑笑,“等以後咱們有條件了,做個燒烤爐子和架子,還有鐵絲網,長姐給你們做燒烤吃。”

“那是什麽?”伯鐘一邊吃着一邊含含糊糊問道。

“好吃的。”元寧只簡單回答了一句,便燒了熱水,舀出來晾上,等着伯鐘吃飽了就可以喝了。

這些事說起來複雜,其實做起來也簡單得很,伯鐘很快吃完了兩塊烤餅,喝了一大碗水,肚子溜兒圓。

吃飽喝足,他就準備去睡了,元寧卻道:“吃飽了就睡對腸胃不好,咱們在院子裏溜達兩圈消食。

伯鐘正好暫時沒有睡意,就跟她一起在院子裏一邊溜達一邊問她接下來的打算。

元寧自己心裏有數,但是很多事情很多計劃卻不是能跟別人說的,只說:“走一步看一步吧,咱們果林裏的果子快要能摘了,等過幾天我要去看看,你跟我一起去,若是有好的,咱們挑一些先給裏正家裏送去一些。

“要不是人家關照咱們,咱們怎麽能憑空多出來九分地?這個人情咱們得記着。還有三老太爺家也得走一趟。”

伯鐘老大不樂意,“長姐,你說給裏正送東西,我不反對。可是給三老太爺……當初也不知道我說了多少好話他們才肯過來主持公道。

“可到了這兒之後,明顯是偏向朱九姑的。要不是長姐你機靈,別說咱們這一片果林,說不準連咱們那兩畝地也保不住了!

“嗯,還有,我都打聽清楚了,當初提出要把咱們五個拆散了的主意的人就是三老太爺!”

說到這個,伯鐘就滿肚子怨氣。

元寧輕輕嘆了口氣,“伯鐘啊,我早就跟你說過,好日子是咱自己奮鬥得來的,而不是靠別人施舍來的。

“你有記恨別人的時間,還不如多花點心思想想自己怎麽才能把日子過好呢!

“換個角度想問題,其實三老太爺的提議也不錯,因為在尋常意義下,五個孩子靠自己是根本活不下去的,那樣分散開來各自被領養,才能更大幾率活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