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陳顏泠離開時坐在馬車上,掀起窗簾,喚來了騎馬的衛一:“可曾查到了阿爾莫來京中時見過誰?”

衛一低頭回到:“回王爺,暗衛只查到阿爾莫在京中之時住在驿站,先皇曾為他辦過接風宴,所有的大臣及其家眷均赴宴,從那之後平日裏就不怎麽出門,少數幾次出門,似乎也只去了玲珑閣。”

“玲珑閣?他一個部落皇子還缺衣服嗎?”陳顏泠覺得其中定有貓膩,有種說不上來的怪異感。

“當日去過玲珑閣的人有哪些?”

衛一聽到這個回答,為難地說:“王爺,玲珑閣每日進出的人占京城半數,況且這還是先皇在世時的事,就是掘地三尺也查不到了。”

玲珑閣?陳顏泠記得這個賣衣裳的店鋪,玲珑閣既為百姓做衣裳,也接宮廷繡活,在京城裏的地位可見一斑,其幕後之人也是個簡單的商人,背景也是商賈之家,不足為懼,可一個北方部落的皇子又怎會去到京城的鋪子做衣裳?

"那狩獵林刺殺一事之前,玲珑閣的進出人員能查出嗎?"

衛一盡職盡責地把衛二給的東西交給陳顏泠。

随着馬車的搖晃,陳顏泠看了一下午的人員進出記錄。

最讓她感到熟悉的是一個人的名字——紅瑩。

紅瑩是顧雲曦最得力的丫鬟,她去玲珑閣定制顧雲曦的衣裳,本來是理所當然,但是牽扯到了顧雲曦,整部小說裏最狠毒的女配。

“01,顧雲曦對我好感度有多少?”陳顏泠在腦海裏呼叫系統。

【顧雲曦對宿主好感度85。】

陳顏泠不滿地說:“上升了這麽多,你怎麽不提醒我?”

【她只是無關緊要的女配,01沒有義務提醒。】

懶得和系統争論,可陳顏泠想起顧雲曦惡毒女配的身份,忍不住感到擔心。

如果真的是顧雲曦在其中操作,那她便是通敵賣國,整個大燕都容她不下。

而且這件事萬萬不能讓原主的人知道,像衛一等人,對犬戎恨之入骨,她若是護着顧雲曦,恐主仆離心。

“刺客一事爾等不必過于追查,本王心中有數,犬戎既然會用這樣迂回的計謀,那就說明他們無力直接攻打我大燕,暫時翻不起什麽大風浪。”陳顏泠鎮定地說道。

衛一雖心中有疑,但主子的話不容置喙,只能俯首稱是。

徐州之行并不輕松,沿路都能看見從徐州往各個地方去的難民,面黃肌瘦、皮包骨頭,有的甚至蓬頭垢面宛若鬼魅一樣,有氣無力地在官道上走,看見一個稍微正常一點的人就一擁而上,運氣好點的也就被要走一些錢財食物,運氣差點的,被搶劫一空之後還會被打一頓。

陳顏泠的馬車隊伍剛開始還有人不要命地沖上來要吃的,結果被侍衛們好一頓收拾,便再也沒人敢上前了,只是仍有少數人不死心,跟着馬車隊伍走,吊在最後面,趕都趕不走。

陳顏泠下馬車透氣,便看見了跟在最後面的十幾個難民,有老有少,各個形容消瘦,看上去既可怕又可憐。

“把後面那些人叫過來。”陳顏泠深吸一口氣說。

侍衛很快就把人帶上來了,只是侍衛帶人的方式有點恐怖,仿佛兇神惡煞,導致了十幾個人面對陳顏泠的時候就想鹌鹑一樣,大氣都不敢出,面前這人一看就衣着不凡,再加上這麽兇惡的侍衛,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陳顏泠嘆了口氣,喚來仆人去後面馬車取了些幹糧和清水,送到難民面前。

“你們先吃點東西,稍後本王有事問你們。”

食物當前,誰還在意陳顏泠說了什麽,一個個狼吞虎咽地把東西吃了,有幾個噎着了,猛灌清水。

有機靈點兒的吃完過後,跪在地上給陳顏泠猛磕頭,嘴裏還喊着:“多謝貴人救命之恩!”

有一個人喊了,其他人也跟着給陳顏泠磕頭。

陳顏泠笑容和煦:“不必如此,你們都是我大燕子民,本王贈予你們食物也是為了我大燕,不必多禮。”

這時才有人注意到陳顏泠自稱“本王”,可眼前這人分明就是位俏娘子,怎的自稱“本王”,當今大燕只有一名女子可以自稱“本王”,那就是大燕的第一位女王爺。

有幾個還在狼吞虎咽的人漸漸停下了動作,哆哆嗦嗦地趴伏着。

“王爺恕罪!”

一群人開始呼天搶地地求饒,他們剛才竟然想要攔住燕王的馬車,這可是打敗犬戎的第一将軍,是守衛大燕百姓的英雄。

陳顏泠笑着說:“不知者無罪,本王這次也不過是聽聞徐州饑荒甚是嚴重,不忍我大燕生靈塗炭,這後面馬車中的糧食都是送外徐州的,給你們吃了也不過是提前罷了。”

難民們感動地“咚咚”磕頭,陳顏泠讓仆人給他們分發了些糧食,然後分派了幾人護送這批難民去最近的城鎮。

陳顏泠靠近那幾個收拾東西護送難民的侍衛,小聲地說:“找到剛才最先發現本王身份的那人,剩下的照之前的安排做。”

侍衛拱手道:“是,王爺。”

剛才那個最先發現陳顏泠身份的男子一身灰色長衫,長發散亂,模樣看不清楚,不過聽聲音年紀應該不大,三十左右,在那群難民中宛若領導一樣的人物,也是他一直帶着難民們跟在陳顏泠馬車後面不肯離去。

陳顏泠之前給手下的任務就是分發糧食之時招攬一些人在民間散布一些謠言,她來時調查過了,陳昱祺派來赈災的欽差大臣是顧相一位門生,姓萬,偏愛走歪道,赈災的銀子和糧食,一大半都進了他的包裏,送到徐州的赈災物資再一層層剝削下來,幾乎不剩下什麽,對于正處饑荒的徐州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對有些人來說,這世上最好發財的時候除了戰争就是天災。

流傳的謠言有千萬種,但能聽進人心裏的就是和自己利益相關的,而那灰衫男子心思剔透,靈活善變,有侍衛守着,除了保護難民,最重要的還是控制他,該人利用得當,想必是一大助力。

越靠近徐州,難民越多,陳顏泠帶來的糧食很快就只剩下了一半,而這一半顯然是不夠徐州難民分的。

徐州太守知曉陳顏泠到來,帶着一大群人來迎接陳顏泠。

一進城,城中一片蒼涼,街上甚至躺着半死不活的人,難民睜着空洞的雙眼凝望着陌生的隊伍。

陳顏泠從未經歷過饑荒,她以為就算再怎麽饑荒,也不至于街上都有屍體,結果城中的慘相遠超她的想象。

她派侍衛在城中建立施粥鋪,每日每人僅能領到兩碗白粥,而且領到之時需得當場喝完,不得帶走。

徐州太守在一邊笑着聽陳顏泠的吩咐,讨好地點頭,拍馬屁:“王爺當真是智者仁心,來得正是及時,實乃我大燕之光。”

陳顏泠皮笑肉不笑地瞥了他一眼:“韋太守這是在折煞本王了,皇上難道不該是我大燕之光嗎?難道韋太守認為天龍之子不配做大燕之光?”

韋太守吓得臉色慘白,跪下求饒,他一跪,一旁的徐州各大商行老板和小官都跟着跪下。

這些個地方官最會見風使舵,看他們這一身肥膘,一點不像鬧饑荒,陳顏泠若是允許難民把粥帶回去,難免有心人會渾水摸魚,把她帶來的糧食摸進自己兜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