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見過賢嫔
花溪閉上眼,腦子裏是原文的劇情,原文裏覃家塞了兩個姐妹進宮,一個嫡女麗妃,一個庶女賢嫔,妃和嫔相差大了去了,整整兩個等級。
本來覃家塞兩個人是因為麗妃胡作非為,在宮裏收好看的太監,真以為皇上不知道?
不過是顧着覃家的力量沒有戳破而已。
有這麽個任性的女兒,覃家當然要為自己準備後路,後路就是乖巧懂事的庶女,可惜庶女剛進宮就被麗妃打壓,嫡和庶自古以來就是問題,就算進了宮,那也是要鬥一番的。
剛進宮的賢嫔怎麽可能鬥得過根深蒂固的姐姐,至今沒見着皇上的面,因着家族勢力,敷衍了事一樣封了個嫔位,如今麗妃成了貴妃,她更無出頭之日。
麗妃已經是如日中天,除非美男,否則誰放在眼裏?
吹她的耳旁風不好使,不如另辟蹊徑,找她的妹妹。
原文裏對她們姐妹的介紹很少,少到她完全不了解內情,這篇文畢竟是講男主和女主的,古扉本來就是個男配,戲份已經很少了,怎麽可能還有空餘将他身邊無關緊要的人和事也講一講?
這時候劇情都在女主身上,宮內風平浪靜,宮外可不是,女主在找露宿街頭的狀元郎,還沒救中毒掉崖的王爺呢,等她那邊的事處理完,古扉這邊已經到了四年後,即将登基的時候。
省掉了很多東西,也意味着花溪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她這段時間除了忙古扉的事之外,還忙賢嫔的事。
每次将古扉平安送回家,便去打聽賢嫔的事。
古扉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人回的家,其實有她在後面盯着,到底年紀還小,真的讓他自己來,還有點不放心。
當然啦,遇到小事花溪一般不出現,除非是涉及到生死的,就算挨個打,被欺負欺負她也不管。
完全不吃虧,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到外面就死,經歷過風吹雨打,根部才粗壯,底蘊才深厚,無論在外面還是室內都能活,這樣的花才是好花。
古扉的事很少,無非是跟着一路便是,他運氣好,從來沒遇到過麻煩,有也急忙躲開,不惹事,也不亂來,每次都平平安安到家,然後喊她進去。
長錦宮的牆太高,他一個人進不去,必須等花溪接他。
花溪通常隔着牆先把他收進空間,再從空間放到院內,吃完飯,把古扉哄睡着之後才去搜集關于賢嫔的事。
姐姐當了貴妃,妹妹還是嫔位,且以後的日子只會更加不好過,賢嫔心裏肯定很難受,她昨兒路過的時候瞧見宮女在打掃瓷瓶,賢嫔摔的。
小妮子有心機,對外說是不小心,不想讓人看了笑話去,尤其是她的姐姐,其實就是因為生氣摔的。
一定很憋屈吧?
本就是庶,出身不如嫡,到了宮裏以為可以憑借皇上寵愛翻身,結果先斷在麗妃那裏。
麗妃就是不想讓她起來,嫡出天生在庶出面前有優勢,麗妃看不起她,且為人霸道,雖然不愛皇上,更愛小美男,但是覺得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她不給,誰都別想要。
皇上也被她打上了自己的标簽。
其實是皇上不愛她,皇上要是愛她的話,她也是可以不要小美男的,畢竟那可是皇上啊,象征着無上的尊貴和權利。
皇上的眼裏只有權利,在他看來天下的女人都可以随便挑,随便選,所以從來沒出現過一顆樹上吊死的情況,他會在所有權利收攏的時候再好好管制後宮。
因為後宮和前朝是連在一起的,前面屹立,後面不倒,所以想收拾後院,只能先把朝廷清理喽。
他的想法沒錯,麗妃也因此肆無忌憚。
她這種活法自己爽了,別人憋屈,跟她相處不來,所以花溪的目标是賢嫔,她要培養起賢嫔來,在她不如意的時候。
等将來古扉登基,有一個立太後的權利,這個太後當然是對自己有力的一方最好,上輩子是麗妃,麗妃的性子,古扉被打壓的很慘。
如果麗妃沒了,那麽這個位置肯定是賢嫔,丞相背後操控。
攝政王和古扉有近親關系,沒法子送人到後宮,便宜了丞相,但是古扉身邊的大太監是攝政王的人。
他們在分配好處的時候攝政王也占的比例多一點,因為重要的太後位置被丞相奪了。
花溪低垂下眼,将手攏進袖子裏。
太後無論古扉想不想要,都會有這個人,她只希望那個人不要過多的幹擾到古扉。
都說越是吃過苦的人,越容易記好,不曉得賢嫔是不是感恩圖報的人?
她只能在外圍觀察,和別人口中得知,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目前心中還沒有數,不過有一點她十分确信,年僅十三歲的賢嫔,心機肯定不如麗妃,她當太後,當然比麗妃好,容易控制。
麗妃是早進宮的,在宮裏十幾年,年紀大了,其實也才二十多歲,但是古代對女人要求比較高,十三四歲是正嫩的時候,十五六歲高峰期,雙十年華已經算老姑娘了,不如那些最嫩的小姑娘。
覃家送了個十三歲的賢嫔進宮,目的很明顯,頂替麗妃,麗妃怎麽甘心?打壓到賢嫔住進偏僻的聽風軒。
宮裏的殿宇很多,像什麽長明宮,長清宮,長軒宮,基本都是宮,只有賢嫔住在聽風軒。
聽風軒是一個大院,劃分出的幾個小院,嚴格來講還不如長錦宮大,賢嫔就住在其中一個小院裏,旁邊還塞了幾個比她位分低的,整天吵吵鬧鬧,不知天高地厚想一步登天,難為她竟也忍得下去。
她背後有覃家支持,其實多慘也沒有,最多心裏不平衡吧。
花溪去的時候,裏頭又傳來瓷盆碎裂的聲音,然後是一聲厲吼,很快歸于平靜,有人小心翼翼拿着裝滿了陶瓷碎片的掃帚出來,勾着頭,一臉心有餘悸。
主子總處在這種易爆易怒的狀态,她們做下人的,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那人将掃帚裏的東西倒進角落裏的籮筐內,籮筐每天晚上會有人收,平日裏的垃圾都堆積在這裏,位置很巧,藏在一個凹進去的地方,不專門過來瞧不見裏面的情況。
那宮女不知是有心事,還是如何?倒的時候手一個沒扶正,掃帚裏的碎瓷片嘩啦啦掉下來,摔的更碎,她慌忙蹲下身子去撿,因着動作太急,将手給劃着了。
十幾歲的小姑娘不經事,心裏一委屈,捧着手勾頭哭了起來,
花溪全程瞧見了,微微嘆息,從樹上下來,朝那邊走去。
她想多了解賢嫔,自然要親自盯着,恰好聽風軒的旁邊也有兩棵樹,樹上的視線是最佳的,幾乎沒有死角,所以她每次觀察都在樹上。
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擡頭細看,她藏在茂盛的枝葉間,不發出動靜,很難找到她的蹤影,也方便在附近停留。
假如在地上,一待很久,是人都知道她心懷不軌,有其它目的。
花溪繞過正門口,盡量避開人,從另一個方向過去,聽風軒本來也不大,南北通透,叫她很容易到了地方。
那個宮女還在哭,蹲在地上,縮成一團,壓抑着,不敢大聲。
花溪蹲在她面前,從懷裏掏出一方帕子遞給她,“擦擦吧,流了很多血。”
那宮女先是一驚,發現是個小太監之後神情松了松,盯着她的臉看了看,又瞧了瞧手帕,不客氣的拿在手裏,沒有用來擦血,擦了眼淚和鼻涕,然後還給她,“這是偷看別人哭的報應。”
花溪提起一角,帕子因着鼻涕的原因,黏在一起。
小宮女臉一紅,又奪了回來,“我洗洗再還你吧。”
說起還,她想起來,“你是哪個宮的?我以前怎麽沒見過你?”
“我是清風樓的。”清風樓也在這個院子,只不過位置稍遠,他們是統一地方丢放垃圾,恰好就是這裏,所以她來這裏也合理。
“哦。”帕子還有幾個地方是幹淨的,她折在最外面,順便擦了擦手上的血。
花溪看到了,沒表态,只伸了手将地上的碎片一一撿起來,扔進籮筐裏,“剛剛為什麽哭?”
她方才在樹上發現角落的事之後,第一反應是看看嚴不嚴重,第二反應是也許這是個攀交的機會。
人在最脆弱的時候被人幫忙,本心裏會感激那個人,于是接下來她問什麽都會順利很多。
果然,小宮女抓緊了帕子,猶豫片刻後道,“其實也沒什麽,主子心情不好,罵了幾句而已。”
“為什麽心情不好?”花溪繼續問。
小宮女嗔怪的瞪了她一眼,她方才沒有細說就是不方便透露的意思,怎麽一點不識趣?
“今兒中午皇上在貴妃娘娘哪兒用膳,做了一桌子菜,貴妃娘娘說是吃不完浪費,提議賞給主子,皇上同意了,菜送來都是涼的,半盤子半盤子湊在一起,你說主子瞧着這心裏能舒坦嗎?唉。”她嘆氣,為主子,也為自己感到悲哀。
花溪點頭。
剩菜剩飯,極大的侮辱,當然不可能好受。
不過正因為有欺壓,才有反抗,賢嫔應該也快忍不了了吧?
畢竟才十三歲,能穩到現在都有些出乎花溪的意料,也有可能是庶出的自卑,想着保命,不願意跟麗貴妃鬥吧?
花溪幫她收拾完碎片,又将自己方才過來時做僞裝,從空間裏臨時拿出來的垃圾也一并丢進去,之後才拍拍手,和小宮女道別,擡腳朝清風樓的方向走去。
演戲要演全套,怕被小姑娘跟蹤。還好小姑娘沒那個心思,她半路停下來瞧過,沒人索性拐回去,爬到聽風軒門口的樹上,借着枝條的掩蓋繼續盯着觀察。
賢嫔正生氣呢,一整天沒有出去過,到了晚上屋裏還有低氣壓傳來,四周的人能避則避,離的稍遠,怕觸了黴頭。
花溪這個角度能看到她一言不發的坐在寝屋的屏風後,一動不動,保持了很長時間。
氣極了吧?
又是一個多時辰過去,天色漸晚,房裏還是沒什麽動靜,院裏的人開始減少,似乎到了換班的時候,只留了一兩個人值夜,一個盯着前院的門,一個盯着賢嫔寝屋的門,窗戶那邊沒人,又恰好在側面,看守寝屋大門的太監瞧不見,是個好機會。
夜裏寒重,一陣狂風大作,窗戶被吹的咯吱作響,動靜拉回了嬈玉的注意力,她終于從衆多煩心事中掙脫出來,起身想把窗戶關上,冷不防屋內傳來一道聲音。
“見過賢嫔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