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慈悲

第26章 慈悲

雨下得越發大了, 蕭十四撐着傘,為景硯領路去後院的一個破舊封閉的小屋。他在元德帝身邊待了差不多有十六年了,因為悍勇且不畏死,辦事幹脆利落,一直很得重用。陳皇後死于自缢, 景硯被廢, 元德帝對他尚有愧疚,此時不願殺了他,卻又擔心廢太子有異心,便将蕭十四同另一個暗衛一起派到了景硯身邊輪流監視, 隔幾日向元德帝禀告廢太子的動向。因為這件事十分緊要,蕭十四幾乎卸下了別的全部職務,專注于太清宮的事情了。

景硯心裏記得兩個暗衛輪班的日期, 蕭十四在的時候多,而另一個在的時候少。若當日不是蕭十四,他便同喬玉之間收斂一些, 大多在屋裏讀佛經,偶爾說幾句話。喬玉心大,也不知所以然,自個兒在院裏也玩得開心。不過他并不要求喬玉改口,即便叫了他“太子”或是“殿下”, 也是無關緊要的事。

這是必要的破綻或者說是馬腳。

他漫不經心地想着, 如果廢太子景硯真的規規矩矩,行事鎮定, 一點差錯也無,反倒不能讓元德帝放心了。

安置得福得全的地方就在太清宮後院的一處破舊的小屋裏,即使到了冬天,黴味也重的很。蕭十四先進去了,仔細打量了一圈周圍,将有損壞漏風的地方用舊木板和磚頭擋得嚴嚴實實,點了盞蠟燭,才迎了太子進來。

得福得全兩人都被繩子捆結實了,半躺倒在地上,得全比不得他哥哥,此時已經害怕極了,渾身發抖,被堵着嘴還嗚嗚叫喚。而得福卻鎮定得多,蜷縮着身體,借着些微的光亮眯着眼,目光在景硯和蕭十四兩人面上逡巡。

蕭十四低聲同景硯禀告自己查到和拷問出來的事,包括一個多月前喬玉與得福得全在禦膳房的偶遇,得全心懷不軌卻被稱心阻攔。後來流魚告密,喬玉的身份暴露,得福又有了別的心思,才有了今天的事。

流魚的名字現在已經被劃到了沉雲宮,還是盛海将名冊報備上去的。

景硯微微颔首,他今日的興致不太高,低聲問道:“是哪個動的手?”

蕭十四一愣。他以往也曾替太子辦過許多事,可從未被問到過這些問題,所以事先并未準備,卻又立刻反應過來,上前兩步,拿下了得全嘴裏的布塊。得全的嗓子被藥啞了,已經不能再高聲呼喊了。蕭十四踹了他一腳,又不太敢用力,怕留下什麽痕跡,只能厲聲逼問了幾句。

得全偷偷瞥了一眼得福,大約還沒痛到骨頭裏,這時候倒是嘴嚴得很,想要跪地求饒,卻遲疑着不敢說話。

景硯朝他笑了笑,平淡道:“不想說?那算了。”

得全一陣膽寒,他只知道太子被廢,馮貴妃得勢,卻沒想到太子根本不是一蹶不振,在宮中毫無權勢。

蕭十四還要再問,景硯卻搖了搖頭,他走到得福身後,俯身稍稍解開繩子,與得福對視,篤定道:“是你,他沒那個膽子。”

語罷,景硯擡腳,輕描淡寫地踩碎了得福的一根手指頭,接着是下一根,十指指頭都被一一踩斷,看不出原來的形狀。十指連心,得福即使再能忍,此時也不免疼得渾身抽搐起來,恨不得即刻死去,卻半點聲音都發不出來,只能梗在心中。

Advertisement

景硯踩碎了一只手,移步換到另一邊。他的眼神幽深而陰鸷,黑色的皂靴上沾滿了血漬,落下一小串隐約的腳印,又低低地笑了起來,“我的錯,倒是沒想到還有你們這  些狗東西在盯着這。聽說你們還想動他?真是麻煩。”

得福不能說話,也不能動,只能承受痛苦,景硯一貫沒什麽慈悲心腸,只是用腳跟碾着他的手指頭,緩聲道:“孤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動了我的人,也不打緊,十倍還回來就罷了。”

外面雨聲漸大,裏頭的這一處幾乎是凝滞住的,連呼吸聲都快沒有了。

蕭十四驚訝地睜大了眼,又将得全捆住了,不敢言語。在他印象中,太子雖然自幼習武,卻從未同人親自動手,也不會做這些沒有必要的事。如果折磨可以令人吐出有用的消息,那麽太子會下令。但這個人若是已經沒有其他價值,太子只會要了那人的性命,連半點注意都不會再放上去。

景硯做事從來如此,他只要結果,過程簡單,不多生事端,以免出差錯。就如同這次,蕭十四甚至想,如果這次是太子被人施刑,太子都能不動神色忍下來。

這是個意外。

無論是喬玉,還是這件事,都是意外。

景硯慢條斯理地踩碎了得福的十根指骨,才慢慢起身,走遠了一些,朝兩人望了過去,

他半阖着眼,輕聲吩咐道:“那個得全,就用貼加官,不要留下痕跡。至于得福,多用些刑,待到寅時才許他閉眼,不必在意屍首是什麽樣子。”

蕭十四有些遲疑,若說得全用了貼加官,尚且可以用溺水糊弄過去,可是得福若是這樣,可再無法掩飾。但他想到太子已經踩碎了得福的十根指骨,已經再無法挽救,只能如此了。

他做了這麽多年暗衛,見慣了宮中陰私,手上人命無數,私刑也用得熟練。即便這裏沒有什麽工具,也能叫得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到處都被鮮血的鐵腥氣浸透了,景硯往後退了退,收攏住了左邊袖子,不讓上頭飛濺到血沫。

蕭十四擡起眼皮去看,隐約能瞧見袖口上縫着一大團黑線,具體是什麽卻辨認不出來。他脫口問道:“殿下,那這兩人該如何處理?”

景硯思忖了片刻,漫不經心道:“得全就讓他無故死于溺亡,再找個人易容成得福進沉雲宮。盛海不是一直不太得馮南南的信任嗎?尋個機會,就說他們倆個膽大妄為,将主意打到了太清宮,被他撞破,流魚是人證,也是物證。”

如今正是風口浪尖,馮南南想方設法要與太清宮斷了幹系,得福得全卻做了這件事,以她的性格,肯定是死死地捂在沉雲宮,絕不會外傳。

他吩咐這些的時候并不把人當成人,而是可以利用的物件罷了。

即使景硯看慣了佛家經典,卻從沒有多少慈悲。

大約是大悲寺主持的命格判詞吓到了陳皇後,景硯才曉事的時候,陳皇後便教他讀經,觀佛,心存善念。可宮中的光景不似從前,局勢太壞,她又要教着景硯如何防備,警惕,甚至先發制人,置人于死地。

景硯是這般的矛盾中長大的。

他七歲的時候,頭一回壓抑不住內心的疑問,拽着陳皇後的袖子問道:“既然我佛慈悲,為何衆生皆苦?”

陳皇後一愣,答不上來。

景硯便明白了,我佛慈悲,他卻不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