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隔天,阿俏剛在袁氏的指導下将賞賜中的布料、胭脂水粉、筆墨硯臺分了出去,太後和貴妃的賞賜就又到了。
因為這接連三道賞賜,多年不曾露面的葉家四小姐再次被人們憶起,她病愈歸家的消息也傳了開來。京城準備設宴的小姑娘們,準備宴請的名單上都悄悄的多了葉芷晴這個名字。
宮裏,下了早朝的泰安帝得知小姑娘果然按他的設想,将賞賜的一部份分了出去,先是欣慰,接着又覺得不是滋味了,借故把幾個辦事不力的大臣罵的狗血噴頭。
萬大福見了,心中暗暗叫苦。
當初欽定賞賜單子的時候,陛下就覺得賞的太少了,恨不得把庫裏的好東西都搬到葉府去。他苦口婆心的勸了又勸,陛下這才暫時按捺下來。
那些定例外的每一件東西,都是陛下對着自己私庫裏的東西,斟酌再斟酌之後,一樣一樣挑選出來,一筆一筆寫下來的。為此,陛下還借故去了一趟海棠宮,參考了貴妃娘娘那裏的擺設物件。
姑娘自己吃的穿的戴的用的,姑娘可以用來送人的賞人的,姑娘平日裏可以把玩的,姑娘宴請時可以拿出來顯擺顯擺的,事無巨細,陛下恨不得都替姑娘考慮周全了,連那一袋子用來賞人的銀花生,都是陛下親自挑選的。這份用心,連他這樣一個冷心冷肺的看了都想落淚。
因為覺得自己賞的東西太少了,怕姑娘受了委屈,陛下還特意去壽康宮又替姑娘讨了兩份賞。容易嗎?容易嗎?這世上還有比他家陛下送禮送的更不容易的嗎
這一日,阿俏起床後,就與大夫人一起去了老夫人的院子。她到的時候,幾位姑娘都已經到了,只有二夫人賀氏不見蹤影。
辰時末,大夫人袁氏帶着其他三位姑娘去花廳理事了,阿俏仍然留在老夫人的院子裏。
這一上午,無事一身輕的一老一少日子過的相當滋潤。先是一起逛了花園子,老夫人還讓人采了花搗了花汁給阿俏染了指甲。然後,一老一少就窩在窗前大大的貴妃榻上喝茶吃點心,閑話家常。
說起幾位姑娘的事,老夫人趁機和阿俏商量:“你幾位姐姐都到了相看的年紀了,從去年開始,我就讓她們每日上午跟在你大伯母身邊,學一學這當家理事的本領。等過些日子,晴姐兒也和姐姐們做個伴,一塊去聽一聽,可好?”
大靖朝是一個年輕的王朝,往上數不過三百多年,卻有許多與前朝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對女子多了許多的寬容和體諒。
比如這女子婚嫁生子的年齡,就與前朝不同。
在大靖,女子一般十六七歲才開始相看,嫁人之後,也大多是要到十八歲以後才會孕育子嗣。有疼惜女兒的人家,女子嫁人的年齡還會再晚一些,甚至有那二十歲才剛剛出嫁的。
葉家的大小姐葉芷婷和二小姐葉芷娴都是十八歲,兩人一個年頭一個年尾,都剛剛開始相看人家。三小姐葉芷媛十七歲,阿俏則是六月生的,剛剛滿十六歲不久,只有這兩個還能再留兩年。
Advertisement
葉老夫人每每想到這裏,都會暗自感嘆一番韶華易逝。似乎不過是一眨眼間,幾個女孩子就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很快就要成別人家的了。尤其是晴姐兒,才回到她的身邊,就快要相看出嫁了。
阿俏小貓一樣窩在老夫人身邊,一臉乖巧的點頭:“好,阿俏喜歡和祖母還有大伯母在一起,做什麽事都開心。”
在這兩位身邊,她只覺得無比的安心,她尤其喜歡跟大伯母在一起,娘倆在一起,哪怕什麽也不說什麽也不做,也覺得開心。
葉老夫人聽到她又自稱阿俏了,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将人摟進了自己的懷裏,溫言教導了幾句:“好孩子,以後咱們就是晴姐兒了,不能再自稱阿俏了,而且咱們京城的小姑娘們,平日裏都不這麽說話的,你往後留意一下,就知道了。”
這孩子,平時當着大家的面記得再清楚不過,但是若只有她和大兒媳在,這自稱時不時的就變了回去。
“以後在您和大伯母這樣親近的人面前,孫女也不能做阿俏了嗎?”
雖然兩個都是她自己,阿俏一時還是不能習慣,她總覺得,這樣就好像她不記得的那些從前被生生抹除了一樣。可是那些空白裏,明明還藏着她在意的,極力想尋回的記憶。
“祖母并不是要讓你丢棄那些過去,只是為了你的名聲和将來着想,咱們才要暫時将屬于阿俏的往事收拾起來,把好的部份藏在心底,不好的部份丢棄掉,可是阿俏一直還在的。”
“在意你的人,無論你是阿俏,還是變回了晴姐兒,都不會忘記你,會時時想念,盼着重逢。那些不在意你的人,無論你是哪一個,都依然不會在意,即使重逢也依然會擦肩而過。”
阿俏似懂非懂的點了頭,便離了老夫人的院子,去客院替老夫人給餘七夫婦傳話去了。
阿俏見到了自己的家人,這幾日原本是十分歡喜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她今日一見到餘七夫婦,眼淚就劈裏啪啦的掉了下來,慌的原本臉紅心跳的餘娘子頓時什麽都忘記了,只剩下心疼了。餘七也一臉緊張的上前來,盯着阿俏瞧個不停。
跟着阿俏一起過來的大丫鬟翡翠是袁氏的心腹大丫鬟,她見了這樣的情景,猶豫了片刻,便帶着人退下了,臨出門前聽到阿俏一邊哭一邊說:“阿嬸,阿俏要改名字了,以後你們也不能叫我阿俏了,要叫我晴姐兒,以後就沒阿俏這個人了。”
雖然祖母說的特別有道理,她也知道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可是就是好難過,想大哭一場怎麽辦?
被餘娘子摟在懷裏柔聲細語的哄了半天,阿俏離開的時候,心情總算恢複了。她嬌俏的與餘七夫婦告別,惦記着祖母讓她幫忙轉達的邀請,還特意叮囑他們:“晚上的時候,我再來接阿叔阿嬸去和祖父祖母一起用飯,你們別忘了時辰哦。”
小姑娘已經往外走了,又突然停了下來,回頭說了一句:“阿嬸今天好漂亮啊,就像村裏王婆婆家新過門的小媳婦。”
這話其實并無深意,只是小姑娘單純直白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感覺,餘娘子的臉卻騰的一下紅了。阿俏見了,突然又有些委屈起來,她莫名就有一種感覺,以後她不再是阿嬸最心疼的那個人啦。
回到長松院的時候,小姑娘窩在老夫人懷裏撒了半天嬌,這才又高興起來:“祖母,晚上我們吃烤雞好不好?阿叔獵的那只野雞可肥了,烤起來最好吃了,您和祖父還可以配些果子酒,我們出發的時候,我偷偷把阿嬸釀的果子酒也帶上了。”
老夫人被阿俏那副占了便宜的小模樣逗的不行,見她的小孫女又恢複了嬌俏歡喜的模樣,心裏也高興得很。慢慢來吧,只要這孩子能安安全全健健康康的呆在她的身邊,就足夠了。
睡過午覺,老夫人喚了袁氏賀氏過來,命人将自己小庫房的鑰匙拿了出來,交給了她們。
“一會兒你們就開了我的庫房,帶着晴姐兒去找些好東西出來,幫她好好布置布置院子。這孩子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又小小年紀就歷經坎坷,如今好不容易找回來了,自然要嬌養一些。”
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又話風一轉:“你們也別怪我偏心晴姐兒,老婆子就是想趁着她沒嫁人的這幾年,好好彌補一下我這可憐的小孫女。幾個丫頭那裏,你們也去說一說。若是有誰敢為了此事鬧,我可不依,咱們葉家不能養出那等眼皮子淺的姑娘。”
袁氏哪肯接那鑰匙,趕緊再三保證,布置院子的事情她已經安排好了,東西選的都是上好的,也是小姑娘們喜歡的。為了讓老夫人放心,她還讓人将列的單子拿了過來,請老夫人過目。
賀氏也連忙湊趣,将她自己為晴姐兒準備的一堆禮物拿了出來,一一展示給老夫人看。脂胭水粉、衣裳料子、屋子裏的小擺件,最惹眼的是放在最上面的那幾個琳琅閣的首飾盒子。今日賀氏一大早就出了門,午時才回,原來竟然是給晴姐兒準備禮物去了。
這二位正與葉老夫人對着單子商量晴姐兒屋子裏的布置,崔嬷嬷就過來通報,說是三夫人回來了,如今剛進府門。
葉老夫人冷哼一聲,袁氏默然不語,賀氏張着嘴左右看了看,好不容易才咽下了那滿肚子的感慨。
睡在隔壁屋子的阿俏被翡翠喚醒,好生梳妝打扮了一番,正要出發,小姑娘卻突然停住了腳步,吩咐道:“幾位姐姐先去忙吧,我這裏有翡翠姐姐跟着就行了。”
打發走了另外幾個丫鬟,阿俏仰起小臉,拉着翡翠的手央求道:“翡翠姐姐,我有些緊張,咱們悄悄的,先躲在祖母窗外看一看娘親的樣子,好不好?”
翡翠哪裏舍得不應,糊裏糊塗的就點了頭。兩個人果然蹑手蹑腳的溜了過去,悄悄向室內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