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有話要說:捉蟲改錯。
阿俏可不知道泰安帝的身份,聽到他在這裏胡亂教訓人,立刻很有擔當的從葉堅身後鑽了出來:“剛才是我不好,是我撞到了你,你罵我就好了,不要胡亂教訓人,這事和我大哥哥還有下人都沒關系。”說着,便擺出一副誠懇認錯的态度,規規矩矩的站着,垂着小腦袋,等着挨罵。
泰安帝剛才還妒火中燒,想罵人,現在被阿俏這副熟悉的小模樣弄的一時又氣又笑,倒是沒了脾氣。這失憶了,性子倒是一點也沒變,還是和從前一模一樣。
葉堅被阿俏大膽的舉動吓了一跳,搶先呵斥道:“晴姐兒,不許無禮,趕緊過來。”說着,就要将人扯回來。
泰安帝的冷眼立刻掃了過來,他家阿俏不過是暫時還給葉家,讓他們代為照顧一段時日的,可不是讓他們兇的。
葉堅只覺得有哪裏不對,他本能的收回了手,還下意識的向後退了一步。
泰安帝:“你沒事吓唬她幹什麽?小姑娘這樣就很好,不要處處約束,養的束手束腳的。”
剛才阿俏追着宇文卓跑了出來,別人或許不知道是因為什麽,一直不錯眼看着她的泰安帝卻是再清楚不過的。一想到這件事,皇帝陛下到底還是意難平,恨恨的看了還在那裝鹌鹑的小丫頭一眼,又加了一句:“但是該教導的,還是要教一教的,像剛才那樣子冒冒失失的滿大街瘋跑,像話嗎?”
九五至尊冷起臉的時候,任誰都要膽寒三分,阿俏卻半分沒有害怕的感覺,她擡起頭,瞪着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傻乎乎的盯着泰安帝看了幾眼,然後又低下頭,一眼接着一眼的偷瞄泰安帝,一點也不小聲的“自言自語”:“明明長的那麽好看,幹嘛要裝兇吓唬人?總是生氣愛教訓人,會變醜變老的,笑一笑才最好看。”說完,還固執的強調了一句:“這樣的眼睛,笑起來最好看。”
她的哥哥也有一雙桃花眼呢,不過哥哥眼中總是帶着笑,帶着寵溺,才不會這樣總是教訓人呢。這樣想着,小姑娘又低下了小腦袋,不想理人了。不過,她是一個大度講道理的姑娘,所以,是不會生他的氣的。
阿俏的話一出口,身邊經過的“路人”們集體僵住了,連走路的姿勢都不正常了。
葉堅深吸了一口氣,第一次後悔自己為什麽要認出皇帝陛下來。
泰安帝卻沒有衆人預料中的勃然大怒,而是深深的看了一直偷瞄他的小姑娘一眼,就匆匆離去了。
馬車中,泰安帝啞着嗓子開口:“找一面鏡子來。”
“阿俏錯了,哥哥不要生阿俏的氣,阿俏再也不偷跑出去了。哥哥笑一笑好不好?哥哥的眼睛最漂亮,笑起來最好看,哥哥笑一笑吧。”
“哥哥,哥哥,你不要板着臉吓唬阿俏了,好不好?阿俏以後都聽你的話,你不要把阿俏留在封地,你帶着阿俏一起去京城,好不好?”
Advertisement
曾經的往事和現在這個多了一絲倔強和勇敢的小姑娘交織着在他腦海中浮現,讓自以為早就刀槍不入的男人濕潤了眼睛。他對着鏡子笑了笑,那笑容卻苦澀極了。
從前那個愛笑的少年早就被埋葬在了兩年前,如今鏡中只有一個即使獨處時也是滿心戒備倦怠的男人,外表依然俊美,內心卻已滄桑。
“大伴,朕這兩年,是不是老了許多?朕剛才是不是對她太兇了?會不會吓到她?不怪她認不出朕,朕也快認不出自己了。”
萬大福偷偷擦了擦眼睛,這才笑道:“小主子是病了,可心裏還是記着陛下的。要不然,也不會說出和從前一樣的話來了,那是在心裏想着陛下呢。等小主子的病治好了,自然就記得陛下了。”
泰安帝回了宮中,獨坐了很久,直到一封密信遞了進來,他才召了暗衛首領,下達了兩道指令:第一、徹查宇文卓近兩年的行蹤,從朕離開晉江開始,直到他此次回京。你親自去查,細細的查。第二、立刻将江家的人救出,送回雲栖山。
“擺駕海棠宮,通知孫棠,明日複診時帶上江希源。”
兄妹二人目送着泰安帝一行人離去,阿俏心中莫名浮現出一絲不舍。
在葉堅審視的目光下,她眨了眨眼,後知後覺的想起了被她落在身後的兩位伯母和姐姐們。她忐忑不安的拉了拉葉堅的袖子:“大哥哥,我們回去吧,大伯母她們是不是已經上車了,會不會等急了?”
“晴姐兒,剛才那位,你從前見過嗎?”
阿俏誠實的搖頭,葉堅暫時松了一口氣。
剛才,他真是被泰安帝那莫名的語氣弄的心驚肉跳,恨不得立刻帶着阿俏飛回府去,将人趕緊藏起來。此時再想一想,又覺得是自己多心了。
他是葉家下一代的接班人,朝堂上的事,每日葉相都會給他講解一二,所以對于泰安帝最近想将宇文貴妃推到臺前來的舉動是知之甚詳的。
他剛剛放下心來,阿俏又親昵的湊了上來,對着他讨好的一笑:“大哥哥,我知道錯了,我剛才不該突然跑出來讓你們擔心,呆會兒大伯母要是發起火來,大哥幫我求求情呗。”
葉堅對着阿俏這張笑臉,只覺得心又懸了起來,越想越覺得剛才泰安帝對自家堂妹的态度不對。陛下雖然一向專情,但是萬一不小心被美色所惑了呢?自家堂妹這張臉,有時候連他見了都要目眩。
葉堅越想越頭疼,越想越糾結,最後還是去了祖父的書房,禀報了今日的事。
袁氏還不知道阿俏撞上了泰安帝的事,面對着乖乖站着聽訓的小姑娘,已經很頭疼了。
明明看着又乖巧又懂事又害羞的小姑娘,怎麽就敢大庭廣衆之下追着人家公子跑出去呢就算對方疑似你的救命恩人,那也不行啊。偏偏事後還知道主動認錯,認錯态度良好,犯錯原因也毫不隐瞞,直接向她坦白了。
袁氏現在是左右為難,不罰不成,罰輕了怕不能讓這孩子引以為戒,重罰自己又舍不得。這孩子也不知道是誰養大的,那人是怎麽教的她們家姑娘,真是可氣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