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下定決心

36下定決心

趙明莘聽說皇帝宣見自己,擡起軟綿綿的步伐,進了主殿。

“陛下萬福金安。”趙明莘低下頭來笑吟吟地福了福身子。

“這點心是你做的?”隆宣帝不可置信地看着趙明莘,方才的功夫,他可是品嘗了一個,那個味道,自然是色香味俱全。

“小女子不才,按照掌事的食譜做的。”趙明莘不知道是禍是福。

“好。”皇帝心中感觸良深,“先前你可是見到了孫家的庶女”

趙明莘不解何意,低聲應道:“我向孫姑娘轉述了陛下的意思,當時孫姑娘倒是萬分驚喜,絕不是不知好歹之人……”

一個小小的庶女,自然還無法讓隆宣帝關注,然而隆宣帝見不得孫茵和六皇子做出了腌臜的事情,想要給孫芷體面。如今,孫芷這事情,可大可小,甚至可以說成是這個孫芷不識好歹,不願意和六皇子在一起,那就是辱沒了皇家尊嚴。

皇後此時握緊了手中的帕子,緊張起來。

卻聽到隆宣帝開口道:“朕知曉了,這點心,朕就讓人帶走了。”

隆宣帝沒有透露自己的意思,就離開了怡景宮,而後頭的宮人托着這點心,直接就待到了禦書房裏。

皇後見趙明莘這次任務完成的不錯,刮目相看,不由得對趙明莘态度好了很多,原本的倨傲,消失的無影無蹤。

“明莘,如今你也要進宮來了,以後你弟弟可有什麽困難之處?”皇後竟然主動問起了趙榮安。

趙明莘見皇後主動賣好,只能把之前的事情當做沒發生過,畢竟皇後是太子的生母,她還能把皇後打倒不成,當即道:“娘娘,能否讓弟弟進宮做皇子陪讀?”

皇後點了點頭沉默一陣子低聲道:“本宮回頭看看。”

這就算是允諾了,這其中的好處,自然是不必多說了。宮裏的皇子都在明賢殿讀書,就在東宮的範圍內。而和皇子陪讀,好處也是多多的,雖然有危險,但是趙明莘既然做了太子妃,那個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趙榮安也是很難避開争鬥的,不如在宮中有條大腿好辦事。

Advertisement

趙明莘當即謝恩:“謝過皇後娘娘。”

******

趙明莘領着皇後的賞賜回了國公府,而隆宣帝在自己的禦書房中,吃着碟子裏的點莘,吃的是十分走神,當年的事情歷歷在目。

這茶香氣撲鼻,隆宣帝配着點心茶水,吃起來,心情十分好的樣子,似乎連精力也恢複了不少。

于是,隆宣帝,開始審閱桌子上的奏折。

從西南的旱災開始,大家都已經盯上了各種差事。像是赈災,像是修築河堤。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想要為自己或者自己的黨派撈好處。

皇帝本來打算把六皇子的事情壓下去,沒想到此時打開奏折後,就發現了許多話語是說陳尚書不堪當此任的。

被衆人的折子一煩,想到六皇子話語中表現出來的對自己的不滿,隆宣帝忍不住起身踱步起來。

孫芷的體面,當時他是想給的,查出來後,孫芷卻是那幾日都十分乖巧懂事,而孫芷沒了,背後真兇竟然很有可能是另有其人,并非孫芷不識好歹。

畢竟,孫芷茍延殘喘這麽多年,有了皇帝的意思,她不可能不懂,哪裏會這麽輕易就放棄生命。

思緒漸漸飄遠,隆宣帝終于下定決心。

第二日,在衆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即将要發生朝堂巨變。

大隆朝的的官員到了一定六品就可以上朝參見皇帝,和皇帝商讨大事。大朝,一般五天左右一次。大朝商議之事通常定下所議之事,選定各部官員。

升任陳侍郎這次便是大朝,而第二日,皇帝雖不上朝,但召集了老臣商讨大理寺對六皇子調查的結果。首輔大人錢沖原本是兩邊倒,此時義正言辭站在太子這一邊,為太子說話。

首輔大人錢沖,乃是一只老狐貍,從未想過要做什麽一代賢臣,想的不過是明哲保身。

從弱冠之年開始為官幾十載,如今大權在握,雖說個人清正廉明、不貪不腐,但一直不願意卷入皇位之争中,也不想名垂青史,從未明确表态過。

雖然這牆頭草的态度讓人有些心煩,但他只一心為着皇帝着想,沒有反逆之念,不願去沾皇位之争,因此反而得了隆宣帝的寵信。

而何閣老和何家關系匪淺,自然偏幫着何貴妃派系更多。何閣老得知所議之事,稱病不出。

而這天隆宣帝召集內閣議事,直接就雷霆萬鈞地定下六皇子的罪名。

衆人皆面面相觑,而何閣老,被一大片折子掃在了臉上,竟是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皇帝想要整自己的兒子,這可嚴重了,何閣老只能在心裏暗暗叫苦壞大了。

何貴妃知道了大理寺卿在調查六皇子,自然一直在活動中,但無力挽回。得知了皇帝的旨意後,何貴妃立刻上妝,打起精神來求見皇帝,可隆宣帝卻在書房內,讓任何人都不得入內。

趙公公見皇帝心情不好,便龜縮着不發一言。

卻聽見皇帝開口道:“人存于世,君子五德忠孝禮智信,以忠為上,天地君親師,以君為上。”

趙虛弓着身子,知道皇帝這還在生六皇子的氣呢,渾身透着正氣道:“為君盡忠乃為大義。”

主子怎麽想,他就怎麽應就是了。

外頭何貴妃上着素妝,跪在地上,雖然已經是初春,但依然溫度很低。外頭此時下起了漫漫春雨,然而皇帝卻絲毫沒有理會何貴妃。

“娘娘,何貴妃在外頭跪着呢,想必這次皇上是真惱了六皇子。”開口的是一直跟着皇後的林嬷嬷。

那邊何貴妃衣着簡單,跪在皇帝的養心殿外。

這邊皇後,梳起芙蓉髻,用九尾鳳釵绾起,項上戴着赤金璎珞圈,系碧玉佩,身上穿着百花齊放的正藍宮裝,滿目清華。

她瞥了一眼林嬷嬷,道:“六皇子上次在宴會上就出言不遜,皇上的性子我多少還是知道些,如今六皇子在西南的所作所為将他送上了絕路,只怕皇上見了何貴妃又軟了心性。”

“何貴妃生的像那人,皇上會心軟亦是情理之中,”皇後溫言淡笑,道:“皇上過去憐惜着,寵愛着,如今乍然失去了,只怕心更痛。”

皇後執掌鳳印這多年,雖然有後宮大權,但卻難得幾分寵愛,對何貴妃的兩個皇子,怨氣頗多。

“皇上和本宮是夫妻,本宮自當一切為皇上着想,嬷嬷,咱們過去看看。”皇後領着林嬷嬷。

隆宣帝還是皇子的時候,皇後已經進府伺候了,那時候皇後只是個側妃,後來隆宣帝也沒有納正妃,隆宣帝登基後,她生下長子,就成了正妃。

然而,她第一個孩子夭折了。後來又懷上了如今的太子,太子出生後不過兩三個月,四皇子就出生了。當時,何貴妃頗為受寵,四皇子風頭無倆。直到如今,她也将四皇子視為心腹大敵。她只有太子這一個兒子,另外養育了順姬的兒子周昶,若是太子有個好歹,何貴妃就壓過她去了。

皇後親自去禦書房外,禦書房被封禁了沒有皇帝的旨意不準進去。

而此時,何貴妃是跪在地上的。

隆宣帝正要從禦書房出來,回到養心殿去。

“陛下,謙兒這次肯定是讓底下的人教唆,才犯了錯!”何貴妃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底氣不足,此時撒嬌賣癡是沒有用的。

“你有時間在這裏跪,不如回去好好教導珣兒,不要讓珣兒也和老六一般。如果老六出了事後,你只知道一味苛責底下的人,你這個貴妃也不用當下去了。”皇帝這次對何貴妃是不滿意的,但語氣中對四皇子周珣還是維護的。

何貴妃的身子顫了顫,她很想擡起頭來,瞧瞧此刻的皇上究竟是什麽表情,但是她不敢。

“臣妾罪該萬死!”何貴妃的身子壓得很低。

而此時的趙虛連忙吩咐兩個小太監将傘打得更好些,免得淋到了皇帝。

正在這個時候,皇後遠遠走過來,皇後手中拿着一件披風,笑道:“陛下,臣妾剛剛繡好的披風。”

皇帝看到了皇後手中的披風,面色緩了緩。

“罷了。”皇帝沒有再搭理何貴妃。

皇後走了過來,将披風輕輕披在了皇帝的肩膀上,踮着腳尖系好。

皇帝竟然允了,不僅僅是趙公公很詫異,連皇後也很詫異。皇後曉得這皇帝是想要給何貴妃沒臉呢,當即笑了笑:“陛下,先前趙姑娘做的點心,可吃嘗了?”

隆宣帝臉上的神情稍稍收斂些,點了點頭。

何貴妃聽着帝後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天,一路往養心殿走去。

帝後的夫妻情分本來還不錯皇後不知鬧過幾次別扭了,才漸漸變淡了。

此時的小雨淅淅,何貴妃跪在地上,十分狼狽不堪的樣子,指甲掐入了手掌心,沁出血來。

皇帝的身影終于不見了。

何貴妃面色蒼白如紙,原本楚楚可憐裏帶着不屈的眼神,漸漸變成一把火辣辣的刀子。

何貴妃也知道皇帝不會回來了,便讓兩個宮女上前攙扶。

兩個宮女小心翼翼地攙扶着何貴妃。

哪知何貴妃剛一用力站起來,就踉跄了一下,整個人身形歪倒在一邊,險些摔在地上,腿軟得一絲力氣也無。

******

武成殿。

孫芷的事情,在六皇子周謙心中,已經被輕輕揭過去。大理寺的審理,他本以為能輕松過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