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定計

對于我而言, 皇後的舉動,既是意料之中, 也是意料之外。

所謂意料之中,乃是我早已篤定她不會等得太久,并且會用謀反的罪名來除掉皇太孫。而意料之外, 則是她居然一計之外, 還有一計, 以防落空。

雖然看上去簡單,但我知道她必是準備了許久。因為謀害皇太孫不是最難的,難的是事發之後, 每個環節的人都願意配合她。

就在當夜, 皇太孫和太子妃一樣, 被關去了慎思宮。

這甚至不需要禀報太後, 因為就在當夜,永壽宮新任的衛尉李彬, 以有人要謀害太後為名, 将永壽宮各處通道把守起來。這自是軟禁, 因為永壽宮從此一個字的消息也傳不出來, 連長公主和淮陰侯等人要去探望, 也不得入內。

淮陰侯大罵李彬是逆賊, 要去找皇後理論。而長公主雖也盛怒, 但我知道, 那不過是面上之态。她手中早已拿到了太後清君側的诏令, 但為了保密, 連桓肅也不曾告知。

廷尉對皇太孫謀反案的審理,進行得有模有樣。隔日之後,廢皇太孫的诏書就下來了。

不過慶幸的事,沈沖并不在入獄之列。許是皇後還想着要勾結長公主和沈延,沈沖只是當即被革了職。

這算是運氣好。吉褒将他支去太學,自是怕他跟在皇太孫身旁壞了好事。而他也因此沒有落下把柄,否則,他恐怕會被治一個教唆謀反之罪。

但這并不能使沈沖平靜。皇太孫被關去慎思宮之後,他即刻就來了桓府,跟他一起來的,還有桓瓖。

那時天剛亮,我正為公子更衣,準備去官署。

沈沖的模樣,比他遇刺時好不了不多少。一看便知整夜未睡,且眉間思慮沉沉,竟似一夜間滄桑了許多。

當然,我和公子也好不了多少。這一夜,為了沈沖的事,桓府和淮陰侯府雞飛狗跳,我和公子也一直在堂上守着消息,雖也曾歇息,但皆是囫囵半醒,不得安寝。

“霓生,皇後動手了。”他無多客套,見面就問。

我颔首:“我知曉。”

“我等接下來該如何?”

Advertisement

我說:“皇後會逼皇太孫自盡,我等須得在這之前,将皇太孫救出來。”

桓瓖道:“我等來此正是為此事……”

他話沒說完,公子則示意噤聲,走出門外。未幾,我聽到他吩咐青玄不得讓人靠近,說罷,他走了回來,把門關上。

我問:“可知皇太孫關在了慎思宮何處?”

沈沖道:“此事子泉打聽過,如你先前所言,皇太孫當是與太子妃關在同一處宮室。”

桓瓖颔首。

我問:“守衛如何?”

“關押的宮室前加派了守衛,日常值守當有十人。宮室中的宮人也增加了,加起來當有五六人。”

我說:“如此,我等今夜便須得動手。”

“今夜?”三人皆是精神一振。

“正是。”

“莫非今夜,皇後就要對太子妃和皇太孫下手?”

我搖頭:“皇太孫罪名還未定,不會是今夜。但我等救人,宜早不宜遲。”

“将他二人救出來之後,又當如何?”公子問道,“就算我等将二人帶走時,可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夜裏城門皆落鎖,也無法帶他們走出雒陽。而待得天明開門之時,慎思宮必是早已發現不見了人,定然要追查,到時全城搜捕,恐怕也藏不得多時。”

我微笑:“公子所言極是,不過有一種狀況,守衛定然不會追蹤。”

公子不解:“何狀況?”

“太子妃和皇太孫殒命。”

三人皆愕然,沈沖皺着眉:“你是說,讓他二人裝死?”

“這要如何去做?”桓瓖亦道,“皇後還未動手,湊不成時機。且太子妃與皇太孫身邊亦有守衛和宮人,我等入了慎思宮中,又如何潛入?”

“皇後動手乃遲早之事,我等不過替她早一步完成。”我說,“裏面的宮人不難對付,至于守衛,引開便是。”

“如何引開?”

我看着桓瓖:“我聽聞慎思宮中只有井水,可有其事?”

桓瓖一愣,點頭:“确有。且每當天旱之時,井水不夠用,還須得每日從宮外運水。”說着,他似乎想到什麽,問我,“你莫非想要借那運水的車馬做文章?”

我搖頭,道:“慎思宮中既是只有井水,則遇到火險之事定然救援不及。”

公子目光一亮,道:“借縱火救人?”

我莞爾,忽而有一種為師者看到弟子成材的感覺,簡直欣慰有加。

沈沖道:“可我等往何處縱火,如何走,總須得謀劃。”

我颔首,對公子道:“此事,須得公子勞煩公子去将作大匠府一趟。”

公子訝然:“将作大匠府?”

我說:“慎思宮五年前修整過一次,圖紙應該還留在将作大匠府的府庫中。将作大匠丞桓濮是公子的族叔,公子去找他當是不難,只是為免枝節,切記保密。”

公子目中亮起些興奮之色,颔首。

“子泉公子也須做些準備。”我說,“我見那慎思宮中衛士的服色,與內宮中的值守郎官無異;宮人亦與內宮相同。為便宜行事,公子須備上五身衛士的衣裳,以及一身宮人的衣裳。”

桓瓖點了點頭。

公子卻聽出些端倪:“那身宮人的衣裳是何人所穿?你麽?”

我颔首:“正是。”

“為何?”

“不為何,不過分工罷了。”我說。

公子顯然對我這回答不滿意,正要開口,桓瓖饒有興味道:“元初你莫打岔,霓生,除了宮人的衣裳還有什麽?引火之物要麽?”

我說:“不必,引火不必操心。”

“那我呢?”沈沖等了一會,問道。

“皇後剛對皇太孫下手,必是會盯着表公子。故而表公子不可妄動,稍後直接回府,到了時辰再去別院。”我說,“不過表公子出門時,須得慎之又慎,最好讓先讓仆人穿上表公子的衣裳登車出門,表公子自己出門時,也須再三确認無人盯梢,才好過去。”

沈沖神色沉下,颔首:“我知曉。”

“不知範少傅那邊,表公子可曾定下?”我問。

“定下了。”沈沖即刻道,“我昨日從太學回來之後,即去見了範少傅,也看了那宅院,确是就在附近。範少傅聽我說起此事時,甚為激動,說粉身碎骨在所不辭。他為人一向謹慎,口風甚嚴,我等可放心。”

我颔首。

沈沖道:“範少傅那邊亦是重大,今夜可須得請他來議事?”

我說:“不必。我等行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範少傅那邊與我等救人其實兩不相幹,他只管今夜子時來接人便是。”

公子道:“可外頭風聲甚緊,卻如何去告知他?”

沈沖道:“此事不必操心,我昨日與他商議之時,已約定過,若皇後動手,他就到那宅中去等我消息。今日我去別院之時,可順道過去一趟。”

公子皺了皺眉:“如此,你須得更加謹慎才是。”

沈沖道:“放心。”

計議定下,四人也無心情閑話,各自散去。

我如往常一樣送公子登車去官署,回來的時候,卻見桓瓖還沒有走。

“子泉公子在此做甚?”我問。

桓瓖道:“想問問你,我便只是去收幾套衣服?”

我無奈:“子泉公子在太極宮忙碌,莫非還有閑暇?”

桓瓖沒有反駁,心照不宣一笑:“我就知道那事與你脫不開幹系。”

我沒有回答,道:“公子自可去忙旁事,那邊到了夜裏再計。”

桓瓖應一聲,正要走開,我忽而想起一事,将他叫住:“公子。”

桓瓖回頭。

我看着他,片刻,道:“公子,我家公子和表公子将此事告知你,乃是出于篤信。”

桓瓖目光一動。

“自是如此。”他颔首,“又如何?”

我說:“故而今夜,公子不可做多餘之事。”

桓瓖看着我,臉上掠過些不易察覺的異樣,少頃,卻是彎起了唇角。

“甚多餘之事?”他不緊不慢,“你怕我告知長公主?”

我知道就算他告訴了長公主,長公主也樂見慎思宮出事。但她一向疼愛公子,不願讓他以身涉險,如果得知,定然會來找公子麻煩。從目前來看,她并無這般舉動,故而可以斷定桓瓖不曾對長公主洩密。

“不怕。”我說,“不過公子知曉我所指為何。”

桓瓖神色平靜,目中不辨喜怒。片刻,他恢複了那副玩世不恭之态,沒說話,轉身自去了。

皇後并沒有刻意将皇太孫之事隐瞞,天亮之後,雒陽已經人盡皆知。每個人都聽說了皇太孫意圖謀害皇帝,被英明神武的皇後識破,人贓并獲,證據确鑿,并及時将皇太孫拘捕了起來。

當然,信和不信的人都有,一時間,議論紛紛。

而此時最為忙碌的人,除了宮裏的皇後,大概就是我。

沈沖和桓瓖離開後不久,公子便上朝去了。他臨走的時候,看着我,神色不定,欲言又止。

“公子且去上朝,回來再說。”我說。

公子深深地看我一眼,道:“我今日早些回來。”說罷,轉身而去。

不待我坐下來喝一口茶,長公主那邊的內侍就到了,說長公主等着我,讓我過去一趟。

我應下來,跟着過了去。

“皇太孫之事,想來你知曉了。”長公主剛才宮裏回來,有些疲倦,手指按着額邊的穴道,“你如何看?”

“奴婢以為,公主可讓豫章王的人準備好,皇後很快便要下手。”

“哦?何時?”長公主問。

“今夜。”我說。

長公主睜眼,目光銳利。

“此言确實?”她問。

我說:“此乃天意所授,自是确實。”停了停,我問,“不知太極宮現下如何。”

長公主道:“太極宮無礙,皇後對那邊甚是放心,未加派人手。只是永壽宮……”

我說:“永壽宮無妨。皇後軟禁太後,一來是防她傳诏策反,二來是用作人質威脅公主及宗室,殺之則無益。無論上策下策,只要順利,永壽宮反而是最安穩的去處。”

長公主猶豫片刻,長出一口氣,繼續按着額角,不再言語。

如前日一樣,公子亦午後就早早回到了桓府。

我為他更衣時,道:“今日官署中如何?”

“還能如何。”公子淡淡道,“皇後一意對皇太孫下手,溫侍中與一衆朝臣到中宮理論,還未進宮門,竟都被趕了回來。”

這聽起來一點也不教人意外。

“霓生,”他自嘲一笑,“這通直散騎侍郎如今也是個擺設,與當初的議郎卻是別無二致。”

我笑了笑:“怎會別無二致?公子這話若是傳出去,朝中多少人要羞愧死。”

公子看着我,忽而認真道:“霓生,若無你,我必無今日。”

我一愣,有些窘然。

“公子怎如此言語?”

“想到便說了。”

我不知道說什麽好,掩飾地笑笑,下意識地借着給他系衣帶,避開那目光。

“公子今日可去了将作大匠府?”我岔開話道。

“去了。”公子道,“圖紙我帶了出來,就在我那外袍的袖中。”

我看向一旁衣架上挂着的官服外袍,走過去。

這官服為了看上去威風好看,袖子做得寬大,怕是能兜起二十斤的金子。我往裏面掏了掏,果然,裏面有一只精致細長的錦筒。我從裏面将紙卷抽出來,卻是有兩幅。打開來看,其中一幅,正是慎思宮的草圖,畫得甚是細致,各處宮室、宮道、花園、城門的位置都标得清楚。

公子辦事果然也是妥當。我心裏稱贊着,又打開另一張。卻只見這上面并非與慎思宮有關的物什,卻是一幅字,看筆跡和文風,是公子新寫的山水詩。

我看着,訝然看向公子:“這是……”

“你上次說與我賭皇後三日內必有征兆,若我輸了,便給你寫一幅字。”公子神色自若,“願賭服輸,這便是給你的。”

我:“……”

不是說不願賭麽……心裏嘀咕着,卻是樂滋滋的。再看向那上面的字,我不禁浮起笑意。

“多謝公子。”我說。

看着他臉上露出些淡笑,我心中一動,繼續道:“不過公子給我一幅不夠。”

公子訝然:“怎不夠?”

我說:“公子忘了?從淮南去谯郡的路上,公子曾與我說,要我教公子本事,我說每日一幅字,公子答應了。”

公子愣了愣,片刻,似乎想了起來。

“你也不曾天天教我。”他立即道。

“可我還是教了公子。”我掰着手指算給他聽,“我教公子去了散騎省,去景明寺橋救了公子,如今又給公子出了營救太子妃和皇太孫的主意。”

公子鄙夷:“景明寺橋是我救了你,營救太子妃和皇太孫難道不是為了逸之?”

我瞪起眼,剛想反駁,忽而想起他那時各種與我套話,打聽景明寺橋內情時的模樣。還有,昨天他問我想不想去淮陰侯府……

心中倏而警覺。

我對他方才的那句話不置可否:“至少公子去散騎省,我居功至偉。”

公子看着我,目光深邃。

“那你欲如何?”片刻,他問道,聲音低而平靜。

我也看着他,似在思索,眼睛卻一直與他對視。

一,二,三……

第三下才過,目光不自覺地又轉開,臉上隐隐發燙,敗下陣來。

雲霓生啊雲霓生,裝都不會裝……心裏有些恨鐵不成鋼。

“公子再交一篇便可。”我說。

公子卻是爽快,輕聲道:“善。”

我回頭,只見他看着我,唇邊彎着一點笑意,似乎全然不在意我方才避重就輕。

我也笑笑:“公子可要牢記。”

公子不理我,正要走開,忽而想起什麽,回頭:“你要我這許多字,不會要拿去賣了?”

我哂然,忙道:“怎會拿去賣?我定然視若明珠,入匣自珍。”

公子卻似不信,沒有像從前那樣在我的吹捧面前露出受用之色,只揚了揚眉梢,道:“快收拾物什,莫讓子泉與逸之等急了。”

我有點受傷。

這說的都是實話。日後到了鄉下,我也只能跟佃戶們打打交道。他們識字的都沒有幾個,誰人欣賞得了這些墨寶,我又找誰去賣?

心裏嘆口氣,我應了聲,将那幅字捧回房中,自去準備。

今日公子離府的理由是要去淮陰侯府安慰沈沖。長公主沒有反對。她行事向來如此,越到要緊之時,則越是不會行事反常,而她還未将意圖告訴公子,則更是如此。她叮囑公子,務必開導沈沖,讓他莫再理會東宮之事。不過對于公子要帶走我,卻有些猶豫。

“霓生今日留下吧,你帶青玄去。”她對公子道。

公子不解:“為何?”

長公主看我一眼:“霓生不是才生了病?她随了你去,将病氣過給了逸之怎好?”

公子道:“她的病早已痊愈,母親不必擔心。”

我知道長公主在想什麽,先前我曾與她說過,皇後對皇太孫下手,就在今夜。她自是想将我留在身邊,待得那邊有了消息好及時找我問策。

“奴婢陪公子過去一趟,天明即回府。表公子那邊必是萬無一失,公主不必擔心。”我對長公主道。

我将萬無一失四個字說得尤其意味深長,長公主看着我,片刻,終于點頭許了。

路上,公子看着我,忽而問道:“霓生,母親那邊可是有何計議?”

我看向他,訝道:“公子何有此問?”

公子道:“我母親對朝中之事,必不會袖手旁觀。如前番荀氏之事,我母親出力不少。”

我颔首,好奇道:“公子可是聽到了甚風聲?”

“不曾。”公子道,“所以問你。”

我讪讪:“公子都不知,我又如何得知。”

公子道:“你不是消息甚多?且你平日都在府中,自當問你。”

我神色自若:“我不曾聽聞。”

公子看着我:“哦?”

我說:“這般要緊之事,公子都不知曉,長公主又怎會讓我知曉?”

見他還要再說,我趕緊指指車窗外,道:“公子快看,那別院要到了。”

早上議事的時候,我讓衆人提早些,申時碰面。到了申時,我和公子進了院子,桓瓖已經在裏面等候。沒多久,沈沖也來到。

與昨日一樣,為免閑雜人等打擾,車馬來到之後,都打發回去。我擔心沈沖的尾巴甩不幹淨,特地尋了高處,往街道四面窺觑。黃昏時分,附近有些走動的車馬,都是各官宦貴胄從朝中歸來,并無閑人游蕩。監視了一會,我放下心來,走到堂上。

每個人身上都帶了兵器。公子、沈沖和桓瓖手上的都是劍,我手上的是一把短刀。當然,這是面上所見,我懷裏其實還藏了一張小弩、一根帶勾爪的細繩索和一只小妝盒。

時辰未到,還不須更衣。故而公子三人衣冠齊整,一副來正經聚一聚的模樣。

仆人呈上晚膳之後,桓瓖将所有人打發走,一邊吃一邊問我:“今夜無月光,當是甚好行事。只是去到之後,我等如何下手?”

我喝一口湯,首先看向沈沖:“範少傅那邊如何?”

“我方才與他約定,他子時過後便親自駕車過來,将太子妃與皇太孫接走。”沈沖道,“範少傅為人穩重,此事可無憂。”

我颔首,起身,将公子拿回來的圖紙在一處空案上攤開,用鎮紙鎮住。待得三人都湊了過來,我指着圖上道:“這是我等潛入的花園,這是太子妃及皇太孫的宮室。今夜,我先到慎思宮去,三位子時潛入花園,一旦見得火起,便往太子妃宮室。”

“你先去?”公子有些驚訝,“為何?”

我說:“我不先去如何點火?”

“自是我等一道去放。”

我搖頭:“放火不過小事,救人才是要緊。且四人一道去,極易被發覺,自是我一人獨往更好。”

公子不置可否,道:“你打算如何潛入?”

我說:“自是扮作宮人,子泉公子已經準備了衣裳。”

“可現下已近黃昏,過得不久,宮中就會下鑰,宮人也不得四處走動,你又當如何行事?”

“我自有辦法。”

公子還待言語,沈沖道:“元初,且聽霓生計議。”

公子看着我,終究沒有說話。

我心底松一口氣,指着圖上的一條小巷,繼續道:“我等昨夜去探路時,此巷無燈火照明,藏匿其中,可窺觑宮室狀況。公子三人便待在這巷子中,一旦見侍衛撤開,便可去救人。若那門戶緊閉,公子在門上叩五下,門自會開啓。”

“叩五下又作何解?”公子問。

“自是暗語。”我答道。

未等他再問,桓瓖皺眉道:“你怎知那些侍衛定然會撤開?”

我說:“他們會撤。”

“怎講?”

“我縱火之處,乃是慎思宮的寶樓。”

三人皆是詫異。

“寶樓?”桓瓖吃驚道。

沈沖亦神色一變:“寶樓中的皆是重器。”

“不如此,則無法将守衛逼走。”公子忽而道,“今日我去查閱圖紙時,我那族叔曾說,那寶樓外面雖是木構,但當初營建之時,為防火考慮,內裏乃用磚石砌成,就算木構起火,樓也不會倒塌,且寶物平時都收納于箱中,只要滅火及時,寶物便可無礙。寶樓乃重器所在,慎思宮中的人必以救火為首任,不敢怠慢。那寶樓四周雖有儲水銅缸,但必然還要調水,而井中水源匮乏,只要火勢大些,足以讓宮中的人忙碌一陣。”

我有些訝異,不想公子竟領悟得這般快。

桓瓖亦有訝色:“族叔怎還特地說這些?”

公子道:“數年前,寶樓亦曾失火,朝廷追究下來,從宮正到最小的什長都被撤換。這圖紙就是當時重修之時所作。”

衆人了然。

“那些宮人如何處置?”沈沖忽而問,“也會去救火?”

我搖頭:“不會。”

桓瓖冷笑:“幾個宮人罷了,殺了便是。”

沈沖皺眉:“她們有五六人,我等才三人,難保會有人漏網報信。”

我說:“此事不必擔心,我亦有安排。”說罷,我岔開話,“還有一事。今夜行事之前,三位公子須得用草灰将臉塗上。”

“你怕我等被人認出?”桓瓖道。

“正是。”我說,“雒陽城中,見過三位的不在少數,就算是在夜裏,也難免被人認出。為穩妥起見,還是須得隐蔽面貌。”

桓瓖道:“知曉了。”

我看看外面天色,道,“事不宜遲,我須得先入宮去。”

他們驚詫地看着我。

“現在?”公子道。

“正是。”我說,“慎思宮各宮院亦是天黑落鑰,我須得在這之前将太子妃那宮室之事打探清楚。縱火之事也須得提前安排。”

“若你行事受阻,或打探得事情有變,如何?”沈沖問。

我說:“若是如此,我會回來告知,再作計議。”

桓瓖道:“若你被捉住了,又如何?”

我說:“我會提前放火。三位公子若在子時前見得火起,便不可潛入,營救之事日後再作計議。”

三人皆露出不定之色,公子看着我,目光沉沉。

我笑笑,道:“放心,我就算被拿住,也有脫身之計,不會被關入牢獄受審。”

“我随你去。”公子即道。

心中不由地一暖。我知道他是真心在擔心我的安危,而不只是怕我辦事不利連累到自己。

不過我知道公子執拗的脾性,這般狀況,要說服他定然不能軟。

“不可。”我看着他,正色道,“今夜事關重大,我等皆須嚴守分工。公子既然問計于我,便須得全然信任,否則必功虧一篑。”

室中一時安靜。

“霓生所言甚是。”過了會,桓瓖率先道,“我以為可行。”

沈沖沒有表态,嚴肅地看着我,沉聲道:“霓生,你有幾分把握。”

“九分。”我說。

其實我想說十分,但話說得太滿,容易讓公子這樣喜歡窮根究底的人更放心不下。

沈沖颔首:“你去吧,切記行事小心,遇得不對即刻返回。”

“知曉了。”我說。

只有公子沒有說話。

他注視着我,目光深深。

我看了看他,只覺那裏面就意味讓人不敢深究,只好轉開頭去,若無其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