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複生(下)
太子妃說得沒有錯, 等到我們走出假山外, 隐隐見花木那邊, 有人正穿過園中的小道,徑自往這邊而來。
我将公子頭上的布條取下, 又用一塊備好的蘸酒巾帕将那些黛墨擦拭幹淨。待得公子的面龐恢複幹淨, 來人的模樣已經看得明白。
那是兩個人,一個是內侍, 雖也穿着侍衛的衣袍,但看上去粉面陰柔, 實在不太像;而另一人則是宮人打扮,只是那保養光潔的面龐上盛氣不在,正是皇後。
二人走到假山前, 驀地看到走出來的太子妃,皆吃了一驚,停住腳步。
皇後盯着她, 看一會, 神色變得不可置信。
“是你?”她低低問。
“中宮何必驚惶。”太子妃聲音平靜,“妾在中宮心中, 早已是個死人。”
皇後看着她,沒有說話,接着,又看到不緊不慢從假山裏踱步出來的皇太孫, 她的面色已經發白。突然, 她似明白了什麽, 将目光看向那內侍。
內侍滿面愧色,躬身低頭。
“中宮不必為難他。”太子妃不緊不慢道,“是妾想見中宮一面,可中宮身邊只有張內官一人是舊識。他與中宮一樣,大難臨頭之時,亦不過求一條退路。”
皇後的目光沉下,看着太子妃和皇太孫,片刻,歸于鎮定。
“我就知道你二人還活着。”少頃,她冷冷道,“平白不見了兩個宮人,哪有那麽巧的事。”說罷,她的目光落在公子的臉上,唇角彎了彎,“只是未曾想到,竟是長公主的兒子來把你救了。”
公子面無表情,道:“臣食君之祿,自當盡忠。”
“想不到中宮竟是獨自前來。”不等皇後開口,太子妃繼續道,“妾以為中宮為平原王謀劃至此,定然不會棄之不顧。”
皇後的神色起了些微微的變化,竟似有些落寞。
“我原想帶着他,可來不及再去帶上別人,他便說不願獨活。”她聲音緩下,苦笑,“兒大了之後便是如此,就算是親生母親也奈何不得。”
我聽着,怔了怔,倏而想到那寶樓。再看向公子,他面上也有些異樣之色。
“如此說來,中宮終是抛棄了父兄和親兒。”太子妃淡淡道。
皇後的目光倏而變得尖銳。
“我知道太子妃為何來見我。來為江夏郡公一家算賬,是麽?”她看着太子妃,笑了一聲,“你以為我不動手,便不會有別人動手?”
太子妃皺眉:“你何意?”
“太子妃不若問問桓公子,長公主打的是什麽主意?你以為她和淮陰侯,還有那慈眉善目的太後,真會讓皇太孫安安穩穩繼位?”皇後說着,聲音愈發高而激動,“他們都想着讓龐氏和謝氏争鬥以漁利其中,我不過是狠下心來先行一步!可惜蒼天不仁,終還是不可放過我!”
“你戕害忠良,此乃天譴!”太子妃怒道.
“天譴?”皇後目光定定,笑起來,卻是愈發陰森,忽而看向皇太孫,“爾等可是以為,今日之後,奸佞盡除,便可光天複地,從此苦盡甘來一帆風順?你以為陛下會為謝氏隕落難過麽?笑話!”她神色怨毒,“我告訴你,他高興得很。無論是謝氏還是龐氏,還有袁氏,荀氏,便是皇太孫,亦不過他手中的棋子。就算是宮中如今活着的那些親兒女,你以為可有一個人讓他真正放在心上?聖上誰也不愛,他只愛他自己!你等着看好了,只要沾上那權位,你們一個一個,全都跑不了!”
“住口!”太子妃斷喝。
“你!”皇後不看她,忽而看向公子,往地上唾一口,狠狠道,“什麽忠臣,桓府做的事,比茅廁還髒!”
我不料這瘋婦竟敢侮辱公子,登時怒起,正待上前。
不料,皇後突然又轉而指着我,“還有你!”
我愣了愣。
“是我瞎了眼!被你那妖言所惑,落得今日下場!”她冷冷道,“你以為你可憑此在長公主和聖上面前領賞麽?他們不過用你幹幹髒事,用盡之後讓你背上罵名一腳踢開,比捏死蝼蟻還容易!”
“夠了!”不等我開口,一聲怒喝傳來,卻是公子。
他看着皇後,面色沉沉,似強壓着怒火,道:“中宮多言無益,聖上有令,只要中宮回宮自首,仍有轉圜餘地。”
“轉圜?”皇後冷哼,卻看向太子妃,“我說了許多,你還不明白麽?你我皆身不由己,何苦為難?”說罷,她上前一步,滿面期盼:“當初殺江夏郡公我本是不願,可父兄強壓,我亦無法,你……”
話沒說完,突然,太子妃一個箭步上前。
皇後睜大眼睛,片刻,低頭看向胸前。
一把刀子插在上面。
太子妃沒有說話,少頃,□□。
皇後将捂着那刀口,鮮血從指縫中汩汩流出,一下染透了外袍。她扶着身後假山石,背靠着,緩緩石頭上坐下。
太子妃憤恨地看着她,張着嘴哽咽,已是淚流滿面。
皇太孫忙上前去扶住她,太子妃将皇太孫摟在懷中,倏而放聲大哭。
皇後看着她,面色漸漸灰敗,卻松弛下來,似得了解脫。
這時,遠處傳來叫嚣的聲音。
方才那個引皇後來的內侍匆匆跑過來,神色驚惶:“太子妃,那些軍士來了,說是要拿皇後!”
我回過神來,與公子對視一眼,皆是不定。
“太子妃,殿下,我等還是速速離開。”公子忙道,“這些亂軍早已失智,蠻橫起來,只怕對太子妃不利!”
皇後卻忽而發出虛弱的笑聲,磔磔瘆人。
看去,只見她仰頭靠在石壁上,氣若游絲:“爾等……一個……一個也跑不了……”
說着,她閉上眼睛,頭歪了下去。
“不走。”太子妃将目光從皇後那裏收回來,面色已經變得沉靜。她将臂彎裏的皇太孫看了看,目光堅定,“我母子二人既回來了此處,便不會再逃。”
公子還想說話,那些雜亂的腳步聲卻已經驟然而至。
我和公子忙各抽出刀來,擋在前面。
那些都是慎思宮中的亂兵,有宮衛,也有北軍,氣勢洶洶地包圍上來。
“站住!”公子沉聲喝道,“來者何人!”
軍士中有人道:“我等奉命捉拿皇後,你又是何人?”
“我乃通直散騎侍郎桓皙,奉聖命為皇太孫及太子妃護駕!”
聽得此言,那些軍士皆露出詫異之色。
這時,太子妃與皇太孫從公子身後走了出來。
“我乃太子妃謝氏,”她肅然道,昂着頭,聲音緩緩,“皇太孫駕臨至此,爾等還不速速跪下。”
軍士們面面相觑,看着太子妃和皇太孫,皆有遲疑。
“胡說!”軍士中,忽而有人道,“太子妃和皇太孫早就被皇後殺了,怎突然又冒了出來?”
“定是假扮的,說不定就是龐氏餘黨!”有人附和道。
那些軍士被鼓動,神色紛紛又變得不善起來,七嘴八舌地躁動起來。
我心底暗道不好。
看着架勢,只怕就算要逃到暗渠裏也已經來不及。不知道沈沖和範景道到底在幹什麽,居然還沒有來……我有些懊悔,當初應該先親自去将這事辦一辦才對。
公子也知道了這樣不妙,一手橫着刀,一手将太子妃和皇太孫護到身後。
“霓生,”他低低道,“你帶他們進去,快!”
我知道他想硬拼抵擋,正要開口,突然,身後傳來一聲暴喝:“爾等何人!竟敢對太子妃及皇太孫不敬!速速退下!”
衆人皆是吃了一驚,回頭看去,卻見是趙绾從那假山裏走了出來。他的官袍看上去有些髒,顯然是因為那身軀過于肥大,鑽過暗渠時頗為狼狽。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的氣勢。他領着那些跟他一起突然冒出來的軍士,迅速将太子妃和皇太孫圍在中間,神色肅然,頗有姿态地在二人面前跪下:“臣趙绾救駕來遲,殿下太子妃恕罪!”
說罷,他端正地伏拜在地。
與他一道前來的軍士亦随之下跪,紛紛拜倒。
那些慎思宮中的軍士,就算沒有見過太子妃和皇太孫或者公子,也不會不知道趙绾。見得如此,皆露出驚詫之色。
我看着剛剛從假山裏走出來的沈沖,又看看公子,一口氣長籲而出,終于放下心來。
趙绾帶來鑽暗渠的軍士足有三百,源源不斷地從暗渠裏出來,将太子妃和皇太孫護在中間。
那些慎思宮的亂兵自是不敢再對峙,轉眼之間,已經溜得精光。
沈沖向太子妃和皇太孫行了禮,因得徹夜不眠而顯得略有些憔悴的臉上,此時有了些解脫之色,而當他看到倒在地上氣絕的皇後,目光重又變得複雜。
“皇後被亂軍所殺。”太子妃道,“幸得衆卿前來護駕,否則妾與皇太孫亦幾乎難免受累。”
沈沖颔首,愧歉一禮:“太子妃和殿下受驚了。”
趙绾忙道:“太子妃哪裏話,臣等聞知慎思宮中傳來殿下與太子妃噩耗,夙夜難眠。”說罷,他怒道,“可恨中宮與龐氏惡黨竟如此大逆不道,如今覆滅,亦是天意!”
這番話義正辭嚴,他額頭上一塊未消散的淤青随着眉頭抖動而引人注目。我想,那時我在城外将他推下馬車的時候,力氣果然是用得太大了些。
太子妃嘆口氣:“那夜妾與皇太孫趁宮室起火,換上宮人的衣服趁亂逃出,藏身于附近廢棄宮室之中,無水無食,原以為就算不會被人尋到,也要絕命于此。幸而沈冼馬、桓侍郎及趙府尹今日來到,否則後事如何,幾乎難以作想。”說罷,她低頭拭了拭眼角。
聞得此言,我心中一哂。方才還想着如何編些來由,将前後之事圓一圓。現在看來,太子妃倒是早已有了主意。再看向公子和沈沖,他們皆面色平靜,并無訝色。
趙绾安慰道:“太子妃與殿下放心,有臣在,便是天塌下來亦可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