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野心

這夥洋夷不知在海島上盤踞多久, 金銀財寶盡堆在此處, 幾乎沒有轉移, 荀飛光他們将島攻下來,很是撿了一番便宜。

事後清點財産, 所有金銀珠寶加起來足足有十萬兩銀之多,這還是保守估計。哪怕荀飛光拿出五成犒賞手下兵丁, 也仍有五成進荀飛光的私庫。

犒賞兵丁的五成中,韶信、荀九、百裏宜每人各占半成, 另外三千多清淩衛平分三成半, 最終分到普通兵丁手上有近十兩。這麽一分,清淩衛中人人都想過年一樣, 極為歡喜。

這年頭, 層層拼搏成為廪膳生的秀才一年到頭也就拿六兩廪銀。許多農人在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幹一年, 也賺不出十兩來。

在大燕, 唯有清淩衛中,一名普通兵丁方能在一次戰鬥分到十兩銀錢。若是放在其他軍中, 哪怕上頭有賞銀賞下來, 層層盤剝之下,最終能到普通兵丁手上的也就兩三成。

清淩衛待遇好,軍紀嚴明,能打勝仗,傷亡極小,故凝聚力一直極強。人心都由肉長, 對比其他地方軍與私軍,清淩衛別提多好。久而久之,清淩衛将士從上到下,對荀飛光都發自內心地崇敬。

清淩衛拿到銀錢的消息漸漸傳出去,過來開荒的青壯農人聽到消息,越發心底癢癢,明裏暗裏打聽清淩衛是否招人,就算不能成為正式的兵丁,成為輔兵也好,待遇這麽好的軍隊可從來沒有。

沈歌将消息傳出去,言明清淩衛不招壯丁,不過衆将士少有成婚者,若有女娘願嫁進來,上頭還會幫忙建房。

消息一擴散,不少人蠢蠢欲動,清淩衛的兵丁都是正當年的健壯男兒,大多數清淩衛身材高大而面目周正,手裏還有銀錢,再受歡迎不過。

那等不愛護女兒的家庭,恨不得當即便把家中女娘嫁進來,好好收一番彩禮。

愛護女兒的家庭則擔憂女兒生下的外孫是否也要參軍,清淩衛要打的仗多不多,女婿是否有喪命之憂。嫁女兒總要為女兒好,總不能讓女兒嫁人卻随時都要準備守寡。

沈歌感覺到這股風氣後并未着急,反而吩咐下面暫時不必準備将士的婚事,讓百裏宜與荀九的手下将消息擴散開來,最好擴散到南關城以外,多擴幾個府也行。

清淩衛中都是大好男兒,長州縣與飛羽縣太小,出色的女娘也少,沈歌雖想幫底下将士盡早成家,但也并非來者不拒。

婚事乃雙方相互挑選,女娘們可挑清淩衛将士,清淩衛将士也要挑女娘方成。

至于廣大女娘擔憂的清淩衛下一代是否要入清淩衛,沈歌将清淩衛的收入待遇放出去,又放出每年想報名加入清淩衛的人數與清淩衛真正招收的人數,用事實表明清淩衛不需強求。

清淩衛待遇好傷亡小,每年想入清淩衛之人不計其數,縱使清淩衛的後代想加入都得經歷層層考核,絕不可能直接強硬要求下一代參軍。

清淩衛的兵丁條件一直不錯,不過他們南來北往地跑,一直未安定下來,荀飛光等人一時又未考慮幫底下将士成家的問題,故大夥兒成婚的少。若真論起來,清淩衛的兵丁但凡想成親,媒婆那都有一大堆好女娘介紹,壓根不必愁。

這半年多以來,沈歌與清淩衛聯系越來越緊密,漸漸地,整個清淩衛的後勤都歸沈歌管。在沈歌管理之下,衆将士的日子越發好過,吃穿住行都比以往上了個臺階,将士心中的感激越發強烈,恨不得肝腦塗地以報荀飛光與沈歌之恩。

這次端下洋夷的老巢,一大筆銀錢進賬,沈歌又重新規劃一番,打算再次擴建營地。

別的不提,近十年內,清淩衛應當都會住在此地,因此建起一個個小家十分重要。

沈歌打算建兩種營房。

一種為集體營房,一屋睡十名兵丁,床鋪分開,配置箱櫃桌椅,讓每人都有自個的小空間,盡量住得舒适一些。這種營房為清淩衛官方營房,一切都由清淩衛付賬。這十名兵丁中,有一名班長,而十個班即一百人中有一個百夫長。這樣比較能形成一種紀律嚴明而又親密的關系。

單身漢住集體營房,成家的将士則住另一頭。

沈歌打算另外一邊建造排屋,也是十名兵丁住一排,每家配置三間房一間廳一間廚房及一間沖涼房。這種住房雖統一建造,造價則為清淩衛出一半,将士出一半。将士可将家人遷入其中,正好這邊人少地多,可順便開荒。稅收按照大燕規矩,直接交入清淩衛當中。

清淩衛的兵丁大多都是荀家收養的孤兒,其中孤兒比例高達八成,對荀飛光忠心耿耿,若他們有下一代,下一代在清淩衛中長大,忠心自不必提。

當然,不願在這安家的将士沈歌也不會勉強,待他們到四十歲,拿上糧饷賞銀,高高興興歸鄉便是。

沈歌做好規劃,磚廠那頭的規模自然需要擴大,更多将士被抽調過去,找土造窯燒磚。

燒磚極苦,開荒也苦,但所有将士無一句怨言,大夥都心中都充滿期盼,期待早日過上沈歌規劃的日子。

荀飛光将沈歌做的事看在眼裏,沈歌的規劃圖中已有良田,有護營河,有大規模的營房,若規模再大一些,連一座小城也算得上。

荀飛光從後頭抱着他,将腦袋擱在他肩上,帶着笑意問:“小相公打算在這久居?”

“有何不可?”沈歌拖着這個大累贅走到從洋夷那頭收繳過來的輿圖面前,将地圖指給他看,“荀哥你瞧,這是大燕,格格大陸在這,也許更遠一些的海外還有其他大陸。洋夷現今有大船,有司南儀,還有火器等,他們野心勃勃,流竄至各處發財。”

“大燕這麽大一塊肥肉,這些洋夷必不會視而不見。這麽一來,大燕始終要受洋夷騷擾。打退一批又有一批,層出不窮。”

荀飛光神色嚴肅了一些。

沈歌接着道:“我們能拒洋夷一時,卻無法拒洋夷一世。現在雖已将周圍肅清得七七八八,但遲早還有別的洋夷會過來,到時若我們不在,再來胡一庸那般昏庸的兩廣總督,什麽時候大燕外頭的島全丢光也不足為奇。”

“在北蠻那頭,你已妥協一次,吃苦的最終是跟着你的将士與當地百姓。南關城這頭,我們已創大好局勢,萬萬不可能再拱手讓人。”

荀飛光望着他明亮的眼眸,心裏頭陡然不是滋味,“這大燕歸根結底還是他燕家的。”

“不,荀哥,你錯了。”沈歌認真地望着他,“這片土地屬于居住在上頭的百姓,永遠不屬于哪一家。哪怕現在皇帝們輪流坐擁天下,最終也還是會被百姓推翻,建立一個沒有皇帝的天下。”

“我想守護一方,也并不為皇帝,而是為這一方的百姓。我最大的心願便是願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不受欺壓,不必像畜生一般任人搶掠。”

荀飛光與他對視,忽然眼底流露出些笑意,“有理。”

“荀哥,你還記得大燕乃至前朝的歷史麽?”

荀飛光嗤笑,壓在他肩膀上,在他耳邊低語道:“大燕就那麽幾十年,皇帝方二代,有何好不記得?至于前朝——小相公莫非以為我不讀書?”

“哪裏會?荀哥可是大燕第一個文武雙狀元。”沈歌朝他笑笑,“荀哥你還記得前朝的異姓王們麽?”

“嗯?”

“既然前朝能有異姓王,為何大燕不能有?”沈歌眼中透着些能稱得上野心的東西,“我們這麽多人,總不能将将士們的性命都托付在皇上的良心上。還有荀哥你那些老部下,若他們感到憋屈,因你受打壓,我也希望他們能到南關來,能發揮自身的長處,而不是庸庸碌碌度日。”

“你我已成親,不會有親生孩兒。誠然我們掙下那麽大的家業也無用處,但我還是想盡我們可能,去庇護一方。不僅庇護本地的百姓,也庇護卷入權利鬥争的将士,甚至庇護這江山。”

“我想以南關為據點,開創一方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城市。也許我能使南關成為大燕最為繁榮的地方,使大燕成為天下所有人向往之地。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将南關掌握在自己手上,比如荀哥你成為雄踞一方的異姓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