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險局
第二十五章險局
宋家人裏除了宋知言見過薛家人,還有一個就是宋芷了。
只不過是在宋錦雲成親前,她路過濱州辦案,匆匆見過一面。後來等她千裏迢迢再去濱州,卻已是侄女的頭七。她曾有疑錦雲死去的原因,因為兩人年紀只差了九歲,姑侄倆感情頗深,她做了捕快後,也曾教宋錦雲一些拳腳。沒見過她有什麽毛病,因此心中疑惑。
但錦雲當時已經下葬,已入土的人她不忍驚擾,便暗中去問了仵作。仵作答的仔細,說确實是病死,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後來兄長病逝,二哥一家失蹤,當時又正好諸王奪位,天下大亂,她便待在小鎮做捕快。直到三個月前,往日舊友來信到衙門,說舉薦她入京進大理寺。前不久吏部下放調任令,她這才來了京城。
誰想第一日竟碰見了薛升。
當年宋家變故讓她大受打擊,再見這個侄女婿,心裏到底是不舒服的。剛才聽出他的聲音想回避,結果還是被認了出來。
溫謹言聽見薛升喊她姑姑,頗覺詫異,“宋姑娘,這是你侄子?”
宋芷淡聲,“是我侄女的丈夫,侄女婿罷了。”
溫謹言這才想起薛升曾娶妻,只不過當時不在京城,又是很久之前的事,一時忘了,這才想起來,笑道,“真是相請不如偶遇。”
“姑姑來京了我也不知,是我的過錯。正如溫大人所說,相請不如偶遇,今晚可有宴席,讓侄兒為您接風洗塵吧。”
宋芷心中仍是排斥,說道,“我晚上要去拜見舊友,已商議好了地方,改日再去吧。”
薛升面露惋惜,“那姑姑好好歇着。”他又問了宋芷來京做什麽,知她入了大理寺,好生詫異,又露敬重。寒暄了許久,同僚喚他,他這才告辭。
薛升走後,溫謹言才小心說道,“你在京城只認得我,哪裏有什麽舊友。再有,你怎會同自家的侄女婿這樣生疏。薛公子在京城中可是出了名的貴公子,脾氣好才情好,頗得人喜歡。卻不想他娶的竟是你侄女。”
“錦雲福薄……”宋芷只說了這一句,就不願多說了。坐下身重新提筷。忽然門前走過一人,看着頗為眼熟。當即放下筷子快步走出去,再放眼鬧市往來的人中,卻什麽也沒瞧見。
溫謹言也跑了出來,問道,“怎麽了?”
“方才我好像看見我侄子了……”
溫謹言失聲笑道,“京城遍地都是你親戚了不成?”
宋芷擰眉,她好像是真瞧見了。難道當年無故消失的二哥一家真會在京城?那張臉,真的是她侄子宋錦林呀……她搖搖頭,莫非是曬暈了不成。
&&&&&
這兩日無風無雨,六月酷暑,熱得難忍。稍稍動動身,就能熱得滿身淋漓。
洪氏讓下人鑿了冰來,又不敢喝,怕喝了身子受不住。便放在竹筒裏密封住,放在懷中取那透心涼。剛覺涼快,見兒子迎日而行,熱得額上有汗,看着便覺心疼,忙遞了竹筒過去。
薛升并不接,擺手讓下人下去,坐在一旁等人都走了,才道,“母親,孩兒方才瞧見宋家人了。”
洪氏微頓,“誰?”
“宋芷,錦雲的姑姑。”薛升想到那和宋錦雲一模一樣的臉,就覺心頭不适,“而且宋芷是進京入大理寺任職,算是京官了。只怕往後在朝堂擡頭不見低頭見。”
洪氏擰眉,“怎的偏是進了那辦案子的地方……等你爹回來,我同他說,讓他和聖上請示,将宋芷外放吧。同在一處地方,總覺心裏瘆得慌。方才你瞧見她不慌吧?”
薛升輕輕笑了笑,“慌什麽。”
“瞧瞧你,臉都白了。”
“同她對話倒是沒什麽,就是看那臉不舒服。”薛升微微閉眼,目光一暗,就想起宋錦雲大紅嫁衣,将濃黑毒血吐在他身上的模樣。
即便過了那麽多年,又哪怕是在這炎熱夏日,也驚出了冷汗。
洪氏倒是比他定心多了,她不信已死的人還有本事來尋仇,就算真的來了,她也敢再殺一回!想想,不由冷笑,又同他說道,“那阿古的事如何了?”
說到那溫柔體貼的姑娘,薛升面色這才稍稍緩和,“她如今已經在釀酒了,再過幾個月,那酒定是給我的。”
“這樣有把握?”洪氏到底是做娘的,見兒子神色頗有不同,問道,“你喜歡那個叫阿古的?不過是個會點手藝的村姑罷了,你是要娶門當戶對的姑娘的,可不能動了那心思。”
薛升淡聲,“我怎會娶個毫無用處的妻子,她是我想要的,承歡別人身下可惜了,擡回家做妾也不是不可。釀酒的技藝好,往後跟了我,對我們薛家都好。”
洪氏贊許點頭,“這倒是。不是說她已沒親人麽?你多用點心思,那樣的姑娘最容易對男人死心塌地了。”
母子倆商議着這事,就像當年商議如何将那宋家千金擄到手一樣,認真得讓人以為是在商量家國天下的大事。
&&&&&
阿古手上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如今已不用纏裹紗布,傷口還有些嫩紅,長有三寸,撩起衣袖看着就覺猙獰。阿古也是個姑娘,瞧不得這醜陋傷痕,即便是一人在房裏,也不挽起袖子納涼。
金書又去買了一堆的蜜餞果子回來,想拿了給她吃,進門瞧見她在上藥,過去一看,好奇道,“阿古姐姐你為什麽不用薛三爺讓人送來的藥呀,不是說這是太後賞的,用上五六十日連疤痕都會瞧不見麽?”
“我不信他。”阿古聲調淡淡,神情淡薄,“薛家的人,我一個都不信。”
金書歪了歪腦袋,将蜜餞扔進嘴裏,了然,“除了師父和我,阿古姐姐誰都不信。”
阿古瞥了他一眼,“我也不信你。”
金書委屈道,“為何不信我?”
“你每回都說再也不吃糖,可是每回都讓我瞧見。”
金書讪笑,“忍不住,看見了總想買。”
“那為何要讓我看見?你想把糖藏好還不容易麽?”
“是呀,可是每次買了都想讓阿古姐姐嘗嘗。”
阿古微愣,心頭暖暖,摸摸他的腦袋。金書說的對,如今世上她只信兩個人,她連自己都可以不信,但這兩人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懷疑的。
&&&&&
六月十五,月半時月亮總是特別圓,高懸天穹。月光清冷安靜,大理寺院內的樹如披銀光綢緞,本該賞月的晚上,卻仍有人點了青燈,伏案閱覽卷宗。
溫謹言已覺自己晚歸,從房前經過時,瞧見裏頭燈盞還亮,探頭看去,寬敞屋內一目了然,只剩一人在那。宋芷發束白玉冠中,整張臉白淨細膩,眉頭微攏,凝神靜氣,十分專注地查看着什麽。不得不說宋芷風華不減,在及笄之初,只怕上門求親的人要踏破門檻了吧。
“宋姑娘。”他進門後連喚了兩聲,才見她擡頭,笑道,“你這幾日早來晚歸,真當自己是鐵打的?”
宋芷沒有跟他開玩笑,“這些舊案,我看要翻查的有一半。”
溫謹言一頓,“宋姑娘……有些案子已定,朝廷那麽判了,一般百姓也不敢多言。将那些惹人争議的案子重新查查就好。”
話沒說完,他就見宋芷眼裏又是驚詫又是失望,就知道她較真了,甚至是瞧不起自己。這結果他也料到了,只是身為朋友,他又在大理寺任職多年,不得不跟她提,哪怕她要責怪自己不以百姓為重。
宋芷抿了抿唇,沒有多說什麽,只是說了四字,“力所能及。”
溫謹言暗嘆一氣,她是好,能比男兒。他是有些喜歡這種脾氣的姑娘的,但他要的不是這樣強勢的妻子,所以從始至終,都不敢說也不敢流露半點歡喜的意思。能做朋友便好,做朋友也或許會更好些。
宋芷看的也累了,一晚上也看不完,打算明日再來查看。她拿了鎮尺将卷宗壓住,提手時,驀地一頓。緩緩挪開鎮尺,看着那白紙上已用紅色朱砂圈寫的名字,有些愣神。
“怎麽了?”溫謹言無奈道,“該不會是在上頭見到你親戚的名字了吧?”
宋芷沒有聽見他的問話,只是怔神緊盯那三個字。
賀綠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