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廁紙┃研究發明獎
不提元清帝被莫名的愧疚困擾, 伴随着皇後有孕消息傳出來的, 皇後幾人終于履行了要給元清帝的驚喜, 制造出了衛生紙。
用紙張來入廁,尤其寫了字的紙張,對大魏中人來說, 是一件十分奢侈且不被主流認可的事情,燕朝時胡人許多貴族并無敬惜字紙的意識,毫不避諱使用字紙入廁, 被當時的文人寫詩著文諷刺批判, 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到了大魏,雖然制造出了包裹食物茶葉藥草甚至燈籠等的紙張, 但并沒有專門為入廁單獨創造出一種紙來。
上流貴族間仍舊流行使用絹布等,再者入廁既叫更衣, 入廁完自然是要換衣服的,稍微有些錢財地位的, 婢女侍從早就準備好梳洗香薰等物在外迎候着。
平民百姓便随意一些,精細一些的,用竹木等削制的廁簡, 或者換下來的破舊衣裳剪開, 嫌麻煩的,樹葉、草葉甚至瓦片土塊都可以。
按照皇後幾人所說,普通的衛生紙并不難制造,但因為能夠制造出來的上層沒有需求,便忽視了這一項。
其實衛生紙皇後幾人在一月前就研究出來了, 但最初制造出的那一批十分粗糙,她們很不滿意,便埋頭繼續研究,如今終于制作出來了叫她們滿意的。
不得不說,元清帝看到潔白柔軟的紙張,确實感受到了驚喜,這樣的紙張,無法用來寫字,專門拿來入廁倒也無不可。
“還有這種。”皇後又從旁邊拿出一沓來,這一沓相比元清帝手中的,顯然要差很多,先不說紙張是黃色的,單看着就十分粗糙。
“白色衛生紙成本較高,這種黃色的粗草紙,成本比白紙要低很多,完全可以在民間推廣。”
【趕快普及衛生紙吧,每次用絲綢我都有一種罪惡感。】
元清帝摸了摸黃色的粗草紙,雖然沒有白紙柔軟細膩,但用來擦拭穢物完全足夠了,至少比廁簡瓦葉要強許多,加之成本低廉,應該很快會在民間推廣開來。
這種與民生日常息息相關提高百姓生活的發明,雖小卻很值得。
“別看這種東西定價低,但一旦發展起來,全國人民都在使用,而且是消耗品,不像香皂肥皂,一塊省着些還能用許久,廁紙可是天天都要用的,用一張少一張,再者,我們還打算研究抽紙,餐巾紙等等,未必不是一大筆收入。”
皇後又拿出一個木制的盒子,為元清帝演示了一下什麽叫抽紙:“不過這種要費時費工些,成本不低,我們打算放在馥春來賣。”言下之意就是打算走高端路線了。
【沒有機器,人工手動疊紙太費勁了,忙活了半天才搞出這一盒。】
Advertisement
元清帝颔首,然後欣然拿走了這一盒抽紙。
皇後:……
于是第二期雲想衣裳花想容發刊的時候,除了太後的美食專欄,梁平安的孕嬰專欄,又添了一個對衛生紙描述的版塊,所謂的美容,被擠得只剩小小一個空間,而且新瓶裝舊水,說的還是香水的問題。
說到香水,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發酵醞釀,留香持久的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自古以來人們便愛香,各種熏香繁盛,塗傅的香粉噙化的香丸等等,各式各樣。
到了大周,因為民間喜花,用花制成的花露水廣受歡迎,但從花露水發展到香水,還沒有人制作出來。
皇後幾人并沒有要取締傳統熏香的意思,只是将香水當做調香的一種新方式來推廣,相當于多加了一道菜式而已。
于皇後而言,親手調配出曾經那些讓她記憶深刻的香味,別有一番成就感。
半月前她便調制了一款男士香水送給了元清帝,元清帝拿到手後聞了聞,不得不說味道确實不錯,初聞着有一種清淩純淨的感覺,還透着一絲清冷的意味,過了片刻,竟聞到了阿末香的味道,同時清冷不見,有種寧靜溫和的感覺。
元清帝很喜歡這個味道,便讓李姑姑收起來替換了原來的熏香。
衛生紙的事,元清帝回去便招來了工部尚書,讓他派工部匠人去營造司學習造衛生紙的技術,擴大生産,趁着技術傳播出去之前先賺一筆。
像香皂衛生紙這類利民且小規模的發明,他并不打算壟斷,再者也壟斷不了,大魏并沒有皇後所說的版權意識,唯一有的只有書籍。
因為活字印刷的出現,民間書坊逐漸繁盛,大魏律法便明确規定,書籍刊印必須交由秘書省審核,審核通過才能刊印,否則屬于禁書,任何書坊都不得刊印,而且規定一旦有哪個書坊已經與作者達成一致承接雕版刻印,其它書坊不得進行盜版加印,一經發現,必遭嚴懲。
這項律法的出現至今還不到二十年,是英宗所定,而究其源頭,還得落在昭慈太後身上。
因為她“寫”出來的詩詞繁多又受人追捧,蘇家書坊便将她自小到大“寫”出來的詩彙整成冊刊印,但不出幾年,随着活字印刷技術的傳播,漸漸有了盜版出現,等英宗迎她入宮後,便下了這條律法。
那時活字印刷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繁盛起來,所以書籍盜版的源頭便這樣掐掉了。
而關于發明版權保護的問題,元清帝跟一衆穿越者也讨論過,但就目前而言施行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
大魏沿襲前面各朝,依舊以儒家思想治國,推崇士農工商,等級森嚴,匠人雖排在商之前,但其實與商也脫不了幹系,民間手藝者,大多是也都成了走卒販履。
皇帝可以對其它學派有所側重,但多為法家和道家,像魏太祖起初便是道家,後來因為吃丹藥吃壞了身體,便遠了道家,元清帝父皇英宗便偏向法家,但細數春秋之後的各君王,少有偏向墨家的,或者說沒有。
作為一個皇帝,元清帝雖對百家包括墨家并無極端偏見,但不得不承認,若民間出現墨家,宣揚“選天子”的理論,他也會立刻鎮壓,即使他如今已經知曉在未來墨家思想變相成了主流。
但既然現在是“古代”,他是大魏的皇帝,自然不會樂意冒出一群叫嚷着要minzhu要gongchan的人存在。
再者,這些發明創造其實都由穿越者提供,版權屬于他們,也沒有什麽專利不專利的,而且像香皂衛生紙此類,很容易被民間研究仿制。
所以,最後讨論下來,穿越者們提議對參與香皂衛生紙等制造的工匠可以給予豐厚的金錢獎勵,并且設立一個有關發明創造的獎項,不給官職,只給金錢獎勵,并且日後等大魏報紙創立起來,凡是提供有效成果的,可以刊登表彰。
元清帝想了想,最終同意了。
皇後幾人雖說知道一些先進知識,但除了邵岩和梁平安,多停留在理論階段,也就會香皂和衛生紙等此類簡單的,便是邵岩和梁平安也有許多不會的,譬如水泥路修好了,夏婵和宋傑便興致勃勃的提議制造自行車三輪車,元清帝也被他們對自行車三輪車的描述吸引,然而可惜的,沒有人會。
皇後僅僅上學時騎過,後來從公交到地鐵到開車,早忘了騎自行車的感覺,倒是健身房裏騎過健身車。
宋傑不必說,騎什麽自行車,他車庫裏一排車都開不過來,當然,也別指望他會造汽車。
夏婵和梁平安家境都不錯,自小父母車送車接,也就作為樂趣騎過幾次,梁才人直接不會,根本就沒學過。
而唯一能指望的上的邵岩,末日前倒是騎過,還會自己做簡單的修理,但末日十年,地震臺風等等加上五年寒冰期,地面早就凹凸不平,再者大冷天騎車還不如走路,後來熱夏五年安穩下來,倒是從廢墟裏找出來一些作為代步工具,但你要問他橡膠輪胎怎麽做,車閘中軸又該怎麽裝合理,他也不清楚。
除了這點還有許多,譬如酸堿到底該怎麽做出來,夏婵只在安全的實驗室裏做過,而且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材料,你讓她制造出三酸兩堿,嘗試倒是可以嘗試,但這個嘗試的代價,她不敢保證。
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穿越者什麽時候出現,又會帶來什麽樣的知識,所以穿越者們一致覺得,與其幹等穿越者出現,不如集合所有人的聰明才智,大魏自然也有在各種方面有研究的人,或許可能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堅持研究下去,而這個研究發明獎,自然是用來吸引和激勵這些人的。
穿越者們将大體構思傳播下去,讓大家來集思廣益,說不定便會有突破。
基于這一點,元清帝同意了。
他認同穿越者們說的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這句話,但此一項必須建立在大魏皇權保全流傳的基礎上,他總不能讓大魏在他手中斷送,如此他有何顏面去見諸位祖宗。
雖說墨家自秦後沒了蹤跡,但誰知民間還有沒有傳人存在,若是只專心科研的,他可以容忍,甚至招安重用,但若心懷那些什麽“選天子”minzhu思想的,必須要鎮壓。
所以對于匠人,也只能做到如此。
不得不說,這種金錢獎勵的效果還是很大的,營造司參與香皂水泥衛生紙的匠人們拿到獎金後,受到了其它各司匠人的一致羨慕嫉妒,耕苑負責研究那些作物的更用心了,因為元清帝承諾,對農作物的研究也算在其中。
同樣兵仗司參與研究火铳鳥铳的,也受到了嘉獎,更積極了。
刺激之下,營造司的工匠再接再厲,竟然制造出了平板玻璃。
當然,此一項要謝謝安王,或者說謝謝他的商場,因為它提供了實物做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