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報紙┃城牆腳下為何有女子尖叫?

內衣和睡衣在百姓之間以一種大家心照不宣的方式傳播開來, 男式女式齊上陣, 便是連最迂腐的儒生, 晚上回去看到燈下的妻妾,也漸漸接受了內衣的存在。

而與此同時,手壓水井開始正式投入推廣, 元清帝并不打算壟斷這個技術,交于邵岩全權去辦,有些事他作為皇帝反而不适合出頭, 這個時候就需要推出一個代言人來, 邵岩正合适。

到了邵岩手裏就簡單了,招标。

不管是官員貴族還是鄉紳商人, 競價高者得,壓水井的原理雖然不難, 以大魏工匠的本事,拆開一個研究一半個月, 零件很快就能仿制出來,但不說皮圈墊的問題,行商者, 一步晚步步晚, 誰也不願落後一步。

再者邵岩打着惠民的旗號,定的低價并不算高,公開招标大家也都能接受,而且他這樣大張旗鼓,日後得了圖紙的, 也不會将價格定的太離譜。

壓水井原理圖紙最後被京城一個姓宋的商人所得,當然,誰都知道這些商人背後肯定有官員貴族做靠山。

圖紙到手,當場便有人訂購,不管是懷着研究仿制的目的,還是單純為家中行方便,很快就得了一堆訂單,喜得宋姓商人合不攏嘴,這種合法賺錢不必擔驚受怕的門路,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伴随着上層安裝起來,很快百姓們也知道了壓水井的存在,手頭寬裕些的,便上門去下訂單,窮苦些的,大多數一個村子合起來安裝一個或兩個,等秋日來臨,基本長安四周全部都裝上了壓水井。

不過這個時候,壓水井的原理已經不再是秘密,在這個沒有版權的時代,只能任憑抄襲仿制,總算礙着朝廷,這些人不敢光明正大在長安行商,紛紛去了外地,但對宋姓商人和他背後的貴族來說,賺的已經足夠了,更重要的,借機刷了一把好名聲,帶動其名下其它産業一起發展。

話說回來,在邵岩召開招标會的時候,元清帝召集衆穿越者,說起了辦報的問題。

皇後幾人的女報讓他看到了操作輿論和普及知識的便捷,所以他打算以朝廷的名義辦一份報紙,不是專只派發給官員的邸報,而是面向所有大衆百姓的民報。

“辦辦辦,這個好!”宋傑最先跳出來,“別的不說,報紙要辦起來,光賣報紙就能賺一筆了,長年累月下來,可比公園賺錢多了。”

【早該辦起來了!八卦走起!】

夏婵立刻瞪了他一眼:“公園怎麽了,我的公園現在可賺錢了好不好,知道千手觀音有多火嗎?連和尚都每天排隊來看的好不好?再說了,賣報紙賺錢?你以為大家不會抄錄嗎?”

宋傑噎了下,随後忿忿道:“等着吧,等我的劇排起來,哼哼……”

眼瞧着兩人又要鬥起來,皇後擡手遏制:“辦報是好事,有了報紙,許多消息就能快速傳播開來,上次陛下也說過,想要借此招攬民間人才,等報紙發行起來,樹立起一兩個典型例子,想必屆時能人異士都會朝長安彙聚來了。”

Advertisement

【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真正動起手來,還是得靠本土人士。】

梁才人颔首建議:“報紙要辦起來不難,不知陛下想要走什麽路線,像邸報那樣嚴肅的,我覺得只怕沒有百姓會去花錢購買,還是得怎麽直白怎麽來,嚴肅的娛樂的都得有,最好題目起的醒目一些。”

【譬如……】

“我知道!”宋傑舉手,“震驚!城牆腳下半夜竟有女子尖叫,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說完裂開大白牙嘿嘿一笑,“UC震驚體,你值得擁有。”

衆:……

梁平安嘴角抽動:“倒也不用這麽直白,改成城牆腳下半夜尖叫,筆者冒死一探究竟這類就行,報紙好辦,但記者是個問題,記者就是一旦有事情發生,就第一時間奔過去采集相關消息的人,譬如哪裏有了命案,哪裏有了火災或者哪裏有了好人好事之類,他們很重要,有了他們,報紙才能真正辦起來。”

“這倒是。”皇後蹙眉,“我們那個時代,記者的風評并不算好,實在是害群之馬層出不窮,當然,也有很多值得敬佩的,新聞報紙是大公重器,記者的職業道德必須從一開始就嚴格規範起來。”

梁才人補充道:“的确,記者的筆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一字之差就能導致一場災難,所以記者的培訓必須非常注意。”

夏婵憤憤附和:“就是,尤其那些狗仔,太可惡了,我偶像明明是單身,非要造謠他隐婚,一張石錘照片都沒有,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陛下可想好了記者如何來選?”皇後看向元清帝,“陛下?”

元清帝一臉若有所思:“所以……”

衆人看過來。

“城牆腳下為何有女子尖叫?”

衆:……

城牆腳下尖不尖叫這件事先放在一邊,衆穿越者們七嘴八舌一番讨論,很快将報紙的版面構思定了下來。

按照衆人的構想,報紙大體分為八個版面,第一個自然是時政版塊,內容主要由元清帝和周首輔負責,第二個是農業版塊,畢竟農為民之根本,不管是科普新作物還是種植新技術或者誇一下豐收等等都行,只要與農有關,全都歸類到這個版塊。

士農工商,第三個便是工了,科普工匠小發明,日後有了手工制品等等也算在這裏面。

商更不用說,像安王的吉祥百貨就可以登上第一期,全方位描寫一下。

第五個版塊用來科普學識,從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到國外歷史人文到基礎數學,理化生小知識甚至醫學小常識等,教化民衆。

第六個版塊則用來表揚好人好事等等。

第七個屬于廣告欄,考慮到普通百姓的購買力和抄錄事業的發達,想用報紙來賺錢,還是得靠廣告,尋人啓事在幾人的商讨下,最終算在了這一板塊,因為要收錢。

最後一個自然是大衆喜聞樂見的八卦版塊了,至于尺度問題,元清帝也拿捏不準,只規定避開官員,其它随意,反正最終審核是他,過不過還得看他。

穿越衆又花了一下午時間,将幾個板塊做了詳細劃分,大體畫出來了一個版面,連新聞标題都想好了幾個。

譬如時政版面,單是水泥路就足夠拎出來詳詳細細寫一篇,還有新建立的交通部,以及正要推出的公交等等,足夠鼓吹贊揚一大張。

農暫時少一些,土豆玉米等還在生長中,元清帝一直憋着,想等收貨的時候再昭告天下,也就一個辣椒,還有兩樣,西瓜和西紅柿,是皇後在跟元清帝坦白後,趕着春播尾聲種下的,再有些日子就能瓜熟蒂落了,在培訓出記者交來稿子排版印刷之前,正好能趕得上擠個篇幅。

工不必說,香皂廁紙玻璃板壓水井等都能提一提。

其它的,科普版塊需要與翰林院協調,畢竟詩詞歌賦寫文章還是得靠他們去收集。

而剩下的,就需要記者們去跑腿了。

于是記者培訓計劃被火速提上了日程,暫時先從長安城開始,先培養出中央記者,然後再普及地方臺。

而這個負責培訓的重擔,自然是落在了邵岩身上,誰讓能正式出面的穿越男只有他一個。

不過教案還是得由所有穿越者一起來編寫,邵岩到時候只照着念就行。

至于記者的人選,元清帝想了想,召回了昔年因為傷病退下的錦衣衛,錦衣衛向來負責搜尋情報,跟皇後幾人說的記者在某方面異曲同工,這些因傷病或其它事退下來的,正好可以來做記者。

大魏的錦衣衛與皇後幾人知曉的錦衣衛并不完全相同,只是皇帝十七衛親軍之一,十七衛親軍各有各的職責,錦衣衛恰好分到搜集情報和皇帝微服出宮時護衛而已,遠沒有皇後幾人所說的那樣權勢滔天。

不過日後用記者來遮掩錦衣衛的身份做情報調查,倒是個不錯的注意。

邵岩這廂剛結束了壓水井的招标,緊接着便接到了記者培訓的任命,不得不拿起稿子,上午進宮教導學生,下午出宮教導錦衣衛。

宮中也是一片忙碌景象,裝玻璃的裝玻璃,裝水井的裝水井,整個七月上旬都是在這種忙碌中度過。

宮外更忙,玻璃水井不提,因為邵岩的泳池趴,引得一衆跟風,上層有錢人買來水泥,甚至有奢華的用大理石,在別莊別苑裏修建起一個又一個泳池來,不要小看匠人們的巧思,各種形狀各種花紋,一個個精巧漂亮到叫穿越者驚嘆的泳池誕生了。

長安夏日炎熱,有了泳池,午後熱極,大家泡在泳池裏,哪怕只是坐在池邊的遮陽傘下踢踢水,都要涼爽許多。

還有人建了流觞曲水的淺水池,繞着綠柳叢花,仆從輪流壓水,水流不絕,呼朋引伴赤腳坐在池中,品品酒賞賞景作作詩,風雅至極。

元清帝在宮中也建了一座,為防止窺視,上頭修了遮擋,四周回廊挂上了輕紗,不過因為忙碌,他只去過一回,基本成了太後和皇後幾人的游樂場。

到了七月中旬,伴随着記者培訓和實習結束,宋傑導演的第一部 電視,不,舞臺劇成功出爐了,名曰:白蛇傳之人間有愛。

元清帝和皇後幾人接受邀請,來到宮裏看歌舞表演的報瓊殿時,只聽宋傑拿着簡易大喇叭,沖着舞臺一陣嘶吼:

“梁朝偉準備,梁朝偉準備,張曼玉呢?張曼玉去哪了?還有趙雅芝,你那個妝,誰去給趙雅芝補一下妝!”

衆穿越者:……

作者有話要說: 宋傑:我是要成為名導的男人(?)!要集齊所有影帝影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