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盜墓筆記5
“三爺!”
衆人回頭,見一老者牽着牛車過來:“向導來了。”
紫胤看着眼前的老伯詢問:“你是李伯?”
李伯谄媚的躬身:“是是是,我來晚了,找牛車去了。”
紫胤颔首:“準備啓程吧。”
“好,好好。”
衆人齊心協力将車上的行李搬到牛車後,上了車。
不一會,衆人來到一處雜草叢生的碼頭,一船工正趴在木板上修理。
紫胤拿出地圖查看方位,潘子湊過頭,不習慣與人靠近的紫胤,側過身,不想被潘子誤會了:“嘿嘿..三爺,我又不是外人,給我看看。”
紫胤一頓,将地圖往潘子哪兒挪挪,兩人研究起地圖來。
潘子看看地圖,有看看山和河流:“是這兒。”
紫胤點頭贊同。
high少拿着ipad提出異議:“還是電子地圖準确吧,你看啊。我們在這兒,目的地在那兒。如果走陸路會不會好一點..”
李伯一聽急忙打斷:“不行啊!走陸路花的時間太長了,小路又難走,繞得又遠,還是水路方便。”
“可是,我覺得如果..”
琬琰和紫胤怎會不知其中的蹊跷,有心鍛煉吳邪。琬琰出聲打斷了high少:“還是聽導游的吧。吳邪去前面看看。”
吳邪對琬琰眨眨眼,笑眯眯地上前:“好勒。”
修好碼頭的船工拿着工具:“驢蛋蛋。哎~走!”
吳邪上前跟船工套近乎:“嘿,師傅。您好啊。”
船工瞧都沒瞧他一眼,走到岸上
李伯打圓場:“哎..別理他,他就這脾氣。這裏就他一個船工,每天起來就開工。”
潘子眯眯眼好似随口一問:“這河可不小,怎麽就他一個船工?”
李伯嘿嘿一笑,壓低聲音:“這河神爺呀,就買賣他的面子。要是其他人啊,只要一進那山洞,肯定就出不來了,就他沒事。”
覺得自己好像被懷疑了,李伯假意建議:“哎!你們要是會騎騾子,就從那山上翻過去。”回頭看看車上的東西,假裝煩惱:“唉..你們這麽多東西,我們全村的騾子也不夠用啊。”
吳邪笑嘻嘻的遞給李伯一支煙:“李伯,怎麽?那個山洞會吃人嗎?”
李伯接過煙,放到鼻子下深吸一口氣:“嗯..好煙!大夥都說,那山洞裏有蛇精呢!進去的人,一個都沒出來。”
張起靈偏偏頭,瞥了一眼李伯。
李伯沒有注意,指着船工:“就他沒事,大家都說他是蛇精變的。”
吳邪眼前一亮,興致勃勃地看着船工:“蛇精?有意思,呵呵。”
張起靈聽到吳邪自言自語,疑惑地看着他,不知道思索些什麽。
high少好奇地插話:“那他們家的夠呢?也能進?”
李伯點頭:“這狗也是他家養的,當然沒事。要是別人家,別說是狗,連牛都進不去。”
吳邪盯着狗看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對着它拍手:“驢蛋蛋..過來。”
驢蛋蛋聽到聲音:“汪!”跑過來,對着吳邪搖尾巴。
吳邪蹲下一聞,隐晦地與紫胤對視一眼:“三叔,洞裏面有那東西。”
紫胤颔首,對李伯說:“老人家,勞駕給船工說一聲,我們何時開船。”
李伯點頭,走到船工旁坐下:“哎,我跟你說啊,他們問你何時開船啊?”
船工不耐煩的回答:“等我抽完這袋煙,他們人這麽多,錢那麽少。得加錢!”
李伯一語雙關:“這個我跟他們商量,沒問題。”
“來!各位,我把東西放到第二個船上。你們做第一個船。”
琬琰輕笑:“老人家,我的這個包就不用了,都是女人家的東西,不重,我還是自己拿着吧。”
李伯一頓,急忙點頭:“行。”
衆人上了船,潘子拍拍吳邪,低聲說:“等會小心點,這兩人一定有所圖。”
吳邪笑呵呵地應了。
張起靈坐在船頭,看着兩人勾肩搭背的樣子,眼裏一閃,拉下臉,不知在想些什麽。
船開到半中央,船工終于開口了:“你們等會到了洞裏面,可前往別大聲說話,驚了河神。”
吳邪看了琬琰一眼,眯着眼問:“我們大概需要多久能穿過那個洞?”
船工想了想:“照現在的水流看,大概需要15分鐘吧。前面幾個彎還是挺險的。”
“那裏面亮不亮?”
“這麽長的路,怎麽可能亮?全靠耳朵。”
潘子試探問:“那我們打個手電總不礙事兒吧。”
船工面不改色的回答:“沒有問題,就是別往水裏面看。”
吳邪一聽假裝好奇的問:“怎麽?有水鬼?”
船工一臉不屑:“水鬼算個嘛?水裏面的東西俺也弄不清,你們要是膽子大,就往水裏面看一眼。運氣好的話,你們看見的是一團黑水。運氣不好,能把你們吓瘋過去。”
拐過個彎,潘子環顧四周,發現山洞太過狹窄,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故意大聲說道:“這山洞也太窄了吧,要是裏面有人想打劫我們,不是想跑也跑不了了嗎?”
李伯和船工面色不好,沒有搭話。
衆人心裏早就有數了,就等兩人發難。
随着船漸漸進洞,吳邪看着洞的結構思索:‘水盜洞,古圓近方,有些年頭了。’
“嗡嗡嗡..”
張起靈擡手示意:“大家聽聽這是什麽聲音?”
“嗡嗡嗡...”
就在大家專心聽洞中聲音的時候,李伯和船工開始行動了。
吳邪一路都盯着兩人,所以兩人一有異動,他就發現了。
‘原來在哪兒。’
他閉目仔細辨別水中游動的東西:‘聽聲音,似乎是爬蟲,這裏應該有塊積屍地,是屍蹩?’
吳邪拿出在岸邊随手撿的幾塊小石子,對躲藏的二人打去。
“哎呀,嘭。”
一人落水了,吳邪睜開眼惋惜的看着身後:‘可惜...少了一個。’
察覺吳邪行動的張起靈,詫異地瞄了吳邪一眼,轉頭仔細觀察周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