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聊了一會沒屁用的廢話,兩個小逼崽子回來了。
郭父也趕緊找了個理由說他們一家要出去吃飯啥的,也差不多點了要收拾一下。
兩個人只要依依不舍從戰場上離開,且表示要下次再聚。
等到他們出了門,郭漢才問,去哪吃飯啊,我沒定地方呢,這會來得及嗎。
郭母說在家吃,見着他們那個态度,真的是……呵,不過你也別放往心裏去,小餘,你也別往心裏去,他們養那小崽子不成,估摸着是來找平衡的。說着摸摸小凱,說你怎麽不吃糖呢,奶奶這裏好多糖——哎呀,都讓那個小孩吃完了,沒事我下去給你買。
河凱趕緊說不用不用,說着爬到餘遲身邊蹭了一下。
餘遲說咋了,玩得不開心啊。
小凱說嗯,那個小明踢了我一腳,不過不痛。
郭漢一聽,馬上問踢哪了。
小凱拉起褲子,看到褲腿上一個鞋印。
郭漢看了就火了,他說媽了個逼的什麽貨養出什麽逼玩意,啥意思啊操,說着就要出門。
小凱趕緊說不要緊的,他就是糖灑了怪我。
“怪你啥?”餘遲問。
其實小凱和之前的小夥伴相處得還可以,不僅在于他不喜歡惹是生非,而在于他也看得到有的孩子就是脾氣很很差,可能和的家庭有關。小凱其實有點瘦,碰到那些大孩子都跑開。
畢竟在機構裏是能保證吃住與學習,可是那麽多老師管不到每一個孩子,而且不同年齡混居,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總會争奪。
加之孩子的情感非常赤裸,還沒有學會什麽是虛僞,愛恨都表達得很強烈,所以他們多要學會自己去甄別。
Advertisement
河凱幾乎一眼就能看出小明就是這類孩子。
這類孩子很愛欺負人,他們往往七八歲才來到機構,而且在外面的時間比在裏面的多,大部分也都趁早就領養走了。河凱知道家庭會給人性格影響,就像他之前去到那個家庭,讓他好長時間不太喜歡和人說話一樣,他不知道小明去的什麽家庭,但肯定也塑造了性格。
小明下樓一直沒有理河凱,河凱就跟在後面。小明到花圃去玩,河凱也到跑花圃去玩。但或許也是小明比較胖,花圃旁邊又比較泥濘,沒抓穩單杠,滑了一下讓口袋裏的糖灑了。
河凱想去幫他撿的,但他或許以為河凱要搶他的,就踢了他,說這是你弄掉的,不是我弄掉的,爸爸媽媽要打你,然後跑回家。
河凱沒來得及解釋,可是他不是要搶糖的。
郭父聽了就罵人,他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點教養都沒有。
但餘遲算聽明白了,這事還不能完全怪小明。
部分愛欺負人的孩子,是因為家裏經常從孩子身上索取和攀比,一旦孩子不能滿足家裏人的虛榮,回過身就會責罰孩子。
這讓孩子産生一種想法,那就是我不可以擔責任,只要擔責任,我就會被責備和懲罰。嚴厲的獎懲措施讓他們不得不走進家裏人設定好的人設裏,稍有差錯,也必須把錯怪給別人。
而這樣的孩子哪怕是欺負人,也因為他有“欺負人”的能力,而被某些家庭肯定,說明他有男子氣概,比人強。
郭漢問小凱,他說你委不委屈,你如果覺得委屈,我就打電話讓他們回來道歉。
小凱卻搖搖頭,他說不委屈,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