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神水
雖然說是扮演世外高人,但是荷華的指向性其實是非常明确的。畢竟秦始皇并不是真的想要修道,他想求的,是長生。
所以他讓人尋找的是不死藥,而不是仙家妙法。
既然如此,她的功夫自然也就花在了這上面。要讓秦始皇知道自己丹道有成,最好的辦法無過于公開展示自己的實力,救治重病之人等等。
但荷華實際上并沒有治病救人的能力,唯一能拿出來用的,就是系統可以兌換的強身健體丹,解毒丹之類,所以在選擇自己施展能力的對象時,就更加傾向于選擇那種身體虛弱或是身中□□的人,這樣既能直觀的讓人驗證結果,效果也更好。要是真的有人斷手斷腳,荷華可沒有那個能力給他接上。
好在一般的富貴之家,應該也不會有斷手斷腳的問題,最多就是些富貴病,或是氣血不足,或是身體虛弱,最多有些陰謀裏會用到□□,都算是在系統的解決範疇之內。
所以荷華索性找了個葫蘆,裝了一葫蘆的水,然後将各種丹藥都扔進去,晃一晃,然後一葫蘆的“神水”就制作完成了。
別看工序簡單,卻是将荷華身上的幾分全都掏幹淨了。要是再沒有入賬,這個任務又完不成的話,那她就完蛋了。
好在系統果然是親媽,在她裝成“丹陽道長”之後,就激發了兩個聲望任務。
“叮——觸發聲望任務:利用丹陽道長的身份,救治平民百姓,獲得他們的感激。任務完成視情況獎勵聲望和積分。”
“叮——觸發聲望任務:集齊十位名人譜,任務完成獎勵聲望五百,積分五百。”
這兩個任務為荷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此前他一直以為,聲望系統完全是為了扶蘇個人服務的。畢竟最後激活的稱號,也是戴在了扶蘇的頭上。
但是,這個救治平民的任務,明明是用了丹陽道長的身份,按理說跟扶蘇和荷華這兩個人都是沒什麽關系的,但偏偏能夠增加聲望!
這說明了什麽?聲望系統并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完全是系統偏心扶蘇的産物,實際上跟自己也是有關聯的。
雖然她甚至還沒弄明白這關聯到底在何處。
至于自己誤會了系統這種事,荷華也完全沒打算道歉。睡覺系統要故弄玄虛,誤導她生出那樣的認知?
也是從這一點,讓荷華明白,系統還有很多沒有言明,需要自己去發現的地方。比如之前,自己個人的強烈願望可以激發隐藏任務,現在的聲望系統看似為扶蘇服務,但其實跟自己也有關系。
雖然系統這麽做有點兒坑爹,但是對荷華來說,每一個新的發現,都能夠讓她的情緒更加振奮。
她跟系統有共同的目的,不管系統到底有什麽難以理解之處,她相信都是為了最終的主線任務服務的。既然如此,自己也就沒什麽可猶疑的了。
搜集名人譜的事情,荷華計劃已久,但這種事并不是能夠說做就做的,她需要扶蘇那裏給與一些配合,或是自己的名聲足夠響亮之後,哪些人主動上門。
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救治平民。
最妙的是這個任務根本沒有所謂的要求标準,而且給出的獎勵更是“視情況而定”,這也就意味着,自己救一個人,就能夠得到一份聲望和積分獎勵。
當然這獎勵可能不多,但是這個任務是沒有上限的!只要自己救治足夠多的人,就能夠攢到自己想要的積分,沒有時間和數量上的限制!
對荷華來說,目前最大的困境,可以說就是自己有太多想兌換的東西,但是偏偏系統除了完成任務之外,并沒有其他獲得積分的途徑,所以很多東西,她也只能眼紅。
但現在有了這個沒有時間和數量上限的任務,就等于是有了一個最大的保障。
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沒有積分!
她已經感動得熱淚盈眶了好嗎?!
想到就做,荷華對着模糊的銅鏡自照一番,看看自己這個扮相沒有什麽破綻,然後才一手托着葫蘆,做得道高人狀,飄然離開自己的住處。
需要解釋一下,荷華目前并不住在那個叫做落霞洞的山洞裏,而是住在半山的一座竹屋之中。
這種竹屋建造簡便快速,扶蘇讓人趕工,沒幾天就做出來了。
至于那個山洞,裏面到底是個什麽模樣,荷華自己心知肚明,根本就不能助人。不過,對外卻不是這麽說的。
畢竟落霞洞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尋常人根本上不去,所以準備一間屋子在旁邊,供有需要的信徒前來求訪,也是應有之義,不是嗎?
早晨的空氣十分清新,山腳下炊煙袅袅,顯然勤勞刻苦的百姓也早已起身,這時候正在準備早飯。
此時的人還是每天吃兩餐,早上吃一頓出門去幹活,下午申時左右再吃一頓。——并不是他們吃不下,而是并沒有這麽多的糧食可以吃。甚至很多人家,只有農忙時才能吃得起兩餐。而在農閑時分,每天只喝一頓野菜粥,勉強果腹。
古代人沒有夜生活,一方面是因為有宵禁在,且古代的照明手段太過落後,但更重要的,也是因為他們需要早早睡覺,儲存精力,以節省糧食。
看着眼前這一切,雖然風景如畫,但荷華心中也不免添了幾分沉重。她想着,多多少少應該盡自己的力量,為這些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哪怕自己所能做的很少很少。
荷華吸了一口氣,邁步下山。
目前她的名聲只在骊山腳下的兩個村子裏流傳,所以要救治人,當然也就是從這裏開始最好。
許是前兩日落霞之事實在太過轟動,雖然大部分人當時并不在場,沒見過丹陽道長,但一看到荷華在村中露面,立刻就将人認出來了。
不過也許是荷華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過深刻,使得這些人看向她的視線中,有驚奇有敬畏種種情緒,但就是沒有人敢主動上前,甚至她所至之處,衆人莫不噤聲,只敢偷偷用視線觀察。
荷華微微蹙眉,想了想,索性停下腳步,對旁邊站着的一位面相和善的大嫂道,“這位善信,貧道初來此地,得此良山修行,亦是緣分。适逢前些時日天人交感,煉成了一葫蘆的神水,可治百病,欲在村中布施,結個善緣,還請善信告知,哪家有那久病之人?”
那位大嫂似乎還有些遲疑,對她的一番話将信未信,不過她也不敢質疑,見其他人紛紛朝自己使眼色,便試探着道,“村東頭的陳家阿婆,卧病在床已經好幾年了,這樣的神仙道長能治部?”
荷華想了想,要是直接說自己能治,未免太過誇大,再說也要先看看情況,遂捋了捋胡須,故作高深的道,“且去看看!善信請前頭帶路,若是能治愈那位善信,也是你結的善緣!”
她這麽一說,那位大嫂就高興起來,走在前頭引路。荷華跟在大嫂後面,而她身後,遠遠地綴着一群看熱鬧的人。
老神仙可是說了他的神水包治百病的!他們當然要去看看效果,若是他的話當真,誰家沒有個小病小災的?就是自己沒有,親戚朋友之中總有,他們得早早去報信才是。
畢竟道長也說了,他的神水可只有一葫蘆,先到先得!
一路從村子裏走過,荷華心中忍不住嘆息起來,這時候的生活條件還真是……百姓們居住的大都是土牆茅草屋,而且許多都已經破敗了,但卻沒有進行修繕。
至于村民們,看起來也大都是營養不良的模樣,跟荷華在鹹陽宮所見,全然不同。
她一穿過來就遇到了扶蘇,然後跟着他回了鹹陽宮,幾乎都要忘記了,貧富差距在哪裏都有。而現在,這世上絕大多數人,過的是跟眼前這些人一樣的日子。
到了陳家,那位引路的大嫂,自稱姓吳的,便揚聲叫道,“陳嫂子,快出來!”
陳嫂子出來,聽了吳嫂子說了之後,雖然也是将信将疑,但最終還是猶豫着松了口,答應讓荷華試一試。
畢竟自家婆婆的情形,大家心裏都清楚,不過是躺在床上熬日子罷了。若是哪年收成不好,糧食不夠吃,怕是也熬不過去了。
不得不說,荷華讓人引路這個做法非常好。如果只有她自己一個人來的話,這些人的态度絕不會這麽和善熱情。
在陳嫂子的引導下,進了屋,荷華就忍不住皺眉。這土牆屋不僅光線暗淡,而且通風也非常糟糕,一進屋就能聞到一股說不出的味道,激得她差點兒吐了出來。
她屏住呼吸,檢查了一下病人,就倒出一小杯的“神水”,讓陳嫂子喂病人喝下去,然後逃也似的出了屋子。
“叮——救治一位村民,獲得村民一家的感激,獎勵聲望五,積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