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負債一百萬
定向委培協議,是許氏集團下面的公司為了在艱苦地區拓展業務,搶留人才,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操作手法。
不過大多都是用在大學生身上。專門找那些家境貧寒但成績優異品德良好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提供低息貸款資助其完成本碩學業,卻要求對方畢業後只能到許氏名下指定的公司工作,簽署十到二十年的長期勞動合同。當年的低息貸款用工作後的薪資沖抵,人才緊缺工作成績優異的,薪酬自然不低,很快就能還清讀書時的貸款,實現財富自由。
于是幾天後,張張收到了許氏慈善基金會發來的信函,上面寫着只要簽署一份定向委培協議,高中畢業考上985或211大學,選學指定專業,等畢業後進入指定的公司就業簽署十年以上長期勞動合同,即可獲得一筆年息1.5%利率的低息貸款。貸款額度5萬起步上不封頂,償還方式是工作後以薪資沖抵,分期慢慢還就行。
當然現在是法治社會,定向委培協議也不是霸王條款,雙方都可以提起解除協議。
只不過一旦張張簽了協議,接受了貸款之後再解除協議,就必須按照市價最高商業貸款利率五年內還清貸款。而對方一旦發現張張沒有考上985或211大學,沒有選學指定專業,或不能畢業,或畢業後與其他公司簽署勞動合同,都算張張違約,對方可以随時解除協議,還可以主張貸款雙倍額度內的損失賠償。
張張自然不愁自己的學習能力,只是那所謂指定的公司就業,并沒有具體公司名稱體現在協議上,顯得略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既然要求學生考上好大學,甚至能資助到碩士畢業,足可見出資方是為了提前鎖定正規高學歷人才的。重視人才的公司,總是有前途的。
大面上一看,這定向委培協議是一個好機會,能讓她獲得低息貸款,甚至如果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把握,她可以貸更多的錢。不僅解決往後的學費問題,還能實現她在城裏居住,照顧爺爺一起生活的願望。
所以明知道許氏慈善基金會可能與那位富家公子許多顏有關,或許還存在什麽隐秘的未知陷阱,等着她往裏跳,但張張依然舍不得放棄這根救命稻草。
先貸款一百萬元,張張最終選擇了這個數額。
對于從小長在垃圾場的張張,平素大宗交易頂天了一兩萬塊,而今到手的這筆錢可謂是天價了。當然多年後,身家上百億的張張覺得年少時還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以她的能力該再多貸點錢才更劃算。
當年那一百萬,她能想象的最大膽風.騷.的操作,無非就是在城裏靠近重點高中的地方,買一套2居室的老房子,請個阿姨管白天做飯,陪護爺爺到她放學回家,甚至滿足未來三年高中、大學的學習和普通生活開銷。
但是害怕爺爺病情惡化再搶救再手術用大錢,她買房子也不敢買貴的。張張要留下一部分錢,熬過這三年,等她年滿十八歲後可以做許多正規的兼職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才更有底氣。
雖然許氏慈善基金會沒說後續不能再繼續貸款,但萬一将來還需要錢,也要再商量再簽協議,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将錢劃她賬上。留餘地,求穩妥。先走一步看一步,說不定爺爺的情況好轉了,一百萬貸款都花不完呢。
之所以一下子貸款這麽多,又不是租房而是一步到位買房子,張張其實是有成算的。
她之前業餘時間研究過買房子的事情,畢竟垃圾場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爺爺年紀漸長身體毛病也多起來,最好能在城裏購物和看病都方便的地方居住。這幾年城裏生活方便交通發達地段好的房子房價漲的飛快,尤其靠近重點小學、中學的那些房子,即使老舊小區二手房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不僅買賣二手房市場火爆,租房市場也年年高企。房東動不動就漲租,付不起就搬家。為求個安穩,張張決定直接一步到位買套總價低的小房子,将來再賣也不愁沒有接盤的。
Advertisement
按照目前的市場趨勢,一兩年後房價肯定還會上漲,萬一急用錢,用房子作為抵押或者直接賣二手,說不定還能賺一筆。等于白住幾年,還安穩賺了錢。
事實證明,張張的判斷很準确,等她考上大學的時候,她當年買的房子因為被劃入重點學區,房價輕松沖破二百萬,還一房難求。她十分後悔沒可着那一百萬買個更大的戶型,那種能住上一大家子的三居室當年才八十來萬,短短三年同樣的房子五百萬剛挂出來就被人買了。
哪來那麽多有錢人?無非是為了娃上個好學校,全家傾盡全力,賣了別處大房子,寧願都擠在一起,三代同堂,輪番上陣照顧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見讀書上進是真理。
張張決定買二手房的時候,爺爺依然昏迷,不過身體其他指标都有了改良,已經被轉移到了走廊臨時病床排隊等床位,張張還雇了個護工在醫院陪護。張張這邊排着病房,那邊操辦買房的事也不耽擱。
她怕別人嫌她未成年,還特意求了初中的班主任幫忙。
這位班主任是知道張張家裏情況的,當初也在張張借錢的時候慷慨解囊。如今張張貸款的錢到賬,先将之前借同學、老師和朋友的那些錢都一股腦還清了。又私下找了班主任,說了未來計劃。
班主任先是幫她看了定向委培協議沒問題,也十分贊同早點買房這件事,索性幫忙幫到底,客串了張張的家長。
房子自然是買在張張名下,具體辦事,看房、簽合同、交錢過戶,收房交割這些細節都是張張在操辦,班主任統共出場就兩次。一次是簽合同見賣房的人,一次是陪着未成年人到交易大廳交錢過戶。因為房屋總價低,含稅費全算下來才五十萬出頭,張張又是全款買,流程非常簡單,從訂下房子到完成交割,一禮拜搞定。
張張找的這套房子是市局委的家屬樓,屬于老公房,雖然外觀老舊六層的磚樓,也沒電梯,不過整個社區管理嚴格,大門外有人站崗,外來人員必須登記才讓進。小區內部綠化維護的也挺好,各種樹木花草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住在一樓還有自己的小院子能接地氣。
賣房人原是市局委的老領導,當時分房,大家都不喜歡要潮濕的一樓,他就發揚幹部精神自己住了。家中兒女長大後都在別處成家置業,這裏的老房子面積小,裝修老舊,一直都是老領導和老伴自己住,年初老領導和老伴相繼去世,房屋一直空置。兒女也沒想着外租,畢竟裝修老,不重新裝修的話租不上價,幹脆直接賣了分錢。
這樣的老房子,一般年輕人都看不上。
張張卻看了一眼就喜歡上了。
原房主家裏可能也有行動不便的人,家具雖然都老舊,不過所有通道和衛生間等常用生活區都改造的能夠滿足輪椅順暢出入,甚至坐着輪椅的人都能去廚房裏自己煮飯、去小院子澆花弄草。
如果爺爺醒來,行動不便,以後要依靠輪椅了,這房子簡直太合适不過了。就算現在爺爺昏迷不醒,那也需要時不時在天好的時候帶爺爺出門曬太陽,推個輪椅出入更方便。
尤其這房子的賣方很大方,将全屋家具甚至輪椅都留下了。只帶走了一些他們認為有紀念意義的私人物品,其餘包括許多老舊書籍報刊、甚至舊衣服、各色生活用品以及小院子裏的花花草草全都原樣留下了。
也許這滿屋的舊貨在別人眼裏都是可以直接扔的垃圾,原房主懶得收拾就交割了房子還滿心愧疚讓了五千塊。但在張張眼裏,所有物品比垃圾場棚屋裏的東西都好了不止一星半點。這簡直是拎包就能入住!
不對,她收拾的那個編織袋的包根本都不用拎來,直接人來就行了。垃圾場那套還是留在垃圾場吧,與這裏實在不太匹配。
張張收了房子,又去小區物業那裏做了業主變更手續,順便打聽了一下在哪裏雇阿姨靠譜的事情。
當時來看房子的時候她就注意到,這個小區老年人多,應該都是退休在家曾經市委辦裏的公職人員,平素裏還有一些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阿姨買菜出入。人員整體素質高,家庭條件雖然不是大富貴,不過請阿姨幫傭早就不稀奇了。
物業那邊果然與家政公司是有聯系的,甚至物業的職工有家屬就在做家政,一聽是白天照顧老人,不用住家,周六日休息,只管做一頓午飯,活計比較清閑,就多問了問。
其實照顧老年人有許多人不愛做,是因為老人總是要求嚴苛,有的保姆是孩子給請的,老年人自己不習慣,總是唠唠叨叨的與保姆不好相處。
而張張的爺爺昏迷在床上,保姆只需要定時用鼻飼喂飯,每天擦身,幫着處理一下個人衛生就行。平時所謂陪伴,無非就是忙完了正事,只要人在屋裏,不管是坐着看電視、織毛衣、打電話聊天幹啥都行。
昏迷的病患不在乎是否吵鬧,興許吵吵人家就能早點醒過來呢。而且昏迷的病患也不會折騰人,這可比那種半身不遂,卻頤指氣使唠唠叨叨的老年人好伺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