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關家殡葬
關家有人負責領這些術士們進裏宅院,外宅看着冷清,但是裏宅有不少人。這位死去的劉氏算是至今為止關家在平陽城最高輩分的長輩,她如今死了,剩下的都是些年輕輩的,許多在外地定居,年輕人都要工作,沒什麽人願意守着宅子,但是宅子不能讓邪祟盤踞,對後人不好。
“上元還有一位年紀過百的關氏,早早就嫁了人,雖說很少回老宅子,但也是心系祖宅,請師傅們除邪祟的錢她出了大半。”
關家是平陽的大族,戰争時期也是出過不少力,家裏出了許多人傑,財大氣粗的多的人多得是,單個人出個幾百萬對他們來說是九牛一毛。
呂夕跟在引路人身後,越看這宅子越不對勁,他一進門就知道裏頭有鬼,但是除此之外還是有哪裏奇怪。
劉氏是前日過世的,按照習俗,得選好日子才埋葬,平陽城不興頭七,但是這日子得選對,選的日子在明天,今天下午要做一場**事,十分關鍵。
呂夕走了三分鐘才聽見敲鑼打鼓,關家的宅院太大了,聲音在一道道門牆裏隔絕削弱,到了裏頭才聽見。
已經有人吹起了唢吶,敲鑼打鼓的節奏十分準,裏宅裏很熱鬧。
現在是下午兩點,劉氏躺在棺材裏,但是棺木還沒蓋,訃告上已經寫蓋棺的時辰是下午五點,癸亥年生的人應當回避,免得被煞氣沖撞。
年份相撞十分要緊,對如果貿然沖撞對死者和活人都不好,這種土話叫“犯命”,一不小心得生場大病。
呂夕跟着人流進堂屋,這個期間那位吳大師已經跟周圍的小夥伴們科普了呂夕來蹭紅包并且跟蹤他的騷操作,所以沒什麽人和他搭話。
今天進來的術士加上是四個,今天來的人不多,顯然這是塊硬骨頭,很多手段稍高的術士并沒有來,龍虎山那位在這裏受了傷的道士是師叔輩,據說也是名聲在外,大家都怕這要是來了、沒解決反倒壞了名聲。不過年輕一輩的倒是來了不少,反正沒成名,萬一僥幸除了邪祟,那就是一戰成名。
引路人給了呂夕等人一人三根香,這是待會去靈前點燃燒紙。無論是賓客還是道士,來了都得上香。
四個人一進堂屋,唢吶和敲鑼打鼓立刻更加響亮的吹了起來,這段樂是提醒孝子們有客人來了,要迎客。
孝子們趕緊跪拜迎接。
這是平陽的舊俗,只要來燒紙的客人,孝子們都得下跪。
呂夕看見孝子們頂着白麻布,孝子們不多不少,七八個人跪在靈前,腦袋低低的,哀樂響起,氣氛十分悲痛。
也就是關家等幾個大戶還在用這些習俗,現代發展太快,什麽都在簡化,一般家裏有人過世的就去火葬場,接着是租個地方辦喪事待客,平陽城內已經沒有埋人的土地,也禁了棺葬,要是一定要棺葬,先得寫申請,經過審批後,去不禁止棺葬的地方埋人。當然,這些對關家人都不是什麽大問題,他們很快拿了審批,在一個近一點的縣城買好了風水寶地。
呂夕學着人點完香燒了紙,然後他往孝子的腦袋望了望,發現有一顆腦袋和其他人不同,這顆腦袋十分顯眼,雖然戴着白麻布,但是幾撮紅毛還是露了出來。
紅毛突然擡起了頭,和呂夕四目相對。
呂夕:……居然是關予傑。
關予傑:“……”
兩個人識趣的都沒說話,孝子們由賓客攙扶起來,領路人領着他們在一旁入座,并且解釋道:“五點蓋棺,現在先要做法事,法師已經換好了衣服,幾位大師請到這邊喝些茶水,吃些餐食,蓋棺之後,幾位有的忙活。”
做法事的法師穿了一身袈裟從裏屋走了出來,他右手上拿着個鈴铛,左手正整理帽子,一副正襟肅穆的模樣,然後他往這邊一望,正望見了呂夕。
法師一個踉跄鈴铛甩得叮當響差點摔了個狗吃屎!
呂夕也十分意外,這不是在n市遇見的那夥盜墓賊裏頭的點路先生嗎?不是被抓起來了嗎?
難道越獄出來繼續招搖撞騙了!?
不過這法事仿佛很要緊,主事的已經在催促他,盜墓的點路先生手抖着搖起了鈴铛,一邊的關予傑戳了戳呂夕,朝他擠眉弄眼,示意他過去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 麽麽噠!!
謝謝讀者“笑笑不言”,灌溉營養液
讀者“鴻”,灌溉營養液
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