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剛剛從福壽園中散開的一群人又在孟府正廳碰了面。

盛卿卿跟在孟二夫人身後邁入正廳時,餘光瞥見果然如同方才通傳的那樣,大廳裏左右站着兩撥人。

一撥佩着兵器一身冷肅,另一撥則是衣着華麗面白無須。

這兩方人像是隐隐對峙着似的,各自之間隔了五六步的距離。

等孟老夫人出來時,捧着聖旨的太監才上前了一步,笑意盈盈地道,“老夫人,接旨吧。”

盛卿卿跟着留在孟府內的衆人跪了下去,仔細聽了一遍聖旨的內容。

除去一些繁雜的修飾,聖旨的意思倒是很簡單——年關将近,宮中即将舉辦宮宴,孟府中熟人得允參加。

一場宮宴,能去參加都是身份地位的表現,但人數至少也有幾百人,每家都宣聖旨是忙不過來的,因而只有最受器重的那幾家會收到聖旨。

這些相關的知識,盛卿卿在來前廳的路上已經聽孟二夫人和孟娉婷講解過了。

孟二夫人甚至猜到聖旨是為了宮宴的事情、以及為何傳旨的公公特地點了盛卿卿的名字。

有了孟二夫人的猜測,在聽到傳旨太監口齒清晰地念出自己的名字時,盛卿卿并不太驚訝。

她只是在認真地思索自己究竟什麽地方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若不是皇帝,那至少也是宮中的某人。

想到這裏,盛卿卿不動聲色地用餘光掃了一眼後方的胡氏的孟六姑娘。

胡氏這會兒整個人懵懵懂懂的,好似還沒回過神來,細看還能見到嘴邊沒來得及擦幹淨的血跡。

聖旨中,也并沒有提到四房任何人的名字。

Advertisement

等太監終于将冗長的聖旨念完,他便主動上前扶起了孟老夫人,笑眯眯地道,“本不該讓老夫人您跪的。”

孟老夫人搖頭站了起來,神情平淡地和太監交談了幾句,聲音并不高,盛卿卿沒聽真切,只見到他們兩人同時朝自己望了一眼。

在旁等待了半晌的大理寺衆人也終于有了動靜,為首一人上前道,“孟胡氏何在?”

孟老夫人扭頭看了看他們,嘆着氣擺手讓其餘人走開,将人群中央的胡氏暴露了出來。

孟六姑娘尚且知道哭個不停,胡氏卻整個人跟傻了似的被大理寺的人扣住帶往門外去,一點反抗也沒做。

直到她被押着走出了十幾步時,才猛地回了魂地回頭對孟六姑娘和孟四爺尖聲喊道,“找人救我!胡家……我父母親一定不會不管我的!”

孟六姑娘哭着應聲,大理寺的人卻對這母女分離的場景熟視無睹,提着胡氏便出了孟府正門。

盛卿卿不必回頭都能覺察到孟四爺深沉的眼神正落在她身上一動不動,像是思考,又像是敵視。

這兩撥人來得快去得也快,太監一行人将旨宣完後拿了賞就走,大理寺一群人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面,只有其中一人墜在後頭落了些距離,像是審視般地盯着盛卿卿打量了兩眼。

盛卿卿難以形容對方的眼神——那人仿佛早就認識她了一樣,又像是今日才第一次見她。

等到這兩方人馬都離開後,孟老夫人路過盛卿卿身邊,低聲說了句,“有的事該知道時總會知道,問了也沒有用。”

這便是讓她不要多費工夫去問的意思了。

盛卿卿垂眼不語,等孟老夫人的身影緩緩消失後才重新擡起了臉來。

孟六姑娘看起來好像要沖上來和盛卿卿決一死戰,讓孟四爺皺眉令人拽走了,哭聲漸行漸遠。

孟四爺臨走時,深深看了盛卿卿一眼。

他看過胡貴妃的信件後,當即拍板決定去找孟老夫人攤牌,那時怎麽想得到,才一個時辰不到的功夫,事況急轉直下變成了現在這樣?

胡家信誓旦旦許了天花亂墜,卻連一場宮宴中的位置都保存不住。

——莫不是盛卿卿手裏的錢還八字沒個一撇,胡家先自個兒垮臺出事了?

盛卿卿無視了孟四爺的打量,她也同衆人道別往自己的院子裏走,步速很慢,腦子裏一時間想着許多事情。

這短短一個時辰裏透露的訊息太多,還得好好靜下來整理清楚。

從前盛卿卿只當自己知道母親的身份已經夠晚的了,誰想她知道父親真實身份的日子來得更晚。

由雙親身亡而引向汴京的一切線索,竟都同父親的身份纏繞在了一起。

盛卿卿見過那麽多的財富,卻不知道名不見經傳、看起來只是個普通人的父親究竟從什麽地方得到這麽大一筆財富。

江陵一役死了太多人,盛卿卿在腦中努力地搜索一陣,卻也數不出幾個能問詢盛淮舊事的人。

王敦太過年輕,孟老夫人閉口不談的态度相當明确,而孟府的四位夫人都是在孟雲煙定親之後才入的孟府,不可能聽說過孟府裏一個下人的轶事。

盛卿卿将自己認識的人來來回回數了一遍,除了有些神秘的聞夫人,竟再沒有一個适合打聽消息的人。

如今看來,孟老夫人或許是唯一一個可能知道內情的人了。

想到這裏,盛卿卿出了一口氣,“青鸾,母親應當不曾提過汴京裏別的舊識吧?”

青鸾苦思冥想了半晌,過了個把時辰才突然道,“姑娘,我想起來一個人,不過不是夫人提過的,是老爺提過的。”

盛卿卿坐直了身體,“是誰?”

“就是那位最有名的打過仗的夫人!”青鸾道,“我記得老爺說同她一起打過仗。”

“武定侯夫人……”盛卿卿喃喃念出了這個名字,“确有此事。”

江陵多戰事,除了守城軍常駐,也有別的編隊來交換駐紮或只是途徑。

盛卿卿早在來汴京之前就聽說過武定侯夫人的英勇事跡,正是從父親盛淮口中聽來的。

不過武定侯夫人卻不是那麽好見的,盛卿卿也不能貿然自己遞拜帖上去。

她思慮再三,最後先聯系的是聞夫人。

聞夫人回信倒是很快,信中力所能及地講了她所知道關于盛淮的事,卻沒有多少能用得上的。

無論這回信的內容是真是假,盛卿卿對此早有準備,通讀了信後倒沒有太失望。

“那不然,姑娘去問問大将軍?”青鸾又出主意道,“您先前不是驚喜地說,大将軍同老爺曾有過一面之緣嗎?”

“一面之緣罷了,父親應當不會對人輕易講那些。”盛卿卿按了下額角。

不過若是孟珩引見,或許能有理由去拜見那位同樣是軍伍出身的武定侯夫人。

只是這又少不得麻煩孟珩幫忙,盛卿卿多少有些不想因為一點瑣事就去打擾他。

畢竟近些日子來孟珩似乎很忙,孟府裏壓根見不着人。

上次在街上意外碰着時,也是因為孟珩辦差湊巧撞上,不過幾句話的功夫孟珩便離開了。

“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麽……”盛卿卿想着想着喃喃自語出了聲。

青鸾耳朵尖聽見側了個臉,道,“方才來的那些大理寺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認識大将軍?”

聽青鸾這麽一說,盛卿卿立刻又想起了大理寺那人臨走時看自己的眼神,又連着想到魏梁和聞夫人,不由得擰了眉。

她明明是第一次來汴京,可是不知道怎麽的,卻好像在許多年以前就已經深陷其中了似的。

——她卻對此一無所知,這感覺叫盛卿卿渾身上下都不太舒服。

“姑娘若是請大将軍引見那位夫人,應當也不算什麽大事,大将軍一定會同意的。”青鸾肯定地說。

“我知道他會同意。”盛卿卿無奈地看了她一眼,“正因為如此,才不能肆無忌憚地揮霍這份青眼。”

青鸾不解地道,“可說不定大将軍就喜歡您麻煩他呢。”

盛卿卿張了張嘴,一時竟沒能說出話來,擡手做了個要打人的動作,聲厲內荏地恐吓道,“不準亂講,被人聽到怎麽辦?”

青鸾吐吐舌頭不說話了,“我還是去外頭替姑娘看着,萬一大将軍正好得空來了孟府,我就立刻回來知會姑娘!”

盛卿卿根本來不及阻攔,青鸾已經一溜煙地跑出去了。

被留在房中的盛卿卿頭疼地按了按自己額角,幹脆取了張紙出來,邊研墨邊思索着自己至今所得知的林林總總。

魏家和胡家所圖的一樣是她父親盛淮所留下的財物,卻不知他們是從何得知這筆財富的來由;盛淮為何持有這令人驚愕的數量財富,又是另一個似乎當下只有孟老夫人知道的謎團。

如今看來,孟雲煙和盛淮當年從汴京離開的那場私奔,或許也不是簡單的私奔逃婚了。

盛卿卿将自己想到的名字一個個地寫到紙上分別排列開來,提着筆又思索了許久,無意識地在紙上塗塗畫畫起來。

等她從思考中回過神來時,紙上一角已經被塗得條條杠杠。

盛卿卿搖着頭将筆架起,正要将這張紙撕毀,揉了一半時眼角餘光瞧見什麽,不由得退回去兩寸。

——亂塗亂畫的線條裏,狼毫筆觸輕快地寫了“孟珩”兩個字,盛卿卿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時候寫上去的,耳後一熱,飛快地提筆将孟珩的名字塗了,還擡頭往外張望一眼,頗有些做賊心虛。

門外當然是沒人的,青鸾早不知道跑到了什麽地方去。

盛卿卿松了口氣,抿着嘴唇盯了面前的紙半晌,幹脆重新蘸墨将其餘的名字也都塗了,才長長嘆息一聲。

光是如今管中窺豹,盛卿卿都能預見得到父母親留下的財富中蘊藏着一個二三十年、乃至更久的秘辛。

她實在不該将真心對她好的孟珩牽扯進自己這堆亂攤子裏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