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顧新橙花了一天時間和李悅熟悉工作流程, 李悅告訴她,最近隆鑫資本在忙一件重要的事,以後這段時間她可能會很忙。

“什麽事?”

“說是要響應政府號召, 和其他幾家投資機構合作,成立一個産業基金會, 專門投資北京的高新産業園。”

顧新橙上次在隆鑫意外碰見過傅棠舟,她不禁猜測, 升幂資本是不是也參與了這個項目?

再一打聽, 果然如她所料。

這個基金會是一個商業聯合體,類似于辛迪加組織。由隆鑫和升幂牽頭,聯合了行業內近十家投資機構。每家出資額度不等, 隆鑫和升幂兩家占了大頭。

基金會決定如何投資項目, 賺錢了按認繳比例分成。

這有效避免了行業內部競争, 也有利于擴大資金池, 集中力量辦大事。

顧新橙所在的工作組, 目前首要任務就是給這個基金會出謀劃策。

隆鑫資本是一個不錯的工作平臺,顧新橙在這兒學習了不少新東西,也聽說了許多新故事。

傅棠舟這個名字隔三差五就會往她耳朵裏鑽。

隆鑫的老總錢康平,和傅棠舟相當不對付。

兩家這次雖然明面上促成了合作, 但暗地裏還是在較勁兒。

隆鑫資本是風投圈的老牌公司,能有今天的規模實乃情理之中。

而升幂資本是後起之秀,短短幾年時間就與隆鑫平起平坐,誰能咽得下這口氣呢?

在隆鑫看來,傅棠舟是一個實力強勁的競争對手, 不可掉以輕心——越優秀的對手,越讓人畏懼。

同事們都說他不是好鳥,明裏暗裏給隆鑫使絆子。

顧新橙在傅棠舟身邊待過,所以她很清楚,隆鑫沒少給升幂挖坑。

兩家戰火幾年前就有了苗頭,那時候隆鑫仗着自己是行業龍頭打壓升幂,升幂才開始反擊。

商場之上,沒有嚴格的善惡區分。

對手給你使絆子你不回擊,那就只能坐以待斃。

項目就那麽多,蛋糕就那麽大,誰都想分一塊。

兩家鬥争,早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這次新成立的産業基金會,依舊是暗潮湧動。

七月初,幾家投資機構要去考察一座高新産業園,隆鑫和升幂的負責人都會到場。

顧新橙作為隆鑫這裏的工作人員,也被要求陪同考察。

考察行程只有一天,隆鑫嚴陣以待。

錢總要求随訪人員穿着正式得體,務必讓同行看看隆鑫的精神風貌——大公司,必須講究形象。

錢總本人當天梳了個大背頭,摩斯抹了半管,量身定制的阿瑪尼西裝做工精細,皮鞋锃光瓦亮。

整個人看上去神采奕奕,像是要去參加相親節目的男嘉賓。

顧新橙和同事們穿統一的黑色西服套裝。

她外形條件出衆,制服上身,愈發襯得身材曲線凹凸有致。

柔順的長發,精致的妝容,為她加分不少。走在人群裏,一眼就能被注意到。

錢總并不介意身邊有一位漂亮的女性工作人員,所以顧新橙被安排在錢總旁邊。

職場之上,外貌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優勢。

長得漂亮确實很養眼,帶出去也給公司臉上增光——畢竟大部分人都是視覺動物。

一行人剛下車,早已等候在此的産業園區工作人員立刻前來迎接。

大家簇擁着錢總,一路向前走去。

顧新橙毫不意外地看到了那個熟悉的人影,傅棠舟。

他身邊是于修,十來個人的團隊只有兩位女助理。

傅棠舟今日的着裝與往常無異,眼神一如既往的淡漠。

灰色菱格西裝,配一條同色系的領帶。修身西褲顯得腿長而挺拔,褲管恰到好處地遮到腳踝處,整個人非常利落。

他往那兒一站,風姿卓然。就連隆鑫的女員工,都忍不住多看他幾眼。

相比之下,錢總的裝扮反倒被傅棠舟襯得有些刻意——原來男性的外貌也是一種優勢。

“傅總,來得可真早啊。”錢總走過去和傅棠舟打招呼。

“錢總,你好。”傅棠舟跟他握手十秒,随即将握着的手松開。

他注意到了顧新橙,目光在她臉上一掃而過,他的眼眸裏捕捉不到任何特殊的情緒。

顧新橙亦不言語,臉上是公事化的笑容。

“這次的考察,你們升幂費心了。”

“應當的。”

“我經常和我的員工說,傅總年紀輕輕就能把升幂做到如今的規模,不簡單啊。”錢總客套地說,“哪像我們隆鑫,憑着入行十幾年的經驗,才勉強站穩腳跟啊。”

錢總看似在誇傅棠舟年輕有為,實則說他入行晚,經驗少。

而自己資歷老地位高,傅棠舟想跟他玩,還嫩着呢。

傅棠舟淡然一笑,說:“錢總太謙虛了,誰不知道錢總兢兢業業十幾年,把隆鑫做大做強。而我不過是這兩年運氣好罷了。”

他的回答不落下風,針尖對麥芒。

隆鑫十幾年的成績,是因為錢總兢兢業業。

而他只靠運氣,就能有今天和錢總平起平坐的地位,着實叫人恨得牙癢癢。

兩人的商業互吹夾槍帶棒,外人恐怕聽得雲裏霧裏,可兩家公司的人心知肚明。

錢總臉上的笑意漸漸沒了,風投圈後生可畏,怎能不令他警惕。

可他又提防又警惕,還是眼睜睜看着升幂資本蒸蒸日上,成為風投圈新秀。

雙方彙合之後,一群人簇擁着錢總和傅棠舟向産業園區內部走去。

這個産業園區很大,有十幾棟灰色外牆的辦公樓。辦公樓與辦公樓之間用綠化帶連接,環境不錯。

園區裏的公司都是從孵化基地裏闖出來的成功者,至少得拿下A輪融資才能租得起這兒的辦公樓。

顧新橙很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公司,能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睐。

考察團到訪的第一家公司名叫萬息智科,名字聽上去非常高大上,可是他們的展示區卻很簡單,只擺了幾臺類似于自動售貨機的裝置。

“這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榨橙機,掃二維碼付款,就可以拿到一杯現榨果汁。”對方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的橙汁都是天然無添加的。”

顧新橙看了一眼這個機器,北京街頭很常見,她以前也買過,一杯十五元錢,榨五個橙子。

機器會完成自動去皮、榨汁、裝杯、封蓋的流程,從付款成功到拿到一杯橙汁,大約需要45秒鐘。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投資機構最關心的不是這橙汁好喝與否,而是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

傅棠舟問:“你們公司的橙子從哪兒來?”

“主要是江西那邊的橙園生産的。”對方熱情地解答,“我們和當地果農簽了采購協議,目前公司自有橙園三千畝,未來還會繼續增加。”

錢總觀察着這個機器,問:“一臺機器能裝多少個橙子?你們怎麽補貨?”

對方答:“一次可以裝一千個橙子,可以做兩百杯橙汁。我們有專業的補給團隊,專門負責給機器補貨。”

“你們在北京投放多少臺機器?”

“三四千臺,基本上每個地鐵站都覆蓋了,大型商場裏也有。”對方答,“一線城市我們都在做,以後會逐漸下沉到二三線市場。”

“生意做得挺大,毛利應該不少吧。”

……

簡短的幾個問題,問出了不少門道。

顧新橙發現,這家公司看似只是個賣橙汁的,裏面的彎彎繞繞一點兒都不少。

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管理供應鏈,如何分配工作,每一條都需要團隊認真思考。

傅棠舟忽然問了一句:“現在可以買橙汁嗎?”

對方說:“當然可以。”

錢總打趣道:“看來傅總口渴了。”

傅棠舟臉上有清淺的笑意,說:“我怕大家口渴,請大家喝橙汁。”

他付了款,買二十杯橙汁。溫文爾雅的模樣,讓在場女性為之心跳失速。

錢總注意到旁邊的另一臺機器裏整齊地碼放着上百只椰子。他問:“這是椰子機?”

“是的。”

“産業鏈還拓寬了啊。”

錢總很滿意自己的發現,他說:“既然傅總請大家喝橙汁,那我請大家喝椰汁。”

在收買人心這一點上,錢總不想輸給傅棠舟。

這時,傅棠舟買的橙汁已經榨好了兩杯。

他端起這兩杯橙汁,一杯遞給錢總,一杯遞給顧新橙。

“這家我請,錢總就不用破費了,”傅棠舟說,“後面還有別的呢。”

好像他們來逛的不是高新産業園,而是小吃街。

顧新橙望着那杯果汁,一時之間手足無措。

她偷偷看了一眼錢總,他接了果汁。

于是她才伸手去接,同時小心翼翼地避免碰到傅棠舟的手。

這兩杯橙汁送出去後,傅棠舟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對其他人說:“自己拿,不用客氣。”

大家逐個過去拿橙汁。

顧新橙用吸管戳開飲料杯,吸了一小口。

這橙汁又酸又甜,沁入心脾。

她沒注意到,傅棠舟唇角勾起的一抹弧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