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追逐星星的孩子(2)

溶洞深處開了一家書店!

這個消息很快在聚集地的孩子們中間傳開了。

于是在季星離開的第二天,樂景的書店裏突然出現了很多孩子。

他們穿着大人改小了的衣服,頭發枯黃,面黃肌瘦,胳膊細的仿佛一折就能折斷,卻有着與身體不合比例的大大的腦袋。

樂景突然想起了小學語文課文裏的那個沒來得及長大的‘小蘿蔔頭’。他們都是生活在幽暗地底,沒有見過星星的孩子。

‘小蘿蔔頭’死時才9歲,是和這些孩子們差不多的年紀。成年人之間的鬥争,最後卻讓一個孩子來買單,真是太可笑了。

“哥哥,哥哥。”高鼻深目的小姑娘睜着一雙幹淨的綠眸怯生生的看向樂景,操着生硬的漢語,聲音裏充滿了深深的渴望,“窩們能在這裏看書嗎?”

樂景低頭,對上了無數雙渴望的大眼睛,清澈的雙眸裏盈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樂景的心突然泛起一絲酸澀和欣慰。即便身在末世,即便已經習慣黑暗,可是這些孩子并沒有就此沉淪,他們依然在渴求知識,依然在渴求另一種命運。

他們會是火種,會是點綴、照亮幽暗地底的星星。只要有這樣的孩子在,那麽人類将永遠不會滅亡。

“當然可以。”樂景彎下腰,放軟了聲音,好像怕吓到了這些膽怯的孩子們,“你們随時可以過來這裏,如果不嫌棄的話,我還可以教你們認字。”

頓時,那些孩子的雙眸明亮的宛如驕陽。季星更是興奮的跳了起來:“您要做我們的老師嗎?”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樂景自認擔當不起這份重任。所以他溫和的搖了搖頭,認真的看着季星:“我不算是你們的老師,只是一個給你們解答疑惑的人。未來你們要走什麽樣的道路,成為什麽樣的人,都要由你們自己來決定。”

季星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對于八歲的她而言,僅是活着就拼盡全力了,“未來”這個詞對她來說是個太過遙遠的詞彙。但是她覺得這位大哥哥說的一定是很重要的事,也許她長大後就能明白了。

書店這裏鬧出來的動靜并沒有瞞的過成年人的注意力。

于是基地裏的首領帶着一群男人找上門來。

首領是個東方人,臉色是長時間不見陽光的青白,看着樂景的目光帶着濃濃的警惕:“你到底是什麽人?我可不記得這裏什麽時候多了一個書店!”

樂景淡淡說道:“我是什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的孩子會成為什麽樣的人。”

首領狐疑地看着他,“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樂景輕輕說道:“您是自陽光下長大的人,所以即便黑暗降臨,您也看到過陽光。可是他們……”青年難過的看着那些高高低低的“小蘿蔔頭”們,聲音越發低沉,“他們自黑暗中出生,所以便以為這黑暗就是世界的全部。他們不知道這世界曾經多麽美麗。”

青年轉移視線,認真的注視着首領,發出了直扣首領靈魂的質問:“您覺得這樣的孩子,能肩負人類的未來嗎?”

首領臉上肌肉劇烈抖動卻無法給出肯定的答複。樂景的疑問也正是他所擔心的。

他們的孩子從小蝸居在地下,便以為人類就應該住在地下。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地面上那個美麗的世界,便以為全世界都像地底一樣冰冷死寂。沒有見過陽光的溫暖,又怎麽會明白黑暗的冰冷呢?

那麽在他們這些看過陽光的父輩都離去後,這些自小生活在黑暗中,缺衣少食的孩子們該怎麽辦呢?誰來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曾經的模樣?誰來傳承人類曾經創造的璀璨文明?誰來幫助他們攥緊手裏稀薄的希望熬過黎明前漫長的黑暗?

人,是無法向往他們不理解的東西的。

長此以往,他們會習慣在安全陰冷的地底居住,并開始恐懼地面上那個遍布毒氣,滿地荒蕪的危險世界。最後,人類會徹底退化成穴居生物。他們會像鼹鼠一樣躲藏在地底下,他們會有一雙不能見光,只能在黑暗中視物的眼睛。

首領的目光在房間裏密密麻麻的書籍上停留了很久。最後他凝視着孩子們渴望的看着書籍的眼神,這個發鬓微白的中年漢子終于下定了決心。他認真的盯着樂景,慎重的發問:“我可以把孩子們交給您嗎?”

“當然。”樂景堅定的回答道:“我可能不是一個好老師,但我保證我會告訴他們我知道的一切,并将用我的生命來保護他們。”

于是,首領終于露出自見面來第一個欣慰的微笑。他知道這個年輕人來歷不明,很可疑。但是他願意賭一把,如果輸了,不過是大家一起赴黃泉,這也是早晚的事,沒什麽可惜的。但是如果他贏了——

那麽這個孩子将會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于是樂景的書店徹底成為這個小型人類基地所有孩子的學校。學校裏的孩子不多,只有三十幾個,其中有這個基地不大的原因,但更多是這個時代孩童的高死亡率。在遠古的農業社會,大概有1/3的孩子無法活到20歲。而這裏的環境比遠古時期還要惡劣,所以孩童的高死亡率可想而知。

基地每一個存活的孩子身後,至少倒着四五具孩子的屍體。沒有了現代社會創造的便利條件,人類甚至還沒有一只老鼠的生命力頑強

大概是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這三十幾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膚色,講着不同語言的孩子們如饑似渴的吸收着樂景傳授給他們的知識,囫囵吞棗的閱讀每一本書。

末世前,孩子讀書是為了上個好大學,将來找個好工作,獲得不菲的收入,歸根到底就是想要好好的活下去。

可是現在是末世,人類社會中的大部分職業都在這裏排不上用場,貨幣體系已經崩潰,人們更傾向于以物換物。可以說讀書并不可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

讀書也許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能幫他們熬過漫漫寒冷長夜。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從書中讀到美好,讀到希望。

哈利法克斯在《文集》中說:“希望是一種哄人的東西:當我們因為失望而發怒時,尤是如此;然而總的說來,沒有希望也就沒有樂趣。”

所以人類總是需要希望的。虛無缥缈的希望才能帶給人類忍受災厄,持久奮鬥的動力。

……

“老師,你說,是外星人用那顆星星砸地球的嗎?”正在看書的,一個名叫李琳的13歲女孩擡起頭問樂景,清澈的大眼睛裏盈滿了好奇和……憎恨。

樂景吓了一跳,一邊向李琳走去一邊問:“為什麽會這麽想?”

“書上是這麽說的。”

樂景接過李琳手裏的書,發現那是一本雜志,李琳看的就是雜志上收錄的劉慈欣的一個短篇科幻故事《鄉村教師》。

一個貧病交加的鄉村教師臨死前通過向四個鄉村孩子教授牛頓三大定律而感動了外星人,使外星人在除星行動中排除了地球,從而拯救了地球文明,乃至整個太陽系的科幻故事。

樂景頗費了一番口舌才打消了李琳眼中的憎恨。

然後他說:“大概是因為我是文科生,所以如果我是那位鄉村老師,如果我知道也許地球下一刻就要被外星人毀滅,那麽我不會教給孩子們牛頓三大定律,我會給他們念詩。”

“詩?”李琳疑惑的歪了歪頭,“什麽詩?”

“任何美麗的詩歌。”青年笑着揉了揉她枯黃柔軟的發頂,眼神悠長溫暖,“一輩子很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可這種美麗的心情很長,如高山大川,連綿不絕。①”

這句話對李琳來說實在太深奧了。她疑惑的搖了搖頭:“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然後青年把那本科幻雜志放回書架,笑着抽了一本詩集放進她的手中。

“科幻故事不适合現在的你。”樂景說:“讀詩吧,詩意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我的話。”

因為詩可以使世間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它得到承認和信賴。詩是人和自然的表象。②

……

不知不覺,樂景已經在這裏呆了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來,他的确就如他承諾的那樣,對所有孩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店裏所有的書都對所有孩子傾囊相授。不僅如此,他還把店裏囤積的食物分給了這些饑餓的孩子,為此他甚至開始節食,并且心甘情願。

對于凱恩斯不贊同地規勸,青年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溫柔至極的笑容,他溫柔又堅定地告訴凱恩斯:“因為他們是孩子,和已經定型的我不同,他們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們中可能存在着未來能改變世界的大人物。所以我應該為他們讓路。”

王爾德說:“每個人生來都是君王,但大多數在流亡中死去。”

所以他要守護他們,讓他們免于在流亡中死去。就像他答應過首領的那樣,他會用生命來守護他們,至少讓他們能夠平安長大。

這是他身為成年人對下一代人的責任。

這是自遠古時期就銘刻在人類基因裏的,對後代的奉獻本能。

作者有話要說:

①原句是“一輩子很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可這種心情很長,如高山大川,連綿不絕。”是《武林外傳》裏呂秀才的臺詞,這裏引用後添加了幾個字。

②詩可以使世間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它得到承認和信賴。詩是人和自然的表象。——〔英國〕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