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花朝節父女偶遇親
好容易盼到了花朝節這一日,黛玉早早的便洗漱打扮好了來到賈敏面前請了安,一家子高高興興的陪着黛玉吃了壽面,上上下下的禮該送的也都送了,賈敏便瞧着黛玉那坐立不安的樣子,一推林如海便笑道:
“老爺你瞧瞧,都是你鬧得,這丫頭從早起一進門兩只眼珠便一直盯着門口看,這會子更是坐都坐不住了,罷了罷了,你們兩個快些去吧,省的這丫頭晃得我頭都大了。”
林如海哈哈一笑,摸着胡子便領着滿心歡喜的黛玉跟賈敏告了別,帶着一大群仆從上了馬車,直奔了蘇州城內最繁華的地段來了。
因今日是花朝節,街上十分熱鬧,一時之間黛玉只覺得自己兩只眼睛都不夠看,前世并未曾有過此種經歷,倒不是父母拘了她,竟是自己前世也并未有過此種玩心大起的時刻。
林如海一向心疼自己的這個掌上明珠,今兒又是黛玉的生日,自然是事事依着她,生怕滿不了這個小壽星。
雖說只是他們父女兩個,到底還是帶了許多仆從跟在身邊,一則為了讓賈敏安心,二則也是省的叫人沖撞了年幼的黛玉,不過如此一來,倒是叫那有眼色的也多少知道些這是哪家的老爺帶着他們家小姐出來玩呢。
黛玉玩了一天,不但是買了許多街邊的小玩意,連那些從前不曾吃過的小吃也是嘗了不少,雖是累些,卻着實玩的開心。一時天色漸漸的晚了,父女兩個商量着便打算回府,黛玉戀戀不舍的又四處瞧了瞧,心道只怕再想出來恐怕就沒有這般容易了,誰知這一瞧,倒叫她瞧出個不對勁兒來。
咦,怎麽那邊有個不大的男孩一直盯着自家老爹在看呢?莫不是他有什麽事要找父親?
黛玉擡頭看了看自家老爹,見他并無何異樣,又見那男孩一臉堅毅的樣子,又琢磨着他瞧上去不過是一個人,自家的人又不少,父親好歹也是個官家,故而想了想還是拉拉自家老爹的衣袖,輕聲道:“父親,那邊有個人一直盯着我們這裏看呢,要不我們過去看看,說不定他有什麽事呢?”
林如海早看見了那男孩,沒有聲張本是憂慮着黛玉的安危,如今見女兒這般懂事,不由得摸摸黛玉的腦袋微微一笑:“今兒你是壽星,為父都聽玉兒的。”
父女兩個笑着來到那男孩跟前,誰知林如海還未開口,那小男孩便行了一禮,道:“敢問先生可是姑蘇林氏林如海林大人?”
雖是一驚,心下忍不住對這男孩彬彬有禮且不亢不卑的态度點點頭,又見他雖然衣着簡陋,卻十分幹淨整潔,且相貌清秀、氣度不凡,只怕一般人家的公子爺都要被比下去了。
林如海微微一笑:“正是在下,不知小公子可是有事要找林某?”
“林大人若是信得過我,不知可否找一僻靜之地詳談?”
那男孩從腰間解下一塊和田玉佩遞到林如海手中,黛玉在一旁只匆匆瞄了一眼,卻也頓時心裏一緊,怎麽這東西,好像和父親祖傳的那一塊十分相似。
說起來今生她還未曾見過父親的那塊祖傳玉佩,前世也不過是當年父親臨終前千叮萬囑交到她手上,自己方才知道了這塊玉佩的存在,如今瞧着這一塊,黛玉也說不上為什麽,自己心裏竟是忽然湧起一股異樣之感。
Advertisement
林如海接過玉佩怔怔的看了半晌,也不知心內作何感想,倒是黛玉見那男孩雖是盯着玉佩,眼神卻十分坦然并不似作假,便又拉了拉自家老爹的衣袖,提醒他回神。
“這邊請。”思緒轉回過來,這才伸手請過那男孩,林如海便領着黛玉和衆仆從來到自家開的酒樓,直奔了個空閑的上房,屏退左右,只留下黛玉在跟前,開門見山的說道:“不知小公子如何稱呼?”
那小男孩擡眼見林如海神情急促,眼神中透露着親切,一旁的黛玉雖是不說話一直歪着頭在看自己,只是這小姑娘眼角含笑,十分的可愛,心下便多了幾份喜愛之情。故而低頭略一思索,便索性沖着林如海跪了下去,
道:“大人,我姓林,單名一個恺字,姑蘇林氏之後,只因年幼時父親過世,如今家母病重,鄉間求醫未果,故而陪着母親來到城中尋醫,誰知盤纏不足,着實走投無路間,誰知今日巧遇大人,故而情急之下只得拿着這枚家傳之物前來尋求林大人的庇護,皆因當年父親臨終之際将此物交到晚輩手中,叮囑道‘若是将來有緣,可前來與大人相認。’”
原來這男孩論起來乃是林如海拐了八道彎兒的親侄子,當年林如海這一支因封官襲爵遷居京城,便慢慢與姑蘇本家漸行漸遠。如今林如海雖然也與族人并不親近,但眼前林恺的父親他卻是當真略知一二,卻不想如今兩人已陰陽兩隔。
林如海沒有再多說話,只默默的扶起了林恺,嘆道:“如今你母親又在哪裏?病的如何了?要不要緊?”
雖是不大明白林恺到底和自己家是什麽關系,黛玉卻也明白他必定是自己的什麽哥哥了,心下不由得就是一喜。
自己前世可不就是個上沒有父母下沒有兄弟姐妹的絕戶女麽,如今這個哥哥雖然不是親生的,好歹也是一家子親戚,于是心下不由得便對林恺親近了許多。
既是這樣想着,黛玉面上不覺便對林恺又多了幾分好顏色,她本就模樣可人,林恺擡眼便見這個粉刁玉琢的小女娃對着自己甜甜的笑着,林如海的态度也很是明朗,故而心裏也歡喜了幾分。
林如海又問了幾句,見天色漸晚,本欲同林恺前去接他母親一同回府,只是偏巧黛玉還在跟前,若是再不回去,只怕賈敏要擔心了。
自家老爹是怎麽想的黛玉又怎會看不出來,只是她卻不願意就此回去,故而想了想便拉着林如海求道:“父親,不如先派個人回去給母親通報一聲,叫母親也準備着,女兒便同父親一起不好麽?倒也省的父親左右為難,再者,玉兒聽見恺哥哥的母親病着,心裏也有幾分惦記。”
此話一出,不覺又叫林恺對黛玉的印象好了許多,這小子見黛玉雖然年紀不大,一般的小孩子這會兒只怕還懵懂不知事呢,這位小姐說話卻如此條理清晰且面面俱到,心道怪不得林如海這一支能得如此顯赫,自己這些年也聽了他們家不少的傳言,多是這位林探花的本事如何,如今瞧着眼前的這個小姑娘被教養的如此明理知事,那自然是錯不了的。
心下猶豫了一番,林如海便點頭應了,三人一同到了林恺母子落腳之處,黛玉雖是提前有了心理準備,只是待看到眼前之境況時,小姑娘的心裏仍舊是被狠狠的戳痛了。
她原先充其量也只是知道這世間有着“劉姥姥”這麽一號人物,她曾經不是還嘲笑過劉姥姥領着板兒過來打秋風,說她是“母蝗蟲”的麽,卻不想,如今看到林恺母子······
黛玉黯然。
直到接了林恺母子入了林府,黛玉都是默默的沒有再多言,賈敏心疼女兒玩了一天怕是累着了,故而囑咐了丫鬟婆子,忙忙的就趕了她回房去休息。
“老爺,你怎麽看?”
天色已晚,林如海賈敏便将林恺母子二人先安置好了,允諾明兒一早就請大夫過來瞧病,又囑咐了他母子二人安心住下,這才離開。
林如海嘆了口氣,又拿出林恺交給自己的那枚玉佩細細的看了起來,沒有答賈敏的問話,只是揮手叫她将自己祖傳的那一枚也找了出來,細細的看着,良久,方才道:
“你瞧,我父親臨終前便告知我這玉佩還有一枚,論起來當年林氏本有三支,先祖便将自己的貼身玉佩命人另打造了一對出來,交給這庶出的兩支,後來各自發展,咱們這一支是入京襲了爵,這另一支聽父親說好似是去了金陵,只不想如今我竟能見到這枚玉佩。”
賈敏接過玉佩也看了許久,心知這玉佩八成不是作假,只是東西是死的人卻是活的,雖說是旁支,但好歹也是世家大族,林如海這一支如今若不是幾代子嗣單薄,如今想來也必是人丁興旺的大族,而另一支,怎的就會落到了林恺的這種地步?
故而想了想,賈敏便勸道:“雖說這玉佩不假,只是老爺好歹還是要派人去探查一番的,也叫恺哥兒母子兩個更加名正言順些不是。”
點了點頭,林如海有些頭疼的拿手支了額頭,賈敏見狀便上前輕輕的替他按起了太陽穴,林如海心裏便舒服了幾分,一時又道:“這林恺的父親倒比我小了十來歲,輩分卻是一樣的,當年我們舉家來蘇州上任,回鄉祭祖之時我便與他偶遇,只是必經隔得遠了,也無甚話說,卻不想,他如今人已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