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興許代王當真是受老天爺眷顧之人, 接下來的治理雖然辛苦,但出人意料的順利。

最為棘手的疫病, 也因為老百姓足夠聽話, 出現了幾個疑似有高熱症狀的人, 也及時地被太醫治好, 既沒有擴散, 也沒有發生異變。

要知道在上一世,先前來治理青州的官員,明明也是勤勤懇懇,但他不僅差點丢了性命,還因為害得青州差點因為疫病成了一座死城,被皇帝問責, 連降三級, 就連皇帝的親生兒子,都被痛罵一通,在朝野上丢了面子,老長一段時間都夾着尾巴做人。

便是後來着手跟進的代王, 也花了将近三個月的時間,才把青州一事處理妥當,而且傷亡十分慘重。

正是因為記憶裏青州的慘劇, 魏寧才一直懸着一顆心,但是在青州待上了小半個月,百姓們漸漸把屋子重新建了起來,籠罩在災民頭頂上的疫病陰影并沒有擴散, 反而消失得幹幹淨淨。

除非被逼迫到死路,有幾個百姓會無緣無故鬧事。

被沖垮的水壩在一開始經過了簡單的修補,在魏寧來了幾日之後,便着手安排難民治理河渠。

此次同行的人當中,便有工部官員,官位不高,卻是個實幹派,官服也不穿,整天和百姓一樣,穿個粗布麻衣,不僅指揮,還親自上陣,鼓舞人心。

剛開始施了五六日的粥,讓百姓養得差不多了,魏寧便同代王商議,讓百姓以工代赈,凡是能做的動的,以自己的勞力來換取朝廷救濟的災銀。

畢竟現在的青城着實蕭條,那麽多難民聚在一起沒事情幹,遲早會出亂子。

一棟棟木頭房子拔地而起,,青州城的許多小鋪子也重新開了張,有賣米糧的,有賣吃食的,還有賣一些裝泥沙的竹筐子的。

都是些簡單的器物,雖然比不上洪水之前的青州,可讓人瞧着也覺得這座州城重新走上正軌,慢慢地煥發新的生機。

要知道他為了疫病的事情,還特地要求多帶了幾個太醫過來,結果太醫們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治療一些小毛小病,雖然一天到晚忙個不停,但疑難雜症都看得很少。

好處當然也不是沒有的,尋醫問藥最是費錢,大多數尋常百姓有什麽毛病也是自己慢慢熬,這些可是宮裏來的太醫,醫術比那些赤腳醫生高超不少,關鍵是一文錢不取。

太醫們剛開始還歇息了兩日,後頭問診的臺子前頭,隊伍就沒斷過。

除了第三日的時候,代王替那些燒掉的屍體超度去了,其餘時間,他都同魏寧一起處理政務。

Advertisement

兩個人之間只談公事,不談私事。為了表示自己情感的難以割舍,魏寧還常在代王轉過身去的時候,換上痛苦隐忍的神情,然後每次都在代王注意到的時候,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生過,把頭撇過去。

一次兩次的,代王也就注意到了他“沒來得及”掩飾的情緒。

然而代王似乎是有意要割舍他這種情感,每次都裝作沒看見。

說纏綿的愛情,魏寧不大會表現,但被背叛那種憤恨,幽怨的眼神,他拿捏了十成十。

況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王确實是利用了他的感情,只是利用的不是愛情而已。

實在不行的時候,想一想徐青奴初見時裝模作樣勾引他的樣子,他不擅長發揮,但模仿能力還是很強的。

在他努力的演出下,如他所願,代王沒有來騷擾他,反而開始刻意避開他。

于姜恪而言,他一直很享受他人的愛慕和崇敬,魏寧這個小表弟的反常,讓他忍不住多關注他一些。

然而知道真相,并且被魏寧戳破某些隐秘之後,他在臉頰發燙之餘,心中還有幾分得意。

但窗戶紙被捅破了,他便沒辦法再同魏寧保持那樣暧昧的關系。

正如魏寧所言,作為大齊的皇子,他注定不能給魏寧什麽,既然如此,他幹脆就做個好表兄,至少不幹涉魏寧找阿貓阿狗。

而且如魏寧所言,徐元嘉确實很乖巧,又黏人,這京城中,那些大家閨秀,斷然不會像鄉野出身的徐青奴這般厚顏。喜好男風的世家子弟,在姜恪眼中,能夠與魏寧相配的,也同他沒有發展的可能,至少不會像徐青奴這樣聽話。

徐元嘉出身粗鄙,卻生得一副好顏色,腦子也夠靈活,也難怪魏寧會喜歡。

有的時候姜恪被魏寧那哀怨的眼神盯得狠了,他還會出手幫徐元嘉一把,以便轉移魏寧的注意力。

代王不主動湊過來,對魏寧簡直是天大的好事。沒了幹擾他的代王,魏寧越發能夠專心地解決那些公務。

處理雜事的時候,他順帶記錄下來這段時間的進度,以便他同上一世的情況做對比。

上一世的事情,不是他經手的,上一世這個時候,莫說二品大員,他連從五品都不是,朝參的資格都沒有,後面雖然也入朝為官,但也不可能去翻以前和自己毫無幹系的舊案。

他重生之後,很多事情的軌跡走向都和上一世不一樣,想來青州的狀況也是如此。

通過觀察和記錄,他發現疫病的減少,興許同他燒掉那些屍體,并且要求百姓燒熱水喝、通風有不小的關系。

初次之外還有時節問題,如今天氣才轉暖,東西腐壞的速度很慢。不像上一世,疫病蔓延之時,已經是盛夏,一塊好肉放上一天便會腐臭,莫說曝光在野外的屍體。

這些事情,他均寫入了奏疏之中。

在青城待了一個半月,新的青州刺史也順利走馬上任,青城百姓順利走上正軌,魏寧便開始吩咐下人收拾行囊,預備歸京。

歸京前一晚,徐元嘉道:“子規這是打算把功勞都歸在代王身上?”

明明魏寧做的更多,但什麽好處都叫代王給拿了。他自己也罷了,魏寧也不比代王差什麽。

“我年紀輕輕,已經是從二品的尚書省右仆射,赈災這樣的功勞,于我而言,不過是錦上添花,沒有太大作用。”

代王雖然官位比他低,但他到底是皇子,這種出風頭的事情,當然得由代王來做。

神醫扁鵲曾言,他是家中醫術最差之人,因為兄長能夠防微杜漸,把大病扼殺在病竈剛起苗頭之際。

但名聲煊赫的卻只有扁鵲,因為扁鵲能起死回生,而在外人眼中,他的兄長治療的不過小病。此次青城之事,也是如此。

上一世,青城已然陷入煉獄之中,代王接手,轉危為安,盡管那時造成的損失遠比這一世大許多,可代王也如神佛轉世。

這一世,他們把危害的苗頭掐死在了搖籃裏,盡管也十分辛苦,但也只是簡單地治理水患和救災,一路以來也十分順利。

這次代王得到的功勞,也會比上一世的小上許多。他這個從旁協助的,拿這麽點功勞也升不了官。

“你若是想要功勞,我可以幫你添上一筆,這刺史的位置雖然有人占了,可他還缺個能幹的副手。”

他幫着青州找了個最高職位的督查官,已經是仁至義盡,而且新刺史的班子肯定想要自己搭,魏寧當然不會做這種費心費力還不讨好的事情。

“你再說留在青州的事情,我明日裏就撇下你一個人走了。”

魏寧向徐元嘉認輸:“不說了成不成,快些睡吧,明日還要早起。”

他魏寧宰相肚裏能撐船,看在這些時日徐元嘉忙得把他自己餓瘦了一圈,抱起來更硌骨頭的份上,這種小事,他不同徐元嘉計較。

行禮都已經收拾好了,徐元嘉閉上眼睛,想了些有的沒的,又忍不住睜開眼睛,适應了黑夜之後,他盯着桌子上打了結的包裹半晌,然後戳了戳魏寧:“子規,明兒個真的要走了嗎?”

“是是是,要回去了,不是夢,快睡吧。”

“會不會太快了?”

魏寧打了個充滿倦意的哈欠:“你要是覺得快,那你一個人多留幾日吧。”

他們一日不走,青州新任刺史便是老四,得聽他們三個人的,人家還想着立威呢,他們留久了不合适。

徐元嘉還想說什麽,察覺魏寧清淺的呼吸之後,也閉了嘴。

他這段時間,十分地投入公事,不知不覺,時間竟過得這般快。

原路返回的話,離開青城沒兩日,便要走水路,他還沒做好準備呢。

可惜魏寧根本沒察覺他的心思,他難以入眠,也沒個傾訴對象。

次日醒來的時候,徐元嘉眼睛下一片青黛之色。

不用照鏡子,他也知道自己的狀況多糟糕:“我去找太醫要消腫的膏藥。”

“去吧去吧,我在這等你。”

魏寧想着,還以為徐元嘉變了許多,結果還是同記憶裏一般嬌氣,不就兩個黑眼圈,還要什麽消腫藥膏。

從頭到尾,他完全沒往不純潔的方向想。

作者有話要說:  徐元嘉:拿兩條上好藥膏安安心

魏寧:今天也是純潔的一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