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魏寧同徐元嘉成婚的時候還是仲春, 在青州赈災兩個月,在京城忙忙碌碌幾個月, 到似乎是眨眼的功夫, 便已臨近季秋。
這段時節, 是在田間耕耘的老百姓一中最喜悅也是最忙碌的日子, 魏寧也不例外。
因為是豐收季節, 關于今年的總結,還有來年的準備,差不多現在就要開始動手。
從二十四司遞上的折子來看,今年總體來說還算風調雨順,多地百姓豐收,期間也有幾處赈災。但總體來說, 入大于出, 臨近年末,齊國國庫充盈。
較去年而言,其實并沒有多大增長,只是勉勉強強地和去年持平。
這是因為齊文帝年紀大了, 開始貪圖享受,不再選擇銳意革新,而選擇守成之道。
但這種不吉利的話, 沒有人傻到會去同皇帝說,至少魏寧不會。
原本尚書省就忙,左仆射何淳還因為風寒入體,連着休了近半個月的病假。
病還沒好全, 何淳便拖着病軀開始辦公。他作為左仆射,平日裏甩甩鍋也就算了,到了這種關鍵時刻,決不能松懈半分,若是被魏寧這個毛頭小子比到地裏去了,被皇帝責罵事小,降職發配事大。
而魏寧成為右仆射也就這兩年,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位置,或者說,為了自己能夠高遷,他必須表現得更好一點,有左仆射帶病為公在前,他哪能有半點懈怠。
因為公務繁忙,連着好幾日,都沒有回去陪徐元嘉吃飯,臨到休沐日,他也把一些不大重要的閑雜公務帶回家處置。
畢竟有些東西是十分私密的,若是被他人盜取,後果不堪設想,便是他為尚書省的第二長官,在這種事情上還是相當謹慎。
吃飯的時候,好不容易回了家一趟,魏寧也是把自己關書房裏的,親熱是根本不可能的,每天忙完手上的事情,就想躺在床上睡過去,鐵打的身子都受不了這種強度,哪有精力想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
徐元嘉比他略清閑一些,但也沒清閑到哪裏去,他要看名下鋪子,宅子的賬本,安排對十來個管事的獎懲,還不忘溫習功課,練自己的書法。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他還一手包攬了魏寧的衣食住行,當然飯菜不是他自己做,衣服也用不着他來洗,但菜譜每日都是他安排的,看魏寧哪個吃少了,他就往魏寧碗裏夾幾塊,美其名曰對身體好。
除了這個之外,他還每日都要花一個時辰以上練字,吊着重重的鐵塊在胳膊上鍛煉臂力,但又不能運動過度,免得胳膊的肌肉過于發達,穿着輕飄飄的大袍子不顯,脫下來又突兀,顯得不夠美觀。
Advertisement
其實徐元嘉的字已經十分好看,至少內行人一看,絕對說不出半個醜字來。
可魏寧先前說他的字不夠內斂,這官場上一個個都是成了精的老狐貍,見字如見人,一看徐元嘉這鋒芒畢露的書法,便知道他的野心。
年輕人有野心固然好,但也容易讓人産生危機感,而且徐元嘉長了一張無害的臉,就應該把這種長處發揮到極致。
要知道上輩子的徐元嘉,就是這麽一個笑眯眯把人賣了,別人還能幫他數錢的人。
不過上一世魏寧同徐元嘉接觸的時間也不算很長,有時候看看略顯青澀的徐元嘉,他也會想,提前把徐元嘉救出來,是不是一個錯誤。
畢竟徐元嘉的心機深沉,不僅僅源自于他本身,還得益與生活給他的磨砺。
再純潔的女子,入宮之後,要麽死,要麽直接從內裏壞掉。同樣,在被老天爺磋磨了那麽長時間,只有內心純善的人才能堅持自我,徐元嘉這種,從頭到尾和純善沾不上邊的就算了。
這麽一分析,魏寧便覺得,果然這一世的選擇還是十分正确的,要是上一世那樣的徐大人,那他應該是從一開始就不會給對方信任,他只會提防徐元嘉會不會把他給賣了、
合作都沒有信任的基礎,談何說放心地把秘密和後背留給對方。
“你又在想什麽,飯菜都要涼了。”
徐元嘉看着夾着菜半天沒動的魏寧,忍不住出聲提醒他,他用湯勺舀了一勺腌篤鮮到魏寧碗裏:“這是府上新廚子做的菜,說是江南那邊的名菜,你嘗嘗看喜歡不喜歡?”
筍用的是新鮮挖出來的冬筍,鹹五花肉片是前些天腌制風幹的,鮮豬肉則是今兒個早上送來的。
魏寧看了眼桌上的飯菜,忍不住皺起眉來:“怎麽又是魚?”
魏寧受王氏的影響,是個不主張浪費的人,徐元嘉吃不完的飯菜,基本都是進了他的肚子裏。像小廚房做飯菜,都是掐着他們的份量來,要是魏寧吃的不夠,吩咐丫鬟一句,廚房保證馬上能迅速給他們端上一盤新菜,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多做。
徐元嘉吃的不多,所以大部分飯菜都是魏寧管,這幾日魏寧吃了許多的魚,魚頭豆腐湯,水煮魚,鹹魚幹,炸魚排,豆豉蒸鲈魚……他對魚肉其實沒有多大喜好,翻來覆去的吃,即便已經是變了法子做,在這些做飯翻了一輪後,他還是覺得有點倒胃口。
“吃魚明目,子規這幾日實在辛勞,我擔心你熬壞了眼睛。”
其實并不是,如果魏寧仔細觀察的話,就能發現他吃的魚多數為草魚、鲈魚還有鳝魚,這都是補腎益精的東西。
誰讓魏寧每日回來都一副被掏空身體的樣子,雖然他也沒整日想着那種事情,而且上次吃了苦頭之後,也有一段時間刻意避讓,但清心寡欲成這種樣子,徐元嘉簡直要懷疑魏寧是不是個正常的男人。
像什麽虎鞭,鹿茸之類的 ,這些東西一看,魏寧就知道是什麽,關鍵是也不好吃。
至于壯陽酒,為了時刻保持清醒,這些日魏寧滴酒不沾。
暗示的太明顯,那就和直說沒有什麽區別,經歷過第一回 的事情,徐元嘉已經不太想明示了。
“就這麽簡單?”魏寧瞧着對他微笑的徐元嘉,總感覺有什麽地方不對,但哪裏不對,他又說不上來。。
魏寧動手夾了幾塊魚肉到徐元嘉碗裏:“元嘉也同樣辛苦,更應該多吃。若是熬壞了元嘉的眼睛,那是傷在你身,痛在我心。”
徐元嘉吃完,他又給對方夾:“過些時日便要秋闱,元嘉還得為此做準備,再多吃一些。”
“倘若我沒記錯,子規過些時日便要陪同今上秋獵,沒有一雙好眼睛,如何能夠瞄準獵物。”徐元嘉也跟着夾了一大筷子到魏寧碗裏,“說起來,我許久沒吃過野味,還等着夫君帶一只回來給我嘗嘗鮮。”
春日沒有人會打獵,因為要讓山林中的野獸休養生息,但每逢季秋,皇帝便要率領文武百官進行圍獵。
《禮記》有雲: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獵,執弓挾矢以獵。
一般是默認放走幼獸,十分有靈性的就帶回去圈養,但大部分長得膘肥體壯的,都會成為皇帝以及大臣們的盤中餐。
魏寧笑眯眯地夾過去更多:“這個元嘉就無需擔心了,我每日都有辛勤練習箭法,馬術也不曾懈怠半分,倒是元嘉,身體還是羸弱了些。”
因為魏寧熱情夾菜的舉動,當天絕大部分魚肉都進了徐元嘉的碗裏。
補了這麽一段時間,每天都堅持練武的魏寧倒沒覺得有什麽,反倒是徐元嘉,燥熱了好幾個晚上。
雖然魏寧最後主動幫他平息了那種燥熱,但徐元嘉覺得自己的舉動實在是丢臉。
之後那些帶有特別功效的魚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在他們兩個的菜譜裏,一直到魏寧打算動身随君主秋獵。
徐元嘉的秋闱,要比魏寧的秋獵晚上一個月。
祭祀的官員算好了良臣吉日,徐元嘉為魏寧整理衣物,準備護身符,他收拾的時候,看了眼某個小盒子,最後把那個永結同心的小金鎖也給拿了出來。
送行的時候,他也不忘叮囑:“這秋日桃花都已經謝了,夫君可千萬莫要違逆天意。”
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給他招惹什麽亂七八糟的爛桃花。
魏寧自然一口應允下來,他本來也就沒有招惹什麽爛桃花。再說了,與君主同行的都是文武百官,他對那些滿臉褶子的糟老頭子可沒有什麽興趣。
徐元嘉又把那個永結同心的小金鎖給魏寧帶上:“這個是護身符,你記得平安把它帶回來。”
魏寧故意問他:“是把鎖平安帶回來,還是把我平安帶回來?”
徐元嘉踮起腳尖,親了魏寧一口:“是把你平安帶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開了一輛小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