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岳飛當然也不會閑坐着,他練兵緝盜,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幾個月下來,竟是還沒上戰場,軍心所歸,甚至比上一世更為肅然誠服。

靖康二年九月,皇帝命岳飛親率五萬大軍,北上抗金。

金皇聽聞趙桓在應天府號召勤王,用岳飛為天下大元帥,聚兵拒敵,不覺大怒,、即令金牙忽銀牙忽二元帥,各領兵五千為先鋒。又下令大王子粘罕,同着元帥銅先文郎,率領衆平章,領兵十萬,殺奔應天府而來!

行軍自八盤山,便與金軍先鋒遇上。岳飛令三百軍士用強弓硬弩,在兩旁埋伏。命帳下七品都統張英前去帶了五十人馬引戰。

初次交戰,宋軍以八百精兵大敗金兵,金牙忽銀牙忽兩先鋒死在岳飛搶下。這一戰,全殲金軍一萬人。

這是宋金交戰史上的第一場勝仗,且是以少勝多,岳飛之名名揚天下。

不日,行至青龍山處。

岳飛對張所笑道:“此山比之八盤山更妙,這一次粘罕來了,定叫他有去無回。”

張所笑道:“殿下用兵,老臣佩服。殿下只管吩咐就好。”

岳飛微笑着點頭,看向他手下衆将:“有張帥這句話,我就放心。還望諸位将軍齊心協力,打消金國圖謀,滅了金國嚣張氣焰。”

岳飛手下之兵,俱是從勤王軍中挑出的精銳,帳下将領,除了與他自小長大的王貴,張保,湯懷,其餘全是他這幾個月剿匪降服的山大王。也是前世他帳下大将。他自然也信得過。

結果這一戰打了三天,殲滅金兵七萬餘人,平章等十二人。岳飛活捉了金國王子粘罕,他手下楊再興殺了元帥銅先文郎。

這場戰争金國兵将心神俱憾,但岳飛麾下大軍士氣高昂。

至此金國南侵以失敗告終。

至此,岳飛之名,婦孺皆知。

十一月,大軍還朝。

Advertisement

皇帝大喜,大封将士。

十一月,金皇遣使者談判,兩國簽定五十年互不侵犯條約,大宋放回金國大皇子粘罕。

此時,朝臣們提議遷回國都汴梁,天子以為然。

靖康三年四月,天子重新回到京都汴梁,時隔一生,再次回到皇宮。

靖康三年五月,天子頌守節節度使陸登等人。又有禮部侍郎李若水寧死不屈,高風亮節,犒賞其後人。

天子表現的溫情款款,頗有人情味,朝堂民間一片稱頌。

皇帝加封敬王岳飛開府儀同三司,食邑三千五百戶。岳飛固辭,皇帝不悅道:“昔日永寧王乃質子之身,建安天子厚賜王爵,永寧王安然無辭。今岳郎你朕之伴侶,朕親封敬王,克前人未盡之功,固辭不受卻為那般?”

岳飛也只得受了。

朝中慢慢又明争暗鬥起來。

皇帝态度不明,岳飛冷眼旁觀。

大概只有這兩人才真正明白,金國狼子野心,只怕這份合約他們連五年也遵守不下去。

靖康三年九月,發生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

當日和徽宗一起被抓到金國的抗金義士秦桧逃回了汴梁。

皇帝和岳飛面面相觑,随後雙雙莞爾。

皇帝下旨在崇政殿召見秦桧。

秦桧心中并不像臉上表現的那麽平靜。

他在兩年前就恢複了前世的記憶。對于這個似是而非的大宋他惶恐過,疑惑過,但終究還是決定回來。

畢竟,不管如何,他都是要回來的。

岳飛這次這一仗打得漂亮,這個趙桓對于岳飛也太過信任。

他想到了一種可能——這個皇帝也是知道前世的。

可是,那又如何?

在金國坐井觀天多年的皇帝大約也只知道口口聲聲要迎回二聖的岳飛了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