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宮裏規矩,凡妃以上品級的主子,每月月中可準其椒房親眷入宮請候看視一次,略盡骨肉私情。這日一大清早,就有許多女眷進宮,一個身着織金藍袍的年輕貴婦扶了扶頭上的發髻,款款下了轎子,幾個內監在前引路,沒過多又換成兩個宮女,貴婦人手搭着小丫鬟的手,一路緩緩步行至清泉宮。

進了暖閣,見皇貴妃正端坐在南窗下的大炕上,手中捧着一卷書在看,貴婦人上前盈盈拜倒:“給皇貴妃請安。”

“嫂子起來吧。”皇貴妃放下書,微笑道:“沁竹,給大奶奶賜坐。”

皇貴妃閨名冰輪,是安樂公霍牧之嫡女,為正室王氏所出。霍牧膝下還有三個兒子,大公子霍淞和二公子霍澤,俱為側室傅氏所生,三公子霍凜,則是府中一個侍婢所生。來的這藍袍少婦名叫宗荟,是本朝皇族旁支許國公之女,正是霍淞的夫人。

既是皇貴妃的娘家人,沁竹自然不敢怠慢,連忙端了個繡墩請她坐下,疏桐又恭謹奉上茶來,宗荟欠身接過了,笑道:“前日聽說娘娘身子有些欠安,家裏大大小小都惦記着,老爺與夫人急得一天都沒有吃飯,着實懸心。”

她口中所說的夫人,指的便是傅氏,霍冰輪的母親兩年前已經亡故,其後傅氏便被扶正,成了霍府的當家夫人。

皇貴妃淡淡一笑:“我這身子骨是這樣,都是些小毛病,雖然三日好兩日不好,太醫來來回回的,倒也并無什麽大礙。”

宗荟陪笑道:“雖如此說,娘娘還是要多多保重鳳體才是。”

說畢看了看左右,卻有些欲言而止,皇貴妃微微點頭,沁竹和疏桐立即會意,兩人打起簾子,靜悄悄的退下。

宗荟身子稍稍往前傾,這才道:“娘娘身子時常不好,這是老爺的一塊心病,娘娘進宮幾年來,膝下一無所出,怕不是因體弱之故。老爺正叫人四處尋訪名醫,想叫進宮來給娘娘看看。”

“不用那麽費事,李道忠雖老病告休,他兒子醫術也很不錯,我叫他替我請了幾次脈,尚算滿意。”

“娘娘,老爺有次氣悶,在家裏大罵李道忠徒有虛名,枉娘娘如此器重他,這些年來,竟沒為娘娘調養好鳳體,生下一男半女來。”

皇貴妃微微蹙眉:“生兒養女,命中自有定數,父親怎可怪到他人頭上?”

宗荟輕輕嘆了口氣:“如今家勢一落千丈,全家就指望着娘娘一個人,娘娘若生下個小皇子,将來霍家還有出頭之日,否則。。。。。”

皇貴妃沉默片刻,輕聲道:“家中近來若何?”

“還是那樣,這人情冷暖,不過一兩年便看得透了,得勢時,人人都來趨奉,失勢時,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上次老爺五十大壽,還是皇上有賞賜出來,才有一些親友前來祝壽。”

Advertisement

“父親如今還是不怎麽出門麽?”

“是啊,快要閑出病來了,連拳都不練了,一天到晚養花釣魚,或有時叫你大哥和他對弈幾局而已。”宗荟低頭喝了口茶,有意無意的道:“倒是二叔,天天逍遙快活,這陣子竟是把京城的青樓逛了個遍,這要換了以往,老爺早勃然大怒,拿來打死了,現下竟不聞不問,随了他去,這可是奇了。。。。。。”說到這裏,只覺皇貴妃嘴角微微一沉,那目光突如玄冰徹骨,使人不寒而栗,她心中一凜,不由得縮住了後面的話,再看時,皇貴妃卻已神色如常,她眨了眨眼,幾疑自己剛才眼花看錯。

皇貴妃輕擡皓腕,瑩白修長的手指極慢的拂過書上的紙張,語氣淡然:“公侯子弟,風流在所難免,況且二哥也還年輕。”

宗荟陪笑道:“娘娘說得是。”

“三弟在涼州如何?近日可有家信來?”

“前日來了書信請老爺安,說在軍中甚好,讓老爺不必挂念,老爺說三叔身子鐵打似的,吃得苦,倒不必擔心他。”宗荟捧着茶盞,沉吟了一會兒,放低了聲音:“老爺的意思,還是想有機會為朝廷出力,如今瞧着,皇上對娘娘倒是一如既往,恩寵不替。”

“祖宗有家規,後宮不得幹政。”皇貴妃知她意思,一邊用碗蓋輕輕撇去上浮茶葉,一邊道:“皇上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的性子你們也不是不知,這事我亦無可奈何。”

宗荟沉默許久,方長嘆一聲:“想我霍家世代為将,戰功累累,老爺于當今皇上更是有輔佐之恩,不想落得今日下場。”

皇貴妃臉色一沉:“嫂子,霍家之所以有今天,便是因為功高震主,遭了皇上忌諱,你是明白人,這話不可再提了。”

當日世宗在時,因太子病重薨逝,傷心之餘,遲遲未再立太子,雖格外寵愛榮王宗讓,也只口頭上說過一次“朕諸子之中,唯有榮王最堪承繼大統”,誰想後來猝然駕崩于行宮,竟沒有留下遺旨指定儲君,其時霍牧為大将軍,手握重兵,擁福王宗訓于垂拱殿繼位,無人敢出聲反對,此事便成定局。那福王宗訓,就是如今的皇帝,宗荟所說的輔佐之恩,便指此事而言。

宗荟經皇貴妃輕斥兩句,面上微微一紅,自知出言莽撞,便不再說話,皇貴妃語氣緩和下來:“如今天下太平,邊境安寧,父親雖有将才雄略,卻無用武之地,你們耐心解勸着他點,叫他好生安享榮華,頤養天年吧。”

“是,娘娘的話,我都記下了。”

“來人。”

皇貴妃一出聲,即有宮女推門進來,屏聲靜氣等待吩咐,皇貴妃道:“領了夫人出去,外宮賜宴,好生叫人陪着。”

“是。”

宗荟忙福下去:“謝娘娘賞賜。”随了兩個宮女去不題。

“皇後,那兩個新來的狐媚子妖媚惑主,皇上一個月,倒有大半個月召幸她們,其他人皆視有若無,您不能就這麽不聞不問呀!”

麗妃剛端起茶,又放到一邊,衣袖卻險些将茶碗掀翻,顯見得是急了,皇後坐在那裏,渲春和染秋一邊一個,替她輕輕捶着肩背。皇後微微閉着眼睛,徐徐道:“皇上要召幸誰,我也沒有辦法,我總不能綁着他的手。”

麗妃見她這樣,更是急了:“皇後。”

“不是我說你,皇上本來寵你,将敏妃丢過一邊了,你卻驕矜自傲,就因為芳答應在你面前稍有不恭,就讓人将她活活打殘,皇上雖沒重罰你,但你卻因此失寵,你說這是值也不值?”

麗妃幾乎要流下淚來:“皇後,臣妾一時魯莽,臣妾知錯了,臣妾能有今天,全仗皇後栽培,求皇後指點,如今要怎樣才可以挽回皇上的心?”

“唉,敏妃雖然現下也不得寵,畢竟有個兒子,皇上總還會想着去她那走走,你進宮這兩年,雖然深得聖心,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性子倒是越發急躁了。”皇後輕嘆道:“若說要挽回皇上的心,本宮也別無辦法,只能靠你自己了,但至少,先得見得了皇上的面。”

“是,謝娘娘指點。”

麗妃咬了咬唇,便即告辭,見她背影遠去,染春不由道:“麗妃娘娘不會是現在就要去找皇上吧。”

皇後一臉倦色:“随她去,不過是個銀樣镴槍頭,空有一副好相貌,卻如此不中用,別說不是敏妃的對手,連新來的幾個都比不上,白白枉費了本宮一番心血。”

渲秋笑着勸道:“娘娘這幾日身子不爽,可別要再因此着了氣惱,剛說了這半天,又疲乏起來,不如去歇一會倒好。”

“嗯,依你。”

長樂宮的暖閣裏,燭光如炬,明亮而又溫暖。皇帝坐在禦案前,聚精會神用朱筆批改着奏章,四下裏極靜,那筆尖拖過紙上的“沙沙”細微聲清晰可聞,蓮真小心翼翼的上前,将禦案右邊的冷茶換了,又拿過燭剪,親自去剪兩側的燭花,偶爾一側頭,目光恰好落在皇帝的側臉上,不由得有些發呆起來。

皇帝劍眉挺鼻,有一張很英俊的臉,就是嘴唇看着薄了點,給人一種薄情寡義的感覺,平心而論,縱然算不上貌比潘安,也是很英俊的了。若他不是皇帝,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青年,若是他只對自己一個人這般好,若他們只是尋常人家的一對夫妻。。。。。。蓮真看着他認真的樣子,不由得心裏微微一動,跟着面龐有些微微發熱起來,連忙收攝心神。

過了大半個時辰,皇帝擱下筆,見她俏生生的立在旁邊,疲倦之意大消,含笑道:“蓮兒。”

蓮真默默走到他身後,伸手替他輕揉兩邊太陽穴,皇帝閉了眼,只覺她力道掌握得恰到好處,心下甚是受用,過得一會兒,又叫:“蓮兒。”

“嗯。”

皇帝伸手拉了她手,示意她轉過來,然後手上一用力,便拉她坐在膝上,蓮真驚道:“皇上不可。”

“為什麽不可?眼下又沒旁人。”皇帝起了玩心,笑道:“你敢抗旨麽?”

蓮真低聲道:“嫔妾不敢。”

皇帝一手勾着她下巴,眼睛凝視着她:“蓮兒,晚上有你在這裏陪着,朕批那麽多折子都不覺得煩了,朕越來越喜歡你了。”說着慢慢湊近她耳邊,悄聲道:“朕想着,你替朕生個漂亮的小皇兒吧,到時候朕就封你為妃,好不好?”

一邊說着,一邊便拉了蓮真的手,向自己的身下引,蓮真面紅耳赤,極力想要收回手,顫聲道:“皇上,請您別這樣,這樣不好。”

皇帝的呼吸漸漸急促起來:“為什麽不好?蓮兒,你跟緋羽是姐妹,論美貌你勝過她,可是論風情你可是不及她,你以後要學着點。。。”

話猶未完,趙承恩突然進來,口中叫着:“皇上。”見到室內情景,連忙跪下:“奴才該死!”

蓮真如驚弓之鳥一般,正好借此機會退過一邊,面上甚是羞慚,心下卻是松了一口氣。

皇帝大怒:“混賬東西!誰叫你進來的!”

趙承恩磕頭如搗蒜,結結巴巴的道:“是。。。是麗妃娘娘,她。。。她。。。”

他話還沒落音,外面一個女聲已隐隐約約傳進來:“你們這些狗仗人勢的東西!居然敢攔我?!都給我滾開!我要見皇上!”

趙承恩将麗妃帶了進來,同來的還有兩個小太監。三人同時跪下,麗妃還未開口說話,臉上已是梨花帶雨,那兩個小太監每人臉上一個鮮紅的指印,顯然剛才各挨了一耳光。

麗妃突然哭着伏在地上:“臣妾只不過是想着皇上操勞國事辛苦,所以親手炖了人參鹿茸雞湯,想給皇上滋補一下身體,可是這兩個奴才卻對臣妾出言不遜,皇上,您可千萬要替臣妾作主啊!”

皇帝面色陰沉,目光一一掃過跪着的三人,趙承恩伺候他日子最久,知他心中已然震怒,眼下便是暴風雨來前的寧靜,正暗暗為麗妃捏了一把冷汗,一名小內監匆匆走進來跪下:“皇上,致爽齋的人求見皇上,說是要向皇上報喜。”

皇帝目光不善的看向他,一臉不耐:“報什麽喜?”

那內監道:“至爽齋的人說,剛太醫診過脈,玫貴人有喜了。”

麗妃聽了這話,慢慢擡起頭來,怔怔的看着那個內監,似是不敢相信,皇帝先是一呆,臉上漸漸浮起喜悅的笑容,回頭高興的對蓮真道:“走,随朕一起瞧瞧緋羽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