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福寧宮的總管太監率諸人跪送皇帝出了宮門, 這才起身,兩個貼身侍婢回到寝宮,遠遠的看見太妃的一只手從帳內伸出來,吊垂在床邊, 眼裏都露出驚疑之色,當下加快腳步匆匆走到床邊,輕聲喚道:“太妃。”裏面的人卻是一動不動,且半點聲息不聞,兩人對望一眼, 心裏皆打了個突, 顫抖着手撩起紗帳看時, 只見太妃睡在床上,雙眼直直的睜着,頭偏向外邊,面上兀自帶着驚懼之色,兩個宮婢吓得腿都軟了,掙紮着跌跌撞撞跑出門外:“來人啊, 太妃。。。太妃薨逝了!”
“太妃薨逝了!”內監們尖細的聲音一聲接一聲從傳出去, 福寧宮驟然忙亂起來, 且哭聲震天,總管太監一面忙着派人各處報喪,一面讓人把宮內所有喜慶的布飾換下來, 宮門口也挂起白色的燈籠。月餘來太妃病情加劇, 英王宗謀每日必過來請安, 這時還未到宮門口,遠遠的看見這般景象,吓得魂飛魄散,拔足狂奔,沖到寝宮裏,看見太後直挺挺的躺在床上,撲通一聲跪下,摟屍嚎啕大哭:“母妃,兒子來了啊!你怎麽就這樣走了啊!你睜開眼睛開兒子一眼啊,我是你的謀兒啊,嗬嗬。。。。”
他聲音慘痛,哀傷欲絕,在場之內監宮女想起昭惠太妃的寬容慈和,無不被觸動情懷,人人皆淚流不止,管事的宮女見他只顧摟着太妃的屍身哭泣,實在不妥,便使了個眼色,立即有幾個小太監上前,一邊欲将他拉開,一邊勸道:“王爺,太妃已然仙去,還請王爺節哀順變,王爺如此,太妃若泉下有知,又怎能心安?”
“走開!別拉着我!”
大燕朝諸王皆自小習武,宗謀是其中的佼佼者,成年後又帶過兵上過戰場,這時悲痛之下,手向後揮舞,卻是力大無窮,兩個小太監登時飛出去,摔個鼻青臉腫,另外兩個也吓得不行,抖衣而顫,管事宮婢忍淚上前,正欲相勸,宗謀卻紅了眼睛,一手揪住就近小太監的衣領,惡狠狠的道:“本王昨日來此,太妃精神尚好,為何今日就突然撒手人寰?!”又回頭對那幾個婢女道:“太妃眼睛尚自睜着,神色奇異,她臨去時怎樣的情景?又留下何話?為何不向我禀明?莫非她臨去時,你們這些奴才竟沒有在身邊不成?!”
衆人見他兇神惡煞,都吓得呆了,那小太監年紀尚幼,被他揪着,腳幾乎離開地面,哀求道:“王爺饒命,奴才什麽都不知道啊,奴才一直在外面伺候着,皇上離去時,奴才又跟着敬公公恭送聖駕,才回來,便見姑姑們在那亂着,哭叫着太妃薨了。”
宗謀聽了這話,猛然一怔:“皇上之前來過?”
那小太監說完之後,自己也意識到不妥,但話一出口,已無可收回,吓得哭了,只得抖抖索索的用手指着太後的貼身侍婢:“奴才。。。奴才什麽也不知道,還請王爺問兩位姑姑。”
宗謀緩緩将他放下,那淚卻漸漸收了,轉過頭來,眼神如刀子一般射向那兩個宮婢,兩個宮婢不敢對視他的眼神,含着眼淚,悄無聲息的跪在了地上。
吐蕃加入戰局,與吐谷渾聯合攻打大燕,勢如破竹,不過幾日,盡奪涼州之地,轉攻靈州,因西邊軍情緊急,皇帝寝食難安,連夜與朝臣們急商對策,當初朝臣中有多人舉薦尉遲迥,這時見他失利,自己都被生擒,正是唯恐皇帝秋後算賬,哪還敢獻策,其餘人等也是唯唯諾諾,縱有幾個作聲的,卻也是各執己見,有主張向吐蕃求和的,也有推薦另外的将軍人選的,唯有次輔王忠,極力勸說皇帝重新啓用霍牧。其他大臣也知霍牧是最佳人選,那存了私心的,素日與霍牧不合的,不願意見他東山再起,也有那暗中敬服他的,深知皇帝忌憚于他的,不敢開口的,朝堂上倒只剩了王忠一個,在那裏慷慨陳詞。
這日退了早朝,皇帝在長樂宮單獨召見首輔文天和和另外兩個心腹臣子。他坐在寶座上,眼神從他們臉上一一掃過:“王大人力薦霍牧,你們怎麽說?”
文天和想了一下,道:“如今看來,吐谷渾和吐蕃是蓄謀已久,早有勾結。霍将軍年事已高,就算派他為将,也未必可以力挽狂瀾,以臣所見,還是在青壯年将軍中挑選一個。。。”
皇帝打斷道:“那首輔大人有何人選?”
文天和道:“若用霍牧為将,不若用英王爺,他乃皇上親弟,且正是年輕,文韬武略,有勇有謀,是再合适不過的人選。”
“宗謀?萬萬不行!”皇帝斷然拒絕:“他乳臭未幹,率性妄為,怎能為将?打仗莫非是兒戲麽?!”說到這裏,他似乎覺得自己語氣急躁些,目光往他面上一掃,輕哼一聲:“尉遲雄可也是你當初極力推薦的。”
文天和不敢作聲,褚雄之前雖因和親之事受到皇帝的責罰,但過後依然得皇帝信任,這時便出來替文天和解圍,陪笑道:“皇上,尉遲将軍一入西疆,便聲威大震,将吐谷渾重新趕回邊境,只是吐蕃出兵乃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戰敗亦算得情有可原。霍家祖上随太祖一起打天下,霍牧本人又跟着太宗和世宗南征北戰,軍民百姓敬他有如天神,皇上從前已将他諸多職位盡數削去,這時重新起用,臣擔心,對皇上不利,對朝局不利呀!”
他話說得雖然委婉,但意思不言自明。皇帝心中焦慮,沉着臉不作聲,過了一會兒,盯着司馬護道:“司馬愛卿以為如何?”
司馬護笑了笑:“臣的看法跟褚大人卻有些不同。”
“哦?”
“首輔大人也說了,霍将軍年事已高,若能帶兵趕赴西疆,立下不世奇功,回來便該是真正的頤養天年了吧。而且皇上也深知,霍家三個兒子,長子最近為娶賤民之女為妾,鬧得滿城沸沸揚揚,二子抛開家裏嬌妻美妾不理,數年來一直以煙花柳巷為家,成日家尋歡作樂,三子在韓唐軍中,聽說倒還好,不怕死,在戰場上每每沖鋒陷陣,十分英勇,可偏偏是個舞姬所生,向來不得霍老将軍疼愛,據說父子之情極淡。皇上想想,這等不肖子孫,何能承繼家業?以臣觀之,霍家到老将軍這一代,氣數實已盡矣,皇上實不必諸多顧慮。”
皇帝沉吟良久,眉頭稍解:“朕再想想。”
君臣之間正商議着,有內監進來禀報:“皇上,禮部薛大人求見。”
“叫他進來。”
“是。”
新晉禮部尚書薛仁傑手捧着一本冊子,跪在地上,啓奏道:“皇上,這是禮部依例為太妃拟定的谥號,請皇上聖目選定一個。”
趙承恩親自接了,遞送到皇帝手裏,皇帝略略看了下,将冊子放下:“朕瞧這些谥號都不妥當。”說着,提起筆在紙上寫了“缪靈”兩字,淡淡的道:“就這個吧。”
薛仁傑接過那紙一看,不禁傻了眼,名與實爽曰缪,不勤成名曰靈,這是實實在在的惡谥啊!太妃薨後,皇帝未曾踏去永福宮一步,亦未有辍朝以示哀悼之舉,雖說前方軍情甚急,但如此一來不免惹人議論,何況此時又加惡谥,他心裏想着,不由得叫出聲來:“皇上,這。。。”文天和等人心下也揣測事出有因,但這樣做的确太不近人情,且大大有違孝道,便一齊跪下,亦欲開口勸谏。
皇帝卻似沒注意到他們的舉動,繼續道:“如今番兵壓境,大燕正是外憂內患之際,一切喪儀從簡,另外,世宗皇帝奉安地宮多年,該永遠肅靜為是,朕想着,太妃不當再葬入先帝陵寝之內,打擾先帝之靈。傳朕旨意下去,讓欽天監即日另擇一處風水寶地,以作太妃陵寝。”
薛仁傑憋了半天,道:“皇上,這似乎。。。似乎有些。。。”
皇帝輕輕的掃了他一眼:“怎麽?你是要抗旨?”
薛仁傑額上沁出冷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文天和,文天和見皇帝如此,哪裏還敢說話,只好都裝作沒看到,張退之無奈,結結巴巴的道:“臣。。。臣遵旨。”
因太妃薨逝,後宮諸妃嫔及朝中命婦等都要集齊壽安宮為太妃守靈,這日晚間,皇貴妃守靈回來,便有司衣宮女上來,為她除下素服,另換上素淨顏色的家常衣裳。皇貴妃接茶時,見桑蓉在側,便道:“我聽聞你近日往撷芳宮走得頗勤?”
桑蓉怔了一下,回道:“是,蓮小主極念舊情,時常召見奴婢,賞賜些東西,奴婢亦為她做了些針線活兒送去。”
“嗯。”皇貴妃徐徐的喝了一口茶,方道:“往常我也常差你送些東西給蓮嫔,但如今比不得先時了,我們清泉宮的人,不可與哪宮疏遠,也不用跟哪宮走得過于親近。”
桑蓉垂了頭:“是。”
皇貴妃微微一笑:“我不過是白說幾句,好了,我也累了,你們下去吧,留沁竹疏桐兩人伺候就是。”
桑蓉答應了,帶了人轉身出去,才到門邊,便聽人唱報:“皇上駕到。”她擡眼望去,只見皇帝身後跟着幾人,正從院中走來,忙率了衆人,屈身行禮:“皇上萬福。”
皇帝不作聲,微微側頭用眼神示意趙承恩守在外面,便徑直進了寝宮。皇貴妃見到他,卻像是意料之中,見禮畢,親自從沁竹手中接過茶奉與皇帝,然後在坐炕另一頭坐下。皇帝揮了揮手,沁竹疏桐兩人即便退下。
皇貴妃看了他一眼,道:“皇上這兩日為朝政操心,臉上頗有倦色,我這裏今日炖了參湯,我叫他們送一碗來。”
說着便要起身,皇帝拉住她手,阻攔道:“不用了。”
“那我去擰個毛巾把子來。”皇貴妃不着痕跡的将手從他手中抽出來,将毛巾沁于涼水中,擰幹了遞給他,皇帝接過,擦了擦臉:“冰輪,你坐着。”
“是。”
皇帝覺得清爽了些,扔下毛巾,忽然看着皇貴妃道:“冰輪,朕意欲讓你父親領兵西佂,你覺得如何?”
燭光下,他的眼神卻不似往常般捉摸不定,多少帶着一點迫切和真誠,皇貴妃看在眼裏,卻是神色不動:“皇上,前朝政事,臣妾可不敢妄言。”
皇帝道:“這不只是政事,亦是家事,朕今日到這裏來,就是想跟你說說。”
皇貴妃微微蹙起了眉頭:“皇上,我父親老邁體衰,只怕擔不得如此重任。”
“老将軍老當益壯,朕覺得能行。”皇帝道:“吐谷渾和吐蕃勾結成奸,狼子野心,其志不小,如今大燕岌岌可危,只有霍老将軍一人能擔起大任,救國救民于水火了。”
皇貴妃看着眼前閃動的燭光,沉默良久,緩緩道:“放虎容易擒虎難,皇上可考慮好了麽?”
皇帝一愣,良久,輕輕嘆了一口氣:“冰輪,朕看不透你。”
是的,他看不懂她,後宮這麽多妃子,唯有她是那麽不同,她從不讨好他,不嫉妒,不吃醋,寵愛也好,冷落也罷,總是安之若素。朝中有幾個大臣不時提醒他,霍牧受人擁戴,功高震主,他漸漸也覺得,霍牧的面相不凡,那雙眼睛靜若深淵,銳利冷冽,有時候令他這個皇帝都有幾分懼怕,有一次,甚至有個相士對他說,霍牧有帝王之相,他對他的忌憚日益加深,那個冬天,他終于找着了機會,下旨罷免霍牧的兵權,剝奪他一切官職,逮他下獄,并誅殺他身邊的親信心腹數十人。那段時間,她正受寵幸,他心裏是愧對她的,但她卻并沒有像其他妃子一樣,為此找他大哭大鬧,哀求他放過父兄,她只說了一句:“國法大于親情,如果皇上認為臣妾的父親有罪,便請皇上依法處置,無需顧慮臣妾。”他心中很驚訝,當然,最終他念在霍家世代功勳以及霍牧本人對大燕的汗馬功勞,赦免了他,并保留了他的虛爵。
今天,她的話再度讓他心裏震動了,他深深注視着她,似要将她的心思看穿,然而,她卻是神情坦然:“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自古不變之理。臣妾既然身為皇上的妃子,自當一切為皇上着想,何況這樣,亦是為了保全臣妾父親,皇上何言看不透臣妾?”
皇帝此時疑心已盡去,不由得一把抓住她的手,動情的道:“冰輪,你有這樣的胸懷,對朕又一片赤城,真叫朕心裏感動,朕都不知道要說什麽是好,你放心,無論這次你父親勝敗與否,朕這輩子,必定不負于你!”
※※※※※※※※※※※※※※※※※※※※
作的鋪墊,只是為了讓她們有個好的結局
耐心點